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靶控浓度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45例择期鼻内窥镜手术患者,ASA Ⅰ或Ⅱ级,根据舒芬太尼靶控浓度,随机均分为三组:Ⅰ组为0.4 ng/ml,Ⅱ组为0.5 ng/ml,Ⅲ组为0.6 ng/ml.分别记录麻醉前(T1)、意识消失时(T2)、插管时(T3)、插管后1 min(T4)、5 min(T5)各时点的MAP、HR、射血分数(SI)、心脏指数(C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加速指数(ACI)以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结果 MAP、HR、SI、CI、SVRI、ACI在T1、T2、T3、T5时点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4时点,MAP工组与Ⅱ、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 Ⅰ组较Ⅲ组上升幅度明显(P<0.05),SI、ACI Ⅲ组较Ⅰ组上升幅度明显(P<0.05),CI、SVRI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各时点的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组靶控浓度的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插管中均能保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但不同的靶控浓度对气管插管反应的抑制程度有差别.  相似文献   

2.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比较不同靶浓度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首先效应室分梯度靶控输注(TCI)丙泊酚.Ⅰ、Ⅱ、Ⅲ组TCI浓度依次为1.0、2.0、3.0 μg/ml.然后效应室TCI舒芬太尼,舒芬太尼浓度分别为0.2μg/ml(Ⅰ组)、0.3 μg/ml(Ⅱ组)和0.4 μg/ml(Ⅲ组),记录基础值(T0)、丙泊酚达1.0 μg/ml(T1)、2.0μg/ml(T2)、3.0 μg/ml(T3)、舒芬太尼靶控达平衡后1 min(T4)、插管即刻(T5)、插管后1 min(T6)、3 min(T7)、5 min(T8)的MAP和HR、BIS.结果 Ⅰ组T5~T7时、Ⅱ组和Ⅲ组T5、T6时的MAP较T4时增高(P<0.05).Ⅰ组T6~T8和Ⅲ组T6时HR均增快(P<0.05),但均未超过T0时.三组间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复合丙泊酚3.0 μg/ml输注时,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为0.3 μg/ml比较适宜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3.
单纯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单纯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对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按不同的瑞芬太尼预计血浆浓度随机分为4组(R2 、R4、 R6组,、即2、4、4、8ng/ml)。首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待瑞芬太尼血浆与效应室浓度达平衡后,记录患者BIS值。随后持续呼唤患者一分钟,并记录呼唤一分钟后患者的BIS值。结果:与基础BIS值相比,R8组患者BIS值明显降低(P〈0.05),R6、R8组BIS值组间丝袜无统计学差异(P〉0.05)。R6、R8组组内患者对瑞芬太尼反应个体差异很大。结论:当单纯血浆单纯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时,血浆和效应室浓度小于4ng/ml时不会引起起BIS值下降,5-8ng/ml有镇静作用,可以引起BIS值明显下降,但个体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对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靶浓度的雷米芬太尼对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全麻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R0、R2、R4、R6四组,每组15例。病人进入手术室静卧5min取得基础数据后,给予血浆靶浓度为3μg/ml的丙泊酚,5min后依分组情况分别给予血浆靶浓度为0、2、4、6ng/ml的雷米芬太尼,3min后行气管插管,并记录数据至气管插管后5min。所有病人均未给予术前药,病人意识消失后给予0.1mg/kg的维库溴铵,研究中应用辅助或机械通气以维持PET CO2在35~45mmHg。记录每分钟的MAP、HR、BIS,并将病人人室后(T0)、给雷米芬太尼前(T1)、气管插管前(T2)及气管插管后5min内的最大值(T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ng/ml的雷米芬太尼对BIS没有影响。R2组病人气管插管后存在插管反应,BIS明显升高,BIS变化趋势与MAP、HR变化趋势相一致。结论雷米芬太尼对BIS没有影响。BIS可以用来指导丙泊酚的用量,4ng/ml的雷米芬太尼是较佳的气管插管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反馈调控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在小儿先心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30例,随机均分为BIS反馈调控丙泊酚TCI组(A组)和丙泊酚持续泵入组(B组),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术中知晓、血管活性药以及丙泊酚使用剂量.结果 A组血管活性药和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B组(P<0.05或P<0.01).