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一种简单有效治疗晚期恶性胆道梗阻的胆道内引流方法。方法  5 8例晚期恶性胆道梗阻患者 ,分为 2组 :( 1)带药泵旁路置管内引流组 (旁路内引流组 ) ,2 5例。置硅胶管于胆道梗阻上端及空肠内 ,行胆道旁路搭桥 ,并附加化疗药泵于硅胶管中 ,行定期冲洗胆道。 ( 2 )对照组 ,3 3例。仅行胆肠内引流。结果 两组有效退黄率差异无显著性 ,但随访期间旁路内引流组黄疸再出现率 ( 9.5 2 % )及胆道感染率 ( 2 0 .83 %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3 2 .14 %和 5 1.61% ,均P <0 .0 5 )。结论 带药泵的硅胶管胆道旁路搭桥内引流术方法简单 ,疗效满意 ,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胆肠搭桥内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胆肠搭桥内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 ,分析、总结 1 991~ 1 999年间应用胆肠搭桥内引流术治疗晚期无法切除的恶性肿瘤所致肝外胆道阻塞性黄疸 3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 :血清总胆红素在术后 3d内以每日 (58.70± 46 .33 ) μmol/L的速度下降 ,术后 7~ 1 0d内以每日 (2 2 .3 6±1 1 .32 ) μmol/L的速度下降 ,ALP及GGT迅速下降。多在术后 2~ 4周黄疸消退 ,食欲及全身情况明显改善 ,无并发症发生 ,随访 30例平均生存 1 0个月。提示 :胆肠搭桥内引流术能迅速有效地解除胆道梗阻性黄疸 ,对晚期恶性肿瘤所致肝外胆道阻塞系一有效可行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失去手术时机时经皮经肝胆道内外引流及内支架引流术的效果。方法 对失去手术时机的2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X光透视下经皮经肝胆道内外引流及金属内支架置入术。结果 本组21例(20例恶性梗阻,1例良性梗阻)全部穿刺成功,行内外引流8例次,内支架置入15例次,黄疸均得到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后3,6,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0.0%,80.0%,15.0%。结论 经皮经肝胆道内外引流及内支架引流对失去手术时机的梗阻性黄疸具有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胆管内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28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将28例患者分为3个治疗组,对术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程度,支架阻塞发生率及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内涵管植入组:60%的患者获得了3个月以上的通畅引流;术后2周血清总胆红素下降率超过50%者2例,平均存活4.5个月。胆道内支架植入组:50例患者获得10个月以上的通畅引流;术后2周血清总胆红素下降率超过50%者6例;平均存活6.5个月。胆道内支架植入+动脉栓塞化疗组:66.7%患者获得10个月以上通畅引流;术后2周血清总胆红素下降率超过50%者7例;平均顾活8.8个月。结论:金属内支架通畅率高,结合栓塞化疗,可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不同引流术式对血清内毒素(ET)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影响。方法 测量3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内外引流术的手术前术后血清ET和NTF水平。结果 胆肠吻合内引流术10d后ET和TNF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而外引流组则术前术后无显著变化(P>0.05)。术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10d后内引流组显著低于外引流组(P<0.01)。结论 尽管内外引流均可使黄疸减退,但内引流术能更有效地降低因清ET和TNF水平,因此,在肿瘤无法切除时应尽量采取内引流术。  相似文献   

6.
内皮素-1与梗阻性黄疸大鼠应激性溃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梗阻性黄疸 (梗黄 )大鼠应激状态下胃黏膜中内皮素 -1(ET 1)变化及其与胃黏膜血流和胃黏膜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动物随机分为 :( 1)实验组 ,梗黄大鼠 ;( 2 )对照组 ,假手术组。两组再分成 5个亚组 ,即不予冷束缚和冷束缚 10 ,3 0 ,60 ,12 0min的应激组 ;( 3 )抗ET 1血清预处理组 ,于成模后行 3 0 ,60 ,12 0min冷束缚前注射抗ET 1血清。放免法检测胃黏膜中ET 1,激光多普勒法测定胃黏膜血流 ,光镜下观察胃黏膜损伤程度。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胃黏膜中ET 1明显增高 (P <0 .0 1) ,胃黏膜血流明显减少 (P <0 .0 1) ,溃疡指数增加 (P <0 .0 1)。静脉注射抗ET 1血清后 ,胃黏膜血流增加 ( P <0 .0 1) ,溃疡指数下降 ( P <0 .0 1)。结论 内源性ET 1在梗黄大鼠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作用 ;抗ET 1血清对梗黄大鼠应激性溃疡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胆道引流的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指包括肝门部胆管癌、中段胆管癌、壶腹周围癌等恶性肿瘤直接侵犯或压迫肝外胆道所致的胆汁排出受阻。由于此区域的肿瘤早期诊断困难,解剖部位毗邻肝门区与胰十二指肠区  相似文献   

8.
