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局部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躯干骨转移瘤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晔  廖威明  李佛保 《广东医学》1999,20(6):428-429
目的 探讨以颈胸腰臀痛为首发表现的脊柱骨盆瘤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对100例无原发恶性肿瘤病史的脊柱骨盆肿瘤在转移部位,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以及治疗方式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00例中,只有22例为单个病灶,多数为两个部位以上的转移,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90%的病例经X线平片得到初步的诊断或怀疑行CT,MRI,核素骨扫描检查的病列均显示支持转移瘤诊断的改变,穿刺活检阳性率达到90%。结论 X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椎体楔形变常见病的X线及CT、MRI影像学特点,做好常见病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脊柱骨折与脊柱转移瘤、骨质疏松或脊柱结核相伴发现或单发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骨质疏松伴发脊柱骨折者19例.发病率以老年较高.脊柱转移瘤伴有脊柱骨折7例,仍以老年人高发.脊柱结核伴发脊柱骨折9例,好发于青壮年.结论 快速确定病变的性质,正确地鉴别诊断,对于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汪四河  谢敏 《当代医学》2013,(25):61-61
目的探讨MRI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MRI与CT对脊柱转移瘤的检出情况。结果 MRI诊断脊柱转移瘤的敏感性93.75%,明显高于CT检查的46.87%(P<0.05);MRI检出各种病变例次数明显高于CT检查(P<0.05)。结论 MRI较CT诊断脊柱转移瘤的敏感性高,可作为目前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一种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脊柱结核、转移瘤的MRI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49例脊柱结核(结核组)、69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转移瘤组),收治时间2013年1月-2017年1月,对两组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作为判定金标准,分析MRI检查在鉴别诊断脊柱结核、转移瘤中的临床价值。结果结核组和转移瘤组的病灶位于椎体部位分布情况、累积椎间盘发生率、病灶形态的影像学形态、椎旁肿块信号强化发生率、椎体内部T2加权像表现、软组织病变信号表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和转移瘤组的病灶单发或多发情况、骨质破坏类型、椎体轮廓压缩变形情况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学结果作为判定金标准,MRI检查诊断脊柱结核与脊柱转移瘤的灵敏度为91.84%、特异度为86.96%、漏诊率为8.16%、误诊率为13.04%、阳性预测值为83.33%、阴性预测值为93.75%。结论 MRI对于脊柱结核、转移瘤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钧  李亮 《吉林医学》2010,31(8):1021-1022
目的:探讨MRI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将MRI与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I正确诊断40例,检出受累椎骨49块,CT正确诊断33例,检出受累椎骨39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的正确率明显高于CT诊断。结论:MRI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CT,应是脊柱转移瘤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分析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及早期诊断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诊治的脊柱转移瘤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及诊断资料(患者均行MRI及CT检查),将CT检查结果设为对照组,将MRI检查结果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种检查方案的诊断符合率,观察MRI检查脊柱转移瘤的椎体转移表现情况。结果:研究组脊柱转移瘤诊断符合率94.73%(72/76)比对照组的73.37%(55/76)高,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转移瘤的椎体转移MRI表现以胸椎病变为常见,主要包括溶骨性转移、成骨性转移、混合性转移,且不同类型转移情况均有相对应的T1WI-T2WI信号变化。结论:脊柱转移瘤的MRI检查可显示清晰明确的影像学特征,对脊柱转移瘤患者早期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喻洪 《黑龙江医学》2006,30(12):943-943
脊柱是转移瘤的好发部位,当表现为椎体溶骨或成骨性破坏,或表现为椎体周围软组织肿块时,常能及时诊断.而当表现为骨髓浸润病灶时,病灶更加隐匿,经常出现漏诊、误诊.患者常常以脊柱转移为首发症状,所以该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临床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由于MRI具有三维成像、高软组织分辨率和敏感性高等特点,而且无辐射危害,对脊柱转移瘤的骨髓信号的早期变化具有重要价值.随着MR扫描设备和扫描技术的提高,对脊柱转移瘤的MR影像学特征需要进一步的认识.本文采用MR对16例脊柱转移瘤进行分析,重点分析脊柱转移瘤的骨髓浸润及MRI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脊柱高分辨率CT及MRI成像诊断脊柱转移瘤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为脊柱转移瘤患者的脊柱高分辨率CT及MRI成像影像学表现,比较2种检查方法在诊断脊柱转移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MRI对脊柱转移瘤的检出率为93.0%,明显高于高分辨率CT检出率的80.6%(P<0.05);MRI对于溶骨性骨质破坏、累及附件、病理性压缩骨折及椎旁软组织受累情况的诊断均优于高分辨率CT(均P<0.05);2种检查方法对成骨性骨质破坏、混合性骨质破坏及椎管狭窄诊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RI、高分辨率CT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各有优势,但MRI在发现早期病变、病理性压缩性骨折、附件及软组织受累等方面较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查阅相关文献,探讨脊柱结核的发病现状及其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脊柱结核发病及诊断方法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综述。