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对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10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均为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者,患者入组后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50例患者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较为理想,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中医药物为天然药物,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以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5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4.6%,经统计学处理差异统计学意义(X2=6.66,P<0.01).结论 中医辨证为主治疗中风后遗症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以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5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4.6%,经统计学处理差异统计学意义(X2=6.66,P<0.01).结论 中医辨证为主治疗中风后遗症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康复配合中药辨证施治对中风偏瘫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方从临床实践出发,总结了中医针刺、康复训练配合中医辨证施治治疗中风偏瘫90例,疗程3个月。结果显效患者63例,占70.0%;有效20例,占22.2%;无效7例,占7.8%,总有效率92.2%。结论:采取针刺、康复配合中药辨证施治等综合措施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是当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结合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以西药治疗,结合组患者在西药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均治疗2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7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3.3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标本兼治,相得益彰,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石军  詹时军 《陕西中医》2012,(10):1285-128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的患者按照总结的中风后遗症3型(气虚血瘀型、痰瘀互结型、肝肾亏虚型)分类标准分别给予中汤药剂并配合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分型治疗中风后遗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调理脾胃法在中风后遗症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根文 《光明中医》2004,19(5):44-45
对 113例中风后遗症患者 ,运用辨证分型与调理脾胃相结合治疗 ,发现致残率下降 ,与单纯辨证分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王明东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0):62-62,64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1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并根据患者不同症状进行不同方法施治,几种疗法联合应用,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效果痊愈16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2%。结论:规范、精心、系统的综合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能使中风后遗症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减少致残率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风病患者中医分型辨证与头颅CT影像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中风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先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再经过CT影像学检查,通过比较辨证分期结果与CT检查结果,探讨其内在关系。结果:中医辨证分型结果:30例为中脏腑者,26例为中经脉者,中脏腑者中脑出血患者20例(66.7%),CT检查结果表明患者脑出血量较大,存在明显占位效应,中经络者中脑梗死患者有19例(73.1%),CT检查结果表明患者病灶多发于基底节区域。结论:中风患者的颅脑部cT诊断能够使中风病的中医辨证更加规范和客观,有利于提高中医对该病的辨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总结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收集中风后遗症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予以中医辨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方法与疗效。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钙尔奇D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结果:经过评价,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治疗后两组骨密度都有明显增加(P<0.05),但治疗组患者骨密度增加幅度更大(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体现中医治病求本、标本兼治及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在临床应用中能提高骨密度,从而提高治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2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18例,对照组10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他啶、替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以及保留灌肠,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64例(54.24%)、有效49例(41.53%)、无效5例(4.24%),总有效率为95.76%;对照组患者治愈31例(30.39%)、有效43例(42.16%)、无效28例(27.45%),总有效率为72.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着显著的疗效,在护理工作中主要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灌肠护理以及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1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0%;两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大,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本方治疗CHF效果满意,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及中药并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5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针刺加中药治疗,对照组用氟哌叮醇治疗。根据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减分率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12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2例,无效1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好,无西药不良反应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内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急性发作期内耳眩晕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结果:痊愈25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内耳眩晕病确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辨证服用中药对三阴乳腺癌的生存影响并探讨中医治疗策略。方法: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01例三阴乳腺癌分为2个队列,辨证服用中药联合西医治疗队列及单纯西医治疗队列。中药1剂/d,服药至少半年或至肿瘤进展;西医按照美国综合癌症治疗网指南给予相应的治疗。随访3年观察患者3年疾病无进展生存(PFS)及患者生存质量。结果: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中西医结合组的3年PFS较单纯西药治疗组显示一定优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2组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脑及肢体麻木症状在服药1个月后统计显示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辨证服用中药可能对患者的生存有益,需要扩大病例数进一步研究证实。中药可改善因化疗引起的麻木及化疗脑,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李雷 《河南中医药学刊》2012,(10):1366-136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中医辨证方法将男性更年期综合征68例患者分为阴虚内热、肝肾阴虚、心肾不交、肝郁脾虚、脾肾阳虚等5型,给予西药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口服,采用半定量法按症状程度分为4级,按评分计算疗效指数评定疗效。结果:68例患者治愈37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2.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2周为1疗程,1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儿童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胃炎通过中医辨证分型再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而为慢性胃炎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并且提高了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2年5月—2014年6月就诊并接受中医临床干预治疗的慢性胃炎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先经过中医辨证分型,再进行临床治疗,对比不同证型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并完善收集到数据的进一步统计分析。结果:采用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对象通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其中痊愈患者86例,有效患者28例,无效患者6例,临床上有效率达到95.0%。结论:结合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对于慢性胃炎病人采取辨证分型治疗,可以有效明确治疗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在耳鸣耳聋护理中的应用。方法:耳聋耳鸣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耳聋耳鸣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同时进行中医疗法护理干预。评定两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中医辨证,分清耳聋耳鸣虚实,实证为风热侵袭,肝风上扰,痰火郁结。虚证为肾精亏损、脾胃虚弱。采取不同的中医疗法及虚实补泻的治疗手段,达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目的。证实了中医疗法在耳鸣耳聋护理中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