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式腹膜透析外接短管更换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需更换腹膜透析外接短管并在本院门诊固定随访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改良式方法进行操作。比较两组换管所用时间及人力、患者舒适度、因换管操作不当所致腹膜炎的发生率及外接短管再次更换率。结果观察组换管用时(13±2.1)min,明显少于对照组(25±8.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需一人即可完成所有操作,而对照组需要两名操作人员配合才能完成。观察组患者的舒适状况量表评分为(96±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8±12.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换管操作不当所致腹膜炎的发生率两组均为0,因换管所致外接短管再次更换率观察组为0,对照组为4%。结论改良式换管方法在同样安全的情况下大大减少了换管时间,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降低了因换管所致外接短管再次更换率,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分离擦拭法和浸泡法两种更换短管方式的换管效果及对感染风险、换管耗时和患者舒适度的影响,为临床实际操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6月在中山市中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的规律行腹膜透析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浸泡组和擦拭组,各60例。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换管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更换短管所需的时间、成本、外接短管与钛接头连接处的表面菌落生长情况,并随访换管后1周内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调查患者换管过程中的舒适度和疲乏情况,比较两种短管更换方试的优缺点。结果 两组患者更换短管时的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擦拭组更换短管所用时长短于浸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更换短管时的疲乏程度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短管更换成本相同均为7.3元,连接处表面均无菌落,均未发生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结论 与浸泡法相比,分离擦拭法在保证换管过程的安全性的同时,可节约操作时间,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治疗室空间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将聚维酮碘纱布擦拭消毒法用于更换腹膜透析外接短管中的效果。方法 2014年1-3月便利选取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腹膜透析中心更换腹膜透析外接短管的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6例,常规组采取传统浸泡消毒法更换短管,研究组采取聚维酮碘擦拭消毒法更换短管。比较两组更换短管所需的时间、成本、外接短管与钛接头连接处的表面菌落数,以及1周内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更换短管的成本分别为4.37元/次和8.35元/次,耗费时间分别为(2.12±0.39)、(12.03±1.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消毒后发生短管表面菌落生长者各1例,换管后1周内均无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聚维酮碘纱布擦拭消毒法用于腹膜透析外接短管更换能够显著缩短更换时间、降低费用,是一种省时省力且安全的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作腹膜透析护理包,并在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进行应用。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326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腹膜透析护理包更换腹膜透析导管,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更换腹膜透析导管,比较两组更换腹膜透析导管的单次时间,72 h内随访患者有无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腹膜透析护士对腹膜透析护理包的使用满意度。结果 腹膜透析护理包可以缩短单次更换导管的时间,从(14.90±1.03) min降低至(9.38±0.6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士对腹膜透析护理包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8.46±0.84)分,92.31%的护士表示今后会继续使用此腹膜透析护理包,并向同行推荐此腹膜透析护理包。结论 腹膜透析护理包可以缩短单次更换导管时间,更经济,护士对腹膜透析护理包的总体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的发生、治疗费用分析,总结基层医院对腹膜炎的治疗经验.方法:比较进口和国产腹膜透析不同外接管路对我院3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行腹膜透析的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腹膜透析效果和治疗费用差异,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两组透析均可达到透析治疗目标,国产组腹膜炎的发生率高于进口组,治疗总费用进口治疗组较高.结论:采用进口腹透腹膜炎发生率更低,治疗的总费用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式腹膜透析短管保护裤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腰带式腹膜透析短管保护袋,观察组使用改良式腹膜透析短管保护裤,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腹膜透析短管出口处并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膜透析短管的出口处合并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改良式腹膜透析短管保护裤,管路不易牵拉移位,出口处并症发生率减少。  相似文献   

7.
