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8):741-744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RE)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心肌酶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6年12月新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RE合并心肌损害患儿106例,根据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调整饮食等常规对症治疗与干预,并口服蒙脱石散,同时给予磷酸肌酸钠粉针50 mg·kg~(-1)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7 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注射液8 mg·kg~(-1)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7 d。比较2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9750,P<0.05)。治疗前,2组患儿的血清LDH、AST、CK、CK-MB活性和IL-6、TNF-α、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血清LDH、AST、CK、CK-MB活性和IL-6、TNF-α、hs-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清LDH、AST、CK、CK-MB活性和IL-6、TNF-α、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 3,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可有效缓解RE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血清心肌酶谱水平,促进受损心肌细胞修复,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地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二组患儿均给予补液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钠(CP)治疗,对照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结果二组患儿治疗后心肌酶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9%和75.0%,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具有良好疗效,效果优于1,6-二磷酸果糖。  相似文献   

4.
夏曦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2):2069-2070
目的:对比分析手足口病患儿与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心肌酶及心电图特征,为早期治疗手足口病导致的心肌损害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收住南京市儿童医院的手足口病患儿201例与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203例,于入院次日行心肌酶及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患儿的心肌酶及心电图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患儿与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心肌酶及心电图表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者心电图异常表现的亚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较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更易出现心电图表现的异常,提示手足口病可能更易造成患儿心肌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熊文虹  李柳青等 《广西医学》2002,24(10):1557-1558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急性期体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对3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血清cTnI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轻度脱水肠炎cTnI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性差异(P>0.05),而中,重度脱水肠炎cTnI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存在心肌受损情况,不同病情程度,其心肌受损情况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损害的检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酶及其同功酶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对12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心肌酶测定、心电图检查,并与同期其他病因引起腹泻的83例患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2例中78例心肌酶谱明显升高,尤以为LDH及CK-MB升高更明显,平均分别为264.8u/L和59.6u/L,且合并脱水性酸中一半得比单纯肠炎心肌酶增高明显。16例(20.5%)心电图异常改变。10例为单纯性心肌炎,4例心源性休克  相似文献   

7.
张彤 《医学综述》2012,(22):3872-3874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新生儿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采取相同的综合治疗,试验组加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肌肌钙蛋白T、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心肌肌钙蛋白T、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心肌损害疗效显著,磷酸肌酸钠能对新生儿心肌损害具有保护、促进心肌组织及心功能恢复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对阿霉素(adriamycin,ADR)所致心肌损伤患者肌钙蛋白I(TnI)、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内皮素-1(ET-1)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在阆中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ADR所致心肌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肌损伤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心肌损伤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TnI、NT-proBNP、ET-1和AngⅡ水平.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心功能、血清NT-proBNP、ET-1和AngⅡ水平较对照组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心肌损伤治疗加用磷酸肌酸钠可降低ADR所致心肌损伤患者TnI、NT-proBNP、ET-1和AngⅡ水平,有效改善患者心肌损伤症状.  相似文献   

9.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心肌肌钙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急性期体内心肌肌钙蛋白 (c Tn I)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对 3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血清 c Tn I检测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观察组轻度脱水肠炎 c Tn I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中、重度脱水肠炎 c Tn I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1)。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存在心肌受损情况 ,不同病情程度 ,其心肌受损情况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11.
黄育涛 《基层医学论坛》2013,(16):2086-2087
目的比较磷酸肌酸钠(CP)及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 120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患儿均给予补液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CP治疗,对照组加用FDP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7d后临床表现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及心电图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患儿心肌酶谱、心电图及心音恢复正常率(分别为93.3%,98.3%和100%)与对照组(分别为73.3%,73.3%和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疗效显著,明显优于1,6-二磷酸果糖。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100例与同期123例非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进行心肌酶谱、心电图检查,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并发心肌损害发生率达82%,心肌酶谱异常占76%,心电图异常者占52%,非轮状病毒肠炎并发心肌损害发生率达13%,心肌酶谱异常占11.3%,心电图异常者占5.7%(P〈0.005)。经大剂量维生素C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心肌酶谱很快恢复正常,但心电图恢复较慢。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引起的心肌损害发生率较高,主要是心肌酶谱异常,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应早期常规进行心电图,心肌酶检测,以便发现心肌损害,及早防治。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5例腹泻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并做心肌酶谱(AST、LDH、CK、CK—MB)和肌钙蛋白测定、心电图检查;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粪轮状病毒抗原阳性)与对照组(粪轮状病毒抗原阴性)心肌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对心肌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异常。其中窦性心动过速最多见,其次是ST—T波改变。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常合并心肌损害,出现心肌酶、肌钙蛋白和心电图改变,多属于潜在性和亚临床型心肌损害,在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时应注意观察病情。  相似文献   

15.
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状病毒肠炎是我国婴幼儿秋冬季节常见的病毒性腹泻病,以往医生主要关注其对患儿肠道的损害,近年来有关轮状病毒对心肌损害的报道逐渐增多,为探讨轮状病毒对心肌的影响,我院于2004年9月~2005年2月对收治的5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检测,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心肌损伤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9月,该院儿科收治的79例新生儿心肌损伤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案,试验组在相同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ECG变化。结果磷酸肌酸钠治疗7 d后患儿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424.1±61.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45.0±23.9乳酸脱氢酶(LDH)238±135羟丁酸脱氢酶(HBDH)67.5±141.2]较之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显效率65.0%和总有效率9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心肌损伤疗效显著,且能对新生儿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促进心肌组织及心功能恢复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轮状病毒肠炎对心肌的影响。方法 对 94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心肌酶、心电图的监测 ,所获数据经方差分析 ,求P值经t检验处理。结果  2 1例有明显的心肌酶升高和心电图改变 ,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1。结论 对轮状病毒肠炎应注意观察心肌受累的情况 ,心肌酶检查可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轮状病毒(RV)肠炎时对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RV抗原阳性肠炎80例患儿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治疗的RV抗原阴性肠炎80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及心电图异常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心肌酶谱5项指标及其异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结论 通在治疗RV肠炎时,加强心肌酶谱的检测,对病情监测及预防心肌损伤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秋冬季儿科常见感染性疾病,多见于6~24月的婴幼儿.轮状病毒(RV)可侵犯心肌导致心肌损伤,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但对无心肌炎临床表现、心电图正常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易被忽视.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Ⅰ)是心脏特异性抗原[1],是心肌细胞损伤、衰竭死亡的高度敏感和特异性标志.现将近几年我科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cTn Ⅰ检测结果回顾性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