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患者中的作用与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24例NTM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例,女15例;年龄范围20~73岁,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44.50(30.75,55.00)岁;NTM肺病病程0~6年,病程中位数(四分位数)为1.0(0.5,3.8)年。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病历资料,包括基础疾病、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分枝杆菌培养和菌种鉴定结果、胸部CT扫描结果、手术情况及治疗结果等。 结果 24例患者中鸟-胞内分枝杆菌(MAC)肺病患者11例(45.8%),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13例(54.2%)。患者术前接受了3~18个月的化疗,其中,痰菌阴转1例(4.2%),反复痰菌阳性未阴转者23例(95.8%);肺部病灶反复进展与好转交替/病灶恶化13例(54.2%),空洞增大或未愈且多伴有复合病变17例(70.8%),23例(95.8%)并存以右中叶、左上叶舌段囊、柱状支气管扩张;病灶分布侵犯肺叶1~6个不等,侵犯肺叶中位数(四分位数)为4.0(3.3,5.0)个。所有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无死亡,其中,全肺切除1例(4.2%)、单肺叶切除术12例(50.0%)、复合肺叶切除11例(45.8%)。术后连续随访1年,19例患者治愈和治疗成功(79.2%);5例治疗失败(20.8%),该5例患者病变侵犯范围在5个或6个肺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3.3%(8/24),包括手术残端肉芽组织增生、干酪样坏死2例;胸腔出血、感染5例、伤口愈合不良1例。20例切除病灶患者的分枝杆菌培养阳性14例,阴性6例,术后痰菌阴转并治愈分别为11例和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30,P=0.585)。MAC肺病和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手术治愈分别为9例和10例。结论 手术联合化疗治疗NTM肺病能够提高患者痰菌阴转率及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初治肺结核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TBTB)的痰菌阴转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的初治肺结核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明确合并TBTB患者共205例,统一予以23HRZE/93HRZE/910HR治疗,同时根据患者TBTB的不同分型等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分析痰菌2个月末和6个月末的阴转情况,及采用logistic向后逐步删除法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阴转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为59.0%(121/205);6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为90.2%(185/2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2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为年龄(OR=1.013,P=0.061,95%CI=0.99210HR治疗,同时根据患者TBTB的不同分型等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分析痰菌2个月末和6个月末的阴转情况,及采用logistic向后逐步删除法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阴转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为59.0%(121/205);6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为90.2%(185/2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2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为年龄(OR=1.013,P=0.061,95%CI=0.9921.035)、病灶范围(OR=2.012,P=0.022,95%CI=0.9481.035)、病灶范围(OR=2.012,P=0.022,95%CI=0.9484.273)、空洞数量(OR=1.655,P=0.031,95%CI=1.1164.273)、空洞数量(OR=1.655,P=0.031,95%CI=1.1162.453)和耐药程度(OR=1.298,P=0.047,95%CI=0.79622.453)和耐药程度(OR=1.298,P=0.047,95%CI=0.79622.117);6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是耐药程度(OR=1.452,P=0.022,95%CI=0.8182.117);6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是耐药程度(OR=1.452,P=0.022,95%CI=0.8182.575)和2个月末检查痰菌阳性(OR=18 241.990,P=0.008,95%CI=0.0002.575)和2个月末检查痰菌阳性(OR=18 241.990,P=0.008,95%CI=0.0006.4×108)。结论初治肺结核并TBTB 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偏低,需加强治疗管理,提高依从性。年龄、病灶范围、空洞数量和耐药程度是第2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耐药程度和2个月末痰菌阳性是6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脓肿分枝杆菌群肺病的临床表现和对含头孢西丁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胸科医院新诊断的脓肿分枝杆菌群肺病16例的临床表现,以及全疗程克拉霉素和莫西沙星口服治疗,前12周增加头孢西丁和阿米卡星静脉滴注的强化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 16例脓肿分枝杆菌群肺病患者中有14例为结节支气管扩张型,1例为上叶空洞型,1例为未分类型;影像学特点表现为多发微结节(14/16)、支气管扩张(14/16)、树芽征(13/16)、空洞(5/16)、肺实变(5/16)、结节(5/16)和肺体积缩小(3/16).5例采用含头孢西丁的强化治疗方案3个月,其中2例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改善,痰分枝杆菌培养转阴;2例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改善,但痰分枝杆菌未转阴;1例的症状、影像学表现和痰分枝杆菌培养均未改善,经后续的巩固治疗也未见改善.