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机采血小板的纯度高 ,疗效好 ,免疫负作用小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因素有 :血型是否相匹配、机采血小板的收集量以及血小板的活力等 ,而收集量的高低除了与机采人员技术水平和单采机性能有关外 ,献血者本身的血小板数 ( PLT)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笔者发现献血者的血小板数量与采集后血小板的收集量有一定相关性 ,且献血者的血小板平均体积 ( MPV)和血小板的分布宽度 ( PDW)也影响着收集量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 对象 献血者均符合卫生部规定《供血者健康检查标准》。作者单位 :2 12 30 0 江苏省丹阳… 相似文献
2.
机采血小板后献血者血小板恢复情况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 Amic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单剂量、双剂量血小板对健康献血者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 应用Amicus血细胞分离机在 2 .5版本操作软件的支持下采集血小板。单剂量组 2 2例 ,设定采集量 3 .0× 1 0 1 1 /L,双剂量组 3 1例 ,设定采集量 6.0× 1 0 1 1 /L。分别观察献血者采前、采后及采集 1个月后献血者的血小板计数值。结果 单剂量组、双剂量组采集血小板量分别为 ( 2 .86± 2 .3 9)× 1 0 1 1 /L、( 5 .75± 4.46)× 1 0 1 1 /L。单剂量组采集前血小板量 [( 2 1 1 .64± 2 1 .2 7)× 1 0 9/L ]显著高于采集后 [( 1 3 5 .73± 2 0 .94)× 1 0 9/L]( P<0 .0 5 ) ;双剂量组采集前血小板量 [( 2 70 .2 6± 3 7.2 5 )× 1 0 9/L ]亦显著高于采集后 [( 1 41 .3 9± 3 9.2 8)× 1 0 9/L]( P<0 .0 5 )。单剂量组、双剂量组的献血者血小板计数较采集前分别下降 3 5 .0 %±1 2 .6%、47.9%± 1 5 .9%。采后 1个月单剂量组献血者血小板回升为 ( 2 1 5 .86± 2 4.5 6)× 1 0 9/L,而双剂量组回升为 [( 2 60 .3 2±3 8.71 )× 1 0 9/L],与采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结论 单剂量组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健康和血小板制品质量无不良影响。建议双剂量组应提高献血者采前血小板底限值 ( >2 5 0× 1 0 9/L 相似文献
3.
4.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小板间隔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小板间隔时间的探讨100088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高东英许秀兰王春荣杨海平王振平赵海燕90年代,机采血小板在我国临床上迅速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目前,卫生部尚未颁布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标准。为此,本中心质控科对献血者机采血小板... 相似文献
5.
6.
机采血小板对献血员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评估多次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检测献血者献血前后血液流变学数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献血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压积和血沉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不明显。结论体检合格的血小板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对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8.
320人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机采血小板是目前我国逐渐推广的一种血小板采集技术。由于机采血小板具有纯度和浓度高,红细胞、白细胞污染少,受血者产生HLA抗体和血小板抗体的机会减少等优点,为临床所接受。笔者对320人次献血者在采集血小板过程中的反应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9.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综合筛选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影响机采血小板收集量的主要因素,建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综合筛选指标,以提高机采血小板的合格率和优质率。方法收集了238名献血者的自身状况(包括生理、健康状况)、采前外周血液指标、机器参数等共88个指标,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做逐步回归分析,分析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χ2分析、直线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等。结果献血者的采前外周血液指标、自身生理、健康状况的生活习惯等都对血小板收集量有影响,其中,采前外周血小板计数对血小板收集量的影响最大,是筛选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最重要的指标,但不应是唯一指标;由多元回归方程计算获得的血小板收集量预测值可以作为筛选献血者的重要依据,据此可以建立综合筛选指标。结论根据综合筛选指标筛选献血者,科学、合理,并易于操作,避免了目前依据外周血小板计数单一指标的片面性,血小板收集量的合格率和优质率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叶兰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7,5(2):35-36
随着器官移植、抗肿瘤治疗的广泛开展,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日益增多,血小板输注的需求也逐步增多。因此,机采血小板输注成为现代输血的重要内容。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是无偿献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建立一支稳定的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保证临床用血需求和献血者的安全,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机采血小板的采集与质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机采血小板(plateletpheresis)也称单一供者血小板(single-donor-platelet,SDP),是指用血细胞分离机从1名健康献血者血循环中1次采集1位患者1次治疗剂量的血小板,该献血者的其它血液成分即刻回输。随着血液分离技术的进步和塑料采血袋的使用。成分输血飞速发展,机采血小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现代成分输血的重要内容。血小板的制备、保存、临床应用方面均取得了相当的经验和进展,机采血小板的临床优点和疗效。得到普遍认同。与手工血小板相比,机采血小板突出的优点是:血小板数量高、纯度高, 相似文献
12.
