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酒灸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克肟或利巴韦林颗粒治疗,观察组给予酒灸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38/40)、85.0%(34/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儿经治后淋巴结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但观察组缩小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后高频彩超下最大淋巴结血流信号等级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酒灸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缩小肠系膜淋巴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痛贴辅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方法:86例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腹痛贴穴位贴敷。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血清CRP、PCT水平均下降,研究组下降幅度大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肠系膜淋巴结纵横径均缩短,且研究组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自制腹痛贴辅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抗感染,抗病毒,解痉及对症处理,配合热庵包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小儿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亦称Brennemann综合征,多与病毒感染有关,细菌感染少见,多见于7岁以下小儿,好发于冬春季节,是儿童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1-3]。其致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认为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是引起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1-3]。本病长期反复发作,会影响患儿食欲,造成厌食,进而出现营养不良、体重下降等,给患儿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危害。笔者采用酒灸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寒型)4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在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应用中的疗效.方法 :将82例经高频彩超确诊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 ,使用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剂量的抗炎药物口服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24(57.1%)有效15(35.8%)无效3(7.1%).对照组:显效26(65.0%)有效12(30.0%)无效2(5.0%),p >0.05.结论 :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在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疗效满意,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雷火灸辅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结合雷火灸治疗。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淋巴结长径、短径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火灸辅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能够缓解疼痛、缩小肠系膜淋巴结体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好发于几乎所有年龄段的成年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并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腰痛及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腰腿痛疾患[1]。本病在中医属于"腰痛"范畴,主要因感受寒湿,感受湿热,气滞血瘀,肾亏体虚等[2]。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运用中医治疗方法保守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中药烫熨疗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方法将吴茱萸、肉桂、干姜、香附、延胡索、木香、陈皮等中药按照3∶5∶6∶5∶3∶6∶6的比例,研细粉,取150 g,加入海盐250 g,装入20 cm×30 cm的药袋中,将药袋置于微波炉内,加热约1 min,温度适宜时以脐为圆心敷于患儿腹部,每日1次,1周一个疗程。结论中药烫熨疗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方法简便、绿色安全,为临床治疗本病开辟了中医外治的新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何映  顾振鹏  韦性丽 《新中医》2015,47(1):170-171
目的:观察温阳法治疗脾胃虚寒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各43例。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以小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减治疗,均治疗15天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02%,对照组为74.4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半年,复发率治疗组为15.0%,对照组为44.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小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痛方外敷结合小儿推拿治疗湿热蕴结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2组均使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小儿推拿,观察组加用腹痛方外敷结合小儿推拿,7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直肠淋巴结指标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水平,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直肠淋巴结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为26.00%(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0.00%(P<0.05)。结论腹痛方外敷结合小儿推拿治疗湿热蕴结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能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疗效满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脏腑经络推拿结合艾灸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脾胃虚寒型)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抗炎、抗感染治疗,治疗组予脏腑推拿联合艾灸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7 d,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2组的证候积分、肠系膜淋巴结纵轴直径与横轴直径数值、肠系膜淋巴结比值、计算临床疗效、腹痛持续时间和复发率等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肠系膜淋巴结纵轴、横轴直径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2.77±1.10)d,较对照组(3.80±1.36)d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1.1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脏腑经络推拿结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能有效缩小肿大淋巴结,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复发率,疗效确切,且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为脾胃虚寒型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腹痛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反复发作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加解痉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头孢哌酮等头孢三代+蒲地蓝消炎胶囊),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蒲地蓝消炎胶囊配合头孢哌酮等头孢三代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腹痛与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羊曙 《新中医》2011,(1):83-83
笔者采用本院制剂室配制的小建中合剂,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虚寒型腹痛,获得良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反复发作性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易造成误诊与误治,近年来随着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提高,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率明显提高。现将我科2005年至2008年经腹部彩色多普勒确诊的肠系膜淋巴结炎65例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和分析采用中药热奄包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寒型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择84例中寒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抗感染或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中药热奄包治疗),每组42例。治疗2周后,比较2组临床总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淋巴结大小变化及安全性评价。跟踪随访1个月,对比分析2组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24%,40/42)高于对照组(83.33%,35/42)(P <0.05)。治疗后2组的主症和次症得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患儿腹痛消失时间、体温、食欲、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 <0.05);2组肠系膜淋巴结长轴直径、短轴直径、纵横比较治疗前均缩小(P <0.05),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 <0.05)。跟踪随访1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热奄包治疗中寒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3-7岁的年龄段,且男童发病率较高,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临床表现为右下腹或脐周疼痛,阵发性、痉挛性为其特点,急性发作期可伴见发热等症状。本科于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用中药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80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百笑灸联合玉屏风散治疗风寒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依巴斯汀治疗,治疗组予百笑灸联合玉屏风散治疗,疗程均为4周.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瘙痒、皮疹改变等进行临床症状评分,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18.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好发于冬春季节,多见于7岁以下小儿.本院门诊及住院部2006年1月-2008年1月共诊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110例,现将其临床诊治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常见病因,目前西医尚无特效治疗措施,本文介绍了使用温里散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健脾止痛贴联合保和颗粒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乳食积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乳食积滞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保和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健脾止痛贴治疗,1周后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低于治疗组的9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