结论 脓肿分枝杆菌群肺病主要表现为结节支气管扩张型,以多发微结节、树芽征和支气管扩张为主要影像学表现,含头孢西丁的抗生素联合治疗方案对患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对脓肿分枝杆菌肺病临床表现的认识。方法 对1998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脓肿分枝杆菌肺病4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无合并结核分枝杆菌肺病32例(68.1%),合并结核分枝杆菌肺病15例(31.9%)。有反复抗结核病治疗史31例(66%)。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痰)。X线胸片中,病灶在3个肺野以上37例(78.7%);两侧受累者28例(59.6%),右侧15例(31.9%),左侧4例(8.5%),病灶内有空洞23例(48.9%),其中右上空洞16例(69.6%),左上空洞9例(39.1%)。对H、R、S、E、Th1321、D、L耐药率高,对A、C、V、CTM耐药率相对低。结论 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病程长,症状无特异,耐药率高,抗结核治疗疗效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菌组(MAC)肺病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临床表现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胸科医院2010-2011年新发并有完整资料的MAC肺病18例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9例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NTM肺病的诊断水平.结果 MAC肺病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基础疾病、症状和痰抗酸染色阳性等方面无显著差别.MAC肺病以上叶空洞型较常见(13/18),脓肿分枝杆菌肺病以结节支气管扩张型较常见(8/9);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双肺微结节(8/9)、树芽征(7/9)和多发支气管扩张(8/9)较MAC肺病(7/18、6/18和5/18)常见,MAC肺病患者上叶空洞(13/18)较脓肿分枝杆菌肺病(2/9)常见.结论 MAC肺病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的许多特点相类似,但双肺微结节、树芽征和多发支气管扩张多见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上叶空洞多见于MAC肺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含利福布汀(rifabutin, Rfb)的治疗方案对缓慢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slowly growing mycobacterium,SGM)肺病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上海市肺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住院确诊且规律治疗并参加随访的SGM肺病患者124例,其中治疗方案中含有Rfb的患者56例作为含Rfb组,同期确诊且治疗方案中不含Rfb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细菌学疗效评价:治疗3个月末两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含Rfb组28.57%(16/56),对照组26.47%(18/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452,P=0.512);6个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含Rfb组57.14%(32/56)和对照组51.47%(35/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125,P=0.112);治疗12个月末含Rfb组痰菌阴转率(78.57%,44/56)明显高于对照组(69.12%,4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089,P=0.008)。(2)影像学疗效评价:病灶吸收率含Rfb组(75.00%,42/56)明显高于对照组(60.29%,4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523, P=0.009);空洞吸收率分别为含Rfb组(73.21%,41/56)和对照组(63.24%,43/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952,P=0.094);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含Rfb组好转率(73.21%,41/56)明显高于对照组(60.29%,41/68)(χ 2=3.412,P=0.012)。 结论 含Rfb方案可加速SGM肺病患者的痰菌阴转和病灶的吸收。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309医院结核病研究所接收的肺病病人中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菌种分布及病例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思路。方法 收集309医院结核病研究所临床实验室2014年9月至2018年3月非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报告,根据2012年版中华医学会《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建立确诊NTM肺病组,研究NTM肺病组中NTM的分布特点;根据NTM肺病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地域和发病时限建立配对肺结核组,研究两组病人基础状态的差别。结果 NTM阳性108例,分离率为4.66%。确诊NTM肺病72例,分离率为3.10%,90%病例来自华北和东北地区。