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后用中药坐浴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高锰酸钾坐浴,观察组用中药坐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伤口痊愈时间、伤口肿胀消失时间、肛周疼痛消失时间及渗液消失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用中药坐浴可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祛毒消肿汤对低位肛瘘术后肛门压力及切口愈合进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行低位肛瘘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高锰酸钾熏洗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锰酸钾联合祛毒消肿汤治疗,对2组肛门压力、切口愈合进程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Wexner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Wexner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切口愈合、疼痛消失及水肿消失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行低位肛瘘术患者给予祛毒消肿汤有效提高术后肛门功能,缩短切口愈合时间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吉林中医药》2017,(6)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汤联合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清热祛湿汤治疗,治疗周期14天。治疗后比较创面情况、炎性因子水平、肛门动力学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术后第14天创面疼痛、水肿、渗出及肉芽组织较术后第1天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WBC、hs-CRP、IL-6、IL-8及ARP、RRP较治疗前降低,AMCP、ALCT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降低和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祛湿汤联合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能够降低WBC、hs-CRP、IL-6及IL-8炎症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术后创面疼痛,减少创面水肿、渗出,促进创面愈合,降低ARP、RRP,升高AMCP,延长ALCT,改善肛门动力学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中药熏洗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4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隐藏原则分为研究组23例与对照组23例,研究过程中研究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中药熏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苦参汤熏洗联合红外线烤灯治疗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肛门功能
的影响。方法:选取92 例行高位复杂性肛瘘术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 例。对
照组术后给予高锰酸钾熏洗联合红外线烤灯治疗,试验组术后给予加味苦参汤熏洗联合红外线烤灯治疗,2 组
均治疗2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情况、临床症状及疼痛评分、肛门功能。结果:治疗2 周,试验组
临床疗效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
组,创面最大纵径、创面最大横径均小于对照组,创面渗液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1 周,2 组出血、肉芽形态、创面渗液、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均较术后1 d 降低(P<0.05)。治
疗2 周,2 组出血、肉芽形态、创面渗液、VAS 评分均较治疗1 周降低(P<0.05)。试验组出血、肉芽形态、
创面渗液、VAS 评分均低于治疗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2 周,2 组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 均较术
前升高,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 均较术前增加,Wexner 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AMCP 高于对照组,ALCT 长于对照组,Wexner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味苦参汤熏洗联合红外线烤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可促进其创面愈合,改善临床
症状及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蒜、芒硝、大黄联合外敷换药,对减少肛瘘术后切口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常规术后换药后,创面再给予大蒜芒硝大黄联合外敷;对照组只采用术后常规换药。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三味中药配合外用,具有明显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功效,能加快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至圣膏配伍麝香外敷促进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08月期间在我科行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至圣膏配伍麝香涂敷创面,对照组用龙珠软膏涂敷创面,直到创面愈合。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及在术后10天、20天、30天、50天的创面愈合率。结果两组在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术后10天的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20天、30天、50天的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至圣膏配伍麝香外敷可促进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缩短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8.
自1995年12月以来,我们对135例肛门病术后患者采用本院制剂坐浴安进行治疗,并同期与65例术后用高锰酸钾坐浴作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坐浴安有促进肛门病术后伤口愈合的作用,现总结如下。五一般资料共观察200例,均为在住院部坐裕的肛门病术后患者。其原发病诊断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神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坐浴安组135例,男性89例,女性46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混合痔术后80例,肛裂术后45例,肛瘘术后10例。高锰酸钾组65例,男性43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33岁,最大66岁,平均年龄50岁。其中混合痔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祛腐生新角度,探讨复方黄柏液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病人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行常规肛瘘切开挂线术,术后第1天开始换药。治疗组(40例)采用复方黄柏液纱条换药,对照组(40例)采用凡士林纱条换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术后第3、7、14天创面愈合率、创面分泌物情况、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创面疼痛情况,术后第1、10天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皮生长因子(EGF)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指标变化以及术后第90天生活质量(SF-36)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第3、7、14天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第7、14天创面分泌物情况、肉芽生长情况及创面疼痛情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天,两组IL-1β、8-OHDG水平均明显减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EGF水平均有所上升,且治疗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SF-36量表评分方面,术后90d随访发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提高,且治疗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中医祛腐生新法,术后采用中药制剂复方黄柏液进行换药对促进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藻酸钙伤口敷料加生肌散对促进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作用。方法将10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早期分别给予藻酸钙伤口敷料加生肌散和传统中药于肛瘘术后创面换药,后期常规换药至痊愈。观察两组创面愈合天数、创面渗液等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减少创面渗液﹑渗血﹑祛腐生新﹑减少疼痛及缩短愈合天数等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藻酸钙伤口敷料加生肌散对肛瘘术后创面的修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挂线疗法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观察组,并纳入同期体检健康者10例作为健康组。观察组均予中医挂线治疗,健康组不予以干预措施。观察术前术后漏液漏气情况、排便时间以及肛门收缩持续挤压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前术后排便时间评分、肛门收缩持续挤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漏气漏液现象在术后1周有所上升,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于治疗3个月后消失。结论中医挂线疗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虽对肛门肌肉有一定的损伤,但不影响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2.
