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实验模型对研究帕金森病(PD)的发病和治疗是尤其必要的。自从发现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能在人类诱发PD以来,人们对其神经毒性作了大量研究。MPTP及其有效成分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对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有选择性的破坏作用,从而发挥其诱导PD的毒性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MPTP/MPP+诱导的PD实验模型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目前MPTP/MPP+诱导的PD实验模型已广泛地用于PD研究。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急性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的焦虑行为。方法:选取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10只。用高架十字迷宫和明暗箱检测小鼠的焦虑行为。结果:各模型组小鼠在暗箱停留的时间较对照组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模型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模型组间小鼠的穿箱次数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架十字迷宫中各模型组小鼠进入开放臂次数(OE)、开放臂停留时间(OT)及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O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各模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小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小鼠OT%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TP所致急性PD小鼠模型早期即会出现焦虑行为,但焦虑的严重程度与造模MPTP剂量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亚急性与慢性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改变.方法:采用MPTP诱导亚急性与慢性PD小鼠模型,分析小鼠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数目和小鼠行为学悬挂评分.结果:慢性与亚急性PD模型小鼠TH阳性神经元计数分别降至正常水平的21.02%与17.94%;且TH阳性神经元计数下降均早于行为学改变.结论:小鼠慢性模型比亚急性模型更接近帕金森病的病理与病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GsRb1)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量效关系。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MPTP组、GsRb1处理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处理组使用MPTP(30 mg/kg)连续腹膜腔注射5 d制备PD小鼠模型。处理组每天分别以10 mg/kg、20 mg/kg和40 mg/kg的剂量腹膜腔注射GsRb1;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第2 d,采用转棒实验、爬杆实验、悬挂实验等行为学方法检测小鼠的行为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TP组小鼠掉落潜伏期显著降低(P<0.01),爬杆时间显著升高(P<0.01),悬挂实验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MPTP组比较,中、高剂量组掉落潜伏期明显升高(P<0.05);低、中剂量组爬杆时间明显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悬挂实验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GsRb1对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每天给予20 mg/...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对小鼠行为学及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影响,探讨MPTP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样小鼠模型的最佳条件。方法C57BL小鼠分别给与MPTP不同剂量处理,测定各组小鼠爬竿时间检测动物运动协调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高效液相法观察不同模型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爬竿时间延长,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减少和多巴胺含量减少。结论MPTP处理可造成小鼠的帕金森病样症状,在此种动物模型中,应根据科研目的选择MPTP的应用剂量和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Ghrelin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造成的黑质(SN)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组和Ghrelin+MPTP组。腹腔注射MPTP制备帕金森病小鼠模型;Ghrelin+MPTP组于MPTP注射前,侧脑室微量注射Ghrelin200ng,共8d;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取代Ghrelin和MPTP。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各组小鼠SN内酪氨酸羟化酶(TH)、Bcl-2和Bax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MPTP导致小鼠SN内TH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F=34.77,q=11.91,P〈0.01),Ghrelin预处理小鼠SN内TH mRNA表达量较MPTP组明显增加(q=5.05,P〈0.01)。MPTP导致小鼠SN内Bcl-2/Bax由对照组的1.13±0.03减少至0.47±0.06(F=111.59,q=17.58,P〈0.01),Ghrelin预处理小鼠Bcl-2/Bax明显高于MPTP组(q=18.94,P〈0.01),可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Ghrelin预处理对于MPTP造成的TH基因表达量减少有改善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抗凋亡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活性成分genistein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制备的去卵巢(OVX)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雌性C57BL6小鼠行双侧去卵巢手术(OVX)后,分为对照组、MPTP组、genistein预处理组和雌激素预处理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图像分析等技术分别对黑质致密带(substantial nigra pars compacta,SNpc)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transporter,DAT)、bcl-2等指标的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进行考察。