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重庆市一起学校肺结核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强化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思路和建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重庆市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一起学校肺结核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采用症状筛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和胸部X线摄片(简称“胸片”)开展肺结核筛查,并对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在确诊1例病原学阳性肺结核病例(指示病例)后,经过4次接触者筛查及1次随访检查,检出8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42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校内8例学生患者均集中在指示病例所在班级,该班肺结核罹患率为12.7%(8/63),病原学阳性者占2/8,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34例,潜伏感染率为61.8%(34/55),均全部完成预防性治疗。指示病例所在班级学生发病风险和感染风险均高于其他班级(RR=27.6,95%CI:13.5~56.4)。校内8例学生肺结核患者中,男生6例,女生2例,年龄分布以15岁组最多(6例)。因首次接触者筛查胸片质量差,未能及时发现学生患者,导致后续因症就诊发现3例患者。2例学生潜伏感染者因未规范服药,在预防性治疗期间转为肺结核患者。 结论: 本次肺结核疫情聚集性明显,筛查质量低、未能规范完成预防性治疗是疫情蔓延的重要原因。在处置学校肺结核疫情时,应提高筛查质量,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充分考虑窗口期问题,保证预防性治疗的规范性和完成率。  相似文献   

2.
搜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武汉市肺科医院住院的635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筛查1242名家庭接触者活动性肺结核的检出率。家庭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为1.69%(21/1242)。家庭接触者中配偶、父母、子女或其他亲属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分别为 1.51%(7/464)、3.66%(9/246)和0.94%(5/532),父母的肺结核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036,P=0.008)。荧光染色分枝杆菌阳性、+、++、+++、++++患者家庭接触者检出率分别为0.60%(2/334)、0.50%(2/401)、1.11%(3/271)、4.32%(6/139)、8.25%(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7.232,P=0.000)。初治涂阳肺结核并发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家庭接触者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为3.01%(10/332)。当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痰菌量大、并发气管支气管结核,或接触者为患者父母则更易被传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广州市涂阳肺结核患者(以下称“指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检出情况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6个区的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登记的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5664名进行结核病筛查现况调查,接受结核病筛查的家庭密切接触者5206名,对<15岁的家庭密切接触者629名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BCG-PPD)皮肤试验,其中结核菌素反应硬结平均直径≥15 mm或伴有水泡或溃破等强阳性反应的儿童144名;对≥15岁人群4577名拍摄胸片,胸片提示肺部有异常阴影者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用SPSS 16.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采取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指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为3.6%(187/5206),痰涂片阳性患者检出率为0.7%(36/5206),痰菌阳性患者检出率为1.3%(66/5206).629例15岁以下儿童BCG-PPD皮肤试验一般阳性和中度阳性的485名,强阳性144名,BCG-PPD皮肤试验强阳性儿童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5.6%(8/144).指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男、女性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分别为3.7%(86/2348)和3.5%(101/28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2,P>0.05).与指示患者是夫妻、父母或兄弟姐妹关系的密切接触者检出率分别为4.4%(74/1675)、4.3%(34/794)和5.7%(29/507),与指示患者是儿女或其他关系的检出率分别为2.4%(40/1682)和1.8%(10/548),不同关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119,P<0.01).初治指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检出率3.9%(160/4131),比复治指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检出率2.5%(27/1075)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66,P<0.05).结论 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筛查是主动发现肺结核患者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初治指示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需更加注意,与指示患者是夫妻、父母或兄弟姐妹关系者是结核病筛查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密切接触者筛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8年1—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登记报告的11 41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病案资料,排除死亡、无密切接触者及信息不全者58例,实际纳入11 353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指示病例。通过入户访谈、面对面问卷调查等方式识别密切接触者,建立队列,获取一般人口学资料,并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胸部X线摄片检查及痰涂片检查等,由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专家组进行综合诊断,对未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的密切接触者进行3年随访观察(每年1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密切接触者发生活动性肺结核的影响因素。结果:11 353例指示病例共发现密切接触者25 577名,平均每例指示病例约追踪到2.25名密切接触者。在3年随访期内检出活动性肺结核2106例,发病率为8.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指示病例为男性[OR(95%CI)=1.396(1.260~1.546)]、初治[OR(95%CI)=1....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北京市丰台区某寄宿制学校一起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寄宿制学校及肺结核高发地区集体来京就读学生的肺结核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丰台区一起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对首发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划定密切接触者范围,采用症状筛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 TST)及胸部X线摄片(简称“胸片”)检查等方法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胸片异常者进一步明确诊断。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共进行了4次密切接触者筛查,每3个月1次。结果:该校共发现23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81名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其中17例患者为胸片筛查发现。该校高中部肺结核罹患率为4.8%(23/483),其中首发病例班级高三(5)班的罹患率为28.3%(15/53),其他班级罹患率为1.9%(8/430),高三(5)班学生的患病风险高于其他班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4,P<0.001),是高中部其他班级的15.21(95%CI:6.06~38.17)倍。高中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学生组成的班级(简...  相似文献   

6.
