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考察不同效价情绪对有特质焦虑和非特质焦虑大学生行为抑制的影响。方法:采用特质焦虑量表进行测试,以男生总分56分以上、女生总分57分以上筛选出有特质焦虑的大学生18例(男3例,女15例),得分30分以下作为非特质焦虑共19例(男3例,女16例),从中国情绪图片库中选择中等唤醒的正性、负性和中性图片作为情绪诱发刺激,采用双选择Oddball实验范式,在标准刺激和偏差刺激之前呈现情绪图片,考察不同效价情绪对特质焦虑和非特质焦虑大学生完成行为抑制任务的影响。结果:双选择的Oddball中,被试对偏差刺激的反应时长于标准刺激的反应时[(447±9) ms vs.(376±7) ms,P 0. 001];有特质焦虑被试的总体反应时短于非特质焦虑组被试[(396±11) ms vs.(427±11) ms,P0. 05];相比正性和中性情绪条件,特质焦虑组在负性情绪条件下的Oddball量更小[(63±5) vs.(72±4) ms,(77±6) ms,Ps 0. 01]。结论:双选择Oddball任务可以有效诱发大学生的行为抑制,负性情绪会促进特质焦虑大学生的行为抑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睡眠障碍飞行员工作绩效的改变。方法对自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并患有睡眠障碍的14名飞行员及睡眠正常的10名飞行员进行任务测试,测试项目包括:听觉Oddball任务、视觉Sterberg任务及手控跟踪+听觉Oddball双任务。结果睡眠障碍组飞行员的听觉Oddball反应时(P〈0.01)、视觉Sterberg反应时(P〈0.05)及双任务中的听觉Oddball反应时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均有P〈0.05)。睡眠障碍组飞行员的视觉Sterberg反应正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双任务中的跟踪误差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睡眠障碍飞行员的操作任务工作绩效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情绪状态对疼痛加工的影响,以及群体情绪和个体情绪对疼痛加工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通过视频来诱发被试的个体情绪和群体情绪(积极、中性和消极),让被试观看疼痛图片和中性图片,并完成疼痛判断任务和计数任务,记录事件相关电位(ERPs)。结果:消极情绪下反应时显著短于中性情绪(F=8.07,η_p~2=0.298,P0.05)。消极情绪比中性情绪在顶区诱发了更大的P3(360~800ms)(F=4.8,η_p~2=0.2047,P0.05)。消极情绪下疼痛图片与中性图片在颞-枕区诱发的LPC(440~540ms)波幅差异显著大于中性情绪(F=5.11,η_p~2=0.212,P0.05)。但是个体情绪和群体情绪对疼痛加工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个体情绪和群体情绪对疼痛加工的影响程度相同。消极情绪促进疼痛加工。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首发抑郁症患者在新异Oddball模式下诱发出的P300波形特征,探讨抑郁症患者的认知过程.方法:选取未治疗的青年抑郁症患者12名和正常对照16名,利用新异Oddball模式诱发并记录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新异P300.结果:抑郁症组对靶刺激的反应时间(755±244ms)较正常组明显延长(386±114 ms);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的顶区P3b(P<0.01)与额区P3a(P<0.05)波幅明显降低,额区N2波幅也显著降低(P<0.01);且患者的P3b潜伏期较正常组延迟(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额叶执行功能受损,集中注意及非随意注意能力下降,事件相关电位P300 可为其临床诊断和生理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状态焦虑大学生对负性情绪词的注意偏向及其内在机制。方法:通过数字减法任务诱发大学生的状态焦虑,采用点探测和线索-靶子任务,分别将情绪词置于线索和靶子位置,比较状态焦虑大学生和正常大学生对靶刺激反应的差异。结果:正常组大学生的状态焦虑量表得分实验前和实验后差异不显著;状态焦虑组大学生实验后的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实验前(t=-5.595,P0.05)。点探测任务中,词语类型与被试类型交互作用显著(F=4.103,P0.05),状态焦虑大学生对负性词条件下靶刺激的反应时比中性词条件下的更短,而正常大学生在两类词语条件下对靶刺激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线索-靶子任务中,线索类型、词语类型、被试类型三者交互作用显著(F=47.478,P0.05),状态焦虑组大学生在负性有效线索条件下的反应时短于负性无效条件下的反应时,正常组大学生在负性有效条件下的反应时长于负性无效条件。结论:状态焦虑大学生对负性情绪词存在注意偏向,表现为其注意一旦被负性信息捕获,就难以从中解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情绪性Go/Nogo任务,探究了内隐和外显情绪刺激条件下反应抑制的差异及其对大学生冲动性行为的影响。方法:运用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11)对随机抽取的84名在校大学生的冲动性水平进行了测量。采用情绪性Go/Nogo任务比较被试在不同情绪刺激条件下,按键或不按键反应的错误率和反应时。