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B型胃炎即指胃窦炎,临床上较A型胃炎更为常见。B型胃炎大多数伴有胃酸过高,90%伴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由于Hp的生物学特性使伴有Hp感染的B型胃炎疗程长、治愈率低且易于复发。本研究选用近3年来我院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硫糖铝联合治疗伴Hp感染的B型胃炎38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Hp)已知与 B 型胃炎、溃疡病、胃 B 细胞淋巴瘤和胃癌有关。诊断和根除 Hp 是预防或治愈上述疾病必不可少的。然而特效抗菌治疗的基础是快速、准确的诊断。当前用于 Hp 诊断感染的方法很多,本文介绍我们临床应用血清抗 Hp 抗体检测 Hp 及此法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Hp)已知与B型胃炎、溃疡病、胃B细胞淋巴瘤和胃癌有关。诊断和根除Hp是预防或治愈上述疾病必不可少的。然而特效抗菌治疗的基础是快速、准确的诊断。当前用于Hp诊断感染的方法很多.本介绍我们临床应用血清抗Hp抗体检测Hp及此法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表现,中医证型,胃镜胃黏膜病变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情况。方法对符合诊断的935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中医证型,胃镜胃黏膜病理及Hp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35例胆汁反流性胃炎Hp感染率为36.6%,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萎缩,肠化生等病理改变有关。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Hp感染率低于非胆汁反流性慢性胃炎。Hp感染率在脾胃湿热型及肝胃不和型较高。胆汁反流性胃炎肠化生和萎缩性病变在脾胃湿热型和肝胃不和型中较高,而异型增生的发生在脾胃虚寒型中较高。  相似文献   

5.
胃炎系指任何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中国是消化道疾病高发国,胃炎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根据病情缓急和病程长短,胃炎一般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胃炎是由Hp感染诱发的慢性活动性胃炎。Hp胃炎患者很可能发生消化性溃疡、胃癌等严重疾病,部分患者有消化不良症状,这些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和经济压力。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对胃炎的分类主要基于病因以及特殊的病理生理学原则,并指出Hp感染是胃炎的主要病因。本文对Hp胃炎的病因以及针对病因的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Hp)已发现15年,经研究 Hp感染与人 B 型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如不治疗,感染可持续多年,而且对胃癌的发生是个重要的危险因素,造成这种反应的差异有细菌毒力和宿主免疫应答两方面的原因。Hp 的致病机制有赖于毒力(定居)因素和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7.
刘鹏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219-3220
2型糖尿病(T2DM)至少有50%以上的患者伴有糖尿病性胃轻瘫(DGP)〔1〕。一般认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活动性胃炎及胃癌密切相关〔2〕。近年来,有研究报道Hp感染与DGP有关,根除Hp有助于改善上腹不适、早饱、恶心、呕吐等症状〔3〕。本文对DGP患者进行Hp检测,进一步探讨Hp感染与DGP的临床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与NF-κB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40例及Hp根除后复查37例,浅表性胃炎(Hp阴性)30例;14C呼气实验和血清抗Hp抗体检测Hp感染;凝胶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测NF-κB活性。结果Hp根除组NF-κB活性8016±1394.1与浅表性胃炎组7139.7±954.3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5);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组的NF-κB活性9343.5±1994.3,Hp根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5)。结论NF-κB与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可能参与了该病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9.