对 6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肠内引流术后的肝功能指标、生存期进行总结评价。结果示术后血清胆红素、ALP和GGT分别从术前的 (3 58± 96) μmol/L ,(2 94± 63)U /L和 (1 1 9± 73 )U /L降至术后第 4周末的 (2 4± 7) μmol/L ,(1 76± 1 8)U /L和 (72± 2 1 )U /L ,平均生存期 (1 0 .8± 4 .5)个月。提示多数不能进行治愈性切除术的恶性梗黄患者采用姑息性胆肠内引流术可提高生存质量 ,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梗阻性黄疸几种影像学诊断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评价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8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梗阻性黄疸定位和定性诊断的正确率 ,B超分别为 87.7%和5 9 .6% ;彩超为 95 .5 %和 81.8% ;CT为 94.2 %和 76.9% ,PTC为 92 .9%和 85 .7% ,ERCP为96.9%和 78.1% ,MRI/MRCP为 90 .0 %和 80 .0 %。各种诊断正确率在各种方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内镜超声仅用于 4例胆管远端梗阻的诊断 ,定位和定性诊断正确率均为 10 0 %。结论 每种影像学方法均有其优缺点 ,无一可完全替代其他方法 ,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梗阻性黄疸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致梗阻性黄疸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其中手术治疗20例,术式均为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毕II式胃大部分切除术、旷置十二指肠,术后恢复均良好;非手术治疗5例,虽均于症状消退后出院,但随访均出现症状反复发作。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可致梗阻性黄疸,ERCP 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治疗上均应采用手术治疗,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毕II式胃大部分切除十二指肠旷置术,是简单、合理、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侵入胆管致阻塞性黄疸(附1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侵入胆管致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89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的16例病人的诊断与治疗情况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2例,误诊14例,行肝叶切除,胆管内肿瘤摘除,T管引流2例,胆管内肿瘤摘除,胆管支架及T管引流11例,肿物活检及T管引流2例,1例未及手术死亡,15例病人随访1-14个月,14例于术后6个月内死亡,1例随访14个月仍存活。结论:对黄疸伴有HBsAg阳性,AFOP阳性,肝内有占位,肝内外胆管扩张且其内有占位病变的病人,可诊断为本病,B超,CT,PTC,ERCP为诊断的主要手段。切除肝内原发性肿瘤,疏通胆道为手术治疗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肝外胆管癌的诊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总结肝外胆管癌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2年-1999年收治肝外胆管癌10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上、中、下及全段胆管癌分别为68,12,18及2例。结果 首发症状为上腹不适隐痛、腹胀、乏力,明显消瘦及进行性黄疸等。B超、CT或MRI是无损伤的诊断方法,若显示肝内胆管扩张或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则应进一步行PCT(本组13例)或ERCP(本组42例)。根据肿瘤所在部位及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上段手术切除25例(36.8%),其中Ⅰ型行胆管癌局部或“骨骼化”切除15例,Ⅱ型行胆管癌切除加尾叶切除9例,Ⅲb型行胆管癌切除加尾叶及左三叶切除1例;中段手术切除9例(75%);下段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4例(77.8%)。上、中段均行胆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胆道重建术。本组总切除率为48%。有35例得到随访,5年生存率为58%。未切除者52例中有32例得到随访,均于1-1.5年死亡。结论 B超、CT及MRI是早期诊断肝外胆管癌的首选方法,必要时选用PTC或ERCP对进一步诊断更有价值。手术切除是治疗肝外胆管癌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及疗效。方法:对近5年间手术治疗的肝门胆管癌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发生手术后并发症8例,其中胆瘘5例,腹腔内感染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均保守治疗而愈,无手术死亡。在行肿瘤切除术的20例中,15例获随访,存活最短时间为11个月,最长时间3年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年9个月,1年生存率86.7%(13/15), 3年生存率13.3%(2/15)。其他各种内外引流术式16例,术后生存5~12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短期内黄疸减轻,生活质量提高。 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应积极手术,不能切除者应力争行各种引流术。  相似文献   

14.