自2000年2月以来,我科对135例肛门病术后患者用自制四五四液坐浴,同时设65例术后用高锰酸钾坐浴作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四五四液坐浴能明显改善肛门病术后创口的疼痛、出血、水肿等,并对伤口的愈合有促进作用。1 临床资料 共治疗观察肛门病术后患者200例,原发病诊断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液冲洗结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肛瘘拖线术后伤口愈合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行肛瘘拖线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药液冲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术后2周创面面积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均好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液冲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肛瘘拖线术后可以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清热法治疗湿热下注型高位肛瘘术后创面肿痛的疗效。 方法:将78例湿热下注型高位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分别予益气养阴清热法和清热渗湿法治疗,疗程4周;观察患者证候疗效及创面肿痛积分变化情况。 结果:①观察组的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黄腻苔的改善尤其明显(P<0.01)。②观察组创面疼痛、渗出和水肿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益气养阴清热法较单纯清热渗湿法能更有效减轻湿热下注型高位肛瘘术后临床症状和创面肿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定向挂线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定向挂线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疼痛程度、橡皮筋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Wexner肛门功能评分、肛管静息压(anal resting pressure,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nal maximal contraction pressure,AMCP)值]及后遗症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1个月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橡皮筋脱落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肛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后遗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定向挂线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在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保护肛门功能、降低复发率与减少后遗症发生等方面具备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与常规挂线手术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患者选择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手术治疗,对照组45例患者选择常规切开挂线手术治疗,对比2组术后疗效指标、肛门括约肌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 05)。对照组患者术后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以及肛管最大收缩压均比治疗前及观察组明显降低(P均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心理健康、认知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生存质量总分均比术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 05)。结论切开挂线引流术能够提高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治疗效果,加速患者康复,同时还可以有效保持术后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加味薏苡附子败酱散对复杂性肛瘘术后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8月—2019年6月在石家庄市中医院手术治疗的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后对照组患者常规换药,治疗组在常规换药基础上给予加味薏苡附子败酱散口服,治疗15 d.观察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创面分泌物、疼痛、肉芽生长情况,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长皮膏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长皮膏纱布外敷,对照组(30例)采用凡士林纱布外敷,对两组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情况进行比较,并对患者的术后症状(如疼痛、水肿、渗液、疤痕等)以及疗程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愈时间为(25.17±4.61)d,对照组为(28.57±3.11)d,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疼痛、水肿、渗液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术后第10天,治疗组患者疼痛、水肿、渗液情况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5);创面完全治愈后,治疗组患者疤痕面积为(0.22±0.06)cm2,对照组为(0.25±0.05)cm2,两者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长皮膏对促进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具有疗程短、痛苦小、疤痕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银黄清热汤辅助治疗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和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92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数表法将其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均予以挂线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西医治疗(抗感染+伤口换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黄清热汤口服,持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炎症水平、生长因子水平、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30%(42/46),显著高于对照组76.09%(35/46)(P<0.05);治疗后两组创面肉芽组织评分、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疼痛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黄清热汤辅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