结果目前脊柱结核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来进行综合诊断,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结论由于结核耐药菌株不断出现以及世界人口的大范围流动等因素的影响,脊柱结核患病人数出现了不断上升的趋势,此外脊柱结核发病与地区经济发展、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诊断脊柱结核应结合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获得更好的临床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膜转移瘤的不同表现,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脑脊液检查等,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8年7月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诊治的脑膜转移瘤患者3例,均经影像学或脑脊液检查确诊,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例患者中,增强MR检查有明显强化2例,脑脊液检查阳性1例。有明显的相关临床表现2例。结论增强MR及脑脊液检查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临床无特异性表现,因此诊断时需综合临床及各项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1.
分析实验诊断在中西医临床诊断、治疗观察、预防保健中的作用,发展实验室诊断与中医临床综合能力建设,发掘中医医院临床实验室的中医特色.实验诊断能够为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的实验数据,为中医药规范化、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中医医院要充分发挥实验诊断在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预后判断中的作用,还要使中医医院临床实验室不断创新发展.这将有利于中医学走向世界,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相似文献   

12.
张捷  张云霞  迟宝荣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9):1588-1589,1591
目的研究球形肺炎与早期SARS的临床鉴别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2003年5月我院24例经临床证实的球形肺炎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 24例球形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急起发热、咳嗽、咳痰,可出现小聚集发病;实验室检查不完全符合典型的炎症性改变;影像学特点为迅速进展的单、多发球形影;以无明显的呼吸困难,无淋巴细胞比值降低及短期抗生素治疗有效,预后良好为其临床鉴别及诊治特点.结论根据两者在病原学、病理生理、临床表现、X线进展特点及治疗原则、预后的异同进行鉴别,可为临床鉴别诊断,救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肾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0例肾脏病变高血压患者行16排CT连续容积扫描,以CT轴位薄切图像(层厚1.25mm,间隔1.25mm为原始数据,然后应用GEAW4.2工作站进行双肾动脉图像后处理,结合多种重建图像综合分析。结果 500例中共显示肾动脉1032条,部分显示一侧或双侧双肾动脉供血,主肾动脉皆显示清晰,级分支显示率95.3%,级以下分支能够清晰显示,显示率95%。结论 SCTA能如实显示肾动脉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完全可取代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南战区部队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提出肺结核早期诊断的对策。方法对2008~2012年确诊的146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ompute tomography,CT)影像学等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肺结核以入伍兵龄在3年内者多见,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胸闷等为主,而潮热、咯血、盗汗、消瘦等症状并不多见(约占30%~15%),约1/3的肺结核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体征,血沉增快者占40.4%,抗结核抗体阳性占47.9%、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占28.1%,痰抗酸杆菌和痰结核菌阳性率分别为32.9%和35.6%;CT影像学检查病灶以双上肺多见(占63%)。肺结核分型主要为浸润型肺结核(占97.6%)。初次就诊对肺结核的误诊率为24.7%。结论南战区部队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以不典型者多见,早期诊断的关键在于重视和认识肺结核的疫情和临床特点、认真进行与结核杆菌感染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与鉴别诊断,定期或执行任务之前进行常规胸片检查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诊治膝关节骨关节炎(OA)的经验。方法 笔者自2001年3月至2003年6月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诊治膝关节骨关节炎112例(132膝),通过镜下观察与术前临床表现、X线片、彩色多普勒诊断进行比较,并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术后优良率87.4%,X线片改变与镜下所见符合率为54.5%,彩色多普勒对半月板损伤有一定的提示作用。结论 关节镜手术对膝关节骨关节炎具有诊断价值高,损伤小,恢复快,中期疗效明显的特点;X线片与镜下改变符合率较低。彩色多普勒对半月板损伤和关节积液有诊断价值;术后患者主动功能锻练对症状改善、功能恢复是非常重要的;术后12个月左右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肾动脉狭窄(RA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0例临床怀疑RAS的患者行肾动脉MSCTA,所有横断面图像行薄层后传输到后处理工作站,包括电大密度投影、遮盖容积重建、多平面重组及仿真内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肾动脉MSCTA图像。110例患者中MSCTA显示肾动脉正常的83例(共262条),肾动脉狭窄27例(共29条)。结论肾动脉MSCTA合理的成像及综合的图像分析能清楚显示肾动脉并对肾动脉狭窄部位、程度及周围解剖关系作出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洪军  李堂 《安徽医学》2008,29(1):23-25
