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保存的血液对外周造血干细胞检测的影响。方法以SE-9000型血液分析仪检测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保存的血液外周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结果4℃条件下保存12h内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结果无明显变化;20℃条件下保存8h内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结果无明显变化;而30℃条件下保存6h内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液样本在4~30℃条件下保存6h对SE-9000型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造血干细胞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保存的血液对外周造血干细胞检测的影响。方法以SE-9000型血液分析仪检测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保存的血液外周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结果4°C条件下保存12 h内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结果无明显变化;20°C条件下保存8 h内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结果无明显变化;而30°C条件下保存6 h内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液样本在4~30°C条件下保存6 h对SE-9000型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造血干细胞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选择40例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1998/2005期间住院患者,作为干细胞移植受者。其中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受者20例,男11例,女9例;骨髓干细胞移植受者20例,男13例,女7例。干细胞移植后第25天,抽取干细胞移植受者外周血液40mL,注入含60mgEDTA-K2的三角烧瓶中充分混匀,即刻(0h)在血液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后将血液样本分装在27支试管中,并分成3组,每组9支,各组分别放置于4℃、20℃、30℃条件下保存。在取血后的1,2,4,6,8,12,24,48,72h从各组(4℃、20℃、30℃)中分别取出1支在血液分析仪上对其造血干细胞数量及其所占百分率进行检测,并记录结果。结果显示,4℃条件下保存12h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无明显变化,20℃条件下保存8h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无明显变化,30℃条件下保存6h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无明显变化,8h开始结果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E-9000型血液分析仪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9000型血液分析仪与流式细胞仪(FCM)对1例脐带血干细胞和2例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造血干细胞连续6 d进行检测.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所得数据差异无显著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23,P<0.01).结论 SE-9000型血液分析仪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快速简捷、费用经济的造血干细胞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静脉吸毒人群外周血红系和HCV/HBV/HIV感染频度的分析;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报警阈值的ROC曲线分析;不同保存温度对SE-9000型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造血干细胞稳定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在细胞活率检测中的应用;MICRA骨髓造血细胞JAK2/STAT5通路活化及AG490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6.
器官移植受者外周造血干细胞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器官移植受者外周血液中造血干细胞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我们采用SE-90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其HPC分析软件分别检测了24例应用大量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前、后(治疗后第7天)的急性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受者、39例器官移植无排斥反应受者及4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数量,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检测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检测结果以-x±s表示,各组间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1者为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急性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受者应用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前、后的外周血液中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分别为(1·252±0·162)×109/L和(0·0198±0·008)×109/L,阳性率分别为100%和20·8%;器官移植无排斥反应受者外周血液中造血干细胞的数量为(0·012±0·007)×109/L,阳性率为7·69%;正常人检测结果为0×109/L,阳性率为0%。与正常人、器官移植无排斥反应受者和冲击治疗后的急性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受者相比较,急性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受者(治疗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数量明显增高(P<0·01)。结论利用血液分析仪检测移植受者外周血液中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可作为急性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早期筛选和辅助诊断的指标,而且检测方法简便、迅速、经济,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对ADVIA120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观察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保存的血标本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结果4℃、10℃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WBC、RBC、HGB、HCT、MCV、RDW和PLT的测定值在24 h内无明显变化;MPV 8 h内无明显变化,8 h后升高.20、30℃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WBC、RBC、HGB、HCT、MCV、RDW和PLT的测定值在12h(20℃)和6h(30℃)内无明显变化;MPV的测定值在6h(20℃)和4h(30℃)内无明显变化,6 h后(20℃)和4h后(30℃)明显升高,尤以30℃显著.白细胞分类散点图在12 h时(4℃和10℃)、8 h时(20℃)和4 h时(30℃)开始发生变化.结论抗凝血标本保存的最佳温度为4~10℃,20℃(室温)保存的标本应在8 h内完成检测;如果室温大于30℃,血标本采集后应在4 h内完成检测.  相似文献   

8.
血标本保存条件对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对ADVIA120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观察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保存的血标本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结果4℃、10℃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WBC、RBC、HGB、HCT、MCV、RDW和PLT的测定值在24 h内无明显变化;MPV 8 h内无明显变化,8 h后升高.20、30℃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WBC、RBC、HGB、HCT、MCV、RDW和PLT的测定值在12h(20℃)和6h(30℃)内无明显变化;MPV的测定值在6h(20℃)和4h(30℃)内无明显变化,6 h后(20℃)和4h后(30℃)明显升高,尤以30℃显著.白细胞分类散点图在12 h时(4℃和10℃)、8 h时(20℃)和4 h时(30℃)开始发生变化.结论抗凝血标本保存的最佳温度为4~10℃,20℃(室温)保存的标本应在8 h内完成检测;如果室温大于30℃,血标本采集后应在4 h内完成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对AC-92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观察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保存的血标本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小板(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结果:4℃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WBC、RBC、HGB、HCT、MCV和PLT的测定值在24h内无明显变化;MPV8h内无明显变化.8h后升高。20℃、30℃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WBC、RBC、HGB、HCT、MCV和PLT的测定值在12h(20℃)和6h(30℃)内无明显变化;MPV的测定值在6h(20℃)和4h(30E)内无明显变化,6h后(20℃)和4h后(30℃)明显升高,尤以30℃显著。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在12h时(4℃)、8h时(20℃)和4h时(30℃)开始发生变化。结论:抗凝血标本保存的最佳温度为4℃,20℃(室温)保存的标本应在8h内完成检测;如果室温大于30℃。血标本采集后应在4h内完成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不同保存条件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抗凝全血标本保存于室温(22~24℃)、冷藏(4~8℃)及高温(33~35℃)条件下,在放置0.5、1、2、4、6、8、12、24、48、72 h时,采用PEN-T RA M S60型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参数检测。以室温保存标本放置0.5 h时的检测结果为基准,计算其他时间点检测结果稳定性。结果冷藏条件下放置24 h之内,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血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检测结果基本保持稳定;放置6 h之内,血小板计数(PL T )检测结果无明显变化,6 h后明显下降。室温条件下放置8 h之内,所有参数检测结果无明显变化。高温条件下,除PL T检测结果在标本放置1 h之内基本保持稳定外,其余参数检测结果在标本放置6h之内无明显变化,但随后的变化较其他保存条件下更为明显。结论采用PEN T RA M S6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参数检测时,标本在室温条件下保存时间不宜超过8 h ,冷藏条件下各参数检测结果更稳定(P L T除外)。不同实验室应针对所使用的分析仪,通过实验分析确定相应的标本保存条件。  相似文献   

11.
12.
Blood pressure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Munsch C 《Perfusion》1991,6(4):245-252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中国血液净化》2008,7(9):521-5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