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2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长留针配合温针灸法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本科住院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头穴丛刺长留针配合温针灸关元、气海、八髎穴。对照组头穴丛刺长留针的基础上针刺关元、气海、八髎穴。结果:头穴丛刺长留针配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有良好的效果,与对照组疗效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头穴丛刺长留针配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治愈率高,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脐下透刺法配合回旋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脐下透刺法配合回旋灸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回旋灸(操作同治疗组)治疗.两组均治疗6天为1疗程,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脐下透刺法配合回旋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深刺风府配合芒针透刺治疗脑卒中慢性期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深刺风府配合芒针透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3.3%,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深刺风府配合芒针透刺治疗假性球麻痹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法。  相似文献   

4.
喻霜  程红霞 《河南中医》2014,34(1):125-127
目的:观察透刺温针配合功能锻练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治疗组采用透刺温针灸配合功能锻练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结合药物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临床治愈为4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临床治愈为27.1%,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透刺温针配合功能锻练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针疗法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处于脑卒中急性期且伴有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温疗针法配合梅花针叩刺,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结果:温针疗法配合梅花针叩刺对脑卒中急性期尿潴留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针疗法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尿潴留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林广华  赵斌斌 《新中医》2016,48(7):43-44
目的:观察速刺次髎配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速刺次髎配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予单纯速刺次髎治疗,均治疗10天为1疗程,2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排便中医证候疗效、便秘症状评分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9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3月,治疗组总有效率90.0%,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速刺次髎配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可有效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增加远期疗效,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7.
透刺配合隔姜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透刺配合隔姜灸与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透刺配合隔姜灸)75例与对照组(温针灸)50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6.0%,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治愈率36.0%,总有效率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透刺配合隔姜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优于温针灸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芒针透刺配合康复治疗中风恢复期肩关节疼痛的疗效。方法:38例中风恢复期肩关节疼痛患者采用芒针透刺配合康复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治愈22例,显效14例,好转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透刺配合康复治疗中风恢复期肩关节疼痛疗效显著疗程短,患者经济负担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洁新 《北京中医药》2012,31(5):360-362
目的探讨芒针透刺配合放血疗法对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确诊为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治疗组采用芒针透刺配合放血疗法,对照组采用一般物理康复疗法。应用改良的Ashworth评分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估,进而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患者的Ashworth分级0~4级评定的评分结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的肌痉挛程度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芒针透刺配合放血疗法在改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的肌痉挛程度Barthel指数优于芒针透刺拮抗肌疗法。  相似文献   

10.
透刺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透刺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3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透刺温针灸组)150例和对照组(透刺不温针灸组)150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刺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总有效率优于透刺不温针灸。  相似文献   

11.
高乐  牛红月 《河南中医》2014,(7):1260-1261
目的:观察芒针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名脑梗死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内科治疗,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芒针深刺中脘、关元、水道。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芒针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尿失禁操作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针灸在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24例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例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12例采用单纯针灸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8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有效病例起效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运用薄智云腹针疗法联合体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中风后呃逆门诊患者按完全随机方法(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腹针结合体针治疗,腹针取中脘(浅刺)、下脘(浅刺)、气海(深刺)、关元(深刺)、阴都(双侧,浅刺)、滑肉门(双侧,中刺);体针取内关、天突、攒竹、足三里、三阴交。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0.35×50mm毫针浅刺中脘、下脘、阴都,直刺深度达皮下浅筋膜;中刺滑肉门,直刺深度达腹直肌;深刺气海、关元,直刺深度达腹横肌深处,均选用提插捻转手法,再以0.25×40mm毫针针刺体针穴位,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间隔15min用提插捻转手法行针1次,1次/d。对照组30例传统体针方法治疗,取穴及操作方法同治疗组。连续治疗3次(3d)随访2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18例,显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薄智云腹针疗法联合体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岭南飞针疗法之腹针治疗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采用岭南飞针疗法之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5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膀胱功能积分及残余尿量,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后,治疗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岭南飞针疗法之腹针治疗卒中后尿潴留可显著缩短首次排尿时间,减少膀胱残余尿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针灸八髎穴配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八髎穴配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针刺关元、中极、膀胱俞(双)、三阴交(双)、肾俞(双)。1次/d,7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经统计学检验比较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温针灸八髎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透刺配合五子散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7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透刺配合五子散药包推熨治疗,对照组采用透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6次,共治疗4周.观察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及疼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辨证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7例门诊患者按掷骰子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常规针刺,取穴百会、风池及夹脊穴针灸,刺针消毒刺入;得气后行小幅度提插捻转针刺法至局部产生酸胀感;留针30min,期间行针2~3次,1次/d。治疗组59例辨证针刺:头痛眩晕加刺太冲;气血不畅加刺合谷;常规针刺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疗程间隔3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9例,有效19例,无效1例,痊愈率66.10%。对照组痊愈26例,有效28例,无效4例,痊愈率44.8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温灸盒"灸下腹部(神阙、中极、关元、气海)联合新斯的明注射液穴位注射对比单纯新斯的明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肛肠病手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64例,对照组采用穴位(三阴交)注射新斯的明0.5 mg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温灸盒"灸下腹部(神阙、中极、关元、气海)联合穴位(三阴交)注射新斯的明0.5 mg的治疗方法;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尿潴留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6%,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灸盒"灸下腹部联合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比单纯采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孙瑶  李柏霖  胡楠 《吉林中医药》2021,41(2):272-274
目的 探讨眼针联合带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中风后偏瘫患者的11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应用眼针联合带针康复训练.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肢体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头皮针治疗中风后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丘脑痛患者58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9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头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头皮针针刺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评估1次,以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 MPQ)和临床总有效率作为疗效评估指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周后治疗组临床痊愈7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临床痊愈3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2.41%。总有效率经χ2检验,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构成比较经非参数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表明两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与头针联合使用能明显减轻丘脑痛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头皮针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