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耐药状况,为初治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结核病控制项目登记的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03例,对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菌株84例进行一线抗结核药物(Sm、INH、RFP、EMB)耐药情况检测并进行分析。耐药率之间的差异性比较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的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84株结核分枝杆菌的总耐药率为16.67%(14/84),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耐药率为20%(11/55),初治涂阴肺结核患者耐药率为10.34%(3/29);总耐多药率为5.95%(5/84),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耐多药率为7.27%(4/55),初治涂阴肺结核患者耐多药率为3.45%(1/29)。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耐药率顺位为SmINHRFPEMB[Sm 16.36%(9/55)、INH 14.55%(8/55)、RFP 7.27%(4/55)、EMB 3.64%(2/55)],初治涂阴肺结核患者顺位为INHSmRFP=EMB[Sm 6.90%(2/29)、INH 10.34%(3/29)、RFP 3.45%(1/29)、EMB3.45%(1/29)]。男性耐药率为22.64%(12/53)、女性耐药率为(6.45%(2/31)。初治涂阳与涂阴肺结核患者总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4,P0.05);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不同性别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91,P0.05)。结论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耐药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对现有临床诊治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一起校园肺结核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工作中的难点和不足,为完善学校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思路和建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一起学校结核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同时采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 TST)和胸部X线摄片(简称“胸片”)开展肺结核筛查和密切接触者调查。结果 在确诊1例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例之后,共开展4次密切接触者筛查并陆续确诊4例活动性结核病病例。其中,针对指示病例的54名密切接触者(学生47名,教职工7名)开展首次调查时,调查对象的胸片均未见异常,学生的TST强阳性率为4.44%(2/45),教职员工为1/7。本次疫情TST强阳性且排除活动性结核病的学生无人接受预防性治疗。与首次筛查相比,后续筛查中与指示病例同宿舍的学生TST阳转率为6/8、同小组学习的学生TST阳转率为4/5、经常性共同就餐的学生TST阳转率为3/3。此外,后续筛查中发现的4例肺结核新发患者均为随访过程中的TST阳转者。结论 本次学校肺结核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提示,密切接触者调查和处置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新近感染的追踪应成为随访密切接触者的重要内容,预防性治疗对象的界定应更加明确并应提高预防干预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在结核病重点人群中开展肺结核主动发现的效果。方法: 在河南省新密市的32个重点行政村,对14岁以上居民均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对发现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正在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年龄≥65岁的居民、有3年以上粉尘接触史的人员、精神病患者、近10年内家庭中有肺结核患者的居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7类重点人群进行胸部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简称“胸片”)检查,有可疑症状者或胸部影像学异常者到新密市结核病防治所进行痰涂片、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检查,以发现重点人群中的肺结核患者。结果: 在32个行政村共登记7类人群,共计7368名。对 7265名(98.60%)进行了问卷调查,存在肺结核可疑症状者2750名(37.85%);7111名(96.51%)拍摄了胸片,肺内存在异常者456名(6.41%),确诊肺结核患者5例(0.07%,5/7111),肺癌患者8 例(0.11%,8/7111),陈旧性肺结核(含陈旧性结核性胸膜炎)者152例(2.14%,152/7111)。有粉尘接触史、≥65岁老年人、有结核病接触史、外来务工人员、有肺结核症状者、糖尿病患者、精神病患者胸片异常的比例依次为8.71%(75/861)、8.42%(330/3919)、7.59%(12/158)、4.23%(19/449)、3.57%(47/1315)、3.24%(28/863)、1.64%(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11,P<0.001);检出的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3例Xpert检测结果为阳性。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总检出率为70.31/10万(5/7111),有粉尘接触史者检出率最高(116.14/10万,1/861),其他分别为≥65岁老年人(76.55/10万,3/3919)和有肺结核症状者(76.05/10万,1/1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31,P<0.001)。结论: 在结核病重点人群中主动筛查肺结核,是对转诊和因症就诊发现患者的重要补充,可以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9.
