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94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病原菌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英  廖敏华 《海南医学》2012,23(5):92-93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分析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94例刮片镜检阳性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细菌培养鉴定菌种。结果海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在10~12月份为高发季节,以镰刀菌感染(61例,64.9%)为主,除此之外还有烟曲霉菌(28例,29.8%)、链格孢霉菌(2例,2.1%)、待鉴定菌种(3例,3.2%)。结论真菌性角膜炎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镰刀菌为目前海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3.
角膜病是我国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随着有效抗菌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 ,真菌性角膜炎有相对增多趋势。为探讨其临床诊断 ,我们将 1993年 1月到 1999年 12月收治的 17例真菌性角膜炎住院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7例 (17)眼 ,男 8例 ,女 9例。年龄 2 3~ 83岁 ,平均 55.9岁。农民 14例 ,城镇居民3例。有植物性外伤者 8例 ,有严重内翻倒睫 5例 ,伴有脚癣 5例。住院天数 12~ 56天 ,平均 16 .2天。发病时间 7~ 36 0天 ,平均 53.5天。发病季节 :按主诉起病时计 ,一季度 4例 ,二季度 2例 ,三季度 5例 ,四季度6例…  相似文献   

4.
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获取流行病学资料,并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就诊明确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有239例真菌性角膜炎,共培养出真菌菌株156株,其中以镰刀菌感染(77例,49.36%)和曲霉菌感染(52例,33.33%)为主,除此之外还有白色念珠菌感染(18例,11.54%),青霉菌感染(7例,4.49%),头孢霉菌感染(2例,1.28%)。结论 镰刀菌仍为目前青岛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但其所占比例逐年下降,曲霉菌在致病菌中的比例逐年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对32例真菌性角膜炎用二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结果 32例中24例(75%)治愈,4例好转,4例眼球摘除。所有治愈者均未复发,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二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较为安全、有较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6月间,16例植物性角膜外伤患者均经角膜刮片或真菌培养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对病灶较局限患者仅局部碘酊烧灼、0.2%氟康唑注射液点眼及球结膜下注射,病灶范围较大,侵及角膜深层或/及伴有前房渗出者,除局部用药外,全身静点0.2%氟康唑注射液(抽取上述局部所用药量后所余药液),1次/13,视病情变化调整局部烧灼及全身给药次数。结果16例中15例痊愈,1例因治疗中曾停用抗真菌药5天,病情恶化,兼经济原因未规律治疗,最后行眼球摘除。结论角膜外伤后及时就诊,首诊时行角膜刮片检查可以快速确诊及时用药,溃疡局部碘酊烧灼、清理坏死组织联合局部及全身应用氟康唑治疗,效果好,费用低,使绝大多数患者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7.
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性角膜炎是夏秋季节比较常见的角膜炎症,常常是由于植物性外伤所致,因为植物的枝叶经常带有真菌。引起角膜炎的真菌种类很多,至少有35个菌属,常见的致病菌有镰刀菌属、念珠菌属、曲霉菌属及青霉菌等。除植物性外伤以外,亦有因为滥用抗生素、激素治疗角膜炎,造...  相似文献   

