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拟"消斑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于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性质、斑块面积、并观察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面积:两组均可降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缩小斑块面积,但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脂:两组均可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但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可降低甘油三脂水平,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消斑汤具有稳定颈动脉斑块,调节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稳斑贴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32例,采用稳斑贴外敷(自制外用药,主要成分有川芎、烫水蛭、丹参、茯苓、杜仲、红曲、三七等药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每晚1次)口服。治疗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颈动脉最大斑块面积变化、内中膜厚度(IMT)变化、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颈动脉最大斑块面积有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IMT、TC、TG、LDH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HD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斑贴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斑块,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待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对照组61例,两组在心内科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同时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压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明显(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安全、经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配合中药硬膏穴位贴敷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122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均给予化疗,观察组加用参苓白术散配合中药硬膏穴位贴敷。结果:生活质量改善率观察组49.18%、对照组27.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以及缓解期KPS评分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以及缓解期QOL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体质量和ALB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上升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配合中药硬膏穴位贴敷可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伏天梅花针叩刺后中药贴敷穴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8例患者分为3组,观察组206例,采用梅花针叩刺后中药贴敷穴位治疗;中药组70例,采用口服中药治疗;贴敷组52例,仅采用与观察组相同的中药贴敷穴位治疗。结果:观察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贴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疗效比较,观察组〉贴敷组〉中药组;患者年龄越小、治疗次数越多则疗效越好。结论:梅花针叩刺后中药贴敷穴位治疗变应性鼻炎是一种行之有效、安全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贴敷组52例,对照组48例。两组均在心内科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厄贝沙坦治疗,贴敷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穴位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压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贴敷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5),血压下降明显(P0.05),临床疗效显著(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便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光明中医》2021,36(18)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5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3组,穴位贴敷组60例,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口服药物组60例,予复方益母胶囊口服,空白对照组30例,予穴位贴敷无药物的空白贴。结果治疗后穴位贴敷组和口服药物组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组和口服药物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穴位贴敷组与口服药物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组与口服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穴位贴敷组与口服药物组患者子宫动脉RI、PI、A/B均降低,血清OT、PGF_(2α)、TNF-α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组与口服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痛经症状,降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8.
傅燕  张喜军  陈燕 《中医药研究》2013,(12):1521-1522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1例病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予西医降压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是辅助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和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70例血脂正常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基础降压治疗组(对照组)和辛伐他汀+ 基础降压组(治疗组),2组患者均给予降压的基础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在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辛伐他汀,观察周期为16周,治疗前后以超声测各组患者颈动脉的IMT和血管功能,在治疗过程中观察血压、肌酶、肝功等.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总体血压水平和颈动脉IMT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16周后,治疗组患者的IMT显著降低,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患者,即使血脂无异常,配合辛伐他汀治疗可有效地改善血管功能,降低颈动脉的内膜中膜厚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中联合中药足浴对高血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①除应用高血压西药治疗原则降压外,均应用穴位贴敷。②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及中药足浴治疗,对照组予穴位贴敷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降压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67.5%,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采用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足浴治疗高血压效果明显优于穴位贴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国产辛伐他汀(京必舒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国产组31例给予国产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31例内服进口辛伐他汀。2组患者均连续用药2a。治疗前后采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脉结构及血流状态,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脂各参数,并与同期选择的30名健康人做对照分析。结果2组患者经辛伐他汀治疗1a,颈动脉IMT开始变薄(P〈0.05),2a治疗后显著变薄(P〈0.01)。