场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7个公共结核病防治所。 目的:调查伊斯坦布尔新诊断的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成年家庭接触者(≥15岁)患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 设计:对1997-2000年在伊斯坦布尔7家结防所登记的1570例结核病成年家庭接触者的回顾性分析。 结果:研究包括6188例家庭接触者(平均接触者/线索病例:3.9),其中4114例(67%)大于15岁(平均接触者/线索病例:2.6);3310例(80.5%)参加了接触者调查。平均随访时间2.2年(1~4年);发现222例活动性结核病例(5.4%,95%可信区间5.2~5.6),第一年发现171例。活动性结核发病率为2491/100000(15~34岁年龄组发病率3555/100000,大于35岁年龄组发病率1195/100000,P〈0.0001)。活动性结核病发病率最高的在15~24岁(8.5%)和25~34岁(6.5%)年龄组。 结论: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的成年家庭接触者活动性结核发病率高。这样的高发病率说明化学预防治疗对于所有接触者,特别是年龄为15~34岁的接触者都是必要的,而不应仅仅用于儿童。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检出情况。方法接受检查的家庭密切接触者771人,年龄<15岁儿童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对结核菌素反应≥10mm或虽<10mm但伴有水泡等强反应的儿童,和≥15岁人群均摄X线胸片,对X线胸片提示肺部有异常阴影者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结果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检出率为3.8%,涂阳肺结核检出率为0.8%。肺部病灶有空洞和排菌量大的病人其家庭密切接触者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高。家庭密切接触者中年龄>60岁组其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高于其他组,经统计学处理,与15~60岁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摄X线胸片筛查,有助于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是发现肺结核病例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的检出率及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省(市)8个县(区)2008年登记的涂阳肺结核患者及其家庭密切接触者进行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为2.7%,涂阳肺结核患者检出率为0.6%。家庭密切接触者的年龄、文化程度、与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关系以及是否与患者居住同一房间等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涂阳肺结核家庭密切接触者调查是早期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有效手段,对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应及时进行结核病筛查和和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新疆喀什地区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发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将2018年1—12月在喀什地区登记治疗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30 164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2年随访管理数据,包括结核症状筛查、胸部X线检查、诊断及发病情况。利用问卷调查表收集密切接触者人口学特征、家庭环境、居住条件、接触方式、个人习惯、结核病防治意识等信息资料,分析影响发病的因素。结果 密切接触者中发病540例、发病率179.02/万,阳性与阴性肺结核的密切接触者中均有病例报告,其中阳性284例、阴性25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χ2=26.898)、年龄(χ2=44.965)、治疗分类(χ2=16.989)和患者关系(χ2=14.817)肺结核的密切接触者发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指示病例与治疗分类为复治(OR=6.281,95%CI:3.624~12.556)、患者关系为父母(OR=8.582,95%CI:2...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学校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 TST)和活动性肺结核发病及新发患者特征情况,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以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某学校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疫情处置中的307名学生密切接触者(排除19名转学者)作为基线筛查研究对象,以300名学生密切接触者(排除基线筛查中发现的7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2年随访队列的研究对象,分析期间密切接触者的可疑症状筛查、TST检测和胸部X线摄片(简称“胸片”)检查结果,比较不同特征学生的TST检测结果和活动性肺结核发病情况。结果:2年随访队列调查期间共计发现TST强阳性者119名,基线筛查和5次随访筛查的TST强阳性率分别为26.06%(80/307)、33.45%(99/296)、39.64%(111/280)、40.71%(114/280)、42.09%(117/278)和43.12%(119/276);其中,基线筛查与前2次(即2019年9月紫外线环境消毒后2个月前)随访筛查的TST强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检出情况。