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转基因动物技术与转基因动物制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转基因动物技术始于上个世纪 80年代 ,2 0多年来 ,转基因动物在制作方法上由最初的显微注射法、逆转录病毒法和胚胎干细胞法 ,发展到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腺病毒载体法、精子头与转移基因共注射法等。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 ,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用蛋白质即转基因动物制药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目前 ,转基因动物制药正走向产业化的道路 ,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动物技术与转基因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转基因动物技术始于上个世纪80代,20多年来,转基因动物在制作方法上由最初的显同注射法,逆转录病毒法和胚胎干细胞法,发展到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腺病毒载体法,精子头与转移基因共注射法等。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用蛋白质即转基因动物制药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转基因动物制药正走向产业化的道路,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利用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溶栓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溶栓试剂主要有七大类,其中,纤溶酶原激活剂(PA)及其突变体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常规用药,但是由于来源有限,价格昂贵,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利用转基因动物乳腺作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溶栓药物能够降低成本,是一种高效率的表达系统,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是将目的基因构建于乳腺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等方法注入动物的受精卵中,使目的基因整合到动物的染色体中,最终在动物乳汁中获得目的的蛋白的一种制药方法。到目前为止,转基因组织型纤溶酶激活剂(t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长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LAtPA)的基因小鼠,及长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LAtPA)的转基因单都已产生,并且在从转基因羊乳汁中纯化长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LAtPA)蛋白方面也取得了突性的进展。可以预测,利用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熔栓药物将会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建立转基因动物的方法及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从显微注射法,逆转录病毒感染法,胚胎干细胞法,精子载体法和体细胞核移植法等5个方面回顾了建立转基因动物的方法,同时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 animals)是指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受精卵或早期胚胎,使之在动物体内得以表达并能稳定遗传的一类动物。自从1979年Mintz等将SV40病毒DNA导入小鼠胚胎细胞,获得第一个带有人工导入的外源基因的嵌合体小鼠以来,转基因动物技术已渗透到各个研究领域,在人为改造物种或生物性状方面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许多基础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6.
建立转基因动物的方法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显微注射法、逆转录病毒感染法、胚胎干细胞法、精子载体法和体细胞核移植法等5个方面回顾了建立转基因动物的方法,同时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动物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施新猷(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西安)转基因动物技术(TransgenicAnimal Techqiques)是近些年来才发展起来的生物高新技术,经过科学家们近十年来的辛勤努力,无论在该技术的研究本身,还是在...  相似文献   

8.
疾病动物模型的新领域——转基因动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生物学的出现与发展是转基因动物诞生的前提。转基因动物是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目的基因经由生殖细胞或早期胚胎导入动物胚胎细胞染色体基因组内,使之稳定整合并能传给下一代的动物。被导入的外源目的基因称;为转基因,转基因动物问世短短二十余年间,在建立转基因动物的方法及已建立的转基因动物品系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完善。转基因动物的应用已渗透至包括医学在内的多学科领域中。本文仅就通过转基因动物技术建立的医学疾病动物模型予以扼要的介绍。1传染病转基因动物模型长期以来,对一些传染病病原体的致病机理,疫…  相似文献   

9.
祁兢晶  朱健平 《中外医疗》2009,28(27):30-31
纯合子转基因动物的筛选在转基因动物的培育和疾病模型的建立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为了缓解转基因动物近交衰退的发生,研究人员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常规育种的基础上提出多种新的方法来缩短纯合子转基因动物的筛选过程,本文对该方面的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基本方法,总结了转基因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例如基因表达和调控、建立人类疾病模型、基因治疗、用作生物反应器、异种器官移植、动物品种改良等。  相似文献   

11.
慢病毒载体法制备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病毒为逆转录病毒的一种,除了具有逆转录病毒的基本特性外,还具有感染静止细胞的特性。最近研究发现,应用慢病毒载体进行转基因动物制备,转基因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使转基因动物研究领域产生突破性进展。本文介绍了慢病毒载体构建的基本原理、慢病毒载体制备转基因动物的常见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技术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就神经系统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皮肤病、传染病等领域的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黠  谢辉  何承伟 《医学综述》2006,12(5):268-270
转基因动物就是指通过人工的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染色体基因组,使之稳定表达并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目前制备转基因动物的方法主要有显微注射法,反转录病毒感染法,胚胎干细胞法等。转基因动物技术已广泛渗透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制药、畜牧育种以及器官移植等研究领域中。本文通过对当前转基因动物的研究进展做出分析,以探讨当前转基因动物的发展方向和展望未来转基因动物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利用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从生物整体上研究基因组的功能得以实现,并且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将与疾病相关目的基因插入到与人类基因组高度同源的小鼠基因序列中构建转基因小鼠模型为研究人类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传统的转基因技术由于技术受限影响其应用。近年来,新的转基因小鼠技术,如靶向转基因、快速定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将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及转基因技术,近些年发展迅速。尤其1997年‘多利’羊的诞生,对推动哺乳动物克隆及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体细胞克隆的机理研究。对这些方法和研究理论进行了讨论,并探讨如何利用克隆技术进行转基因动物的制备。  相似文献   

16.
单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是一种发生在基因组特定位点的单个核苷酸突变的遗传标记,其丰富度高、密度大、易于进行基因分型,广泛应用于动植物育种、抗病性基因标记、优势品种筛选和疾病相关基因的鉴定中。本文首先对SNP遗传标记在动物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图谱构建、标记辅助选择、亲缘关系鉴定以及杂种优势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其次简述了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中SNP位点与某些疾病的关联性,以期为SNP分子标记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及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遗传学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进行转基因小鼠的繁育与纯合子转基因小鼠的筛选。方法 选用致突变xylE转基因原代小鼠31号和9号进行传代,自F2起采用全同胞交配繁育至F3。结果 转基因能遗传且各世代转基因小鼠表型无异常,亦未见近交衰退现象。经不同世代载体回收和转化检验表明,靶基因功能未因世代传递而改变,并从3l号系的F3中筛选出一只纯合雄鼠,经与非转基因雌鼠交配所产4窝28只小鼠,PCR—southern检测均呈阳性,证实为~纯合子。结论 xylE转基因能遗传,4个世代内便筛选出纯合子小鼠,极大地缩短了育种周期。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食品与健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转基因技术已被许多国家广泛用于生产转基因动物和农作物。转基因食品在其生产过程和内在品质方面都占有明显优势。但人们对其食用安全性却心存疑虑,近年来国际食品贸易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世界各国及有关组织已经重视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现正讨论制定转基因食品的国际安全,有的国家目前对这类食品实施食品标签的特殊标示管理。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pESnx穿梭质粒为载体,选用恶臭假单孢杆菌TOL质粒上的xylE基因作为突变靶基因组构建的重组构件,经微注射导入ICR小鼠549枚受精卵雄原核,将存活的352枚卵移入24只假孕鼠输卵管内,7只妊娠,共产仔41只,其中7只死胎,出生后死亡4只,30只存活。注射卵存活率为64%(352/549),出生率为11.6%(41/352)。存活鼠经PCR-Southern检测,整合率为57%(17/30)。在整合阳性鼠中选择了杂交信号较强的2只当代公鼠,通过回收载体和转化试验,结果表明整合基因完整,具有转化的功能,由此,建立了突变靶基因xylE转基因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