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病证结合模式重视以证统病的诊疗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生 《中医杂志》2011,52(7):558-561
概述病证结合模式下以病统证和以证统病两种诊疗形式,讨论了以病统证与同病异治/同病类治、以证统病与异病同治/异病类治的关系。重点论述呼吸系统疾病的以病统证和以证统病的诊疗形式,强调以证统病诊疗中同证同治中的差异,即证同而病因不同、证同而病位不同、证同而病势不同、证同而主症不同、证同而病性不同、证同而程度不同、证同而兼证不同等,既要强调同证的共性及所根据同证而制定的基本相同或相似治法,又要注重同证中的差异而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中医治疗的两个法则,而同证异治的提法却很少见,在古籍当中也未见明确记载,但是无论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临床的角度,同证异治都是客观存在的,也应是中医治疗的法则之一,且近年来陆续有所研究.现将近20年的有关研究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洪泽县人民医院(223100)汤雅顺关键词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法则。今从临床实践中选出几则病例,以阐明这两种治则运用的规律特点。1失音的同病异治例1.陈某,男,56岁。1990年2月10日初诊。患者体...  相似文献   

4.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理论的一个根本法则,而正确运用此法则的关键在于对“病”含义的剖析。所谓中医的“证”与“病”的含义是根本一致的,都是由病因、病位、病症、病性等基本要素构成。“同病、异病”的含义正是体现在疾病的因、位、症、性等不同层次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由于所病脏腑与经脉的不同而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诊时虽然在临床上出现了同一症状,但是由于所病脏腑不同,因而不能采用同一方法来治疗。古有明训“宁失其穴,毋失其经”,在临床上我们应该辨明病在何脏,然后选穴治疗。又如病位不同,诊断亦异,如急性腰扭伤与落枕,由于病有上下,诊断不同,但如疼痛在于同一经脉,则可在同一经脉选穴治疗。现试举病例予以说明。同病异治1.失眠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常取印堂、神门、三阴交治疗,但有的病例有效,有的无效,这就是由于症状虽然同是失眠,但所病脏腑不同因而选穴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6.
病证关系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一个重大科学问题。“同病异证”的病证关系理论对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被曲解:过分强调患者个体间的差异,而忽略同一疾病患者的基本病变,弱化对患者共性改变的辨证和治疗。“同病类证”的病证关系理论则将“同病异证”和辨证“微观化”紧密结合,通过对发病机制的认识来挖掘中医的核心病机;对基本病变的分析来辨析中医的主证;以“方证相应”理论来确立主方,指导主证的治疗;同一疾病患者个体间的差异,则可辨为共同主证下的“类证”,并以主方为基础加减组成不同的“类方”治疗。“同病类证”较好地揭示了病和证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和发展了“同病异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和方法,是对中西医结合病证关系理论的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7.
哈虹 《国医论坛》2012,27(5):44-45
"同病异治"一语首见于《素问》,而"异病同治"则是后人根据"同病异治"的精神和临床治疗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相对性词语,并作为中医治疗上的一大特色。"同病异治"一语在《素问》中有两种含义:一是  相似文献   

8.
9.
该文从探讨《伤寒论》辨证论治规律中,发现许多大证相同、细证不同、治法不同的临床运用范例,从而提出"同证异治"的辨治法则。认为该法则是从"异病同证"、"同证同治"中演化而成,又与之相互结合,并不违背"异病同治"的基本原则,是对辨证论治大法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1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概意  同一疾病用不同的方法治疗,不同疾病用同一方法治疗此原则是根据病机的异同而定,即所谓“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之意。1.1 同病与异病 所谓同病与异病是针对临床主要病症而言,不包括病机成分。同病即临床表现出的相同症状之病症,可由不同病机所致。异病即临床表现不同症状的病症可由相同的病机导致。1.2 同治与异治 主要根据病机的异同决定,故掌握病机为重要环节之一。1.3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临床意义 此为针灸临床中的两种治疗原则。医师主要基于此选择穴位和施针手法以及治疗…  相似文献   

11.
周仲瑛 《天津中医药》2010,27(6):441-444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两例血小板增多症和两例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案,举例论证说明了这一特色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并认为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不同疾病血瘀证量化诊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病证结合的角度探讨与血瘀证相关的症状体征在不同疾病中表现的差异。方法:进行多中心、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血瘀证量化诊断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各个症状体征在冠心病、高血压病、脑梗塞三种疾病中贡献度大小。结果:3种病血瘀证诊断的危险因素分别为:冠心病:口唇色黑、肌肤甲错、眼周色黑、舌质紫黯、舌体瘀斑、舌脉曲张、五心烦热;高血压:腭黏膜征、齿龈色黑、头痛、恶心呕吐、舌质紫黯、舌脉曲张;脑梗塞:职业、头痛、腭黏膜征、肌肤甲错、颈项强痛、偏瘫、舌质紫黯、舌体瘀斑、舌脉曲张、脉涩。结论:相同证型在不同疾病中表现不完全相同,症状体征对于血瘀证诊断贡献度也不相等。  相似文献   