腹膜透析是治疗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衰竭的有效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医疗成本低、便于普及应用的特点。腹膜透析外接短管需要3~6个月更换一次,针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外接透析管的消毒和清洁,必须在无菌环境下操作,如果处理不当,易引起腹膜炎的发生,因此,在临床操作中,无菌操作空间非常重要。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没有较好的无菌操作箱来满足腹膜透析临床操作使用,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腹膜透析更换外接短管无菌操作箱,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设计解决现有技术中腹膜透析外接管消毒时不能较好地保证无菌操作环境的问题,保证了无菌操作的无菌环境,同时便于腹膜透析外接管的清洁消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导致腹膜透析患者发生非常规更换腹透外接短管的原因,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44例腹膜透析患者发生非常规换管的原因,比较发生非常规换管与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腹膜透析操作者、随访情况、医疗付费方式等的关系。结果 544例患者中是否发生非常规换管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0.05),其中发生非常规换管144例,其原因主要为短管头污染(63.89%,92/144);透析龄6个月内者发生率最高占43.75%(63/144);不同透析龄间的非常规换管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568、P=0.271)。结论发生非常规换管的原因主要为短管头污染,其次为腹透管破损和短管脱落,是否发生非常规换管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有关。对腹透患者要进行全程监管,置管后不仅要对患者及操作者进行系统、规范的理论操作培训考核,还应定期进行理论操作再培训,尤其应加强腹透置管出院前老年患者的自身操作培训,重视管路的连接和保护,以减少非常规换管的发生。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制一种腹膜透析操作装置,用于慢性肾脏病(CKD5期)的腹膜透析患者中,观察该腹膜透析操作装置的使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的慢性肾脏病的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使用腹膜透析操作装置进行换液操作,对照组常规用操作间进行腹膜透析换液, 观察并对两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腹膜透析时的使用成本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为0.15次/病人年,低于对照组的0.18次/病人年(P<0.05),实验组的使用成本(857.80 ± 89.10)元低于对照组(1103.00 ± 171.00)元。结论 腹膜透析操作装置方便操作,能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及患者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低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的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2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8例、试验组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分级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腹膜炎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发生腹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发生腹膜炎后转归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级管理腹膜透析患者可以降低其腹膜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管理的腹膜透析病例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6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膜透析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持续质量改进。记录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腹膜炎发生情况,并且比较两组发生腹膜炎的原因。结果干预组1个月发生2例腹膜炎,3个月、6个月时各出现1例腹膜炎,半年总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1个月时发生5例腹膜炎,3个月发生4例,6个月发生3例,总发生率为30.00%,显著高于干预组(P0.05),两组腹膜炎发生原因分布失衡,且干预组由换液操作不规范、短管脱落或过时未换原因所致腹膜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显著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随着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持续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卢素红 《当代护士》2016,(10):48-4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腹膜透析治疗的72名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42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随班变动由责任护士随机实施。实验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由专职护士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全面详细的健康宣教,并加强出院后的随访。观察两组腹膜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通过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系统、全面、连续的护理干预,能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降低腹膜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绿色通道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5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按是否使用急诊绿色通道服务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50例).比较两组感染的病原菌、腹膜炎结局、治疗天数、治疗费用、就诊时间及24 h电话咨询比例.结果 两组腹腔感染的各种病原菌比例、腹膜炎结局及治疗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就诊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使用电话咨询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绿色通道的应用缩短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就诊时间,减少了治疗费用.24 h电话咨询有助于腹膜透析患者使用绿色通道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一种客观、准确、省时、便捷的腹膜透析患者随访表,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定期检查及换管率,减少各种并发症地发生.方法 表格设计包括每3个月1次的充分透析检查、每6个月1次的腹膜平衡实验检查及每6个月1次的6寸短管更换两部分,分别记录了患者定期检查及换管的时间,提醒患者定期检查及换管.结果 经临床运用180例患者,能起到提醒患者定期检查,提高患者检查及换管率,及时预防各种并发症地发生.结论 腹膜透析随访记录单客观、准确,易于操作,便于适时提醒腹膜透析患者定期检查及换管,并为医生提供治疗依据,为医护人员提供大量的基础数据,利于科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对尿毒症期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尿毒症期患者94例分为干预组53例和对照组41例.2组均针对原发病进行腹膜透析等治疗,干预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透析前后尿素氮、肌酐改善情况及腹膜炎发生率.结果 透析后2组尿素氮、肌酐水平较透析前均显著降低;透析后干预组尿素氮、肌酐水平较对照组低,但无显著差异.干预组透析期间腹膜炎发生率为1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9%.结论 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1],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推荐腹透患者更换外接短管宜6个月一次[2],以减少细菌的侵入。以往更换腹透短管一般采用双手或者血管钳分离、连接腹透短管和钛接头。此类方法缺点是手法分离腹透短管与钛接头时费力,连接时牢固性欠佳;使用血管钳仍较费力并且磨损钛接头。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于2015年10月使用双头开口扳手应用于更换腹透短管,经研究探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林华  黄宏敏  陈梅 《护理研究》2013,(26):2895-2896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腹膜透析换液教具在腹膜透析病人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0月行腹膜透析病人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操作培训方法培训;观察组使用自制简易腹膜透析换液教具进行培训,观察两组病人培训所需时间、换液及换药操作的规范程度、腹膜炎的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培训时间明显缩短,病人换液、换药操作的规范程度明显提高(对照组规范操作考核成绩为76.5分±15.3分,观察组规范操作考核成绩为87.9分±8.8分),腹膜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对照组腹膜炎发生率为12.5%,观察组腹膜炎发生率为3.1%)。[结论]自制简易腹膜透析换液教具在腹膜透析病人规范操作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种可行的、值得推广的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专科护士在降低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中健康教育所起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70例患者,观察组由专科护士按事先制定的计划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由一般护士按常规向患者交代治疗中注意事项,进行一般知识宣教。结果:观察组1次或2次并发腹膜炎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专科护士的健康教育在降低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并发症中有一定的作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专科建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腹膜透析精细化护理团队、建立腹膜透析治疗患者档案、制订腹膜透析患者培训方案和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分级随访管理流程。结果实施精细化护理后,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及容量超负荷的发生率降低(P<0.01或P<0.05)。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减少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降低容量超负荷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制作改良腹膜透析液双联系统,并探讨其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肾内科随访的156例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改良腹膜透析液双联系统和传统腹膜透析液双联系统进行换液操作,比较两组的换液时间、腹膜炎发生率、平均每次透析成本、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腹膜透析换液操作时间缩短、腹膜炎发生率降低,平均每次透析成本减少,患者满意度得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传统腹膜透析液双联系统,改良腹膜透析液双联系统方便操作、缩短了换液操作时间、降低了腹膜炎发生率和透析成本,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