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清热解毒法治疗中风病的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病的病机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发生变化,这是中风病治疗方法变化的根源所在.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分析清热解毒法治疗中风病的作用机制,以及探讨作为清热解毒法治疗中风病的理论基础的脑络理论,试图进一步分析论证热毒内蕴是中风病发病的重要病机,清热解毒法是治疗中风病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风病之内生热毒形成演变及特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风病之内生热毒的内涵、形成演变及致病特性等阐明内生热毒与中风病的密切关系,认为内生热毒乃中风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其形成与演变大体经历了隐匿态、显现态、极变态三期,其致病具有骤发性、酷烈性、火热性、兼挟性、善变性、顽固性等特点。热毒内炽、痰瘀交阻、犯脑损络当为中风病的病机。  相似文献   

3.
中风热毒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风病之内生热毒的内涵、形成演变及致病特性等方面阐明了内生热毒与中风病的密切关系 ,认为内生热毒乃中风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其形成与演变大体经历了隐匿态、显现态、极变态三期 ,其致病具有骤发性、酷烈性、火热性、兼挟性、善变性、顽固性等特点。热毒内炽、痰瘀交阻、相激相助、犯脑损络、发为卒中当为中风病发生的主导病机。  相似文献   

4.
安佰海  吉中强  唐明 《中医杂志》2012,53(9):744-746
中风病先兆证的研究对于中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关于中风病先兆证的病机关键环节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探讨了热毒的中医学内涵及热毒和痰浊瘀血之间的关系,从热毒痰瘀互结研究中风先兆证的病理基础及主要病机,并提出其治疗原则及方药.  相似文献   

5.
从中风热毒论的演变三态探讨解毒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华 《新中医》2009,(9):108-109
中风又名卒中,多由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致。既往对于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一般将中风病机概括为虚、火、风、痰、气、瘀六端,但是对热毒导致中风的研究较少。笔者试从热毒论剖析中风病的病理机制,进一步探索中风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热毒是中风病急性期发生发展的关键和主导因素,本文将从中风病热毒的传统医学病机、现代医学内涵及清热解毒法在中风病急性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释,为中医药防治中风病急性期提供新思路,开拓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新探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 从中风病定义看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中风病定义将中风发病过程分为三个层次 ,即正气内虚 ;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 ;脑脉闭阻。其中正气内虚为病之根本 ,是产生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的基础 ,也是导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的前提。气血逆乱、直冲犯脑是中风发病之枢 ,此  相似文献   

8.
从中风病名、分类、病因病机等角度归纳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中风的病因病机大体可以分为"外风论""内风论"和"非风论",近代又有医家提出了"气血充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瘀热阻窍""毒损脑络"和"热毒中风"等新的学说,丰富了中风的病因病机理论。  相似文献   

9.
陈加敏  孔祥英 《环球中医药》2022,(10):1888-1891
热毒在心衰发病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丁书文教授认为由于久患疾病、外感邪气、饮食不节、情志妄动、体质改变等使得热毒内蕴是导致心衰发病发展的重要因素。元气虚衰,脏腑机能失调,导致热毒内生;热毒损伤心体与心用,耗气伤阴,迫血妄行,炼血成瘀;气虚、热毒、血瘀相互搏结,形成气虚热毒血瘀的病理状态是心衰病机的核心。气虚是心衰的病理基础,热毒、血瘀是病机的关键。针对心衰病机的特点,丁书文教授提出了益气活血解毒的治疗方法。在治疗上首重补气,恢复脏腑机能,清除热毒之源。其次灵活运用清热解毒法,祛邪外出,根据热毒性质、部位等不同,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于在上、在表之热毒,应用金银花、连翘等轻清宣透之品宣散热毒;对于在下、在内之热毒,运用黄连、大黄等苦寒泄下之药直折热毒,使热毒从二便而解。清热解毒一方面可以减轻热毒对机体损伤,另一方面可以保存阴液,减少瘀血内生。最后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清除病理产物,使邪去不留瘀。补气、活血、解毒相互配合在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代部分医家以清热泻火法为主治疗中风,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认为热毒是中风病的本质病机,十分重视火热在中风中的意义;另一种是将清热泻火法专用于中风病的特定情况,例如运用黄连解毒汤对中风后高热的治疗。笔者将清热泻火法用于治疗中风谵妄证。谵妄是中风病中的严重情  相似文献   