方法接受检查的家庭密切接触者771人,年龄〈15岁儿童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实验,对结核菌素强阳性反应(硬结≥20 mm或局部伴有水泡等)的儿童,和≥15岁人群均拍摄X线胸片,对X线胸片提示肺部有异常阴影者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结果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检出率为3.8%,涂阳肺结核检出率为0.8%。肺部病灶有空洞和排菌量大的病人其家庭密切接触者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高。家庭密切接触者中年龄〉60岁组其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高于其他组,经统计学处理,与15~60岁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摄X线胸片筛查,有助于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是发现肺结核病例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2013年4-7月某高考补习学校多名学生陆续被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方法采用肺结核可疑症状调查、胸部影像学、结核菌素(PPD)试验、痰涂片检查等对全体师生和被诊断学生的家庭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收集病例的社会人口学资料进行横断面分析。结果首例患者发病后约2个月才明确诊断,随后该班级45人中有10名学生先后被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罹患率22.2%。肺结核病例除与首发病例有密切接触之外,与性别、年龄、户籍等无明显关联。结论这是一起典型的学校班级内感染的结核病暴发,具有发病水平较高、季节性和聚集性等特征。本次暴发原因主要是学校结核病防控意识欠缺、综合医疗机构迟报、漏报、转诊不及时等因素共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018-2019年期间古蔺县某初级中学发生的一起结核病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处置分析,以期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为疾控机构相关疫情处置提供借鉴。方法开展学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和指示病例个案调查,对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进行症状、PPD试验和X光胸片筛查,对疑似患者进一步开展CT和痰涂片检查。结果对该校初三(4)班指示病例的67名密切接触师生进行筛查,发现可疑患者11例,经专家确诊肺结核5例,其中涂阳2例;扩大筛查范围时对初三年级的454名一般接触师生进行筛查,发现可疑患者47例,经专家确诊肺结核6例,其中涂阳病例1例。医学观察发病2例,其中涂阳1例,此次疫情共发现肺结核患者14例。指示病例班级发现涂阳肺结核4例(包括指示病例),其中2例与指示病例座位相邻,1例与指示病例同宿舍,提示存在相互传播的可能。结论延迟发现传染源并归口治疗可能是造成疫情传播的主要原因,及时规范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诊断和治疗有利于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大,加强学校师生及其学生家长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自我辨识能力对学校结核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8—2022年四川省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结核病筛查情况,为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和管理工作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登记日期在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0日期间的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与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在确诊3个月至开始抗结核治疗后14 d内直接接触的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其中,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0日登记的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均为筛查对象;2022年登记的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为随访对象。分析不同时间、不同类型密切接触者结核病筛查及活动性肺结核检出情况。结果:2018—2022年四川省共报告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99 273例,登记其密切接触者260 661名,其中260 291名密切接触者进行了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症状筛查率为99.86%,共检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623例,平均检出率为1.01%。有结核病可疑症状的密切接触者的结核病检查率(98.50%,6425/6523)和检出率(4.54%,292/6425)均明显高于无结核病可疑症状密切接触者的结核病检查率(86....