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选择济南市幼儿园与邹城市区幼儿园的儿童取头发进行微量元素Cu、Zn、Fe、Mg、Ca含量测定。结果发现 ,济南市儿童含量比邹城市区儿童Zn、Ca、、Mg含量有着非常显著性的差异 (P <0 0 1) ,而Cu、Fe含量差异不明显。济南市儿童与邹城市区儿童的头发含微量元素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营养性贫血与微量元素锌(Zn)、铁(Fe)、钙(Ca)、镁(Mg)、铜(Cu)缺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2012年6月~2013年12月来医院就诊的917例营养性贫血患儿进行全血5种微量元素Zn、Fe、Ca、Mg、Cu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营养性贫血患儿体内Zn、Fe、Ca含量明显降低,此3种微量元素的缺乏比例远远高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童微量元素缺乏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营养性贫血与微量元素Zn、Fe、Ca的缺乏存在相关性。在贫血的治疗中应重视微量元素的补充,同时对贫血的预防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洛阳市学龄前儿童全血微量元素含量。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检测750例儿童体内锌(Zn)、钙(Ca)、铁(Fe)、铜(Cu)、镁(Mg)和铅(Pb)含量。分别按照年龄和性别分组,应用SPSS 19.0软件对各组间微量元素含量和检出异常率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分析各种微量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不同年龄组间比较,Zn、Ca、Fe和Cu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Mg和P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n、Ca和Fe检出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u、Mg和Pb检出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性别间比较,各种元素含量和检出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显示,Zn、Ca、Fe、Cu和Mg含量呈两两相关性(P0.01或0.05),Pb分别与Zn、Ca和Fe含量呈负相关(P0.01或0.05)。结论洛阳市学龄前儿童Zn、Ca和Fe缺乏较严重,铅含量较高,应引起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各年龄段儿童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为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防治Pb、Cd污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918例0~12岁儿童按发育阶段分为4组,分别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组,取静脉血,采用北京博晖的BH5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全血Cu、Zn、Ca、Mg和Fe含量,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Pb和Cd含量。结果:各年龄组间Fe、Cd含量无统计学差异,而不同年龄组间Ca、Mg、Cu、Zn、Pb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而Zn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Ca、Cu、Zn缺乏和高Pb率在各年龄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e、Mg缺乏以及高Cd与年龄没有明显的关系,各年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十堰市儿童Ca、Zn、Fe缺乏普遍存在,Cu、Mg缺乏少见,存在一定程度的Pb污染,Cd污染程度较轻,需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预防Pb污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蔗渣膳食纤维(DF)对大鼠血清中Ca、Zn、Mg、Cu、Fe的影响.方法 将纯种系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高脂组、5%、10%和20%膳食纤维(DF)高脂组饲养4周1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Ca、Zn、Mg、Cu、Fe的含量.结果 各组大鼠的血清微量元素Cu、Ca、Mg、Zn、Fe含量分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蔗渣膳食纤维对大鼠的血清微量元素Cu、Ca、Mg、Zn、Fe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其中Cu、Zn在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有降低趋势,而Mg的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有升高趋势.各组问膳食纤维的浓度与元素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东北林业大学社区0~7岁儿童全血中Fe、Zn、Ca、Mg、Cu、Pb含量。方法采集社区内0~7岁126名健康儿童的指血,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测定全血中Fe、Zn、Ca、Mg、Cu、Pb的含量。结果本社区儿童全血中主要的微量元素以Fe、Zn、Ca缺乏为主,分别占检查人数的71.4%、44.4%、38.9%,经统计分析0~3组儿童缺Fe和缺Zn人数高于4~7岁组,女童比男童易发生缺Fe,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Pb平均值为52.57μg/L。结论儿童应根据其不同性别、年龄有所侧重,科学合理的预防和干预微量元素缺乏及铅污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东北林业大学社区0~7岁儿童全血中Fe、Zn、Ca、Mg、Cu、Pb含量.方法 采集社区内0~7岁126名健康儿童的指血,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测定全血中Fe、Zn、Ca、Mg、Cu、Pb的含量.