11.
IgA肾病病理机制复杂,热邪为IgA肾病诱发和加重的始动因素,湿毒内蕴是IgA肾病关键病机,瘀血为IgA肾病病理基础,气阴两虚为IgA肾病的根本病机。设立总治则为祛邪扶正,常用治疗方法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益气养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清热利湿法对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90例湿热型肛肠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术后尿潴留给予新斯的明1 mg肌注,治疗组45例给予加味龙胆泻肝汤口服治疗。观察两组尿潴留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其治疗效果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清热利湿法对解除术后尿潴留可发挥中医药优势,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肾小球肾炎病位涉及多个脏腑,其发病及病机演变与肺失宣降通调密切相关,故临床从肺论治是治疗的重要环节,包括清肺发汗以利水消肿,清肺解毒以澄源洁流,补肺固卫以祛邪安正,补肺益气以消尿蛋白等。  相似文献   

14.
从近代温病医案入手,对入选医案中的证候符合湿热邪遏卫气的主要症状及治疗用药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观察探讨近代医家在针对温病主要症状治疗中体现的"清透法"的用药特点和配伍规律,指出"清透"首选的是味辛、性凉(寒)、质轻的药物;杏仁可配伍多种药物以宣肺达邪;燥湿、化湿、利湿3种治疗手段即是解决湿遏卫气的主要方法,也是发挥"清透"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中药免煎剂治疗小儿的疗咽喉炎性咳嗽疗效。[方法]将60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使用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中药免煎剂,对照组30例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结果]治疗7d进行疗效判定。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治疗组90.00%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中药免煎剂治疗小儿咽喉炎性咳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收集古今中暑病的医案,对治疗中暑病的方药使用和剂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从古至今治疗中暑病有几个趋势:(1)古今均以白虎汤类清气分热方剂的使用为多,古代医案中较多用包含祛暑利湿的碧玉散、益元散、六一散等小方,而现代医案中有自制方的出现。(2)古今均常用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心除烦、养阴类药物,古代医家偏重化痰开窍而现代医家偏重祛湿。(3)从古至今治疗中暑病方剂的药味数有所增加,常用药物的剂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对脑缺血的防治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对脑缺血的防治特点。方法:总结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防治脑缺血在中医药和现代医学中的意义,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防治脑缺血的应用特点,分析其应用价值,提出活血化瘀兼清热解毒中药防治脑缺血新的观点。结果: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防治脑缺血符合中医病因病机及现代医学药理研究,在临床应用中疗效确切,具有重要价值。结论: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防治脑缺血价值重大。  相似文献   

18.
从"肾虚伏气"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童光东  彭胜权 《中医杂志》2004,45(10):726-728
以晚清温病学家柳宝诒"肾虚伏气"理论为指导,总结出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伏气认识,必须把握肾虚这一病机本质.具体到CHB,认为乙型肝炎病毒伏于肝血更易理解,也更合乎CHB病理特点.伏邪的性质,不囿于伏寒化温,当遵温毒或疫毒之邪.由此提出,CHB的病机为"肾虚湿热毒邪内伏肝血"假说,从而总结出清、透、活、补为一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具有致畸性的慢性疑难病症。魏品康教授认为痰为本病重要致病因素,围绕从痰论治制定了搜痰剔络、温肾壮督、祛风散寒等治疗法则,文章探析了魏教授从痰论治本病的经验,并例举了临床验案。  相似文献   

20.
尹常健教授诊治慢性肝病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志鹏 《新中医》2002,34(2):14-16
总结尹常健教授诊治慢性肝病的经验,从毒邪为病有多般,解毒之法须细分;病久渐至瘀阴络,血证亦当化瘀行;湿热内蕴脾胃损,清化莫忘顾后天;邪恋正虚难速愈,扶正祛邪贵肾持等方面对多种慢性肝病的病因、病机以及用药特点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