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临床上将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分为临床、亚临床(SPI)和潜伏感染(LPI)三种形式。既往有关HPV感染的研究多集中于临床典型尖锐湿疣(CA)上,在SPI和LPI的研究较少见。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人体HPV感染多为后两者形式,是CA治疗后高复发的主要原因。SPI肉眼难以分辨疣体,临床诊断较困难,对 相似文献
2.
尖锐湿疣(CA)转归与众多因素相关,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序列不同导致其致病力、发病部位及预后各不相同,高危型CA与外阴、生殖器肿瘤发生关系密切,对HPV型别的检测是治疗CA有力的风向标。HPV对免疫系统的攻击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异常,CD4+和CD8+细胞及其比值发生变化,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γ、IL-12、IL-18、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改变及其他免疫细胞活性降低。HPV亚临床感染作为疾病系谱发展过程,在临床中更为常见,其转归因素的研究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不同亚型与尖锐湿疣亚临床感染患者病情转归的关系.方法:对确诊的62例SPI患者随访8个月,以临床表现和醋酸白试验判定SPI 3种转归结局:发展为典型CA、SPI持续存在、SPI消失,依次分为A组、B组、C组;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62例SPI患者感染的HPV亚型,分析HPV亚型与SPI 3种转归结局的关系.结果:62例SPI患者共检出9种HPV-DNA亚型合计125个,其中单一型别感染45例(72.58%),低危型感染38例(61.29%).多重型别感染、高危型感染的复发率高于单一型感染、低危型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I的转归与感染的HPV亚型有关,临床应重视多重型别和高危型别感染患者的随访. 相似文献
4.
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类型与细胞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 (CA)患者组织中HPV感染的类型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技术检测组织中HPVDNA ,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 ,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结果 CA患者组织中HPV阳性率为 96 2 0 % ,假性湿疣 (PCV)患者组织中HPV阳性率为 5 0 0 %。CA组外周血CD3+ T细胞、CD4 +T细胞、CD4 + /CD8+ T细胞分别为 (5 1 2 3± 5 5 1) %、(2 3 5 2± 4 90 ) %、0 90± 0 84均低于PCV组 (6 0 31±9 4 6 ) %、(35 13± 5 94 ) %、1 5 5± 0 77和正常体检对照组 (6 1 0 1± 9 2 1) %、(36 4 6± 6 0 4 ) %、1 5 9± 0 78(均P<0 0 1) ;CA组外周血CD8+ T细胞为 (2 5 98± 5 78) %均高于PCV组 (2 2 6 7± 2 94 ) %和正常体检对照组 (2 2 86± 3 0 1) % (均P <0 0 5 ) ;CA组血清中IL - 12产生水平为 (6 1 38± 5 38) %均低于PCV组 (82 0 3± 9 0 1) %和正常体检对照组 (81 75± 10 18) % (均P <0 0 5 ) ;不同型别HPV感染的CA患者之间外周血CD3+ 、CD4 + 、CD8+ 、CD4 + /CD8+ 和血清中IL - 12产生水平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CA患者存在细胞免疫缺陷 ,不同型别HPV感染的CA患者之间细胞免疫功能无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阴尖锐湿疣患者高危型HPV感染,及早防治宫颈癌。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6月到我院皮肤性病科接受治疗的患有外阴尖锐湿疣的女性患者106例,同时选取同一时期接受筛查的无尖锐湿疣女性患者116例,避开患者月经期,用取样刷刷取宫颈脱落细胞或疣体上皮细胞,选用广州安必平公司生产的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试剂盒(PCR-反向斑点杂交法)进行检测,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病理科,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结果 CA实验组低危型HPV感染阳性率93.4%。其中重叠高危型HPV(16、18、53、35、58等)感染者为64.1%。筛查组低危型HPV总感染率18.9%,重叠高危型占12.9%,尖锐湿疣组高危型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对尖锐湿疣病患进行临床治疗时,同时对其进行高危型的HPV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能够实现早期预防子宫颈癌的作用,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复发性尖锐湿疣及其亚临床感染的中医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阳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16(2):40-42