胃窦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可引起许多胃十二指肠疾病,包括B型(胃窦)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临床上对Hp感染的治疗主要采用以抗生素为主的治疗方案,虽可在一定程度治愈Hp感染,但不能预防Hp再感染,同时抗生素的使用可导致Hp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带来许多严重的副作用.而Hp疫苗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使得Hp疫苗接种成为了根治Hp感染和预防再感染的唯一方法.目前,Hp疫苗的研究进展迅速,粘膜疫苗以其有效的保护性免疫效果成为这一研究的热点.我们对Hp粘膜疫苗的组成、接种途径、免疫效果及保护性免疫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内镜检查对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症因诊断价值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OlympasGIF-Q10型纤维内缓、GIF-rQ230型电子内镜对61例有反复上腹痛、消化不良及黑便等症状的患儿行内镜检查,对其中30例慢性残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患儿进行胃粘膜活检作病理学Hp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61例患儿内镜及清理检查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33例.胃溃疡1例,复合性溃疡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例,十二指肠球部息肉1例,慢性残表性胃炎伴食管下段炎、贲门炎2例,胃粘膜脱垂并胃炎3例,食管异物1例,球部蛔虫1例.11例消化性溃疡患儿病理切片查见Hp及尿素酶试验均为阳性,19例慢性残表性胃炎胃粘膜病理切片查见Hp及尿素酶试验均为阳性,19例慢性发表性胃炎胃粘膜病理切片查见Hp16例,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17例,平均Hp感染率为90%,所有有Hp感染的患儿均经快速抗Hp等治愈.结论小儿内镜检查安全、方便,是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病因诊断最准确的方法.有反复上腹痛、消化不良等上消化道症状者.提示Hp感染达90%,快速抗Hp治疗可收良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后慢性胃炎的胃黏膜炎症及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的变化。方法选择172例伴有Hp感豢的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分为两组:阴性组(68例)和阳性组(104例),观察阴性组治疗后的变化并与阳性组进行比较,并观察阴性组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阴性组的胃黏膜炎症有28例(41.2%)好转,2例(2.9%)治愈,明显高于阳性组(P〈0.01),其伴有的肠上皮化生有2例(25%)治愈,4例(50%)好转,不典型增生有7例(38.9%)好转,6例(33.3%)治愈。结论Hp感染阴转后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阳性者,其伴有的肠化和不典型增生亦能好转或治愈。因此,根除Hp是治疗Hp相关性胃炎和防止发生胃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imaging magnification endoscopy,NBI-ME)在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60例在普通内镜下提示慢性胃炎的患者,行(14)~C呼气试验检测,并在NBI-ME下仔细观察胃窦部胃小凹形态和胃体下部大弯侧集合静脉形态,分析胃黏膜微细结构与Hp感染之间的联系。[结果]360例中有148例经(14)~C呼气试验检测诊断为Hp相关性胃炎。胃窦部大弯侧胃小凹形态分为B型、C型、D型、E型,Hp感染率分别是22.51%、83.63%、28.94%、9.52%,C型感染率最高,与B型、D型、E型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型、D型、E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抗Hp治疗后B型由治疗前的43例增加为治疗后的125例,而C型、D型和E型则分别减少74例、7例、1例,C型减少最多;B型、C型、D型、E型抗Hp有效率分别为55.41%、80.43%、63.64%、50.00%,C型有效率最高,与其他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体下部大弯侧集合静脉分为R型、I型、D型,Hp感染率分别为6.81%、62.22%、86.29%,其中D型、I型感染率明显高于R型(P0.05);经抗Hp治疗后R型由治疗前的13例增加为治疗后的119例,而I型、D型则分别减少17例、89例,D型减少最多;R型、I型、D型抗Hp有效率分别为71.62%、60.71%、83.18%,D型有效率最高,与R型、I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BI-ME能够清楚观察胃黏膜的细微结构及血管形态,从而对Hp相关性胃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se-2,COX-2)在胃癌和胃炎中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为胃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OX-2、Hp在胃癌以及各型胃炎中的表达。结果胃癌和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组织中COX-2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P〈0.05),COX-2在Hp感染阳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病人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组(P〈0.05),高、中分化胃癌COX-2表达率高于低分化胃癌(P〈0.05)。结论COX-2在胃癌组织中存在过表达,Hp感染可使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组织中COX-2表达增强,COX-2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Hp)已发现15年,经研究Hp感染与人B型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如不治疗,感染可持续多年,而且对胃癌的发生是个重要的危险因素,造成这种反应的差异有细菌毒力和宿主免疫应答两方面的原因。Hp的致病机制有赖于毒力(定居)因素和致病因素,Hp具有适应性酶和蛋白以及牯附于细胞的能力,使其在胃腔不利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其分泌的毒素和诱导的炎性介质,直接破坏胃粘膜屏障或引起胃酸和消化活性的改变而导致胃牯膜损伤,本文将重点讨论几个与Hp致病机制有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中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而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率较高,而且常伴Hp感染,为探讨Hp在FD中的作用,我们将伴Hp感染的FD作根除治疗,并与胃肠道动力促进剂西沙必利作对照,结果表明根除Hp治疗在FD中症状缓解率差,副作用多,现将研究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6.