远端胆管癌外科治疗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远端胆管癌外科治疗的并发症、术后生存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 12年间外科治疗的 2 3例远端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出现手术并发症的患者其术前症状持续的时间 ( 0 .5 0± 0 .18)个月显著短于无手术并发症的患者 ( 1.2 9± 0 .2 3 )个月 (P <0 .0 5 )。总体术后中位时间生存 18( 1~ 70 )个月 ,17例 ( 73 .9% )生存 1年以上 ,5例 ( 2 1.7% )生存 3年以上 ,2例 ( 8.7% )生存 5年或 5年以上。是否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时是否出现远处转移与术后生存率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首发症状持续时间可能和外科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关。胰十二指肠切除是治疗远端胆管癌的有效手段。手术时出现远处转移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胆管癌栓的治疗。方法对1995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34例HCC合并胆管癌栓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34例中1例未予治疗,6例行PTCD, 27例开腹手术。开腹手术术后30d死亡率为22.2%(6/27), 并发症发生率为55.6%(15/27)。16例行肝切除术、胆管取癌栓及胆道引流术病人术后生存时间为1个月~27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6.5个月。结论HCC合并胆管癌栓的预后差,但对其早期诊断和扩大手术治疗,是改善此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术:附3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根治性切除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肝门部胆癌的临床特点、根治性切除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均诊断明确。根治性切除38例,手术死亡3例(7.9%)。术后并发胆漏5例(13.2%),其中2例并膈下脓肿,均经引流或再次手术引流治愈;右胸腔积液4例(10.5%),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切口裂开3例(7.9%),经再次缝合治愈。术后生存的35例中,有34例(97.1%)获得随访,1,3年生存率分别为91.9%,35.2%,无5年生存者。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早期诊断困难,联合应用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目前根治性切除率仍较低,术后易复发和转移,鲜有长期生存者。提示即使是根治性手术,其切除和清扫范围可能仍然不够,其治疗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7.
联合肝叶和肝门血管切除治疗肝门胆管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治疗肝门胆管癌理想的肝叶切除术式 ,以期提高其疗效、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方法 对 16例侵犯肝门血管的肝门胆管癌 ,采用肝I ,IV段连同肝门胆管肿瘤与受侵血管整块切除及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淋巴清扫。结果  15例获手术切除 ,切除率为 93 .8% ,12例获R0 切除。无手术死亡和住院死亡。发生暂时性胆漏 1例 ,腹腔感染 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 13 .3 % ,均行非手术治愈。随访病例中位生存期为 2 2个月 ,7例尚存活。结论 合并肝叶、肝门血管切除可提高肝门胆管癌的切除率和生存率 ;肝中叶和肝尾叶是肝门胆管癌手术联合切除的主要部位。肝门受侵血管的切除对提高该病切除率和根治率是有意义的 ,应酌情重建或不重建肝门血管。  相似文献   

18.
肝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肝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病理及预后情况。结果 胆管癌在肝胆管结石病人中的发生率为5%(17/340)。术前诊断为胆管癌者占17.6%(3/17)。肝内及肝门部胆管癌占88.2%(15/17),肝外胆管癌占11.8%(2/17)。其中高分化腺癌9例。根治性切除41.2%(7/17),平均生存26个月;姑息性内引流术47.1%(8/17),平均生存12.4个月;姑息性外引流术11.7%(2/17),平均生存3.6个月。结论 对病史长,反复胆管炎发作,短期内消瘦,黄疸加深,腹痛难以控制的肝胆管结石病人,应考虑胆管癌的可能。胆管癌切除预后较未切除者为好,姑息性内引流术的预后优于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胆管囊肿内引流术后胆管癌:附2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管囊肿内引流术后癌变及其手术处理原则。方法 对1970~1996年间收治的先天性胆管囊肿行内引流术的82例患者进行随访,并对其中术后25例癌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先天性胆管囊肿内引流术后癌变率为30.49%(25/82),其中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后癌变率为35.29%(14/51),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癌变率为22.58%(1l/31)。25例中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行肿瘤切除胆道重建术,4例行局部病灶切除外引流术,14例肿瘤广泛转移无法切除仅行外引流术。结论 囊肿内引流术后癌变率高,应该摒弃该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