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补阳还五汤为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明春 《江苏中医》1998,19(2):33-33
  相似文献   

2.
补阳还五汤为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东海县人民医院(222300)池明春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补阳还五汤脉络宁笔者近几年来,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脉络宁静脉滴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8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1一般资料18例中,男6例,女1...  相似文献   

3.
随着创伤病人的增多及各类下肢手术的广泛开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对此 ,笔者自 1 991年 5月~ 1 999年 8月 ,采用补阳还五汤辨证加味为主 ,适当辅以西医对症治疗的方法 ,治疗该病患者 67例 ,获效较为理想 ,兹将有关结果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67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 51例 ,女性1 6例 ;年龄最小者 2 3岁 ,最大者 86岁 ,平均56.2 7岁 ;发病至住院时间 4小时~ 78天 ,住院时间 9~ 47天 ,平均 2 3 .68天。所有患者均有下肢创伤史 ,其中 6例有手术史。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 987年修订的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骨折或手术所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人工全髋置换术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予补阳还五汤及下肢静脉泵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改变,同时观测其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变化。结果:60例中,8例发生DVT,总发生率13.33%。其中对照组发生6例DVT,发生率为20.00%;治疗组发生2例DVT,发生率为6.67%。其患肢肿胀率、血液流交学指标变化、PT和APTT指标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具有明显的抗凝、溶栓功能,能通过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粘度,达到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并且能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属于骨科大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其中以深静脉血栓较为常见。术后应用抗凝药物已成常规,但对于理想抗凝药的选择,却一直成为近年来临床研究焦点。2009年2月-2010年9月,笔者以在本院行THR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选用补阳还五汤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同时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动态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较高,达40%~60%,并且23%~60%的DVT患者会发展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sis syndrome,PTS),而致命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栓子多来自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如何在关节置换术后干预DVT是非常重要的。笔者于2009年10月~2010年6月在关节置换术后对部分患者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干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自 198 0~ 2 0 0 0年 ,作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6 2例 ,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2例 ,男 38例 ,女 2 4例 ;年龄最大 93岁 ,最小 32岁 ,平均 5 2岁 ;单侧发病者 4 0例 ,双侧 2 2例 ;病程最长 5年 ,最短 10天 ;急性发作 17例 ,反复发作 39例 ;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 15例 ,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 2 6例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 17例 ,中风肢体偏瘫长期卧床后并发 11例 ,其他疾病发生 3例 ;多普勒彩超检查示均有血栓形成 ,查体Homans征阳性者 4 2例。1.2 诊断标准 ①病因 :…  相似文献   

8.
董昌海  梁发树  李茂瑞 《光明中医》2016,(21):3148-314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防治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我院于2015年11月—2016年3月选取骨科手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防治,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防治,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D-dimer(D-二聚体)变化情况、引流量以及术后疼痛评分、患肢肿胀评分。结果观察组用药后1~7d、8~14d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4%、0,对照组分别为6%、12%,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用药前Ddimer、患肢疼痛评分、患肢肿胀评分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1周后,观察组D-dimer指标、患肢疼痛评分、患肢肿胀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术后第1d、第2d伤口引流量及引流总量均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防治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补阳还五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浅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病之一。笔者在治疗中采用内服补阳还五汤加减并辅以患肢熏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评价加味补阳还五汤在治疗血管性痴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国际诊断标准,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30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疗程半年,对照组30例,采用银杏叶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简易智力量表(MMSE)积分提高(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与行为能力量表(BBS)积分降低(P<0.001,P<0.01),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认知、记忆、社会活动及生活能力等均有明显提高。结论提示加味补阳还五汤对于血管性痴呆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预防急性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有效性。方法:辨证属于气虚血瘀证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45例,按照《2018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南》治疗;试验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补阳还五汤,治疗14天。对两组患者于住院期间第1天和第14天分别观察双下肢静脉血栓状况,并观察两组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中1例患者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深静脉血栓发生;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使用补阳还五汤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患者的凝血功能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肾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暾 《四川中医》1993,11(10):25-26
慢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近三年来,笔者根据中医“久病入络”的理论,自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本病24例,疗效较好。兹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24例中,男11例,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味防治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thrombosis,DVT)的疗效优劣及安全性.方法 筛选6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口服补阳还五汤加味汤,2次/d;对照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5000IU,1次/d.术后第1、7、14天观察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imer)及下肢深静脉血管彩超变化及术后48 h伤口引流量测定.结果 ①DVT发生率比较:用药后第7天治疗组DVT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1周后两组发生率基本相当,治疗结束后治疗组DVT发生率为6.66%(2/30),对照组为10.0%(3/30),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D-dimer变化比较:两组用药后第1天和第14天D-dimer[治疗组分别为(0.782±0.472) mg/1、(0.320±0.102) mg/1;对照组分别为(0.720±0.421) mg/1、(0.417±0.217) mg/1]与同组治疗前[治疗组为(0.548±0.245) mg/L;对照组为(0.560±0.195) mg/1]比较,用药后第1天D-dimer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用药后第14天D-dimer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味在骨科大手术后初期疗效稍差于低分子肝素钠,但整体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运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诊断标准的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糖尿病的基础治疗上,对照组口服羟苯磺酸钙分散片(2片/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补阳还五汤,包括生黄芪、当归、赤芍、川芎、地龙、桃仁、红花、泽兰、垂盆草等。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55%,对照组有效率74.14%。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可作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在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所致的下肢深静脉衄栓形成的疗效确切性及其安全性。方法:将50例人工全髋置换术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予补阳还五汤及速碧林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症状、休征、出血倾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改变,同时观测其血液流变学、血小板指标的变化,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变化。结果:50例病例中,共有4例发生DVT,总发生率8.00%,其中对照组发牛2例DVT发生率为8.00%,治疗组发牛2例DVT发生率为8.00%,其患肢肿胀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血小板计数指标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自身比较APTT和PT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术后15d两组患者比较APTT和PT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具有明显的抗凝、溶栓功能,能通过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粘度达到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的作用,而且比速碧林具钉更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予常规营养神经、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补阳还五汤;疗程均1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轻临床症状,减少病残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中药组30例,术后当天1次以后每天两次服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连服7d。对照组30例,于术后当天及以后每天1次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两组患者术后第2、7d行血液流变学检查,术后48h拔除引流管,并记录引流量;术后第7d行下肢多普勒彩色超声观察股静脉血流速度并探测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2组患者术前股静脉血流速度无差别;术后7d,2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较术前慢,以对照组为甚。中药组术后1周全血粘度下降,并低于术前水平,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仍高于术前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刚性指数下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只有红细胞刚性指数下降至术前水平,其它各指标仍高于术前水平。中药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引流量也比对照组稍减少。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能很好的预防TKA术后DVT形成,其临床效果优于拜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DVT形成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100 AXaIU/kg,皮下注射,每日2次;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补阳还五汤。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阻抗容积波图指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为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HBV、LBV、PV、FIB)及阻抗容积波图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凝血功能指标(APTT、TT、PT)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剖宫产术后DVT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疗效。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合并下肢DVT患者64例,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胶囊,100 mg/次,1次/d,于07:00口服;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4 000 IU/次,1次/d,于09:00皮下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药物组成:黄芪、当归、川芎、赤芍、地龙、水蛭、火麻仁、桔梗、木瓜、牛膝),每日1剂(1剂中药含2袋复方颗粒剂),早晚各1袋,每袋冲水150 mL,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判定疗效。结果: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组治愈9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3.87%(26/31)。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将4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组(20例)均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5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足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