包括胞内分枝杆菌(33/72, 45.8%),龟/脓肿分枝杆菌(27/72, 37.5%),鸟分枝杆菌(7/72, 9.7%),堪萨斯分枝杆菌(3/72, 4.2%),蟾蜍分枝杆菌(2/72, 2.8%)。NTM肺病患者明确诊断用时平均27.8±30.8个月;平均年龄64.1±18.0岁;男女比例1.88∶1;>80岁组全部为男性,11/13为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NTM肺病患者的基础性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发生率高于肺结核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1,P=0.042);女性NTM肺病的基础性支气管扩张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NTM肺病患者(χ2=10.277,P=0.006)。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平均年龄75.2±14.8岁,胞内NTM肺病患者平均年龄59.9±17.0岁,这两种肺病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32,P=0.011)。结论 华北东北地区主要的NTM肺病致病菌是胞内分枝杆菌和龟/脓肿分枝杆菌;40岁之后NTM肺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多;80岁之后以龟/脓肿分枝杆菌为主;女性NTM肺病发病年龄相对小,基础性支气管扩张是女性NTM肺病的易感因素;NTM肺病明确诊断用时长,分枝杆菌核酸检验可以显著提高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复治涂阳耐药肺结核患者6月末痰菌未阴转的相关因素。方法以新疆喀什地区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耐药分布并根据治疗结果分为6个月转阴组和6个月未转阴组,探究痰菌转阴的影响因素。结果 141例研究对象中,115例在治疗6月末痰涂片阴性,阴转率为81.6%(95%CI:75.1%~88.0%),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初诊荷菌量、既往结核服药史、耐异烟肼、耐乙胺丁醇、耐链霉素等指标与6个月末痰菌未转阴相关(P值均0.1),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Or=3.216, 95%CI=1.232~8.396)、耐乙胺丁醇(Or=5.698, 95%CI=1.548~20.970)、初诊荷菌量≥3+(Or=4.227, 95%CI=1.630~10.960)是影响6个月末痰菌阴转的独立危险因素。5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顺位依次为RFP(90.78%,128/141)INH(28.37%,40/141)Sm(17.02%,24/141)Ofx(16.31%,23/141)EMB(9.93%,14/141);共有19种耐药组合,其中单耐药有2种,多耐药4种,耐多药8种,含二线药多耐药组合5种。结论喀什地区复治涂阳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6个月末,痰菌未阴转影响因素是女性耐乙胺丁醇及初诊荷菌量≥3+,且喀什地区耐药谱有较高的多样性及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含贝达喹啉(bedaquiline,Bdq)方案治疗菌阳耐多药肺结核(MDR-PTB)/准广泛耐药肺结核(pre-XDR-PTB)/广泛耐药肺结核 (XDR-PT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中国耐药肺结核患者使用Bdq提供临床数据支持。方法 纳入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MDR-PTB 、pre-XDR-PTB和XDR-PTB患者44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3例,中位年龄38.2(26,49)岁,25例并发空洞。给予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分析24周痰分枝杆菌培养阴转率和肺部空洞闭合率评估方案的有效性,分析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 AE)发生情况,尤其是QT间期延长的不良事件评估方案的安全性。结果 44例患者中,38例痰菌阴转成功,2例痰菌阴转失败,2例死亡,1例退组,1例失访,良好转归占比86.4%(38/44)。完成24周治疗患者第2、4、8、12、24周痰分枝杆菌培养阴转率分别为45.5%(20/44)、72.5%(29/40)、95.0%(38/40)、100.0%(40/40)和95.0%(38/40),痰菌阴转的中位时间为22 (18, 59)d。并发空洞的25例患者中,23例完成24周治疗,12周和24周末空洞闭合率分别为39.1%(9/23)和82.6%(19/23)。 29例患者(65.9%,29/44)累积报告了81次AE,72.8%(59/81)为1级或2级,与Bdq相关的AE主要为QT间期延长(18例,40.9%)。结论 MDR-PTB、pre-XDR-PTB和XDR-PTB患者使用含Bdq的治疗方案24周痰菌阴转率和空洞闭合率较高,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对脓肿分枝杆菌肺病临床表现的认识.方法 对1998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脓肿分枝杆菌肺病4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无合并结核分枝杆菌肺病32例(68.1%),合并结核分枝杆菌肺病15例(31.9%).有反复抗结核病治疗史31例(66%).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痰).X线胸片中,病灶在3个肺野以上37例(78.7%);两侧受累者28例(59.6%),右侧15例(31.9%),左侧4例(8.5%),病灶内有空洞23例(48.9%),其中右上空洞16例(69.6%),左上空洞9例(39.1%).对H、R、S、E、Th1321、D、L耐药率高,对A、C、V、CTM耐药率相对低.结论 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病程长,症状无特异,耐药率高,抗结核治疗疗效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和评价乌体林斯在老年初治菌阳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将72例老年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分为乌体林斯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化疗方案均为2HRZE/4HRE,治疗组加用乌体林斯治疗2个月,对照组不用乌体林斯.