聚合物微粒包裹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微需氧的革兰阴性菌,电镜下它是一种单端多鞭毛、末端钝圆、菌体作螺旋形弯曲的细菌,它定植在人类上消化道,尤其是在胃中。现已证明Hp感染非常普遍,而且它是引起B型胃炎、消化道溃疡以及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等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目前主要依靠抗生素清除Hp,虽然Hp在体外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但是在体内抗生素治疗往往不能奏效,即使有效也不能阻止Hp的再次感染。许多研究人员尝试了通过口服疫苗来阻断Hp的感染,口服疫苗是诱导粘膜免疫力,从而防止Hp感染的一种安全、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内科》2016,(2)
目的探讨老年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胃蛋白酶原、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接诊的老年萎缩性胃炎患者40例作为萎缩性胃炎组(胃炎组),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40例为健康组。根据是否感染Hp将胃炎组患者分为Hp阳性组及Hp阴性组。观察比较萎缩性胃炎组患者与健康组老年人、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胃蛋白酶原、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结果萎缩性胃炎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胃蛋白酶原、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Hp阳性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Hp阴性组(P0.05),胃蛋白酶原、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低于Hp阴性组(P0.05)。结论老年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胃蛋白酶原、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发生比较明显的改变,通过检测分析这几项指标,对判断患者病情的发展以及预测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缺铁性贫血(IDA)伴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抗Hp加铁剂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及疗效,探讨Hp感染与IDA形成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2例IDA伴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分为A、B、C、D 4组。A组给予补铁及Hp根除治疗,B组仅Hp根除治疗,C组仅补铁治疗,D组中医辨证治疗胃炎;检测治疗前后其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水平,并对Hp、胃蛋白酶活性、胃酸进行检测。结果:IDA伴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率较高(82.7%,62/75),补铁联合抗Hp治疗较单纯补铁或抗Hp治疗效果显著(P<0.05)。结论:Hp感染可造成或加重机体铁营养不良,在治疗IDA的过程中应注意清除Hp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2例PHG和5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了胃镜、病理检查和Hp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伴有PHG 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Hp感染率为23.07%,不伴有PHG者为25.0%,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 轻度PHG患者Hp感染率为23.80%,重度为20.0%,差异无显著性(P>0.05)。门脉高压患者的Hp感染率显著低于慢性胃炎组(23.60%比72.0%,P<0.01),但门脉高压患者慢性活动性胃炎的发生与Hp的感染密切相关,活动性胃炎的Hp感染率(53.84%)比非活动性胃炎Hp感染率(16.94%)显著升高(P< 0.01)。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的Hp感染率降低,可能与肝硬化患者胃内环境不适合Hp的生存有关。门脉高压患者胃黏膜的活动性炎症,可能是由Hp感染引起,与肝硬化门脉高压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 )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低度恶性胃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Ⅰ类致癌因子.根除Hp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和慢性胃炎,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使低度恶性胃MALT淋巴瘤得到治愈,并可能终止胃癌的发生㈣。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主要癌前病变,在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这一演变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