结果 本社区儿童全血中主要的微量元素以Fe、Zn、Ca缺乏为主,分别占检查人数的71.4 %、44.4 %、38.9 %,经统计分析0~3组儿童缺Fe和缺Zn人数高于4~7岁组,女童比男童易发生缺Fe,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Pb平均值为52.57 μg/L.结论 儿童应根据其不同性别、年龄有所侧重,科学合理的预防和干预微量元素缺乏及铅污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广西某市学龄前儿童血铅(Pb)水平及其与锌(Zn)、铜(Cu)、铁(Fe)、钙(Ca)、镁(Mg)、锰(Mn)含量的关系。方法对624名2~5岁学龄前儿童测定血Pb、Zn、Cu、Fe、Ca、Mg、Mn含量,并对血Pb与Zn、Cu、Fe、Ca、Mg、Mn等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以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CDC)制定的铅中毒标准(血Pb水平≥100μg/L)为界线,学龄前儿童的铅中毒检出率为22.6%,其中男童及其4岁~组铅中毒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及其对应亚组;男童血Pb和Cu含量高于女童(P<0.05,P<0.01)。但是,血Pb水平与6种微量元素含量之间未见明显相关关系。结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未见学龄前儿童血Pb与Zn,Fe,Cu,Ca,Mg,Mn含量之间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绝经期妇女在补充雌激素后对血清中微量元素锌 (Zn)、铁 (Fe)、铜 (Cu)、钙 (Ca)、镁 (Mg)的影响。方法 :将门诊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雌激素治疗 ,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 ,比较分析两者在 6个月和 12个月后血清Zn、Fe、Cu、Ca、Mg的含量。结果 :5 0例补充雌激素后的绝经期妇女 ,6个月后血清中Zn、Fe、Cu、Ca、Mg的含量无明显量变 ,而对照组中Ca、Zn含量下降 ;12个月后治疗组血清中Zn、Fe、Cu、Ca、Mg仍无明显变化 ,而对照组中Zn、Fe、Ca、Mg的含量下降 ,Cu含量升高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绝经期妇女补充雌激素可在较长的时期维持上述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平衡 ,对延缓衰老、减少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林国聪 《现代保健》2012,(10):106-108
目的:了解儿童微量元素含量水平。方法:用BH-5100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儿童无名指端末稍血做Cu、Zn、Ca、Mg、Fe五种元素测定。结果:查出儿童Cu、Zn、Ca、Mg、Fe含量平均水平分别为(21.24±4.75)μmol/L、(64.87±10.68)μmol/L、(1.60±0.15)mmol/L、(1.43±0.11)mmol/L、(8.32±1.12)μmol/L;Cu缺乏7例(1.24%),Zn缺乏148例(26.24%),Ca缺乏28例(10.61%),Mg缺乏5例(0.89%),Fe缺乏75例(13.30%);Cu超标11例(1.95%),Ca超标25例(4.43%),Fe超标54例(9.58%)。结论:重视儿童各年龄段体内微量元素的检测,对微量元素失衡儿童进行科学指导,改善其微量元素含量水平,以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江苏省徐州、宿迁和淮安农村地区儿童指血中铜(Cu)、锌(Zn)、铁(Fe)、钙(Ca)、镁(Mg)5种微(宏)量元素水平,为指导儿童营养以及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儿童指端末梢血,用含1%HNO3的0.5%曲拉通X-100(TrionX-100)1∶200稀释后,再使用AA-6300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常规条件下测定锌、铜、铁、钙、镁5种元素含量。结果江苏省北方地区儿童锌、铜、铁、钙和镁五种元素总体缺乏率为39.08%。不同性别儿童微量元素含量Fe、Ca和Mg3种元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微量元素含量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儿童Zn、Cu、Fe、Ca和Mg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孩Zn和Fe缺乏率均高于女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Cu外,其他元素不同年龄组儿童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学龄前期儿童在Zn、Fe、Ca和Mg含量上缺乏较为严重。不同地区的微量元素的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宿迁地区Zn缺乏率较高,淮安地区Ca缺乏率较高,徐州地区缺Fe较为严重。结论江苏省苏北地区儿童微量元素总体缺乏情况不是十分严重,但易缺乏铁和锌。幼儿及学龄前期为生长发育最快时期,易缺乏锌、铁、钙元素。各地区有关部门应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加大宣传及防治力度,注意各种营养的合理搭配及微量元素的补充,使之营养平衡,将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王虹  林艳  方宝珍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9):1234-1235