两组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术中知晓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中,BIS反馈调控丙泊酚TCI可降低血管活性药和丙泊酚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小儿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 45例择期全麻手术患儿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15例.舒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1μg/kg(S1组)、0.2μg/kg(S2组)和0.3μg/kg(S3组).3 min后三组均静注丙泊酚2.5 m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诱导.经口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T1)、静注舒芬太尼后(T2)、静注丙泊酚后(T3)、插管即刻(T4)、插管后2 min(T5)、5 min(T6)时的BP、HR和BIS.结果 S1、S2组在T4时SBP、DBP、MAP明显高于T1时(P<0.05);而S3组变化不明显,但与S1组同一时点比较,SBP、DBP、MAP明显低于S1组、HR慢于S1组(P<0.05).三组间各时点的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舒芬太尼0.3 μg/kg复合丙泊酚诱导能较好地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BIS-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注射泵闭环丙泊酚TCI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丙泊酚的节约效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纳入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4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分组分为闭环组和开环组,每组20例.闭环组采用BIS监测闭环丙泊酚TCI维持全身麻醉,开环组采用BIS监测下人工调整丙泊酚TCI血浆效应浓度2~5 mg/L维持全身麻醉,BIS目标值50±5;瑞芬太尼血浆效应浓度4μg/L TCI.记录两组在入室后5 min(T0)、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5 min(T3)、手术切皮时(T4)、切皮后30 min(T5)、缝皮(T6)、手术结束(T7)、意识恢复(T8)、拔管即刻(T9)及拔管后5 min(T10)等时点MAP、HR、BIS值的变化,同时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及维持丙泊酚用药量、苏醒时间及进入PACU时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及Ramsay镇静评分. 结果 术中维持丙泊酚剂量闭环组[(6.2±1.4) mg· kg-1·h-1]较开环组[(6.9±1.0)mg·kg-1·h-1]降低了10%,两组各时点MAP、HR、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环组切皮时MAP、HR、BIS波动明显小于开环组(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NRS及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IS-TCI注射泵闭环丙泊酚TCI与常规BIS监测下开环丙泊酚TCI可同样安全地应用于临床,可对患者个体化合理给予全身麻醉药物,并可部分降低术中丙泊酚使用剂量,降低麻醉后手术前的循环波动.同时,避免麻醉医师手动调控TCI靶控血浆浓度,极大地降低了麻醉医师的工作量,并使围麻醉期更加平稳安全.  相似文献   

8.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国内外陆续将靶控输注(TCI)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应用于临床,但两者结合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报道甚少。本研究旨在检验在BIS监测指导下丙泊酚TCI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90例ASAⅠ或Ⅱ级自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年龄29~69岁,体重41~88kg,排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与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在肝癌氩氦刀冷冻治疗术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拟行此类手术的肝癌患者40例,按完全随分组法分为丙泊酚组(A组)、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B组),每组20例.两组均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使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维持在同一水平,观察意识消失时间及体动情况,分别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即刻(T1)、术中30(T2)、50(T3)、70 min(T4)以及手术结束时(T5)的血压、心率、体温、BIS和丙泊酚血浆靶浓度,手术结束后统计丙泊酚使用总量,观察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 B组T2、T3、T4时SBP、MAP比A组降低(P<0.05);B组T2、T3、T4时HR比A组减慢(P<0.05);丙泊酚使用总量B组(380±42)mg,小于A组(550±54)mg(P<0.05);术中出现肢体扭、呛咳等副作用发生情况率B组少于A组(P<0.05);意识消失时间B组(20±3)s,小于A组(42±5)s,(P<0.05),而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B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氩氦刀冷冻治疗术中,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联合用药与单纯靶控输注丙泊酚比较,不仅减少了丙泊酚的总用药量和副作用,而且在有一定镇痛作用的同时增强了镇静效果,又不延长苏醒和定向力恢复时间,临床上应用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丙泊酚效应室靶控浓度与脑电双频指数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人靶控输注(TCI)丙泊酚时不同效应室靶控浓度与脑电双频指数(BIS)变化的关系,以及镇静和麻醉时效应室靶控浓度的适宜设置值。