13.
14.
基层血站机采血小板用量分析及招募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输血学的不断发展,机采血小板以其浓度大、纯度高、临床效果好、输血反应少等优势,越来越被临床治疗所重视,目前临床治疗的需求量也在日益上升。回顾珠海市中心血站2004-2008年机采血小板制备量逐年增多,尤其是2007年机采用量较2006年增长了43.7%。由于机采血小板在采血过程中不同于采全血,其采血时间较长,给机采献血者的招募带来一定困难;况且基层血站机采血小板需求无规律,时多时少,因其保存期短,不能常规备存,随需随采,招募工作困难更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连续多次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血常规和血栓弹力图(TEG)的影响,以保证血小板的采集质量和献血者的自身健康.方法 分别检测观察组(连续固定采集血小板时间大于1年,每次间隔15~20 d)与对照组(首次采集血小板或距上次采集时间超过1年)采血前后的血常规、TEG常规指标(R值、K值、α角、MA值)及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采血前后观察组较对照组MPV、PDW均增大(P<0.05),而PLT及TEG各参数(R值、K值、α角、MA值)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采血后较采血前K值、MPV、PDW增大(P<0.05),α角、MA值、PLT减小(P<0.05);对照组采血后较采血前K值、MPV增大(P<0.05),α角、MA值、PLT减小(P<0.05).结论 频采献血者MPV、PDW均增大,但其血小板的数量及功能仍在正常范围,即频采不会损害献血者的健康及血小板的采集质量,可以保证血小板输注疗效,满足临床用血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频繁捐献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WBC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05年以来67名固定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捐献血小板的频次,统计分析献血者WBC计数、SCR、MCR及LCR的变化情况.结果 累计捐献血小板20次献血者WBC计数减少显著(P〈0.01),但累计捐献血小板20次献血者与累计捐献血小板30次献血者WBC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随着捐献次数的增加,SCR明显增加(P〈0.05) LCR均数呈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频繁捐献机采血小板会造成献血者WBC计数减少和SCR的增加,但随着捐献次的增加WBC计数减少幅度减小,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改进机采血小板供者的献血前初筛策略,以减少采集后报废率.方法 根据临床需求制定机采计划,招募预约献血者,初筛合格后机采.结果 2008~2011年,机采血小板报废主要原因有ALT增高、过期、感染因子阳性、脂肪血等,5年报废率依次为1.52%、1.53%、0.62%、0.72%,明显低于红细胞报废率.结论 通过加强献血前征询、初筛、预检工作,合理制定采集计划、及时调剂使用可有效控制报废率. 相似文献
18.
应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对献血者是安全可靠的,但在采集过程中有部分献血者出现枸橼酸盐反应,笔者观察了134例机采献血者的反应,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陈朝华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126):89-89
随着器官移植、抗肿瘤治疗的广泛开展,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日益增多,血小板输注的需求也逐步增多,血小板质量的好环直接与疗效有关。而机采血小板具有浓度高、纯度高、白细胞和红细胞污染率低、无需大量献血者,使患者输注后不易产生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从而显著降低输注血小板无效率,快速提高患者血小板计数。因此机采血小板输注成为现代输血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随着采血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提升,绝大多数血小板捐献者是能够适应机采的,但也有少数献血者在捐献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的献血不良反应.现将本站血小板机采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