8.
各种急慢性疾病老年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合理应用抗生素。本文报道糖尿病患者并发真菌性角膜炎27例,分析其临床和真菌学特点。真菌性角膜炎是眼科致盲率较高的眼病之一,在我国农民患者居多,近年来发病有逐渐上升趋势[1]。糖尿病合并感染是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的重要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9.
应用达克宁霜结合中药辨证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本组治疗后视力有明显提高;角膜炎平均10天愈合,合并前房积脓者平均13天愈合;总有效率85.7%。结合本组疗效观察对达克宁的作用机理及中药的辨证论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对11眼经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的真菌性角膜炎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结果:术后10眼治愈,占90.9%,6眼视力在0.1以上,免疫排斥反应2眼,继发青光眼2眼,前房积血1眼,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并有爆发报道.该病目前仍是眼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不足和缺乏有效治疗药物,造成治疗的困难.目前认为其发病可能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就宿主、真菌毒力及免疫因素三方面在真菌性角膜炎发病机制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达克宁霜对21例(21眼)真菌性角膜炎治疗的疗效。方法:21例(21眼)角膜溃疡面用5%碘酊烧灼后,涂用达克宁霜,每日1-2次,平均用药时间为27天。结果:治愈率为71.4%,平均为27天。结论:达克宁霜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真菌性角膜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培养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8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真菌性角膜炎发病呈上升趋势,年发病高峰集中在9月和10月。男性患者约占63.10%,年龄在51~70岁患者占所有患者的61.90%,94.05%为农民,79.76%患者有明确外伤史,其中63.10%为植物性外伤,最终行手术治疗患者数为23例(27.38%),其中行溃疡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12例(14.29%),溃疡清创联合羊膜覆盖结膜瓣遮盖术6例(7.14%),穿透性角膜移植术5例(5.95%)。结论真菌性角膜炎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对具有患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进行积极的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并有爆发报道.该病目前仍是眼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不足和缺乏有效治疗药物,造成治疗的困难.目前认为其发病可能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就宿主、真菌毒力及免疫因素三方面在真菌性角膜炎发病机制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真菌性角膜炎1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10):1026-1026
<正> 近年来,随着抗菌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及农业性植物外伤机会的增多,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逐年增多,由于本病不易早期诊断,治疗手段又非常有限,因此常造成角膜严重的损伤、甚至丧失视力。我院近4年来共诊治了13例真菌性角膜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20~71岁,其中农民11人,城市居民2人,发病前曾有较明显的农业植物性外伤3人,1人有糖尿病病史,余原因不明。病人在确诊本病前的病程大多为2周。  相似文献   

16.
顾继兰 《中原医刊》2007,34(22):53-53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角膜炎患者首诊行常规涂片检查,将临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32例轻中度患者进行局部清创,碘灼,3%酮康唑眼液联合两性霉素B眼液一天4次交替局部应用,口服里素劳0.2 mg,2次/d,消炎痛25 mg,3次/d。视病情轻重及变化调整用药种类、数量及给药方法。结果30例痊愈,2例手术治疗。结论真菌性角膜炎的首诊涂片检查是真菌性角膜炎明确诊断的捷径。清创,碘灼,及抗真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使绝大多数早期轻中度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17.
<正> 真菌性角膜炎较细菌及病毒性角膜炎发病少,多见于农作物外伤,滥用皮质类固醇、抗生素及接处镜的普遍应用,使该病呈增加趋势,因治疗困难致盲致残率高。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994年1月~1996年12月门诊治疗21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9~72岁,平均35岁。均为单眼。 1.2 诱因:农作物外伤史12例,角膜异物取出术后3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点,同时探讨影响其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从而为真菌性角膜炎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5年6月在笔者医院诊治的195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点及相关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195例眼部标本中,真菌培养阳性152例(77.9%)。主要的致病真菌属为镰刀菌属75例(49.3%),曲霉属35例(23.0%),链格孢属23例(15.1%)。常见真菌对那他霉素敏感度最高,总敏感度达到89.5%,对氟康唑敏感度最低,总敏感度62.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水平<35g/L、患病天数≥14天、病灶情况分级为Ⅲ~Ⅳ级及上皮修复时间≥21天为影响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镰刀菌属是本地区主要的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属,其对两性霉素B敏感度最高,临床上应根据病原菌分布、药敏试验结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化脓性角膜溃疡。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增加,抗生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和诊断水平的提高,国内外有关真菌性角膜炎的报道不断增加,大多数患者有植物伤及眼球的病史,病情缓慢,刺激症状较轻,而不易为患者重视,易并发前房积脓,临床治疗较为困难,现将收治的16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使用药物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诊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接收的真菌性角膜炎42例患者实验室检查和药物检查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室检查和药物治疗是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诊疗效果较好的方式,诊断及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