尖锐湿疣是因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HPV)而致的高发病率的性传播疾病,其病损表现为良性表皮肿瘤,少数可演变为恶性肿瘤。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大多只能清除疣体,但其反复发作和亚临床感染等尚未有特效疗法。该文介绍应用中药外治内服治疗和控制尖锐湿疣反复发作和亚临床感染,取得了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CA)组织与人乳头瘤病毒(HPV)及解脲脲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普通妇科门诊患者624例,性罪错妇女55例,吸毒妇女45例,正常女性52例共776例不同人群妇女进行尖锐湿疣流行情况调查。取阴道分泌物分别测Uu、淋球菌、滴虫、念珠菌感染情况,对CA阳性病例留取疣组织作标本,其他各组行宫颈刮片分别行HPV检测。结果 CA组织HPV-6型与11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4.1%与91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疣毒净制剂治疗女性HPV亚临床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HPV亚临床感染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内服外用中药疣毒净制剂,每日一剂,对照组为空白对照组,1个月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记录皮疹消退情况,并用PCR方法监测皮损区治疗前后的病毒清除率。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中有29例皮疹消退,且检测病毒为阴性,病毒清除率为72.5%,对照组有7例皮疹消退且检测不到病毒,病毒自发消退率为17.5%。结论中药疣毒净制剂治疗SPI疗效较好,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宫颈亚临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SPI)的阴道镜图象特征,探讨影视阴道镜在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11月至2004年9月间我院宫颈病门诊病人4146例,均行阴道镜检查并活检,对其中215例肉眼无湿疣表现,但阴道镜检查显示有SPI特征性图象的临床资料与116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部分无临床表现,但阴道镜下所显示的特征图象与病理诊断确诊为宫颈上皮HPV感染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最后确诊为宫颈HPV感染的116例病人中,细胞学提示HPV感染为2例(1.7%),醋酸白试验阳性图象表现的有60例(51.7%),镶嵌加点状血管图象表现的有14例(12.1%),仅有点状血管表现的10例(8.6%),白斑块或表面粗糙不平的10例(8.6%),具混合性特征图象表现的有22例(8.9%)。215例中确诊为HPV感染的116例。其试验灵敏度为53.9%,特异性为99.4%,阳性预测值为84.6%。结论 影视阴道镜在诊断子宫颈SPI感染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具有简便、价廉、符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型别,CA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的情况.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的方法对77例CA患者和同期无外阴CA的64例对照进行HPV检测及分型.结果 77例CA患者标本中检出HPV阳性64例,阳性检出率84.4%,高于对照组的18.75%(P<0.01),共检出12种HPV基因型别,其中低危型(HPV6,11、43、44)感染21例,占32.8%;高危型(HPV16、18、31、33、45、56、58、73)感染30例,占46.9%;高低危同时感染13例,占20.3%.结论 外阴CA患者HPV感染较为普遍,且高危型感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对CA患者进行HPV-DNA检测,必要时进行相应治疗,以期降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外阴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CA)和外阴鲍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BP)患者宫颈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出情况,尝试为此类患者群的宫颈病变筛查或宫颈癌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选取自2007年1月至6月间在我院妇科门诊首次就诊的44例外阴CA和7例外阴BP患者,采集宫颈细胞应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凯普HPV分型)行21种HPV—DNA亚型检测;同期检测5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对照。结果:外阴CA组和BP组的宫颈高危型HPV检出率分别为56.82%和85.71%,均显著大于对照组(20.37%),P〈0.01;外阴HPV感染组较对照组更易发生高危型HPV的多重感染(P〈0.05),其中以二重和三重感染为主;外阴CA患者的宫颈HPV感染以低危型11、6亚型为主,高危型HPV感染中以58、16、52亚型位居前三位,其中检出CINⅡ级1例;外阴BP组中宫颈HPV感染以16亚型为主,检出CINⅠ级、Ⅱ级共2例。结论:外阴CA和BP患者,临床体征明显,易于诊断,但可能会伴发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从而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甚至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该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患者100例,对患者进行TCT检测(液基波层细胞检测)、宫颈活检、阴道镜检查以及高危HPV DNA检测,分别对各组的HPV值及HPV阳性率进行分析,以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关系。结果经过TCT检测后,100例患者诊断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60例、宫颈炎症患者40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HPV值显著高于宫颈炎症患者的HPV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宫颈活检取样分级后,分为宫颈癌患者22例,CINⅠ患者例数为12例,CINⅡ患者例数为16例,宫颈炎症患者40例;宫颈癌患者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具有很大的临床相关性。