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高血压无左室肥厚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方法对35名高血压无左室肥厚合并糖尿病患者(A组)和33名健康对照者(B组),应用M型、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应用彩色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分别检测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及二尖瓣环收缩期、舒张期运动速度,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两组间LVEF、FS、LVM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A组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峰明显高于B组,等容舒张时间(IVRT)较B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VS)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VE/VA比值均明显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1)本文高血压无左室肥厚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均有异常改变;(2)TDI技术比PWD技术准确,二者结合,可以为评估左心室功能提供更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冠心病患者肺静脉血流频谱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冠心病组 4 0例 ,无心脏疾患者 (对照组 ) 30例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肺静脉血流频谱(PVEP)、二尖瓣血流频谱 (MVFP)的变化和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冠心病组PVEP中S峰速度加快 ,D峰速度减慢 ,S/D >1,AR波明显加快 ,持续时间延长 ,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 (P <0 0 0 1) ;MVFP中E峰降低 ,A峰增加 ,E峰减速时间 (EDT)延长 ,E/A <1。结论 肺静脉血流频谱结合二尖瓣血流频谱能较全面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7例,询问病史、体检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收缩末期左、右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功能测定用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值,以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根据E/A值的大小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E/A≥1组视为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n=54例),E/A<1为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组(n=83例)。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及血生化检测。结果: (1)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组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LVEDD明显高于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偏相关性分析显示左室舒张功能与LVEDD、24hSBP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0,0.40,P<0.01)。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左心功能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及斑块的形成是否相关。方法选取门诊老年病人461例,行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IMT及斑块数量,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的收缩功能参数[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环收缩峰值速度(Sa)]以及舒张功能参数[二尖瓣口血流E峰(E)、二尖瓣口血流A峰(A)、E/A、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二尖瓣环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E/Ea]。结果与颈动脉超声正常组相比,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病人左室EF、FS下降,Sa、Ea、E/A减小,A、E/Ea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01)。颈动脉斑块数量与心功能减退程度具有相关性(P0. 05)。结论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预示着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减退,颈动脉斑块负荷增加与左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减退呈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脉冲波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超重和单纯肥胖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以探讨单纯肥胖患者早期心脏功能的改变。方法:根据体重指数将143例无其他心血管疾病者分为正常体重组(体重指数18.5~23.9kg/m2,n=57),超重组(体重指数24.0~27.9kg/m2,n=53),肥胖组(体重指数≥28.0kg/m2,n=33),比较各组间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IVS)厚度、左心室后壁(PW)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重量(LV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和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脉冲波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环侧壁收缩期运动峰速度(Sm)及二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m),E/A,E/Em的差异,并分析这些指标与体重指数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体重组比较,超重组左心房内径增大、室间隔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体重组比较,肥胖组左心房内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重量均增加,二尖瓣环侧壁收缩期运动峰速度、二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下降,而E/Em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变化与体重指数的相关性:左心房内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重量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传统的表示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的超声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E/A与体重指数均无相关性,而脉冲波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参数二尖瓣环侧壁收缩期运动峰速度、二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与体重指数呈负相关,E/Em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结论:单纯肥胖可导致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壁厚度、左心室内径增加,而脉冲波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够早期检测出肥胖所致的亚临床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电图QRS波群离散度(QRSd)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构型及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金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心电图测定两组受试者QRSd,超声心动图检测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等左心室构型指标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二尖瓣口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晚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E/A)、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瓣环运动峰值速度比值(E/e’)等左心室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QRSd与左心室构型指标、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评估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及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情况,采用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分析心电图QRSd评估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价值。