结果 治疗组第1个月痰涂片阴转率38.9%,培养阴转率44.4%;第2个月痰涂片阴转率77.8%,培养阴转率80.6%.对照组第1个月痰涂片阴转率16.7%,培养阴转率13.9%;第2个月痰涂片阴转率50.0%,培养阴转率52.8%.前2个月痰菌阴转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满6个月后治疗组痰涂片阴转率97.2%,培养阴转率94.4%;对照组痰涂片阴转率91.7%,培养阴转率91.7%.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6个月痰菌阴转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灶吸收好转及空洞缩小关闭速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乌体林斯能加快老年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痰菌阴转、促进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不良反应少且较轻微.乌体林斯可用于老年初治菌阳肺结核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深圳地区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亚种组成及其耐药谱,为治疗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保存且初步鉴定为胞内分枝杆菌的临床分离株,共计97株。菌株均分离自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收集的疑似肺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患者的呼吸道标本。采用PCR及基因测序鉴定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亚种,使用Sensititre? SLOWMYCO药敏板测定菌株对13种药品(克拉霉素、阿米卡星、莫西沙星、利奈唑胺、利福平、利福布汀、乙胺丁醇、链霉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异烟肼、乙硫异烟胺及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药物敏感性情况。结果 97株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以亚种胞内分枝杆菌最多[63.92%(62/97)],其次为奇美拉分枝杆菌[18.56%(18/97)]和副胞内分枝杆菌[17.53%(17/97)]。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胞内分枝杆菌的MIC50和MIC90值最低的是利福布汀(0.5和8μg/ml),最高的是链霉素(32和64μg/ml);亚种胞内分枝杆菌和副胞内分枝杆菌的MIC90均为2μg/ml,而奇美拉分枝杆菌则高达64μg/ml。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克拉霉素、乙胺丁醇、利福平、利福布汀、链霉素、阿米卡星、利奈唑胺和莫西沙星总的耐药率分别为9.28%(9/97)、44.33%(43/97)、42.27%(41/97)、15.46%(15/97)、36.08%(35/97)、11.34%(11/97)、38.14%(37/97)和46.39%(45/97);奇美拉分枝杆菌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27.78%(5/18)]明显高于亚种胞内分枝杆菌[4.84%(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6, P=0.012)。结论 深圳地区胞内分枝杆菌以亚种胞内分枝杆菌为主,对各药品的敏感性有差异,且各亚种对同一药品的敏感性也不同,建议临床治疗前应鉴定至亚种并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实现个性化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3-氨甲基-4-卤代苯并恶唑类化合物GSK656与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用药对脓肿分枝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收集2016—2018年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菌株库保存的非结核分枝杆菌共80株,包括脓肿分枝杆菌30株,堪萨斯分枝杆菌7株,胞内分枝杆菌37株,鸟分枝杆菌5株和偶发分枝杆菌1株;将30株脓肿分枝杆菌纳入本研究。用微孔阿尔玛蓝检测法(MABA法)测定GSK656、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对脓肿分枝杆菌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并采用棋盘稀释法检测GSK656分别与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用药时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 克拉霉素对脓肿分枝杆菌的MIC为0.031~16mg/L, 其耐药率为10.0%(3/30)。阿奇霉素对脓肿分枝杆菌的MIC为0.125~64mg/L,其耐药率为30.0%(9/30)。GSK656对脓肿分枝杆菌分离株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0.25mg/L和2mg/L。在GSK656-克拉霉素联合中,6株(20.0%,6/30)表现为协同作用,23株(76.7%,23/30)为无关,1株(3.3%,1/30)为拮抗;在GSK656-阿奇霉素联合中,3株(10.0%,3/30)为协同,18株(60.0%,18/30)为无关,9株(30.0%,9/30)为拮抗,GSK656联合克拉霉素组与GSK656联合阿奇霉素组的联合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10,P=0.018)。结论 GSK656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脓肿分枝杆菌的活性。GSK656联合克拉霉素组与GSK656联合阿奇霉素组的联合效应有差异,其中拮抗效应在GSK656与阿奇霉素联合用药时更多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和评价母牛分枝杆菌菌苗 (微卡菌苗)在初治菌阳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分微卡菌苗治疗组 (A组,84例 )和对照组 (B组,84例 )。 2组化疗方案均为2HRZE 4HR,A组加用微卡菌苗治疗 2月,B组不用微卡菌苗。结果 A组第 1月涂片阴转率36.9%,培养阴转率 47.6%;第 2月涂片阴转率 79.8%,培养阴转率 85.7%。B组第 1月涂片阴转率19.0%,培养阴转率 17.9%;第 2月涂片阴转率 53.8%,培养阴转率 67.9%。