13.
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理论在多器官纤维化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宗江  刘昆  张新雪  牛建昭 《中医杂志》2005,46(10):727-729
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内容,将这一理论引入中医药防治肝、肾、心、肺等器官纤维化、硬化的研究中,寻找通治多器官纤维化的有效药物,为揭示器官纤维化、硬化的实质及为中医药防治难治性疾病开拓新途径;为中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理论提供实验依据;为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现代化、规范化研究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病证结合是中医临床试验设计中体现中医学特色的主要方式。在目前以病统证为主的研究对象认知体系下,中医临床研究的思路和规模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难以反映真实世界中医诊疗和疾病演进情况,影响了中医临床证据的有效应用。基于同证候系疾病病机的相通性,引入新式母方案临床研究设计方法,在研究多种干预治疗多个同证候系疾病的同时,评价各疾病间可能存在的演进情况,有望在保留中医真实世界诊疗特征的基础上,为证候评价提供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15.
整理总结马居里教授运用异病同治的思想,临证应用温胆汤加减治疗泌尿系疾病的经验;通过验案举例,凡辨证中以“痰热内扰,胆胃不和”为主要病机的疾病,皆可考虑温胆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6.
心血管病患者继发认知障碍是老年人群的常见并病,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影响长期生存质量,心血管病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脑灌注不足,脑部病变,继而引起认知障碍,心血管危险因素也会增加患者继发认知障碍的风险,积极寻求早期诊断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法尤为重要。中医基于“整体观念”提出“心脑相通”,心脑相通共主神明,心伤可累及脑,导致神志异常,是心血管病继发认知障碍的病因。后世医家基于“异病同治”和心脑相通,提出“心脑同治”。“心脑同治”包含两种含义,一为不同疾病归同一病因病机,可用同一方法治疗;二为异病共存,针对相同危险因素进行治疗。该文系统探讨了心血管疾病继发认知障碍的中医病因病机及心脑同治的防治策略,认为气血不足是基础,瘀毒互结阻脉、损窍是关键,调畅气血,活血解毒通脉、通窍为其主要治法,以期丰富“心脑同治”的理论内涵,为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继发认知障碍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郑娴  王铁铮 《吉林中医药》2020,40(6):729-731
王乐善教授基于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和对补中益气汤的深入分析,将补中益气汤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其理论依据是补中益气汤方剂配伍体现了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优势,气虚是心系病证的基本病机与补中益气汤方证相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及异病同证理论探究妇科实寒证的生物学基础.方法 纳入原发性痛经实寒证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实寒证患者及健康女性各8例,分别为痛经组、内异症组、正常组.采集各组月经周期第2日的血浆样本进行蛋白提取、胰酶酶解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后得到原始数据,依据筛选标准获得差异表达蛋白...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方剂辨证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剂辨证,也称汤方辨证,其所以行之有效,就是因为中医的证和方剂间有着牢固的对应关系。因此“辨证选方”、“随证治之”成了中医临床上的不二法门。张仲景《伤寒论》强调辨证论治,同时也是方剂辨证的鼻祖和圭臬。方剂辨证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医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法则;再结合方证对应施治专一化的推进,也有助于在现在的条件下,不追求打开中医的“黑箱”,而促进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异病同治”是“病证结合”诊疗模式的具体体现,其治法确立的关键在于证候病机的辨识,慢性肝肾疾病具有“正虚血瘀”的病机特点,存在补虚化瘀以异病同治的理论基础。采用补虚化瘀治法方药,如扶正化瘀方、当归补血汤或当归黄芪合剂可有效防治肝肾纤维化,扶正化瘀方拆方配伍实验也发现该方抗肝肾纤维化的主效药物为补虚的虫草菌丝与活血化瘀的丹参。进一步药理实验发现扶正化瘀方抗肝肾纤维化有其共性作用机制,包括: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纤维化组织MMP-2/9活性,保护组织微环境;下调TGF-β等促纤维化病理信号转导途径,抑制肌成纤维细胞活化;调节纤维化病理差异表达蛋白质组包括物质代谢、细胞骨架、氧化应激反应等,这些受药物调节的共性病理机制构成肝肾纤维化“正虚血瘀”病机的重要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