目的探讨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NL)的病因、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特征,提高对儿童SNL的认识,减少误诊,合理治疗。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回顾分析13例SNL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例患儿经淋巴结活检确诊为SNL,以学龄期儿童为主,中位年龄10.3岁,男女之比约为2.3∶1;临床特征表现为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82%),可伴有肝或脾轻度肿大(30%);急性期多有病毒及支原体感染;免疫学检查:T细胞亚群测定显示CD4+/CD8+降低(63%);病理特点为淋巴结广泛的凝固性坏死伴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复发1例,其余病儿预后良好。结论对不明原因发热伴淋巴结大的学龄患儿,除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外,应早期行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SNL可能与病毒感染或变态反应有关,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病程多呈自限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亦有复发,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8.
辅助检查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46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进行辅助检查分析,从而探讨其各项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46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复习对磁共振成像(MRI)、头颅CT扫描、脑电图(EEG)、脑脊液寡克隆区带(OB)、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进行比较。结果:MRI可发现MS早期病变,及早作出诊断,且明显优于头颅CT扫描及其它辅助检查。结论:MS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侧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和脑干。MS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临床,MRI作为MS的辅助论断是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alcohol proble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A high proportion of patients seen in clinical practice have an underlying alcohol problem. This is often difficult to detect, but failure to make the diagnosis may result in unnecessary investigations and inappropriate treatment. Furthermore, there is now good evidence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brief intervention for problem drinking when it is still at an early stage. Several questionnaires and procedures based on clinical examination findings and laboratory tests are available to help in early diagnosis. They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standard medical assessment and form the basis for screening programs for health risk factors.  相似文献   

20.
Clinical diagnosis of chronic hepatitis C infections is a difficult task. This is due to the insidious nature of the infection and the subclinical and symptomless presentation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 The laboratory plays a principal role not only in the specific diagnosis of the infection but also in assessing the severity and evolution of the liver disease, selection of patients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monitoring treatment and determining the outcome of treatment. To attain these goals, improvements in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various techniques, including molecular diagnostic assays, have been introduced. Most importantly, patients may be excluded if they have conditions that are contra-indicated for treatment as determined by laboratory parameters. In cases of adverse events the drugs may be reduced or withdrawn based on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results. The improvement over the last decade of laboratory assays has paralleled the success in the sustained response rates reported for hepatitis C virus treatment. A good laboratory provides the tool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ssential for good management. This is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involving all branches of path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