目的:探讨儿童全血中微量元素含量以及各元素间相互协同或拮抗作用。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336名1~3岁儿童全血中的铅(Pb)、镉(Cd)、铜(Cu)、锌(Zn)、钙(Ca)、镁(Mg)和铁(Fe)含量,并分析各元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全血微量元素Zn含量较正常值偏低,Pb含量偏高。Ca与Pb、Zn、Cd呈负相关,Fe与Cu、Zn、Ca呈负相关,Pb与Cd呈正相关。结论:儿童期应均衡饮食,合理补充微量元素,以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度计测定了初乳、成熟乳和牛奶中Ca、Cu、Mg、Fe、Zn五种元素的含量,结果:初乳中Cu、Fe、Mg含量高于成熟乳,而Ca、Zn则低子成熟乳。牛奶中Ca、Mg含量高于母乳、Zn则低子母乳。本研究为采用母乳或牛奶喂养婴儿者了解其微量元素的营养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安徽省儿童微量元素水平及异常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ICP-MS对1224例儿童的指尖末梢血做微量元素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不同年龄段儿童微量元素Ca、Mg、Mn、Pb、Fe、Cu、Zn的水平有所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微量元素Ca、Cu的需求有所减少,对微量元素Mg、Fe、Zn的需求有所增加。1224例儿童中,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异常者447例,总异常率为36.52%;其中缺乏者373例(30.47%),超标者74例(6.05%)。结论:安徽省儿童Fe、Cu、Zn的缺乏率较高,应关注儿童微量元素均衡补充,定期监测儿童微量元素水平。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方法 :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测定血清Ca、Mg、P、Fe含量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Zn、Cu含量。结果 :病例组血清Ca、Mg、Zn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血清Cu含量及Cu/Zn比值正常对照组 <小三阳组 <大三阳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血清P、Fe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Ca、Mg、Zn、Cu含量与发病关系密切 ,给患者适当补充Ca、Mg、Zn元素或控制Cu元素的摄入对预防肝炎和改善病情可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浙江衢州地区儿童常见营养元素状况,为儿童合理补充元素提供参考。方法:剔除身患各种急慢性、遗传性疾病儿童生长发育正常无挑食习惯,随机选取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在浙江衢州市各个医院体检的健康儿童500例,使用BH5100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手指血的Cu、Zn、Ca、Mg、Fe的含量,分析比较结果。结果:不同性别儿童血中元素Cu、Zn、Ca、Mg、Fe测定结果显示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年龄段所有抽查儿童血中元素Cu、Zn、Ca、Mg、Fe缺乏的检出率显示,Zn为最高,总缺乏率为3.40%;其次为Fe,总缺乏率为2.80%;第三缺乏的是Ca,总缺乏率为1.60%。不同年龄段所有抽查儿童血中元素Cu、Zn、Ca、Mg、Fe超高的检出率显示,Cu为最高,总超高率为3.20%;其次为Zn,总超高率为2.00%;第三超高的是Ca,总超高率为0.20%;Mg、Fe含量未发现超高情况。结论:儿童营养状态不容乐观,今后要加强健康教育,合理膳食,指导父母正确营养搭配,要有针对性地、合理地补充营养元素,以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对35例危重儿童血清中Ca、P、Mg、Cu、Fe、Zn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与正常儿童相比,患儿血清中Zn含量显著降低(P<0.05),Fe含量显著升高(P<0.05),Ca、P、Mg、Cu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10)。提示患儿危重症与Zn、Fe元素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血微量元素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微量元素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对1100例临床诊断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用北京博辉公司的BH2100原子吸收光谱仪及配套试剂检测血铅和BH5100型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人体镉(Cd)、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6种元素含量,并与600例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血微量元素进行对照。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0~2岁组血Pb高,血Cu、Zn、Ca、Fe低;3~5岁组血Cu、Zn、Ca、Mg、Fe均低;6~12岁组血Zn、Ca、Mg、Fe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0~2岁患儿血Pb与Fe、Cd呈明显负相关,与Cu、Zn、Ca、Mg呈正相关;3~5岁患儿铁与钙、锌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6~12岁患儿Zn与Ca呈显著正相关;0~2岁频发下呼吸道感染患儿Fe和Zn明显低;3~5岁频发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以Zn缺乏为主。结论:微量元素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和病情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并指导临床给予合理补充。方法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儿童末梢血Zn、Fe、Ca、Cu、Mg的含量;利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检测铅。结果 Zn、Fe、Ca 3种微量元素缺乏比较普遍,婴幼儿组缺铁和缺锌的比例较高,学龄组缺钙的比例最高,铅中毒的发生率较低。结论一些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紊乱,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平衡膳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检测儿童微量元素含量对及时合理地补充微量元素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中蒙药利尿八味散中 Ca、Fe、Zn、Mn、Pb、Cu、Mg、Cd等微量元素的含量 ,结果 Ca、Mg、Fe的含量比较高 ,Cd的含量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