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3,(8):1577-1579
目的:探讨《伤寒论》中针灸学术思想。方法:对《伤寒论》中涉及针灸的条文进行挖掘整理,并加以分析。结果:《伤寒论》蕴含着非常重要的针灸学术思想:未病先防,已病防变;辨证施治,重在病机;用穴精当,首重经脉;针灸药物,相得益彰;裨益诊断,襄助预后;明言禁忌,务当细审。结论:《伤寒论》针灸学术思想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5,(8):1075-1076
目的:探讨《伤寒论》中针灸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方法:对《伤寒论》中有关针灸条文进行分析,归纳。结果:《伤寒论》之学术思想对针灸临床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辨证施治、既病防病、针药并用。结论:《伤寒论》针灸学术思想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对当今学习和运用针灸乃至临床各科都仍具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作为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中医临床奠基之作,书中有着丰富的辨证论治内容。其中包含有"阳证宜针""阴证宜灸""热入营血宜刺络放血""针药并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等针灸治疗学思想。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中涉及针灸治疗内容的学习,总结和探讨针灸疗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规律,以期对现今临床的诊疗思维和治疗方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作为中国医学史上的经典著作、"方书之祖",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辨证论治思路和百余首经方,还涉及到许多针灸治疗的应用方法。为了加深对《伤寒论》中取穴用药思路的理解,并更好地指导临床中针药结合的运用,本文选取《伤寒论》中涉及对具体病症使用针刺或灸法并起到积极治疗作用的条文,结合《黄帝内经》中的理论基础,参考各注家与相关研究者的论述与成果,系统整理张仲景对针灸及经方运用的思维方式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汗法禁忌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汗法是以药物或热力的作用,使腠理开疏,汗液外泄,而使在表之病邪外出的治疗方法。《伤寒论》是以外感病为主的著作,故汗法是《伤寒论》常见的治疗方法。由于发汗为祛邪之法,用之不当,易于伤正。仲景在《伤寒论》不厌其繁地反复指出其禁忌,涉及条文达二十余条。下面本文拟从体质、脉症、疾病、误汗的后果等方面,探讨汗法的禁忌。1 禁汗之因 《伤寒论》禁用汗法的原则主要有二:一是保护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伤寒论》中涉及针灸疗法的相关内容,从文献学角度进行整理,并运用中医基础医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针灸是张仲景“六经辨证论治”中的治疗方法之一,在辨证施针、针灸治未病、针药结合、危急重病症的救治等方面均作了示范,体现了针灸便捷效速的特点。启示我们在新时期“读经典,做临床”,掌握《伤寒论》针灸法则,有助于提高针灸防治疾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服药、饮食、覆被、针灸等方面探讨了《伤寒论》的护理方法,从而誉赞《伤寒论》辨证施护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中关于针灸的论述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药并用以增强疗效;二是单纯用针、灸治疗六经病证;三是列举针灸误治及其补救措施;四是以针或灸法来判断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金匮要略》原文中涉及针灸的内容,对于针灸防治疾病,从早期预防、辨经辨证取穴,到针灸药结合、疾病预后及禁忌等各个方面均有所论述,数量虽不多,但内容全面,蔚然成为体系。重视疾病预防与转归,运用针灸方法“治未病”,方法丰富,且选穴组方中贯穿“治未病”思想;针灸取穴颇具特色,既有专病专穴,又有辨经取穴、辨证取穴,取穴少而精;灵活结合运用多种针灸方法,如针药结合、灸药结合等,灸刺种类丰富;从禁针、禁灸、疾病禁忌等方面揭示针灸禁忌与适应证;认识到患者机体状态是针灸施治或判断针灸预后的重要依据。《金匮要略》中的体系化针灸思想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10.
