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率高,其临床症状及特点与中青年高血压明显不同。在治疗中应注意老年人血压升高的病理、生理特征及机制,做到临床合理用药,其合理用药原则如下。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脑出血的微侵袭手术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前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尚缺乏规范化的治疗原则和最佳的治疗方法。一些研究表明,利用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文章回顾了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历史和现状,综述了该治疗方法的理论依据、特点、时机、手术适应证和主要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以指导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所致动脉粥样硬化、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结论中青年脑梗死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病因复杂,除了常见原因之外尚需注意少见的原因,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大,治疗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TCH)是我国中老年人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死亡率可达30%-40%,即使存活也有相当一部分病人遗留严重后遗症,是神经内外科医生应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高血压脑出血传统治疗方法是内科保守治疗和去骨瓣开颅手术脑内血肿清除术,总体疗效不甚满意。我院通过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加术后放置烟卷内引流联合硬膜下橡皮管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5例效果满意,并与单纯术后放置硬膜下橡皮管外引流手术28例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年发病率为1~35/10万,占所有卒中的10%~20%。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还将逐年增加。长期以来,我国脑出血患者在卒中所占比例远远高于欧美国家。这是因为未能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对脑出血缺乏临床研究,对高血压脑出血尚无一种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缺乏循证医学的大样本、严格设计及随机一对照的临床试验证据。本文就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从而为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选取该院接收的4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同期选择前来该院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非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相关资料及其临床特征。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在死亡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相对于单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其治疗效果较差同时死亡率高,在临床治疗中对于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重视其糖尿病这一基础疾病的检查,从而采取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组(治疗组),对两组病人发病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及治疗两周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脑出血病人发病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两周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血肿体积和水肿带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控制脑出血后继续出血,可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脑水肿,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临床特点,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表现、传统治疗效果、微创治疗效果,归纳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意识状态特点、出血位置特点、出血量特点、神经功能缺损特点,对比分析微创治疗较传统治疗的临床优势。结果临床表现以偏瘫为主;主要人群的GCS评分为6~9分,约占37.78%;主要人群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6~30分,约占63.33%;出血位置主要在基底节区,约占52.22%;出血量主要范围为10~29 ml,约占53.33%;伴有较多并发症,约占71.11%。微创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36)。结论掌握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早行微创治疗,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幕上深部位脑出血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最常见类型,致残率、病死率较高。钻颅抽吸引流,是目前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准确地选择钻颅点、钻颅方向及置管深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作者应用自行研制的快速定向钻颅仪治疗高血压性幕上深部位脑出血,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基础与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血压性脑出血在临床上是一种预后较差的常见病。如何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一直是神经内外科医师感兴趣的问题。文章就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理,病理生理,外科治疗及其预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脑出血90例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表现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病人发病高危因素及预后与临床表现、出血部位、出血量的相互关系。结果本组90例病人,基本治愈18例,好转58例,均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死亡14例。结论脑出血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高血压为脑出血的主要病因及危险因素;脑出血预后取决于出血部位、出血量及全身情况;有效防治高血压及其他高危因素,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对提高脑出血的救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脑出血的微侵袭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尚缺乏规范化的治疗原则和最佳的治疗方法。一些研究表明 ,利用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文章回顾了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历史和现状 ,综述了该治疗方法的理论依据、特点、时机、手术适应证和主要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病种之一,治疗方法较多和复杂,涉及神经内外科。文章介绍了近几年来脑出血的治疗进展,包括早期观察处理,一般治疗原则,神经系统功能监测高血压、脑积水、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的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则,呼吸系统的处理,营养支持的治疗及预后,发展方向,对脑出血的治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毛兆矩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0):1319-1319
肺炎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有报道其发生率高达83%,是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我们采用沐舒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炎患者4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脑周围池形态改变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后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首次检查以高血压性脑出血为主要诊断的119例病人的CT图像及临床资料。结果:统计分析发现中脑周围池形态改变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后有相关性。结论:中脑周围池形态改变是判断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微创钻孔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及致残率高的特点,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对于高血压脑出血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而外科开颅手术创伤大,患者耐受性差,术后恢复不理想。本研究对于符合手术适应证的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钻孔血肿引流术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7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理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4月~2007年10月收治的174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16例,死亡58例。结论提高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愈率的关键在于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及积极治疗脑出血,降低颅内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掌握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有效的预防脑出血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方法 将124例患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患病高发年龄在45~60岁,平均年龄57.7岁;死亡31例,占25%,病死率与年龄成正比。结论 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避免脑出血的发生主要措施是防治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性脑出血又称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高血压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是高血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经过近年来的研究,颅内出血的治疗取得新的进展。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继保守治疗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后被公认的治疗颅内出血的一种新技术,我们在此技术上配合中草药,活血化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性及治疗原则。方法总结分析56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24小时~48小时复查CT血肿清楚率〉90%46例,60%~90%10例,术后6个月随访54例,GOS评分良好10例,中残23例,重残18例,死亡3例。结论早期或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