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汇总我院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数据,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12月临床分离的153株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应用英国先德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鲍氏不动杆菌病情分布情况:ICU 34.6%,内分泌科17.6%,神经外科17.0%,呼吸内科16.3%,神经内科7.8%;临床标本中以痰及分泌物标本为主。对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分析显示,我院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亚胺硫霉素的耐药率为27.3%;泛耐药菌株检出率为12.4%。结论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十分严重且呈现多重耐药,医院应重视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测与控制,预防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鲍氏不动杆菌是不发酵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医院及人体皮肤等各种环境中,为条件致病菌.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鲍氏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急剧增多,多重耐药菌株迅速出现,引起了临床的广泛关注[1,2].现就该菌在我院住院病人中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205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状况。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最常出现在痰液标本中,占有90.24%;临床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最多占有47.8%,其次是呼吸内科和脑外科;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严重。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中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其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临床要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鲍氏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和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4-2015年两年期间住院及门诊患者标本中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结果: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两年间鲍氏不动杆菌对14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仅多粘菌素E敏感。结论:本院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正在逐渐上升,现有药物的敏感率也在逐渐下降,医院管理人员应该考虑如何控制鲍氏不动杆菌的抗药性,研究如何恰当使用抗菌药物,抑制耐药菌株的发展和变异。  相似文献   

5.
<正>鲍氏不动杆菌具有多药耐药和交叉耐药的特性,已成为非发酵菌医院感染分离率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的重要致病菌,给医院的控制带来了极大困难。当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常引起伤口感染、菌血症、脑膜炎、泌尿道感染,特别在ICU中引起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和烧伤患者的伤口感染[1]。该菌具有多种耐药机制,近年来已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鉴于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2],本文对鲍氏不动杆菌的流行病学的特点、耐药特点、临床抗感染的对策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骨伤科分离的66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菌株鉴定,并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判断按NCCLS标准执行。结果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以伤口分泌物和脓液标本为主;13种抗菌药物中IMP的敏感性最高(耐药率为4.0%);AMK、CFS、FEP有较好的敏感性(耐药率分别为22.6%、29.2%、30.0%);CEF、AMX、SXT、GEN、ATM、CIP、PIP耐药率均〉70.0%。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指导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均经菌株鉴定联合药敏试验,分析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耐药情况。结果 98例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出98株鲍氏不动杆菌,其中来源于血液标本占15.31%,痰标本占71.43%,伤口分泌物标本占2.04%,导管头标本占8.16%,其他标本占3.06%;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他汀、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药物耐药率均较高,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为6.12%、0.00%;痰与血液标本中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分别为58.57%、86.67%;痰与血液标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0.00%。结论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为痰液标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可作为治疗鲍氏不动杆菌高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鲍氏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率逐渐上升,由于其广泛耐药,使得院内感染难以控制,本文主要讲述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医院感染情况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鲍氏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率逐渐上升,由于其广泛耐药,使得院内感染难以控制,本文主要讲述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医院感染情况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徐晶  柴媛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2,21(10):812-813
鲍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A)为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其具有强大的获得耐药性和克隆传播的能力,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全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呈世界性流行[1]。为提高该细菌的感染治愈率,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减缓多药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11.
林荣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3):143-144
鲍氏不动杆菌(ABA)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和医院环境中,亦寄居于人的皮肤及开放腔道中。鲍氏不动杆菌近年来已成为医院感染和危重病人及老年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且耐药问题日趋严重,成为泛耐药菌之一,其感染部位最常见于下呼吸道。重症监护病房是一个集中救治危重患者的特殊场所,  相似文献   

12.
鲍氏不动杆菌(ABA)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和医院环境中,亦寄居于人的皮肤及开放腔道中.鲍氏不动杆菌近年来已成为医院感染和危重病人及老年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且耐药问题日趋严重,成为泛耐药菌之一,其感染部位最常见于下呼吸道.重症监护病房是一个集中救治危重患者的特殊场所,患者多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极易发生医院感染,而鲍氏不动杆菌是一种常见菌,为了解ICU医务人员手部鲍氏不动杆菌带菌情况,我科于2009年1月~2月对ICU的医务人员的手部菌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鲍氏不动杆菌是不发酵糖氧化酶阴性、动力阴性的革兰阴性杆菌,存在于自然界水及土壤等各种环境中,可引起呼吸道感染、伤口感染、菌血症、泌尿系统感染等,是医院内获得性感染重要 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性变化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氏不动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各种感染,近年来常引起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的流行,后果十分严重.我们对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住院患者标本的鲍氏不动杆菌及其耐药性资料进行统计,观察其耐药性变化趋势,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15.
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鲍氏不动杆菌在医院的分布特点,分析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254株的分布及耐药状况.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均为医院感染,以重症监护病房(ICU)分布最多占35.0%,其次是神经内科占23.6%、呼吸内科占17.3%;最常出现于痰标本中,占79.9%.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及多粘菌素E的耐药率最低(<2%);对其他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0.0%;近两年三代、四代头孢类药物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比2008年耐药有明显提高.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高,应加强药敏检测,临床抗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17.
陈月馨 《吉林医学》2010,31(23):3984-3985
鲍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根据美国院内感染监测数据以及中国院内感染病原菌耐药监测资料显示,鲍氏不动杆菌在院内感染中占第4位。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使Ab产生耐多药,甚至出现了泛耐药株。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我院综合ICU近年来鲍氏不动杆菌在各类感染标本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临床提供预防感染和合理用药的依据.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2月,从ICU患者感染性标本中分离出109株鲍氏不动杆菌;采用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及配套试剂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在呼吸道标本中检出率最高,占91.7%,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达70%以上,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7.5%、22.0%.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已成为ICU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且耐药率较高,应重视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并预防其在ICU引起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以K-B法做药敏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从各种标本中分离鲍氏不动杆菌共208株,检出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鲍氏不动杆菌以痰标本检出率最高(84.1%);科室分布中以ICU最高(34.1%),其次是老年病科及神经外科;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明显逐年增高,2010年及2011年分别检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9株和38株,分离率为20%和31.4%;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已达62.9%、美洛培南耐药率为68.1%;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10.3%;对其他13种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大多超过60%.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状况日趋严重,应加强对其耐药性的动态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鲍氏不动杆菌在医院内的定植和播散,对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引起医院感染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CU患者对鲍氏不动杆菌(ABA)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有效预防ICU患者ABA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2013年5月-2016年12月从我院收取的764例ICU病人中分离出的ABA菌株,分析其耐药性特点.结果:共有296例ICU患者ABA感染检出率;有84.50%的标本来自于下呼吸道;ABA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多黏菌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3.33%、12.52%、0,其他抗菌药物的活性几乎均已失去.结论:ABA多药耐药性强,医院应当加强监测,严格进行消毒和无菌操作,有效预防与控制ICU患者ABA感染,防止多药耐药ABA在ICU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