方法18例老年病人静脉TCI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的设定从0·5μg/ml开始,当效应室靶控浓度上升到血浆靶控浓度水平时,将血浆靶控浓度调高0·5μg/ml,使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阶梯式上升,直到效应室靶控浓度达到3·5μg/ml。记录每个效应室靶控浓度水平时的MAP、HR、RR、SpO2、BIS值和Ramsay镇静评级,同时测定丙泊酚血药浓度。结果丙泊酚效应室靶控浓度与实测血药浓度呈高度直线相关(r=0·9982,P<0·01),预测误差中位数(MDPE)=5%,预测误差绝对值的中位数(MDAPE)=12·7%,摇摆率(Wobble)=12·0%。效应室靶控浓度与BIS值呈高度直线负相关(r=-0·9985,P<0·01),回归方程:BIS值=92·94-17·77×效应室靶控浓度值(R2=0·9771,P<0·01)。当效应室靶控浓度达到0·5μg/ml时,50%的病人镇静评级达到3级。效应室靶控浓度达到3·5μg/ml时,MAP的降幅达到基础值的34%,自主呼吸率稍有降低,吸氧条件下SpO2保持在95%以上。结论丙泊酚效应室靶控浓度与BIS值呈负相关,可以用其评估镇静深度。对于老年病人,丙泊酚效应室靶控浓度在0·5~1·0μg/ml时已获得临床镇静效果,2·0~2·5μg/ml时达到全麻诱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反馈靶控输注(TCI)和病人自控镇静(PCS)在硬膜外麻醉下择期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50例ASAⅠ~Ⅱ级、年龄18~70岁的妇科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成T组(TCI)和P组(PCS),每组25例。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使麻醉平面维持在T6以下,同时连接TCI系统和PCS系统并设置参数。切皮前5min开始系统给药,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给药,持续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频谱边界频率(SEF)、高频(HF)、低频(LF)的变化,并评定镇静深度(OAA/S评分法)。术毕记录丙泊酚的总用量及按压次数、苏醒时间和手术医师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P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T组(P<0.01),而各时间点MAP、BIS、SEF、HF、LF、LF/HF、HRV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及手术医师的满意度一致(P>0.05)。结论 PCS和反馈TCI是两种安全有效的镇静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TCI)丙泊酚预测效应部位浓度(EC)值与麻醉趋势指数(NTI)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关系。方法 ASAⅠ或Ⅱ级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30例,诱导插管前均TCI丙泊酚镇静,靶浓度从0.5mg/L开始递增,递增梯度为0.5mg/L,每一浓度输注5min,直至OAA/S评分为0,5min后停止。监测并记录患者NTI、麻醉趋势分级(NTS)及BIS。计算5%、50%及95%患者在语言反应消失(LVC)及意识消失(LOC)时的预测EC、BIS和NTI。结果丙泊酚预测EC与BIS和NTI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2分别为0.787、0.792)。5%、50%及95%患者出现LVC时的预测EC分别为1.2、1.8和2.5mg/L,BIS分别为78.2、68.2和59.2,NTI分别为73.9、64.9和55.8。5%、50%及95%患者出现LOC时的预测EC分别为1.6、2.6和3.5mg/L,BIS分别为74.6、58.2和41.5,NTI分别为66.2、55.8和45.3。结论 TCI丙泊酚时患者出现LVC及LOC时预测EC总是在一定的范围波动。丙泊酚预测EC与BIS和NTI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与BIS比较,出现意识状态改变时NTI数值变化范围较小,用于反映麻醉中患者LVC及LOC可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异丙酚病人自控镇静与靶控镇静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比较异丙酚病人自控镇静术(PCS)与靶控镇静术(TCI)在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行下肢或下腹部手术的成年患者,硬膜外麻醉满意后,随机分成两组,PCS组行病人自控镇静,单次剂量0.3mg/kg,锁定时间2min;TCI组行靶控输注,术中维持镇静深度于OAA/S镇静评分3分。监测不同时点的镇静评分、双频谱指数(BIS)、边缘频率(95%SEF)、异丙酚靶浓度(CP)及血药浓度(Cm)、术中遗忘及镇静满意程度,并比较BIS、95%SEF及Cm与镇静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患者均对镇静效果满意,PCS组镇静深度较浅,异丙酚用药量较TCI组少(分别为 2.5mg·kg-1·h-1与 3.8mg·kg-1·h-1,P<0.01),且个体差异明显。TCI组血药浓度平稳,并与靶浓度基本相符,术中及术后遗忘率较自控镇静组高(分别为31%与69%,P<0.01)。BIS与镇静评分的相关性(γ=0.73)较95%SEF及Cm高。结论 两种方法镇静效果均满意,但又各具特点。自控镇静体现了个体化给药原则,用药量较少,其合理的设置至关重要。