前 2月痰菌阴转率A组显著高于B组 (P<0.01 )。疗程满 6个月后A组涂片阴转率 98.8%,培养阴转率 97.6%;B组涂片阴转率 96.4%,培养阴转率 97.6%。A组和B组治疗 6个月痰菌阴转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病灶吸收好转及空洞缩小关闭速度,A组优于B组。A组的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改善。随访A组和B组的细菌学复发率分别为 1.3%和 2.6% (P>0.05)。结论 微卡菌苗能改善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加快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及空洞缩小关闭的速度,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微卡菌苗可用作初治菌阳肺结核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非结核分枝杆菌和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4—2016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152例,采集其痰液标本进行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1)152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共检出非结核分枝杆菌152株,分离鉴定出7个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包括快速生长群64株(占42.11%),其中以龟/脓肿分枝杆菌(占78.13%)为主;缓慢生长群88株(占57.89%),其中以鸟分枝杆菌复合群(68.18%)为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龟/脓肿分枝杆菌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的耐药率均为100.00%,鸟分枝杆菌复合群对链霉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100.00%。(2)152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下呼吸道样本共分离出病原菌88株,包括革兰阴性菌53株(占60.23%),真菌32株(占36.36%),革兰阳性菌3株(占3.41%)。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占22.64%)为主,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占84.37%)为主,革兰阳性菌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00.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100.00%,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为83.33%,对其他常见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非结核分枝杆菌以缓慢生长群为主,且对大部分常见抗菌药物耐药;下呼吸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对大部分常见抗菌药物敏感;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特征,为临床正确选用克拉霉素及有效控制其耐药提供依据和新思路。方法 选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保存的2016—2017年全国耐药监测菌株中,鉴定为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的385株临床分离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靶位基因测序法进行菌种鉴定和耐药基因检测;采用微孔板稀释法对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检测其对克拉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情况,并分析耐药菌株的耐药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385株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中,218株为脓肿分枝杆菌[包括185株为erm(41)T28基因型和33株erm (41)C28基因型],163株为马赛分枝杆菌,4株为博莱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马赛分枝杆菌对阿米卡星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8%(6/218)和6.4%(14/218)、4.3%(7/163)和10.4%(17/163)。其中,erm(41)C28基因型脓肿分枝杆菌培养3d和14d对克拉毒素的耐药率(均为9.1%,3/33)不变,未发生诱导耐药,而erm(41)T28基因型脓肿分枝杆菌的耐药率则由培养3d时的5.9%(11/185)上升为培养14d的98.4%(182/185),171株发生诱导耐药。31株获得性耐药菌株中,10株脓肿分枝杆菌及10株马赛分枝杆菌均在rrl基因的2058/2059位点突变,最常见突变类型分别为A2058C(6株脓肿分枝杆菌,3株马赛分枝杆菌)和A2058G (3株脓肿分枝杆菌,5株马赛分枝杆菌);另有9株对阿米卡星耐药的菌株在rrs基因的A1408G位点发生突变,其中7株同时对克拉霉素耐药。结论 erm(41)T28基因型脓肿分枝杆菌更易诱导克拉霉素耐药。脓肿分枝杆菌和马赛分枝杆菌最常见的获得性耐药突变位点是rrl基因的A2058C和A2058G。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93例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肺病特征,为临床诊治NTM肺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93例NTM肺病患者临床资料。比较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脓肿分枝杆菌肺病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93例NTM肺病患者中胞内分枝杆菌感染49例,脓肿分枝杆菌感染28例,鸟分枝杆菌感染4例,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4例,蟾蜍分枝杆菌感染3例,胞内分枝杆菌与脓肿分枝杆菌混合感染2例,戈登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施氏分枝杆菌感染各1例。