宋宗胜  刘箐  唐巍 《吉林中医药》2022,42(2):142-145
为了深入挖掘古代经典著作《针灸甲乙经》中针灸治疗疾病的学术思想,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针具选择、不同刺法、取穴规律以及针刺禁忌等方面对《针灸甲乙经》全卷中胸痹心痛的治疗思路进行分析与探讨.认为《针灸甲乙经》中多个疾病都涉及胸痹心痛,其穴位选择、治疗手段等都有一定的规律,对于现代临床治疗胸痹心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推拿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效果。方法:针对以往中医针灸推拿实训教学存在教学手段陈旧、教学内容层次单一、教学与临床和市场需求不符、教学与科研脱节、理论与实践分离等问题,实行更新教学手段加强科学教学,补充教材内容自编实训指导,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实训考核方法,教学与科研、临床、市场需求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结果:培养了医学生中医针灸推拿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临床实际操作技术、以及参与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结论:中医针灸推拿实训教学的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掌握了中医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生活美容、减肥美体的社会需求,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相似文献   

12.
国医大师贺普仁学术人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首届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的学术经历、医学成就与仁心大德。方法:从贺普仁教授拜师学医、临床创立"针灸三通法"的理论内容、学术主张、科研观点、医风医德等方面,全面回顾贺普仁教授的学术生涯,评述诊疗思想、学术创新、临床科研成就等。结果和结论:贺普仁教授是我国的针灸大师,是中医针灸领域承前启后的泰山北斗。贺普仁教授创立的"针灸三通法",对于中医针灸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针灸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一种名为闪针的针灸方法,该方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将阿是穴及时间疗法相结合.方法:闪针采用两个磁疗铁片相叠贴的方式,多贴于阿是穴.结果:在坐骨神经痛的病案中,闪针在分秒之间即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闪针以其高效简便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肩周炎过程中的实际效果,从而为相关的临床实践提供借鉴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136例,分成针灸治疗组和手法治疗组,每组均为68例。观察比较患者实施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组间比较,针灸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水平显著高于手法治疗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5499,P=0.0004)。结论:在临床针对肩周炎患者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选择针灸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更加出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分析手法穴位扎针、红外线加揿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椎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手法穴位扎针配合红外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行方便揿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治愈16例,好转23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19例,未愈10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穴位扎针、红外线加揿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葛根素治疗帕金森(PD)患者肌僵直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PD肌僵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所使用的美多巴治疗基础上配合针刺和葛根素;采用PD评分量表(UPDRS)和UPDRS附表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UPDRS评分和UPDRS附表肌僵直评分改善和每日美多巴平均用量减少量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联合针刺和葛根素治疗PD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美多巴,可为今后PD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对肥胖大鼠体重、血糖、胰岛素含量、脂肪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挑选10只普通饲料喂养为正常组。另一组80只高脂致肥饲料喂养,将造模成功的肥胖大鼠30只随机分为肥胖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各15只。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水平,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中胰岛素(insu lin)的含量,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葡萄糖含量。结果:针刺治疗组体重、血糖、血清胰岛素、脂肪组织中TNF-α水平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有所提高。结论:针刺可以改善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行为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结合行为疗法组,针刺穴位:曲池、风池、太冲等,用泻法;对照组用行为疗法。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69.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结合行为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针刺疗法被国内外广泛接受的同时,出现了多个关于不良事件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对相关报道分析发现:不良事件多由操作不当导致。笔者通过对中医古籍中有关针刺禁忌的论述进行归纳,并结合现代认识,介绍针刺疗法的注意事项,以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强对针刺安全性正确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针法配合常规针刺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家兔胃黏膜的修复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雌雄各半的家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正常组、模型组、常规针刺组、子午流注戌时取穴结合常规针刺组、子午流注辰时取穴结合常规针刺组。采用无水乙醇造模法制备家兔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分组治疗7天后,剖腹取胃,ELISA法检测家兔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各造模组家兔胃黏膜EGF、TG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辰时针刺组胃黏膜EGF、TGF-α含量最高,且高于常规针刺组和戌时针刺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针刺组和戌时针刺组胃黏膜EGF、TGF-α含量高于正常组和模型组。结论:常规针刺配合子午流注针法能够促进胃黏膜EGF和TGF-α的合成与分泌,对胃黏膜损伤起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