结果 高血压组QRSd、IVS、LVPW、LVEDD、LVMI、E/e’高于对照组,FS、E/A等指标低于对照组(t=19.249、10.979、...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脏左室功能的改变. 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显像(DTI)检测74例高血压病患者及94例正常对照者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结果高血压病组左室质量指数、跨二尖瓣血流频谱速度A及E/A比值和DTI频谱速度s、a及e/a比值较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左室射血分数(LVEF)、跨二尖瓣血流频谱速度E和DTI频谱速度e在高血压病组及正常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DTI的收缩期峰速度与LVEF和舒张期峰速度比值e/a与E/A在两组间均呈显著相关(P<0.05). 结论高血压病患者收缩期峰速度s及舒张晚期峰速度a增加,提示左室收缩功能增强,左室僵硬度增加,左房辅助泵功能增强;DTI能早期、敏感地发现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人心脏结构及左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60例OSAHS病人为观察组;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检查心脏结构和左心室舒张功能,并测定每搏量(SV)、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比较两组心脏结构和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左室舒张末内径(LV)、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房舒张末内径(LA)、室间隔厚度(IVS)、右室舒张末内径(RV)、肺动脉内径(PA)、右房舒张末内径(RA)、主动脉内径(AO)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二尖瓣血流频谱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E/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室间隔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m)、室间隔Em/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m)、左室后壁Em、左室后壁Em/Am、二尖瓣环Em、二尖瓣环Em/Am功能均低于对照组(P0.05),二尖瓣环Am、室间隔Am、左室后壁Am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FS、LVEF、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Sm)、室间隔Sm及左室后壁Sm功能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OSAHS病人心脏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且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肾功能异常对恶性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恶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肾功能分为肾功能正常组(31例)和肾功能异常组(32例),测量左心室重量(LVM)、重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室后壁厚度(LVPWT)以及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E峰)与舒张晚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A峰)、E/A比值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脏功能指标。结果:与肾功能正常组比较,肾功能不全组IVST[(11.6±1.9)mm比(13.0±2.0)mm]、LVPWT[(10.6±1.9)mm比(12.7±1.4)mm]、LVEDd[(48.4±6.6)mm比(52.5±3.9)mm]、RWT[(0.44±0.08)mm比(0.51±0.07)mm]、LVM[(208.1±77.5)g比(264.2±63.1)g]、LVMI[(114.5±39.2)g/m2比(152.6±39.0)g/m2],左室肥厚比例(25.0%比85.7%)明显增加(P<0.05),而LVEF、E/A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肥厚较肾功能正常患者更加明显,而收缩、舒张功能指标改变差别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脏左室功能的改变。 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显像(DTI)检测74例高血压病患者及94例正常对照者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结果:高血压病组左室质量指数、跨二尖瓣血流频谱速度A及E/A比值和DTI频谱速度s、a及e/a比值较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左室射血分数(LVEF)、跨二尖瓣血流频谱速度E和DTI频谱速度e在高血压病组及正常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DTI的收缩期峰速度与LVEF和舒张期峰速度比值e/a与E/A在两组间均呈显著相关(P<0.05)。 结论:高血压痛患者收缩期峰速度s及舒张晚期峰速度a增加,提示左室收缩功能增强,左室僵硬度增加,左房辅助泵功能增强;DTI能早期、敏感地发现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老年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 老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曲美他嗪组(48例)。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临床症状,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充盈分数(LVRFF)及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E/A)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曲美他嗪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曲美他嗪组显效率37%,总有效率96%(P<0.01);治疗后两组心率、血压均无明显变化;LVEF、FS、LVEDD、LVRFF和E/A均有所增加(P<0.01),两组间比较曲美他嗪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老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慢性间歇性低氧(CIH)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动物模型,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不同左心室几何构型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方法 65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置于CIH舱内建立模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动物模型。造模后8周(51只兔)将左心室几何构型分为正常左心室构型(NG)组、向心性左心室重构(CR)组、向心性左心室肥厚组(CH)组和离心性左心室肥厚(EH)组,比较4组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参数。结果左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CR组、NG组、CH组、EH组依次降低,等容收缩时间(IVCT)、射血时间(ET)在CR组、NG组、CH组、EH组依次增加;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收缩期速度(Sm)在NG组、CR组、CH组、EH组中依次降低。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舒张期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E/A、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速度(IVS-Em)在NG组、EH组、CR组、CH组依次降低,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舒张期晚期速度(IVS-Am)、等容舒张时间(IVRT)、E峰减速时间(DT)在NG组、EH组、CR组、CH组依次升高;Em/Am在CR组、NG组、EH组、CH组依次减低,E/Em依次升高;舒张早期左室内血流播散速度(Vp)在NG组、CR组、EH组、CH组依次降低。结论 CIH早期可影响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EH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明显,CH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对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功能进行检测分析,旨在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心功能改变。