结果 Genistein及雌激素用药组SN内DAT、bcl-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较MPTP组显著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enistein对MPTP制备的PD模型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长期小剂量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对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及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小鼠背部皮下注射MPTP 25 mg/kg体重,每周注射2次,连续注射5周,观察小鼠行为学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rosine hydroxylase,TH)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凋亡.结果:与注射生理盐水组相比,注射MPTP组小鼠出现短暂一过性的震颤、后腿拉直、躬背、竖毛、运动减少等;黑质部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目减少,α-突触核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增加;生理盐水组未观察到细胞凋亡,MPTP组存在凋亡现象.结论:慢性长期注射MPTP可诱导小鼠行为学改变,黑质部多巴胺神经元细胞凋亡,以及α-突触核蛋白持续表达增多和聚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MPTP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行为学稳定的评价. 方法 小鼠先腹腔注射辅佐剂二丙苯磺胺(250mg/kg),0.5h后皮下注射MPTP(15mg/kg),每周2次,5周内总共注射10次.第7周开始观察小鼠的行为学变化,每周1次,连续观察6周.然后用免组化方法观察黑质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的变化. 结果 模型组与对照组(腹腔及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相比,造型结束后连续6周表现出稳定而明显的行为困难,第6周对照组与模型组的行为得分分别为(1996.7±281.3)分和(1369.0±149.4)分,(P<0.05),开始制模起12周后黑质部位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细胞仍显著减少,对照组黑质部位TH阳性细胞数为(30.4±4.7)个,平均灰度为182.29±8.67,而模型组则分别为(20.5±3.9)个和(158.88±13.88)个,2组间差异显著(P<0.01),显示出帕金森动物模型的典型特征. 结论 联合使用MPTP与Probenecid可以成功制作帕金森病慢性小鼠模型,且该模型在造型结束后至少可稳定6周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正常小鼠黑质致密部部位-细胞数量标准曲线,并以之判定MPTP损伤的小鼠PD模型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失.方法根据小鼠大脑解剖图谱观察小鼠黑质致密部的走向,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正常小鼠大脑黑质致密部及多巴胺能神经元;观察计数MPTP处理小鼠的大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与正常小鼠的相似部位进行比较.结果建立了正常小鼠黑质致密部部位-细胞数量分布图,利用曲线对MPTP处理小鼠所得到的切片进行分析,发现样本中多巴胺能神经元明显减少,证明判定方法可行而有效.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MPTP致小鼠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模型,并对其损伤判定进行了标准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剂量D- 半乳糖复制C57BL/6J 衰老小鼠模型的效果。方法 选用30 只9 周龄雄
性C57BL/6J 小鼠,随机分为3 组:500 mg/(kg·d)D- 半乳糖组、1 000 mg/(kg·d)D- 半乳糖组及对照
组,持续皮下注射8 周后解剖小鼠,测定血液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及丙二醛(MDA)等,Western blotting 检测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并对部分组织行
苏木精- 伊红染色。结果 1 000 mg/(kg·d)D- 半乳糖组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毛现象。D- 半乳糖组小
鼠的SOD 和GSH-Px 低于对照组(P <0.05),而MDA 和HO-1 高于对照组(P <0.05)。D- 半乳糖组小鼠肝、
脑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衰老相关病理学改变。结论 D- 半乳糖可以成功诱导小鼠衰老,是复制小鼠衰老模型
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MPTP对小鼠黑质致密部(SNpc)和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DA)能神经元损伤的差异.方法:按20 mg/kg的剂量每2h腹腔注射MPTP 0.1 mL,共注射4次制作小鼠急性损伤模型.(1)行为学测试:通过爬杆实验和悬杆实验,分别检测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运动迟缓症状和肢体僵硬症状的程度;(2)免疫荧光:检测小鼠SNpc和VTA脑区的DA能神经元标志物酪氨酸羟化酶(TH).结果:MPTP急性损伤后小鼠出现运动迟缓和肢体僵硬的表现;SNpc脑区的DA能神经元在各时间点均有减少,其中1d组减少最显著,达69%(P<0.001),其DA能神经元突起亦变短或消失;VTA脑区的DA能神经元在各时间点亦有所减少,只是其幅度(23%)比SNpc脑区小.结论:小鼠急性损伤模型能选择性损伤SNpc和VTA脑区的DA能神经元,损伤快且严重,并在行为学上也有改变,能较好地模拟人类PD的神经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载体材料磷脂和聚维酮(PVP)对帕金森病MPTP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C57/BL小鼠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并灌胃给予150mg/kg,300mg/kg及600mg/kg磷脂或PVP。每天1次,连续6天,于第2、4、6天进行行为学检测。结果磷脂和聚维酮本身对MPTP模型小鼠的行为学障碍无改善作用。结论磷脂和聚维酮可作为抗帕金森病新药的载体材料,亦可用于同类药物的剂型改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联合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 MPTP)诱导的慢性小鼠帕金森病模型,探讨其行为学和黒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每日腹腔注射LPS(0.25 mg/kg) 一次,连续3 d,最后一次注射LPS 4 h后,每日腹腔注射MPTP(25 mg/kg)一次,连续2 d,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量的生理盐水。8周后用步态分析和转棒实验评价小鼠的行为学能力,免疫组化法观察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 阳性细胞变化情况。结果 模型组小鼠行为学变化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模型组小鼠中脑黒质区显示出严重的神经元细胞损伤。