确诊NTM肺病前曾接受抗结核治疗的患者61例(65.59%)。90例(96.77%)患者有合并症,其中合并支气管扩张52例(57.78%),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13.33%)。83例(89.25%)在确诊后接受抗NTM治疗,47例(56.63%)完成疗程。完成疗程的患者中,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治疗成功率为51.85%(14/27)。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治疗成功率为76.92%(10/13)。48例(57.83%)治疗过程中发生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鸟分枝杆菌亚种和胞内分枝杆菌亚种对20种药物的敏感性特征及比较2个亚种间的药物敏感性差异。方法 用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分别检测97株鸟分枝杆菌和172株胞内分枝杆菌对克拉霉素、卷曲霉素和利福布丁等20种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判断其敏感性,分析2个亚种菌株对20种药物的敏感性特征以及对利福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内药物的交叉耐药性,并比较2个亚种对20种药物的敏感性差异。结果 对鸟分枝杆菌敏感率高于80%的药物依次是卷曲霉素(100%,97/97)、阿米卡星(97.9%,95/97)、利福布丁(96.9%,94/97)、利福平和卡那霉素(83.5%,81/97)及克拉霉素(82.5%,80/97);对胞内分枝杆菌敏感率高于80%的药物依次是阿米卡星(99.4%,171/172)、卡那霉素(95.9%,165/172)、利福布丁(95.4%,164/172)、克拉霉素(94.2%,162/172)、氯法齐明(87.2%,150/172)、卷曲霉素和罗红霉素(86.1%,148/172)及利福喷丁(82.6%,142/172)。97株鸟分枝杆菌分别有1株、1株和17株而172株胞内分枝杆菌中分别有0株、7株和6株同时对氨基糖苷类、利福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内各种药物同时耐药或中度敏感。鸟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卷曲霉素的敏感率明显高于胞内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对利福喷丁、妥布霉素、卡那霉素、乙胺丁醇、莫西沙星、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的敏感率均高于鸟分枝杆菌。结论 鸟和胞内分枝杆菌均对卷曲霉素、阿米卡星、利福布丁和克拉霉素敏感性较高,对胞内分枝杆菌敏感的药物多于鸟分枝杆菌,利福喷丁仅对胞内分枝杆菌抗菌性较好,而利福平仅对鸟分枝杆菌抗菌性较好,乙胺丁醇对两个亚种敏感性均较差;对同一种类的药物做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为临床医生治疗鸟或胞内分枝杆菌感染选择合适的替代药物做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评价微卡(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6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微卡加化疗组即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即对照组。化疗方案均为3PaL2AKZThV/15PaL2ZThV。治疗组为病人头3个月每15d肌注微卡(22.5μg),随后的3个月每月肌注1次微卡。观察2组治疗后肺部病灶吸收情况、痰菌阴转情况、症状改善情况、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3个月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6.6%和26.6%,18个月时为93.3%和73.3%有显著差异(P<0.05);X线吸收率及空洞缩小、闭合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CD4+、CD4+/CD8+9个月时治疗组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微卡能调节免疫功能,提高痰菌阴转率,有助于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可作为耐多药肺结核化疗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治疗6个月末痰培养阴转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1—2015年杭州市结核病定点医院确诊并开始抗结核药物治疗的365例MDR-PTB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资料,分析研究对象治疗6个月末痰培养阴转情况,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研究对象治疗6个月末痰培养阴转的因素。结果 365例研究对象中,332例在治疗6个月末痰培养阴性,阴转率为90.96%;287例(78.63%)治疗成功,78例(21.37%)治疗未成功。332例痰培养阴转的研究对象,阴转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为85.0(42.0,106.5)d,其中,治疗成功者占84.94%(282例)。33例痰培养未阴转者中,治疗成功者占15.15%(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87.00,P=0.000)。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杭州户籍的MDR-PTB患者治疗6个月末痰培养易阴转[阴转率为4.09/100人年(149/36.41);调整风险比(aHR)(95%CI):1.37(1.10~1.71)];而对抗结核药物耐药的药品数量(简称“耐药数”)≥4种[阴转率为3.36/100人年(119/35.43);aHR(95%CI):0.76(0.61~0.96)]和年龄≥25岁[25~44岁组阴转率为3.69/100人年(143/38.80);aHR(95%CI):0.56(0.41~0.78)。45~64岁组阴转率为3.36/100人年(108/32.15);aHR(95%CI):0.52(0.37~0.73)。≥65岁组阴转率为3.33/100人年(27/8.10);aHR(95%CI):0.45(0.38~0.72)]的MDR-PTB患者治疗6个月末痰培养不易阴转。 结论 杭州地区MDR-PTB患者治疗成功率及治疗6个月末痰培养阴转率较高,但治疗6个月末痰培养阴转所需时间较长,应针对非杭州户籍者、耐药数多和年龄大的患者早期加强治疗和督导管理,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