靶控镇静的深度平稳且易于调控,遗忘良好,但由于其治疗窗较窄,需要有良好的监测。BIS是监测硬膜外麻醉中镇静深度的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效应室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舒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探讨合适的TCI浓度.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5例):舒芬太尼效应室TCI浓度0.2 μg/L组(A组)、0.3 μg/L组(B组)、0.4 μg/L组(C组)、0.5 μg/L组(D组)和芬太尼静脉推注3μg/kg组(E组).依据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Narcotrend指数(narcotrend index,NI)指导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及丙泊酚TCI浓度的调节.于诱导前(T0)、喉罩置入前即刻(T1)喉罩置入后即刻(T2)、喉罩置入后5 min (T3)、手术开始(T4)、气腹建立(T5)、开始游离胆囊(T6)、胆囊动脉游离完毕(T7)、切下胆囊(T8)、术毕(T9)、睁眼(T10)、拔出喉罩(T11)及离室(T12)记录MAP、HR和NI值;记录血管活性药使用情况及术中丙泊酚调节次数;记录术毕至患者清醒时间.结果 T1、T2、T3较T0时间点各组MAP和HR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A组3个时间点MAP分别为(75±6)、(79±7)、(75±6)mm Hg(1 mm Hg=0.133 kPa),与其他各组比较下降幅度最小;与T0比较,T6时间点各组MAP均升高(P<0.05);在T6时间点A、B组MAP分别为(117±11)、(114±13) mm Hg,显著高于C组(P<0.05);在T11点,B、C、D组MAP和HR低于E组(P<0.05);术中C组丙泊酚调节(2.5±0.6)次,在所有组别中最少且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与A、B、E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患者苏醒时间为(13.3±3.4) min,与E组患者比较明显延长(P<0.05).结论 效应室TCI舒芬太尼可有效地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较适诱导和较适维持浓度分别为0.2、0.4 μg/L.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作为丙泊酚靶控输注的反馈控制变量用于硬膜外麻醉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病人镇静的效果. 方法 60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反馈靶控输注组(FTCI,n=30)和靶控输注组(TCI,n=30).丙泊酚的血浆靶控浓度均设定为2 mg/L,TCI组整个手术期维持不变,FTCI组BIS作为控制变量设定在70.记录并比较两组BIS值、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丙泊酚的单位标准化剂量、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的遗忘程度和满意度. 结果 FTCI及TCI组BIS最高值分别为76.1±6.4、86.0±8.6,最低值分别为69.0±4.5、60.9±11.8,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 = -5.058,-3.513;P=0.000);平均动脉压的最高值分别为(90.9±14.2)、(100.4±11.6)mm Hg,最低值分别为(74.2±12.5)、(63.8±13.8) mm Hg,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2.838,-3.059;P=0.006,0.003);定向力恢复时间分别为(440.8±141.0)s、(576.4±120.5)s,两组也有统计学差异(t=-4.004,P=0.000);FTCI组丙泊酚总剂量明显低于TCI输注组[分别为(510.48±82.75)mg与(620.65±76.79)mg,t =-5.345,P=0.000],单位标准化剂量亦较低[分别为(5.08±1.26)mg和(6.02±0.86)mg,t =-3.375,P=0.001];两组术中的遗忘程度、满意度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BIS作为丙泊酚镇静的反馈控制变量可行,镇静深度适宜,且丙泊酚用量少,定向力恢复快,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丙泊酚靶控输注诱导时的EC50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丙泊酚靶控输注(TCI)诱导时患者意识消失及痛反应消失的理论血液半数有效浓度(EC50)和效应室EC50以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值(AAI50)的变化。方法20例无神经精神疾病、无药物与酒精滥用史及听力正常的择期全麻手术成年患者(ASAⅠ~Ⅱ级),实施丙泊酚TCI诱导,起始靶浓度为1μg/ml,每隔2分钟递增0.5μg/ml,直至病人镇静警觉评分(OAA/S)为0,观察效应室浓度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变化。根据概率分析估计丙泊酚的理论血液及效应室EC50和AAI50。结果丙泊酚TCI诱导时,意识消失(OAA/s≤2)的血液和效应室EC;。分别为2.17μg/ml(95%的可信限为2.05~2.38μg/ml)和1.64μg/ml(95%的可信限为1.52~1.91μg/ml),AAI50为37.8(95%的可信限为32.2~40.9);痛反应消失(OAA/S=0)的血液和效应室EC50分别为2.32μg/ml(95%的可信限为2.20~2.54μg/ml)和1.74μg/ml(95%的可信限为1.62~2.00μg/ml),AAI50为27.7(95%的可信限为23.4~30.4)。结论丙泊酚TCI系统可通过预测血液及效应室浓度提示患者意识和痛反应是否消失。AAI值随丙泊酚血液及效应室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是预测麻醉浓度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