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346例耐多药(MDR-TB)和泛耐药(XDR-TB)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可能与耐药发生有关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346例耐药肺结核患者以及2370例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分析二组的差异,探讨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患病特点以及可能影响耐药发生的因素。结果耐药肺结核发病人群以男性为主,占70.52%(244/346),且各年龄组男性均多于女性;青壮年居多,占81.79%(283/346),老年和18岁以下患者占比分别为13.58%(47/346)和4.62%(16/346)。性别和年龄分布情况与药物敏感肺结核无明显差异。耐药患者中少数民族患者占比接近五分之一;初、复治病例分别占23.70%(82/346)和76.30%(264/346)。在86例使用过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患者中73.26%(63/86)的病例对此类药物耐药。主要临床症状与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无明显差异。耐药患者中并发肺组织外结核者占65.32%(226/346),与药物敏感肺结核组(72.57%,1720/2370)相比无明显差异。耐药患者胸部影像改变中,空洞、支气管扩张和肺叶毁损分别占75.72%(262/346),23.12%(80/346)和19.08%(66/346),均高于药物敏感肺结核组;病变累及范围分布与药物敏感肺结核组无差别。主要合并症中,合并HIV感染者18例,糖尿病53例,慢性肺部疾患者17例,与药物敏感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检出标本最常见者为痰液(82.08%,284/346)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28.90%,100/346),其他多种组织均有检出。通过Xpert MTB/RIF检测方法,检出利福平突变阳性者82.56%(142/172);北京博奥晶芯分枝杆菌+耐药检测方法检出利福平耐药者90.65%(97/107)。结论耐药结核病在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男性高于女性。主要表现与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无明显差异。复治患者是耐药结核病发病的高危人群,但初始耐药不少见。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可能与继发耐药有关。耐药患者肺外结核发生率与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无明显差异。其肺部影像改变较之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有更多的空洞、支气管扩张和肺叶毁损。快速分子生物学方法阳性率高,快捷有效。  相似文献   

19.
作者报告在45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合并肺癌者22例(5%)。其中鳞癌12例,腺癌6例,燕麦细胞癌3例,未分化癌1例。痰细胞学检查阳性9例(41%),阴性11例(50%),2例未检。首次胸片即拟诊为肺癌者7例(32%),其中痰细胞学检查阴性5例,阳性1例,未检1例;其余15例误诊为肺结核复发或肺炎,其中痰细胞学检查阳性8例,阴性6例,1例未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上海市松江区本市户籍≥65岁老年人口肺结核主动筛查及其效果,为肺结核低流行地区老年结核病患者主动发现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上海市松江区2018年4月1日至8月31日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针对≥65岁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体格检查资料中,收集本市户籍≥65岁老年人主动筛查肺结核的情况。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简称“《专报系统》”)中导出松江区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新登记的所有≥65岁本区户籍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病案信息,与本年度主动筛查的数据进行比对,获取本年度及筛查后一年时间内的肺结核发病情况,通过筛查率和筛查检出率指标评价松江区老年肺结核主动筛查的效果。结果 2018年松江区≥65岁本市户籍人口共计129008名,参加老年人肺结核主动筛查的总筛查率为57.48%(74150/129008),其中70~74岁年龄组筛查率最高(65.51%,21446/32736),≥85岁年龄组筛查率最低(22.61%,3074/13596)。胸部X线摄影(简称“胸片”)检查率为98.31%(72899/74150),胸片异常者5050例(6.93%,5050/72899);其中确诊为新发肺结核患者3例(新检出率为4.12/10万,3/72899),在治既往肺结核患者3例,陈旧性肺结核患者524例(0.72%,524/72899),其他异常者4520例(6.20%,4520/72899;其他异常者包括肺部结节状病灶、肺部感染、胸膜增厚、斑片状阴影等)。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共登记本市户籍≥65岁老年肺结核患者57例,登记率为44.18/10万(57/129008),其中≥85岁年龄组登记率[73.55/10万(10/13596)]最高;被动发现率[41.86/10万(54/129008)]明显高于主动发现率(4.12/10万)(χ 2=24.00,P<0.001);接受过主动筛查者的发病率[21.58/10万(16/74150)]明显低于未接受过主动筛查者的发病率[74.74/10万(41/54858)](χ 2=20.16,P<0.001)。筛查后1年内32例主动筛查的老年人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其中2018年登记13例,2019年登记19例)。结论 在低流行地区开展主动筛查老年人肺结核的检出率低,但对胸部异常筛查有临床意义,且可增加老年人结核病诊治意识,提前进行诊断和治疗,可结合老年人慢性病管理项目开展结核病重点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