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管内病变的MRI诊断──附11例分析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缪光胜,范学海椎管内病变的诊断一般采用X线平片、脊髓造影和CT扫描。常规X线平片仅能发现间接征象,而脊髓造影只能检出病变的梗阻端,却难辩病变大小,形态和病理特征,CT能检出病变,但受到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管内脊髓造影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术中的应用价值,间接判断椎管内骨块的复位情况,为术中减压与否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2010年间29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害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术中行椎管内脊髓造影,间接判断椎管内突入骨块的复位情况,根据脑脊液的回流有无梗阻以及梗阻程度判定是否行一期椎管减压,对于术中撑开复位后脊髓造影显示造影剂梗阻,或者脑脊液回流延迟现象>1 min者均行椎板切开减压,侧后方推顶复位骨块,再次造影判定复位情况。术后评价指标:患者矢状位后凸Cob角、伤椎矢状位高度指数、椎体压缩比率、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恢复情况以及术后1年随访椎体矢状位高度丢失情况和矢状位Cob角变化。结果:29例患者术中均行一期脊髓造影,造影例次43次,其中17例造影通畅,保留椎板不行椎管减压,12例造影剂梗阻或流动迟滞,行椎管减压,骨块推顶复位,再次造影通畅,造影阴性结果 93.1%,假阴性结果 6.9%。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6个月,伤椎椎体压缩比率由术前38.9%±11.2%恢复至术后16.8%±6.1%,随访时为20.7%±7.3%;局部后凸角Cob术前(15.8±4.6)°恢复至术后(7.0±2.6)°,随访时为(9.0±3.4)°;伤椎矢状位高度指数术前44.6%±9.3%改善至术后78.4%±7.5%,随访时为75.6%±7.9%。神经功能除Frankel A级无恢复外,其余B到D级均有1~2级功能改善。未减压组可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结论:在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手术过程中可采用脊髓造影,间接判定椎管骨块复位及神经受压解除情况,对于造影显示无梗阻或无脑脊液回流迟滞者可保留椎管后柱结构,造影显示脑脊液回流梗阻及回流迟滞者推荐行一期椎管减压融合,复位椎管内骨块治疗。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椎管内占位病变30例总结。已叙述一般资料,硬膜内髓外良性肿瘤占多数。在诊断定位中,对椎管平片,根性痛、感觉平面受损及椎管内碘油造影进行比较,以椎管造影定位率最高,见表5。但碘油造影长时停留在蛛网膜下腔并无不良反应。提示早期括约肌功能受损,多考虑恶性肿瘤或脊膜血管瘤。脑脊液动力学试验梗阻存在,脑脊液检查蛋白质量增高,细胞数正常,增加对本症的识认。对急性弛缓性瘫痪病人,要想到有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椎管内硬膜内髓外肿瘤手术切除固然疗效满意,而髓内手术也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颈椎侧方穿刺压腹试验判断椎管梗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侯效民 《浙江医学》2005,27(8):566-567,570
目的探索颈椎侧方穿刺压腹试验判断椎管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经脊髓造影证实的椎管梗阻患者42例和非椎管梗阻患者11例,同时施行颈穿压腹试验和腰椎穿刺Queckenstedt试验,并与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结果梗阻组颈穿压腹试验脑脊液压力上升幅度0~39(21±10)mmH2O,对照组为60~176(82±23)mmH2O,与Queckenstedt试验结论相一致,其判断椎管梗阻的敏感性为90.48%,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2.45%.结论颈穿压腹试验是一种新的脑脊液动力学检查方法,初步表明对判断上腰段以上椎管梗阻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椎管内疾病X线平片对诊断帮助不大,单纯脊髓造影亦仅能显示梗阻的平面,单向脊髓造影CT扫描对椎管内病变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但如果椎管梗阻严重,造影剂不能通过梗塞部位时,就不能确定病变的另一端以及病变的范围。双向脊髓造影CT扫描就完全解决了这些问题。现将资料完整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6例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男20例、女6例,平均年龄40岁,病史8天~2年。临床表现主要为局部疼痛,进行性肢体麻木、无力,下肢瘫痪及大小便失禁等。 二、检查方法:上行性造影常规腰穿,下行性造影可行小脑延髓池穿刺或颈1~2侧方穿刺。所用X光机为普通胃肠机,造影剂为水溶性非离子型造影剂,如优维显、伊索显,碘必乐等。所用剂量浓度为300mg/ml,下行性脊髓造影用8~10ml,上行性造影用10~15ml。检查时一般先做下行性造影,再做上行性造影检查,如果病情危重者,可以分次进行。间隔  相似文献   

6.
椎管造影对椎间盘脱出症的X线诊断分析章观达,程晓庭本文收集我院1988年~1994年间所做椎管造影22例,其中经椎管造影及手术证实为椎间盘脱出症12例,椎管造影诊断为椎间盘脱出症,手术结果为黄韧带肥厚症1例,L椎体滑脱及在L1水平椎管内血肿各1例。1...  相似文献   