通过HPV的检测,可以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进行筛查,以便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及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与生殖器感染癌变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7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 264例妇产科患者,其中生殖道感染检出548例,检出率为43.35%,共检测出468例高危型HPV患者,其检测的阳性率为37.03%),468例患者均通过杂交捕获法(hc2 HPV DNA)与薄层液基细胞检测法(TCT)联合检测宫颈外口及宫颈管脱落细胞,同时对HPV基因型进行分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548例生殖道感染患者中,297例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感染率为54.20%,与无生殖道感染的妇产科患者感染率23.88%(171/716)相比,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548例生殖道感染患者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169例,复发性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136例,滴虫性阴道炎感染114例,沙眼衣原体感染56例,解脲支原体感染39例,淋病奈瑟球菌感染34例,其中高危型HPV感染例数分别为101例、83例、71例、29例、7例、6例,阳性率分别为59.76%、61.03%、62.28%、51.79%、17.95%、17.65%。结论生殖器感染与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相关,生殖器感染率越高的人群,高危型HPV阳性感染率越高,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复发性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滴虫性阴道炎感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高危型HPV感染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来该院接受宫颈筛查的患者中,方便选择可疑患者100例,通过HPV DNA检测和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和组织病理学宫颈病变三阶梯检查诊断,分析各组的HPV值和HPV阳性率,探讨HPV感染与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临床关系.结果 该次探讨中,100例患者经过HPV DNA检测、TCT检测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共60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者,40例宫颈炎者;HPV值宫颈炎者低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活检分级显示,40例宫颈炎、12例CINⅠ、22例宫颈癌、16例CINⅡ;HPV阳性率宫颈癌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感染与癌前病变及宫颈癌间存在着较大的临床相关性;临床通过HPV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为探讨CO_2激光浅表凝固法治疗女性外生殖器尖锐湿疣亚临床感染的疗效,随机将病人分为A组对照组(CO_2激光治疗显性疣),B组治疗组(CO_2激光同时治疗显性疣及亚临床感染),B组一次CO_2激光手术治愈率(93%)高于A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7,P=0.025),伤口愈合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2,P>0.05)。可以认为,应用CO_2激光去除显性尖锐湿疣的同时,用浅表凝固法处理亚监床感染病灶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尖锐湿疣的复发,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咪喹莫特对伴有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HPV DNA的影响研究.方法 将80例伴有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患者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每组40例.物理组采用高频电刀电灼治疗,咪喹莫特组给予咪喹莫特治疗.比较两组伴有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清除率;复发率;干预前后患者HPV DNA病毒载量.结果 咪喹莫特组伴有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清除率和物理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咪喹莫特组复发率低于物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HPV DNA病毒载量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咪喹莫特组HPV DNA病毒载量低于物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喹莫特对伴有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尖锐湿疣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HPV DNA的影响大,可有效清除瘤体,降低HPV DNA病毒载量,预防复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每年浸润性宫颈癌新发病例约50万,我国其患病率及死亡率约占世界1/3,具有年轻化的趋势.自1976年Zur Hansen提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可能是性传播致癌因素以来,HPV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成为肿瘤病毒病因研究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