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与肾损伤的相关性及叶酸等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76例老年EH患者(EH组)及2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Hcy、叶酸、维生素B12及尿微量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尿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分析其相关性;EH组连续口服叶酸、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16周后重复检测上述各参数.结果 EH组血清Hcy及尿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678,P<0.05);血叶酸、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口服叶酸等治疗后EH组血清Hcy水平及尿Alb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结论 老年EH患者血清Hcy水平升高与其早期肾损伤有关,给予适量叶酸等干预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将120例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对照组不服用上述药物.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测定血浆Hcy水平及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发现治疗组治疗4周后,血浆Hcy、ET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叶酸、B族维生素干预治疗能降低血浆Hcy水平,对高Hcy血症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研究其与血浆叶酸、维生素B12的关系。方法:对52例ACS患者与46例对照组患者的血浆Hcy及叶酸、维生素B12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CS患者血浆Hcy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浆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浆Hcy含量与叶酸、维生素B12含量呈负相关(r=0.505,0.405,P<0.01)。结论:高Hcy血症通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或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防治有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取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血浆Hcy、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两组均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观察有无动脉粥样硬化。结果观察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Hcy血症(Hcy>15μmol/l)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23例高Hcy血症患者中,血浆维生素B12下降15例,叶酸下降12例,两者同时下降7例。血浆Hcy水平与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624、-0.719,P均<0.01)。观察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489,P<0.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其与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呈负相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与脑梗死及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技术测定32例VD患者,18例非痴呆性脑梗死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结果 VD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非痴呆性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其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也明显低于非痴呆性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但不同程度VD患者间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Hcy血症是脑梗死及VD的危险因素,但不能影响VD程度。  相似文献   

6.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间的关系,并分析影响SLE患者Hcy的代谢因素.方法 60例SLE患者和正常对照组45例,测定并分析血浆Hcy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IgG、IgA、IgM、C3、C4、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1)SLE组血浆Hcy、IgG、IgA、IgM、CRP、ES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叶酸、维生素B12 、C3、C4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SLE组患者Hcy与IgG、IgA、IgM、CRP呈正相关,与叶酸、维生素B12、C3、C4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ESR无相关性.(3)正常组血浆Hcy浓度与各指标无相关性.结论 Hcy水平升高与SLE密切相关,SLE患者普遍有高Hcy血症,血浆Hcy的检测对于SLE病人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浆叶酸、维生素B12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联合补充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对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332例,正常对照组194例。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空腹血浆Hcy水平,应用放免分析法测定基础血浆叶酸及维生素B12浓度。Hcy水平高于15μmol/L者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3例),均为冠心病患者,治疗组予以每日补充叶酸5mg,维生素B620mg,每日3次,维生素B120.5mg,,每日1次,4周后复查血浆Hcy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正常组,基础叶酸浓度明显低于正常组,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组血浆Hcy水平与基础叶酸浓度呈明显负相关(r=-0.149,P<0.05),治疗组4周后Hcy水平平均降低了37.7%,治疗前后Hcy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Hcy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联合补充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的血浆Hcy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叶酸、维生素B6、腺苷辅酶维生素B12 对原发性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血浆Hcy水平增高的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 70例分为干预组 (n =3 5 )和对照组 (n =3 5 )。干预组口服叶酸10mg/d ,维生素B610mg/d ,腺苷辅酶维生素B12 5 0 0 μg/d 4周。对照组未服用上述药物。入院时及 4周后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血浆Hcy含量。结果 :干预组在实施叶酸、维生素B6、腺苷辅酶维生素B12 干预 4周后 ,血浆Hcy水平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两组患者 4周前后血浆Hcy水平的变化差值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口服叶酸、维生素B6、腺苷辅酶维生素B12 可使原发性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cy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叶酸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的影响。方法入选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60例,给予叶酸5mg/d;对照组60例,未给予叶酸治疗;2组患者同时接受高血压常规治疗。测量2组入院后、治疗12周后Hcy水平,同时行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测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干预组治疗12周后血浆Hcy和baPWV水平明显减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治疗12周后比较,干预组血浆Hcy和baPWV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中,应用叶酸干预治疗,可明显减低血浆Hcy水平,同时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和叶酸及维生素B12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早期干预效果。方法筛选2型糖尿病合并MCI患者200例,随机分为4组:A组50例(尼莫地平治疗);B组50例(叶酸+维生素B12治疗);C组50例(尼莫地平联合叶酸+维生素B12治疗);D组50例(安慰剂对照)。4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疗程为52周。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4周、52周时均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临床痴呆分级量表测评认知功能,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结果 A组、B组和C组的MoCA评分在治疗24周和52周时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P<0.01);且3组患者在治疗52周时MoCA评分均较24周时提高(P<0.05);3组患者均无进展为痴呆病例。而D组的MoCA评分在治疗24周和52周时逐渐下降(P<0.05,P<0.01),且有3例进展为痴呆(6.25%)。B组和C组的血Hcy水平较治疗前逐渐下降,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逐渐升高(P<0.01)。结论采用尼莫地平和叶酸及维生素B12联合治疗,多靶点干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MCI患者,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且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美多巴对帕金森病(PD)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浓度的影响。方法检测17例PD病人美多巴治疗前后及35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结果 PD组治疗后Hcy水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健康对照组(P0.05);PD组治疗前后血浆叶酸及维生素B12浓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D组美多巴治疗前的血Hcy水平与叶酸呈负相关(r=0.692,P=0.015)。