用药后6,12,24个月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下降(P均〈0.01);组间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IMT、血脂(TC、TG、LDL-C)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期间未见国产辛伐他汀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国产辛伐他汀可作为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胸腰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电针配合耳穴贴压)和对照组(药物),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VAS、Q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76.3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及Q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Q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治疗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表明采用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确切的疗效,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高血脂症的机理。方法:按入组顺序将86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48.84%、32.56%,总有效率分别为86.05%、60.4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C、TG、LDL-C、ApoA、ApoB、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值较治疗前均下降,HDL-C值均升高。组间比较,除ApoA、ApoB和纤维蛋白原外,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血流量较治疗前均增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可有效提高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能降低血脂和血流流变学指标,增加颈动脉血流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软脉灵口服液对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血脂高于正常且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宽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软脉灵组口服软脉灵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辛伐他汀组口服辛伐他汀每次20mg,每日1次。联合治疗组每日同时服用软脉灵口服液和辛伐他汀,用法、用量与单药治疗组相同,3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3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和血脂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有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软脉灵组和辛伐他汀组血脂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软脉灵组、辛伐他汀组治疗后比较,血脂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软脉灵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软脉灵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联合他汀类药物使用疗效更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汤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汤,每日1剂,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血压、血浆内皮素-1 (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降压疗效、中医证候疗效、ET-1、NO、vWF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肾虚血瘀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黄通脉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合并斑块疗效,评价丹黄通脉胶囊联合辛伐他汀稳定与消退斑块作用。[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4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辛伐他汀10mg/次,1次/d,晚饭后服用。治疗组32例丹黄通脉胶囊,4粒/次,3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治疗1年为1疗程。观测血脂、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血液生化指标、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两组TC及TG均明显下降(P〈0.05),LDL-C有所下降(P〈0.05),HDL-C有所升高(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后颈动脉内膜斑块平均面积明显减小(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黄通脉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CAS合并斑块疗效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116例门诊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并随机分为3组。通心络胶囊组(3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通心络胶囊2粒,每日3次;辛伐他汀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辛伐他汀40mg,每晚1次;联合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通心络胶囊2粒,每日3次,辛伐他汀40mg,每晚1次。患者均连续服药6个月,并均于服药前和服药后第6个月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比较各组患者用药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变化。结果 3组患者用药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减轻甚或消退。用药前后通心络胶囊组与辛伐他汀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药后与通心络胶囊组和辛伐他汀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轻更明显(P〈0.05)。各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通心络胶囊和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药联合效果更佳,且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中医综治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穴位贴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肺通气功能指标等。结果:中医综治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1.3%)显著高于对照组(64.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和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中医综治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下降程度和肺通气功能指标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有效缓解咳嗽、咳痰及喘息等临床症状,提高肺部通气功能,对于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通心络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E(-/-)]冠状动脉斑块和心肌病理组织学及其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循环内皮细胞(CEC)、内皮素(ET)、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等指标的干预,探究其治疗冠状动脉脉粥样硬化(AS)的疗效机制。方法:将40只ApoE(-/-)小鼠作为实验组,建立冠状AS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等4组,后者分别给予辛伐他汀及高、中、低剂量的通心络胶囊进行干预56d;另选8只同系的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小鼠冠状动脉斑块和心肌病理组织学及其血脂、CEC、ET、MMP-1、MMP-9、TIMP1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冠状动脉病变主要位于心肌内的小分支、心肌细胞、心肌间质,均分为6.33±1.48,辛伐他汀组均分为2.62±2.25,通心络胶囊低、中、高各剂量组均分分别为4.5±1.71、3.12±1.81、2.38±2.34;与模型组比较,通心络胶囊低剂量组P〈0.05,中、高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均为P〈0.01;通心络胶囊中、高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比较P〉0.05。模型组血清TC、TG和LDL-C均明显增高,HDL-C下降,与正常组相比P〈0.05;通心络胶囊中、高剂量组TC、TG和LDL-C均明显低于、HDL-C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与辛伐他汀组相比P〉0.05。模型组第28天开始,血中CEC显著增多,与正常组相比P〈0.01,与通心络胶囊高剂量组在造模后第28、56、84天相比P〈0.05或P〈0.01,与中剂量组在造模后第28、84天相比P〈0.05。与模型组小鼠血清ET含量相比,高于正常组P〈0.05,与通心络胶囊三个剂量组相比P〈0.01。通心络胶囊高剂量组MMP-1和MMP-9水平均低于模型组而TIMP1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中剂量组MMP-9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具有降低血脂、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斑块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脂、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EDF)和抑制血管重构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