方法:入选糖尿病患者42例(糖尿病组),健康体检者3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利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口及右上肺静脉血流参数,包括左室舒张早期E峰速度峰值(E)、舒张晚期A峰速度峰值(A)、计算E/A比值、心房收缩期肺静脉逆向流速峰值(ap)。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患者组舒张功能指标E/A[(1.12±0.14)比(0.95±0.56)]明显降低(P<0.05),ap[(23.54±2.91)cm/s比(31.73±9.97)cm/s]明显升高(P<0.001)。结论:糖尿病患者首先出现左室舒张功能下降,表现为E/A比值降低,肺静脉逆向流速峰值升高,对糖尿病患者应尽早进行心功能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心功能不全,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梗死并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单纯高血压病患者100例(高血压组)、单纯脑梗死患者100例(脑梗死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患者100例(合并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相关超声学指标资料,其中收缩功能指标为射血分数,舒张功能指标为二尖瓣血流图上早期充盈的E峰和晚期充盈的A峰血流速度的比值(简称E/A比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它们的相关性。结果 3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均无相关性(P>0.05),与左心室舒张功能有相关性((P<0.05),且合并组斑块形成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性更显著((P<0.01)。结论 3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合并组的相关性更明显;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越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2D-STI)在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HHD)患者心肌微循环灌注及左心室收缩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抚州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老年HHD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就诊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超声心动图参数。心肌声学造影(MCE)参数分析时,将观察组按心肌节段厚度分为两组,观察1组(n=30,心肌节段增厚),观察2组(n=30,心肌节段正常),对比3组MCE参数及心肌节段厚度(MST),分析MCE参数与HHD患者MST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左心房心肌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mSRs)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E/A、左心房心肌舒张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mSRe)、心房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mSR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LVEDV、LVESV、E、A、mSRs、mSRe、mSRa评估老年HHD患...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新建中复脉汤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新建中复脉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超声心动图检测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E/A比值);E峰减速时间(Dt值)和等容舒张时间(IVRT);收缩期S波/舒张期D波;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峰速度(E/E’比值);左房容积指数(LAVI)等左室舒张功能参数。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左室舒张功能参数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建中复脉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舒张性心力衰竭,能改善临床症状及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功能参数,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及舒张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高血压LVH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降压组)和麝香保心丸组(降压+麝香保心丸组),两组各65例。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和超声心动图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显著性下降(P<0.01),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UCG)参数: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二尖瓣早期血流峰速度/晚期血流峰速度(E/A)比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醛固酮浓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在降压治疗基础上进一步改善高血压LVH及舒张功能障碍,其可能机制是降低血浆醛固酮水平。  相似文献   

18.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15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80例正常人的左室结构及功能参数,显示糖尿病患者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左室心肌重量增加,伴有大血管病变者更为明显;左室舒张功能异常,表现舒张早期二尖瓣口的血流值速度和二尖瓣前叶活动曲线的E峰至F点斜率(MEF)降低,左房收缩时二尖瓣口的血流峰值(PVA)和PVA与PVE的比值升高(P〈0.01);收缩功能异常仅见于伴大血管病变的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评估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LVDHF)患者左心形态及舒张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LVDHF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72例作为对照组。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LVDHF患者的左心形态指标及舒张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房内径(LAD)以及室间隔厚度(IVST)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左室内径(LVD)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血流峰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Ea)及反向血流速度(Ar)显著高于对照组,早、晚期的运动速度比值(Ea/Aa)、血流传播速度(Vp)及峰速比(S/D)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脏指数(C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LVDHF患者左心形态以及舒张功能均具有较好的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舒张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改变。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将 3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分为合并二尖瓣反流组及无二尖瓣反流组 ,观察其二尖瓣及肺静脉血流频谱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 扩张型心肌病无二尖瓣反流组中仅有 41.2 %患者二尖瓣血流频谱 E/ A小于 1,其余均表现为 E/A大于 1,甚至 E/ A大于 2。扩张型心肌病合并二尖瓣反流组 E/ A均大于 2。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肺静脉血流频谱 ,与正常人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S峰均明显降低 ,D峰 >S峰 ,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在收缩功能减退同时有舒张功能异常 ,二尖瓣血流频谱可出现“假性正常化”,掩盖其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异常 ,应用肺静脉血流频谱有助于识别二尖瓣血流频谱“假性正常化”,但在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合并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时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