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侧柏叶及侧柏炭饮片吸附力的测定,探讨侧柏叶及侧柏炭的止血机理。方法:利用饮片对色素亚甲基蓝的吸附情况.以分光光度法测定侧柏叶及侧柏炭吸附力的大小。结果:线性范围为0.0084105~0.084105mg(r=0.9993),加样回收率为100.2%,RSD为2.68%,饮片吸附力大小为侧柏炭〉侧柏叶。结论:吸附力的变化可能是侧柏炭止血效果较侧柏叶好的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丹皮炭品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对丹皮炭品进行TLC定性鉴别,并分别测定了10批丹皮炭饮片的水分、灰分、浸出物及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炭品所含的没食子酸在薄层色谱中与对照品在同一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丹皮炭饮片中水分含量在1.22%~8.66%范围内浮动,总灰分在4.0%~8.0%范围内浮动,酸不溶性灰分在0.2%~0.9%范围内浮动,水浸出物含量在21.26%~32.94%范围内浮动,醇浸出物含量在19.72%~26.31%范围内浮动。HPLC定量分析中,没食子酸线性范围为0.0016~0.0512mg·mL^-1(r=0.99998),平均回收率为95.08%,RSD1.34%。结论:该实验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为丹皮炭的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荆芥、荆芥穗及其炭制饮片吸附力的测定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丽  宋磊  郭戎  丁安伟 《江苏中医药》2007,39(11):73-75
目的:通过对荆芥、荆芥穗及其炭制饮片吸附力的测定,探讨荆芥炭及荆芥穗炭的止血机理.方法:利用饮片对色素亚甲基蓝的吸附情况,以分光光度法测定荆芥各饮片吸附力的大小.结果:亚甲基蓝线性范围为0.01062~0.1062mg(r=0.9996),加样回收率为100.24%,RSD为2.85%(n=6).各饮片吸附力的大小:荆芥炭>荆芥;荆芥穗炭>荆芥穗.结论:吸附力的变化可能是荆芥及荆芥穗炭制品止血的比较重要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生地黄、生地黄炭吸附力的测定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生地黄、生地黄炭饮片吸附力的测定,探讨生地黄炭的止血机理。方法:利用饮片对色素亚甲基蓝的吸附情况,以分光光度法测定生地黄、生地黄炭吸附力的大小。结果:亚甲基蓝线性范围为0.02176~0.1088 mg(r=0.9996),加样回收率为99.81%,RSD为2.04%(n=6)。吸附力的大小:生地黄炭>生地黄。结论:吸附力的变化可能是生地黄炭止血比较重要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侧柏叶生品和炭品中鞣质的含量。方法采用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鞣质含量测定方法,即磷钼钨酸-干酪素比色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测定侧柏叶生品和炭品中的鞣质含量。结果线性范围为0.026~0.26mg(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5%,RSD=1.07%(n=9)。结论该方法结果可靠,可用于侧柏叶生品及炭品的鞣质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HPLC法测定同时间同年生同生长土壤铜陵和亳州的牡丹皮中丹皮酚和芍药苷的含量,并比较其质量差异。方法:色谱柱:Waters VP—ODS—C18(150min×4.6mm,5μm);丹皮酚含量测定流动相:甲醇:水(60:40),检测波长:274nm,柱温:30℃,流速1.0mL·min^-1;芍药苷含量测定流动相:乙腈:0.1%H3PO4(20:80);检测波长:230nm;柱温:30℃;流速:1.0mL·mi^-1。结果:丹皮酚在1.073-5.365μg,芍药苷在0.593—2.965μg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91,平均回收率丹皮酚为99.96%(RSD%=0.72%),芍药苷为99.03%(RSD%=0.49%)。结论:在选定的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铜陵产区远高于亳州产区;而芍药苷的含量,铜陵产区略低于亳州产区。  相似文献   

7.
李娴  张丽  丁安伟 《中成药》2010,32(1):129-130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是中医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已有两千余年的药用历史.元代始即将牡丹皮制炭后用于临床,以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丹皮炭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可用于吐血、崩漏及其他多种出血病症,疗效确切~([1]).然而目前国内外对丹皮炭止血机理的研究尚不深入,为探讨丹皮炭止血的机理,我们首先对丹皮炭止血作用主要活性部位进行筛选研究.  相似文献   

8.
龙全江  王晓阁  周宙  赵波 《中药材》2012,(6):883-886
目的:考察趁鲜切制法对牡丹皮饮片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加工方法样品中丹皮酚的含量。结果:采收4年生凤丹皮药材净制、趁鲜切片、晒干的方法加工牡丹皮饮片。结论:该研究为牡丹皮饮片的产地趁鲜切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牡丹皮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为全面评价牡丹皮的药效与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RP-HPLC测定丹皮酚和芍药苷含量,流动相分别为甲醇-水(55:45)和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依次为274,230 nm.采用Al(NO3)3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检测波长508 nm;硫酸-苯酚比色法测定总多糖含量,检测波长485 nm. 结果: 丹皮酚、芍药苷、总黄酮及总多糖在不同炮制品中含量排序分别为酒炙品>生品>炒黄品>炒焦品>炒炭品,炒黄品>生品>酒炙品>炒焦品>炒炭品,酒炙品>生品>炒黄品>炒焦品>炒炭品,生品>酒炙品>炒黄品>炒焦品>炒炭品. 结论: 多指标成分测定有利于阐释牡丹皮的炮制机制,并有助于牡丹皮炮制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牡丹皮配方颗粒和饮片进行质量比较,为牡丹皮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和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牡丹皮配方颗粒和饮片中的丹皮酚含量.结果:建立了牡丹皮配方颗粒和饮片中丹皮酚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两者丹皮酚含量差异较大.结论:应进一步进行配方颗粒和饮片的等量性研究,制定出科学的配方颗粒剂量.  相似文献   