结论 LPS联合MPTP腹腔注射可成功诱导出慢性小鼠帕金森病模型,提示该模型可用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效果等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D12492高脂饲料建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为NAFLD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健康雄性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组,正常组20只采用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2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NAFLD模型。分别在第4周、第8周、第12周、第16周进行体质量、肝质量、肝组织匀浆检测,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肝脏三酰甘油等指标变化,并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模型组小鼠体质量从第4周开始高于正常组小鼠(P<0.05~P<0.01),而肝脏质量从第8周开始高于正常组小鼠(P<0.05);与正常组小鼠比较,从第8周模型组小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P<0.05~P<0.01);各时间点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正常组(P<0.05~P<0.01);从第12周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三酰甘油含量升高(P<0.05和P<0.01)。肝组织HE染色示:从第12周模型组小鼠肝组织见脂肪变,并散布全肝,肝细胞肿胀,细胞质易见脂肪空泡,肝细胞有炎性改变;至第16周模型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较前严重,且出现大量炎细胞的浸润。结论:通过高脂饮食诱导的非NAFLD小鼠模型是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简单,重复性强,可为NAFLD的机制研究及药物治疗提供稳定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以鼻腔滴注博来霉素(BLM)的方式诱导C57BL/6 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的最佳方法。
方法 7 ~ 8 周龄雄性小鼠30 只,分为0.10 u BLM 组、0.25 u BLM 组、0.40 u BLM 组,每组8 只,麻醉后分
别一次性滴鼻0.10、0.25 及0.40 u BLM ;对照组6 只,给予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观察并记录小鼠体重变
化与生存率,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用甲醛固定肺组织,苏木精- 伊红染色评价肺组织炎症变化;Masson 染
色评价肺纤维化变化。结果 给药后小鼠体重逐渐下降,并在第8 和9 天再次上升,第14 天逐渐趋近于对照组,
第28 天BLM 组所有小鼠肺部组织产生纤维化。各组肺纤维化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
给药0.25 与0.40 u BLM 的小鼠死亡率高,个体间差异较大,不利于实验样本的收集与数据的统计分析。
结论 0.10 u BLM 滴鼻给药是复制C57BL/6 小鼠肺纤维化模型便捷、理想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肌苷对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肌苷对MPTP致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用MPTP建立C57BL小鼠PD模型,在MPTP前给予肌苷,通过行为学检测(自主活动计数、Rotarod检测、游泳实验)、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分光光度法,观察肌苷对PD小鼠模型的行为学表现、黑质多巴胺(DA)神经元和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阳性(TH-ir)神经纤维以及纹状体DA水平的影响.结果: 给予MPTP后,小鼠行为学计数降低,自主活动计数、Rotarod检测、游泳实验分别降低约45%、43%和22%,黑质DA神经元数目减少约58%,纹状体TH-ir神经纤维密度减低,纹状体DA水平明显降低约88%,提前给予肌苷后降低程度减轻,自主活动计数、Rotarod检测、游泳实验降低程度分别约为5%、11%和12%,黑质DA神经元数目减少约43%,纹状体DA水平降低约71%,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肌苷对MPTP所致的C57BL小鼠的神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小鼠模型,为探讨多发性硬化的免疫病理机制和实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C57BL/6小鼠40只,分为3组.EAE组25只,采用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与300 μg MOG35-55制备的乳化抗原,辅以腹腔注射109个/ml百日咳疫苗的方法诱导发病;佐剂组8只,用生理盐水代替抗原肽制备免疫乳剂,余同EAE组;正常对照组7只,仅注射生理盐水.采用H-E和LFB染色的方法观察小鼠EAE模型的组织学改变.结果:从免疫后11 d开始,EAE组小鼠有22只陆续出现EAE临床症状,发病率为88%.佐剂组与正常对照组小鼠均未出现临床神经系统症状.光镜下可见EAE组小鼠的大脑和脊髓组织中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白质脱髓鞘改变明显.结论:此种造模方法简单可行,模型稳定,可在国内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运用电凝法制备C57BL/6小鼠远端大脑中动脉闭塞(Dist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dMCAO)模型,完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Stroke)的小鼠模型方案。方法: 54只雄性8~10周龄的C57BL/6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6只,假手术组6只,dMCAO模型组42只。造模采用双电凝一侧大脑中动脉皮层支,同时结扎同侧颈总动脉。评估小鼠造模3 d、7 d存活率与7 d造模成功率;造模7 d采用2,3,5-三苯基四唑氮(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评估脑梗死体积占比、激光微循环血流成像仪评估脑血流情况;造模3 d、7 d转棒实验评估小鼠运动协调能力。结果: 3 d和7 d正常组与假手术组存活率100 %,dMCAO模型组3 d和7 d平均存活率分别为83.35 %、78.43 %,dMCAO模型组造模成功率为66.7 %;通过TTC染色评估模型小鼠梗死体积,正常组与假手术组梗死体积占比为0 %,dMCAO模型组(6只)梗死体积占比为(18.22±0.89) %,95 %可信区间(17.28,19.15) %。通过激光微循环血流成像仪评估模型小鼠脑血流,正常组与假手术组两侧脑血流占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MCAO模型组(6只)梗死侧脑血流较对侧降低占比(53.85±1.22) %,95 %可信区间(52.57,55.13) %;通过转棒实验的在棒时间评估模型小鼠3 d和7 d运动能力,正常组与假手术组3 d、7 d在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MCAO模型组(6只)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双电凝一侧大脑中动脉同时结扎同侧颈总动脉可以建立可靠的C57BL/6小鼠dMCAO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