7.
椎管内硬膜外神经鞘瘤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椎管内硬膜外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本文收集1989~2004年期间椎管内硬膜外神经鞘瘤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以神经根痛为首发症状,继而出现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腰穿显示椎管梗阻,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脊髓腔造影表现不典型,MRI可明确诊断;手术可完整切除肿瘤及其宿主神经。结论本病临床少见,术前明确肿瘤与硬脊膜的关系有一定困难,手术为惟一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以2例椎管内神经鞘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例,对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急略二者症状与体征的比较,忽略腰椎穿刺检查及脊髓造影是误诊的重要原因。脑脊液动力学改变和蛋白含量增高是椎管内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椎管内碘苯酯或Omnipaque非离子化造影可以全面动态地观察椎管内神经鞘瘤,为临床鉴别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9.
椎管内节段性营养动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椎管内节段性动脉的来源及分布的解剖特点,为防止椎管内手术或麻醉伤及脊髓营养动脉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15具成人标本,切开椎管后壁,在手术显微镜下和X线造影片上观察椎管内节段性营养动脉的来源,在脊神经节,脊神经前后根,脊髓表面的分布及其与脊神经节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椎管内-后纵隔哑铃型神经源性肿瘤4例.其表现为:脊髓受压,X线胸片显示纵隔肿块,椎弓破坏及椎间扩大;脊髓腔造影呈梗阻. 结合文献对发生学与诊断,特别对新的手术途径及其手术方法进行了讨论.经过随访获知疗效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42岁。双下肢进行性无力半年,伴根性疼痛,于1986年5月21日入院。查体:双下肢肌力0级。椎管造影示胸4椎体上缘完全性梗阻,考虑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术中见肿瘤位于胸3右侧硬膜外,质中,供血不太丰富,与神经根关系密切。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2.
椎管内肿瘤碘苯脂造影60例X线分析王殿林,崔振兴,彭金亮关键词:椎管肿瘤,造影/诊断本文观察了60例椎管内肿瘤各自不同类型的基本X线特征,个别病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明显,而X线常规检查无阳性所见,需变换体位或做其它方面检查.现分析于下。一般资料60...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腰椎及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方法运用X线影像学诊断对腰椎管内肿瘤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鉴别诊断。结果3例行腰椎管造影,1例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检查确诊。结论在MRI的医院,对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及椎管内肿瘤的鉴别诊断腰椎管造影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椎管内肿瘤临床上并不少见,如能早期及时诊断、治疗,大多预后良好,但因多种原因常导致误诊,而影响治疗。我院1993~1998年间共收治的椎管内肿瘤患者76例,误诊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例一般临床资料见表1。表1 8例椎管内肿瘤临床资料病例性别年龄症状、体征脊髓MRI或脊髓造影误诊疾病例1男39腰痛2年,向双下肢放射,L3,4叩击痛,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 ),腰骶部左侧感觉迟钝脊髓造影示:L3水平椎管硬膜下占位,伴脊椎管不完全梗阻椎间盘突出症例2女38双下肢麻木无力1年,腰部活动受限,大小便潴留,双下肢肌力级,腱反射亢进,病理征( …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25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椎管内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椎板减压,椎管探查,肿瘤切除术。结果:25例患者中的24例经过2个月-2年的随访,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手术优良率为75%,术前诊断经病理诊断证实。结论: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应仔细询问病史,严格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结合脊髓造影及MRI对其作出明确诊断;椎管内肿瘤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解除肿瘤对脊髓的压迫。  相似文献   

16.
患,男,37岁。因腰痛1年,双下肢麻木无力2十月,于1996年7月13日入我院脑外科。查体:腹股沟以下痛觉减退,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高,双膝反射亢进( ),双侧巴氏征( )。脊髓造影示:L1水平部分梗阻,呈杯口状。CT扫描:L1-3椎管内多个占位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椎间盘脱出游离于椎管内的X线,脊髓造影,CT椎间盘扫描和CTM的影像学特点。方法:通过20例经手术证实的椎间盘脱出游离于椎管内的病例,分析其影像学改变。结果:X线平片、能提供腰椎间盘损伤的一般信息。脊髓造影显示脱出于椎管内的间盘组织对硬膜囊前缘的压迹影。CT椎间盘扫描可发现脱出的软组织块影和骨质缺损、硬化和疏松改变。CTM能发现硬膜囊受压移位情况,又可以显示脱出的软组织块影对硬膜囊压迫的形态。结论:X线平片是进行检查的一个必要步骤。XT扫描能发现椎管内的软组织块影和椎体后部的骨质缺损、骨质硬化等特征性改变。cTM可以显示软组织块影,并能显示压迹形态,是比较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徐方元  刘晓红 《蚌埠医学院学报》1998,23(2):125-125,F002
磁共振成像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价值徐方元刘晓红椎管内肿瘤传统的椎管脊髓造影检查,有时可引起脊髓蛛网膜炎、神经根炎等〔1〕;而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1993年2月~19...  相似文献   

19.
王晖 《蚌埠医学院学报》1999,24(1):29-29,F002
探讨椎管造影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29例动态椎管造影结果进行分析,77例手术治疗者与术后诊断相对比。结果:102例阳性,27例阴性,77例手术楮 中有71例与造影相符,符合率达92.2%,结论:椎管造影诊断脊椎疾病具有独特优点,尚不能被CT和MRI完全取代。  相似文献   

20.
<正> 脊髓造影是神经内、外科临床上较常用的一种诊断椎管内及椎管周围疾病的检查方法。骨科、矫形外科有时亦采用。它对于确定椎管内及其邻近区域的病变部位或性质,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均具有重要意义。脊髓造影包括脊髓碘油造影、脊髓水溶性碘剂造影(如Conray等)、脊髓气造影以及新近开展的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和椎静脉造影等。除后两种造影检查要求具备必要的技术设备外,其他都比较简便、易行,目前在各综合性医院,甚至中、小医院都广为开展。但这种造影有时发生一些并发症,甚或导致患者死亡。兹将脊髓造影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