11.
不同采收期凤丹皮中3种药效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采收期安徽南陵凤丹皮3种药效成分的动态变化,确立凤丹皮的最佳采收期,为牡丹皮GAP生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乙腈(1:1)-0.5‰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265 nm波长处,同时测定不同生长发育期凤丹皮中没食子酸、丹皮酚、芍药苷3种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 凤丹皮中3种药效成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牡丹皮炒炭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牡丹皮炒炭前后有变化的成分进行初步的定性定量研究。结果:没食子酸和5-羟甲基糠醛含量随炒制时间和炒制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增加一定程度后开始降低;黄酮类成分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等含量下降。结论:通过分析牡丹皮炒炭前后各种化学成分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丹皮炭的止血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含牡丹皮的35个制剂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发现只有11个制剂的含量测定指标选择了牡丹皮中的丹皮酚,其余制剂以其他成分作为测定指标,或者没有测定指标。通过对含牡丹皮制剂含量测定现状、含量测定指标选择、丹皮酚含量测定方法选择等方面进行探讨,为《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的修订提供了一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垫江牡丹皮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垫江牡丹皮的质量控制与整体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him-pack VP-OD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丹皮酚274 nm,芍药苷230 nm.以丹皮酚和芍药苷为参照物,对14 批垫江牡丹皮进行指纹图谱测定.结果 14 批牡丹皮药材的HPLC 指纹图谱检测与相似度评价表明,10 批样品相似度在0.968~0.998 之间,说明样品间相似度好.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检测标准指标稳定,重复性好,操作方便,可以作为牡丹皮质量评价与控制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1H-NMR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正常人服用牡丹皮炭前后的血清代谢组变化及探讨牡丹皮炭的临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磁共振技术对人体的血清进行测试分析,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研究比较正常人服用牡丹皮炭前后血清之间的代谢谱差异。结果服用牡丹皮炭后,血清中变化最明显的为葡萄糖含量下降,乳酸和糖蛋白含量升高。结论正常人服用牡丹皮炭前后的血清在1H-NMR中出现的特征峰有明显差异,为医学临床检验和临床应用前期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丹皮为对照对木心进行药效的研究,结果证明:丹皮、木心均有显著抗炎、降压、促进血小板聚集及抗惊解痉作用,体外抗菌效力相仿,木心的毒性是丹皮的385%,为木心可入药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吴永丰  谢久彬  郭妮 《河南中医》2011,31(9):988-989
目的:观察黄连、牡丹皮配伍大承气汤对肠热腑实证大鼠IL -6和NO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承气汤组、HD+大承气汤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复制肠热腑实证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各给药组分别按剂量灌胃14 d,测定IL-6和NO含量.结果:大承气汤组和HD+大承气汤组均能改善大鼠的行为特征和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采用激素等常规治疗,可根据病情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首选)、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促血小板生成药等药物治疗。治疗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治疗,具体方药如下:生地黄15 g,玄参15 g,赤芍12 g,牡丹皮12 g,白花蛇舌草30 g,半枝莲15 g,山慈菇15 g,焦三仙各15 g,甘草6 g。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小板数量比较。结果:对照组痊愈6例,有效4例,无效17例,有效率37.1%;治疗组痊愈15例,有效6例,无效4例,有效率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血小板的数量均明显增多。结论: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HPLC测定光果甘草粗黄酮浓缩物中光甘草定的含量。方法:以FL2200-II为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UltimateXB—C。8色谱柱,以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rain-1。结果:光甘草定在9.5~475txg·mL。内线性良好,r=0.9998;测得某光果甘草粗黄酮浓缩物中光甘草定的平均含量为3.58%,RSD=1.23%,平均加标回收率99.04%,RSD=0.26%。结论: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甘草粗黄酮浓缩物中的光甘草定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应用于光甘草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赤芍-牡丹皮药对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赤芍-牡丹皮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利用DisGeNET数据库检索银屑病相关靶点,通过Venny 2.1.0映射得到赤芍-牡丹皮治疗银屑病的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3.7.1构建交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利用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3.7.1软件构建网络互作图。采用AutoDock4.2.1软件评价主要药效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作用力。结果:筛选得到赤芍-牡丹皮药对通过11个活性成分作用于70个交集靶点,通过调控细胞的氧化刺激反应和生物刺激反应等生物过程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分化等相关途径共同发挥治疗银屑病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赤芍-牡丹皮中槲皮素(Quercetin)、芍药苷(Paeoniflorin)、山柰酚(Kaempferol)、芍药醇(Baicalein)与AKT1、VEGFA、MAPK1、MAPK8、AKT1、JUN、TNF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系统地探讨赤芍-牡丹皮药对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为后期的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