结论美多巴可以引起高Hcy血症,其机制并非通过影响体内叶酸及维生素B12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叶酸和维生素B12、B6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阿尔茨海默症患者4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干预组同时服用叶酸和维生素B12、B6,均治疗30 d。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浆Hcy、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和血脂,并进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结果干预组治疗后血浆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V)、D-D、FIB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HD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B6可降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血浆Hcy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3.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的关系及口服叶酸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疗效。方法 对220例中老年人血浆Hcy、叶酸以及维生素B12进行检测分析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对35例高Hcy血症病人给予口服叶酸治疗观察。结果 高Hcy血症组的血浆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在血浆叶酸水平低于6μg/L或维生素B12水平低于300ng/L时,高Hcy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组,口服叶酸可以显著降低血浆Hcy水平。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这一心血管危险因素与血浆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减低密切相关,提高血浆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能减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老年人群中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患病状况,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164例住院体检的老年病人,通过询问病史、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和头部MRI检查,将观察对象分为无症状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记录血压、体质量指数(BMI)并检测血浆Hcy、维生素B12(VitB12)、叶酸、空腹血糖和血脂等。结果164例老年患者中48例有无症状性脑梗死,占29.3%。无症状性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此外2组间的收缩压、BMI、叶酸和VitB12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cy水平与叶酸和VitB12水平呈负相关(P<0.05),而与血压、血脂、血糖和BMI无显著相关。结论高Hcy血症也应视为无症状性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在老年人群中监测血浆Hcy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无症状性脑梗死,血浆Hcy水平的降低对减少无症状性脑梗死的风险以及防止其进展有重要意义,通过补充叶酸和VitB12或许能为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初发脑梗死(CI)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初发CI患者180例(CI组),TIA患者24例(TIA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80例(对照组)。抽取各组空腹静脉血,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浆Hcy,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I组与TIA组血浆Hcy均升高,血清维生素B12均降低,P均<0.01;CI组与TIA组比较,P均>0.05。各组血清叶酸比较,P均>0.05。CI组和TIA组血浆Hcy与血清维生素B12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344、-0.155,P<0.01、0.05),Hcy、维生素B12是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050、1.003,95%CI分别为1.019~1.082、1.001~1.004,P均<0.01)。结论初发CI与TIA患者血浆Hcy均升高、血清维生素B12均降低、叶酸无明显变化,Hcy和维生素B12均为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将84例DM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均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组加用维生素B12和叶酸。结果:联合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叶酸、维生素B12降低,血浆Hcy水平升高(P0.05),而联合组无明显变化(P0.05);联合组治疗后1年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6.19%(P0.05)。结论:叶酸、维生素B12与二甲双胍联用能够有效维持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Hcy水平升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探讨Hcy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的相关性及Hcy与心脑血管事件相关性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心梗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为脑梗组,体检中心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3组血清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并做组间比较、相关性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心梗组Hcy高于对照组(P<0.05),叶酸、维生素B12低于对照组(P<0.05);脑梗组Hcy高于对照组(P<0.05),叶酸、维生素B12低于对照组(P<0.05);心梗组、脑梗组Hcy、叶酸、维生素B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水平与叶酸(rs=-0.379)、维生素B12(rs=-0.350)呈负相关(P<0.01)。Hcy水平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OR=1.253,95%CI:1.138~1.380)、急性脑梗死(OR=1.317,95%CI:1.182~1.467)的危险因素,Hcy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更强(β脑梗组0.275vs心梗组0.226)。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升高,叶酸、维生素B12水平降低。血清Hcy水平升高与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有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Hcy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更强。  相似文献   

18.
Jiang Y  Zhao J  Xu CL  Cao SG  Lin LM  Lei Y  Huang S  Wang CG  Xia B 《中华内科杂志》2010,49(8):675-679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G1793A基因多态性、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叶酸及维生素B12浓度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关系.方法 在299例UC患者和764例正常对照者中,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检测MTHFR G1793A基因多态性,循环酶法检测血浆Hey水平,微粒子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叶酸和维牛素B12浓度.结果 UC组MTHFR 1793(A)等位基因和(GA+AA)基因型频率明显比正常对照组增高(22.24%比14.20%,P<0.001;42.81%比26.97%,P<0.001);血浆Hey水平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67±6.42)mmol/L比(13.21±5.11)mmol/L,P<0.001],而叶酸和维生素B12浓度明显降低[(11.37±6.34)nmol/L比(14.89±7.21)nmol/L,P<0.001;(324.15±127.53)pmol/L比(421.54±128.45)pmol/L,P<0.001].另外,UC组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Hcy≥15 mmol/L)及叶酸缺乏(叶酸≤7 nmol/L)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2.44%比25.78%,P=0.029;23.41%比17.01%,P=0.016).结论 MTHFR G1793A基因多态性、Hhcy、叶酸缺乏及低维生素B12水平与湖北汉族UC明显相关.Hcy代谢酶基因可能涉及UC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使用叶酸、VitB12治疗后,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x LDL-Ab)的变化。方法 90例脑梗死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Hcy、ox LDL-Ab、叶酸和VitB12水平变化;再取接受维生素干预治疗的脑梗死患者25例(Hcy15μmol/L),同时口服叶酸5 mg,VitB12 25μg,每日3次,治疗4 w后复查血清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患者血清Hcy、ox LDL-Ab水平明显升高;血清VitB12水平明显降低(P0.05)。口服叶酸、VitB12干预治疗4 w后血清Hcy水平明显下降,但ox LDL-Ab的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脑梗死患者给予叶酸、VB12干预尚未显示可以预防脑卒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叶酸、B族维生素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对90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B组为治疗组,口服不同剂量的叶酸、B族维生素;C组为对照组,不服用上述药物。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结果A组、B组干预治疗4周后血浆Hcy明显下降,与C组比较P<0.001,A组、B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P<0.001,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用叶酸、B族维生素干预治疗后,血浆Hcy明显下降。其下降程度与药物剂量无明显关系,小剂量应用可达防治目的,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的早期预防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