所得数据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1)高、低冲动两组在普通任务中的反应时(F=1.53,P0.05)、错误率(F=0.98,P0.05)均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外显任务中,高冲动组比低冲动组有更短的反应时(F=6.63,P0.05)、更高的错误率(F=5.68,P0.05);(2)在内隐任务中,高、低冲动两组在中性图片背景下的反应时(F=0.41,P0.05)、错误率(F=2.38,P0.05)均没有显著差异;在负性图片背景下,高冲动组的反应时短于低冲动组(F=7.82,P0.01),错误率高于低冲动组(F=4.67,P0.05);(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外显任务反应时与无计划冲动性呈负相关(r=-0.312,P0.05),内隐任务中的负性图片反应时、错误率分别与无计划冲动性呈正相关(r=0.333,0.323;P0.05)。结论:高冲动者更易受到内隐和外显负性情绪刺激的影响从而表现出反应抑制功能的缺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特质焦虑个体诱发负性情绪时的抑制控制能力。方法:使用特质焦虑问卷筛选出高、低特质焦虑大学生各30名[STAI-T常模分数为(41.2±7.6)分,高于常模1个标准差为高特质焦虑,低于常模1个标准差为低特质焦虑]。让被试观看一组负性情绪面孔图片诱发负性情绪后,采用数字Stroop任务和数字转换任务,通过反应时、Stroop冲突效应量、转换损失等指标考察特质焦虑个体认知加工速度和抑制控制能力。结果:诱发负性情绪下,数字Stroop任务中高特质焦虑情绪组反应时长于低特质焦虑情绪组[(779.3±51.6)ms vs.(703.7±49.8)ms,P<0.05],Stroop冲突效应量高于低特质焦虑情绪组,[(167.9±55.7)ms vs.(114±79.1)ms,P<0.001];转换任务中高特质焦虑情绪组反应时长于低特质焦虑情绪组,[1 151.7±15.8)ms vs.(1 029.9±21.3)ms,P<0.05],转换损失高于低特质焦虑情绪组[(290.7±27.3)ms vs.(211.7±18.6)ms,P<0.05]。结论:负性情绪诱发下,高特质焦虑情绪个体抑制控制能力下降,体现为对无关信息的干扰抑制能力以及对心理定势反应的抑制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学生认知抑制与情绪、行动控制风格的关系。方法:采用行动控制量表(ACS)筛选行动导向、状态导向大学生各54名,通过8分钟短视频诱导被试产生中性、积极、消极情绪,比较情绪启动前后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得分以检验情绪启动效果。应用Stroop任务负启动范式,比较不同情绪下,行动导向与状态导向认知抑制的差异。结果:所用视频具有较好情绪启动效果(均P 0.001)。Stroop任务结果表明,中性情绪和消极情绪下,行动导向的负启动效应均大于状态导向(均P 0.01);积极情绪下,行动导向的负启动效应小于状态导向(P 0.001)。中性与消极情绪下,行动导向与状态导向的负启动效应均大于积极情绪下的负启动效应(均P 0.001)。结论:积极情绪下,大学生的认知抑制功能下降;认知抑制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受到行动控制风格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应激状态下大鼠结肠血红素氧合酶-2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2(HO-2)在正常及应激状态下大鼠结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和应激+ZnPP组,采用水浸-束缚应激(WRS)动物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HO-2在正常及应激后大鼠结肠中的表达,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对照组大鼠HO-2主要表达于结肠黏膜肌、肠环行肌及黏膜下层的血管内皮和平滑肌。应激组大鼠结肠的HO-2免疫阳性黏膜肌灰度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环行肌阳性单位(PU)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部分大肠腺也有HO-2表达。应激+ZnPP组结肠HO-2免疫阳性黏膜肌灰度值明显高于应激组(P<0.05),环行肌PU低于应激组(P<0.05)。结论:一氧化碳(CO)是结肠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可能参与应激状态下的结肠功能调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疚和羞耻这两种消极道德情绪在自我损耗减少大学生亲社会行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92名大学生(试验1)和92名大学生(试验2),均根据不同的试验条件分为内疚组、羞耻组和中性组。每组均先完成Stroop色-词干扰任务,然后试验1采用故事情境诱发法、试验2采用自传式回忆情绪诱发法分别诱发相应情绪,最后采用独裁者游戏测量亲社会行为水平。结果:2个试验中,内疚组和羞耻组在独裁者游戏中的得分均高于中性组(均P<0.05)。结论:内疚和羞耻情绪使大学生在自我损耗后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即二者都可以降低自我损耗对亲社会行为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执行GO/NOGO任务时所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特点,初步探讨GO/NOGO任务所诱发的ERP成分与脑反应抑制过程的关系.方法:记录22名强迫症患者和21名正常对照在执行线索引导的视觉GO/NOGO任务时诱发的ERPs.该任务序列包括400个刺激,需要被试作出反应的GO刺激及需要被试抑制反应的NOGO刺激各占10%.结果:强迫症患者在GO任务中的平均反应时长于正常对照组(351.0±56.8/307.1±53.5 ms,t=2.605,P=0.013),但反应错误数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2.5±2.3/1.5±1.7,t=1.626,P=0.112).强迫症患者的GO-P3波幅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OGO-P3波幅在FZ、FCZ、FC3、FC4点较对照组降低(16.0±7.6/20.1±5.7,19.2±8.6/24.7±6.3,14.6±6.3/18.4±5.6,15.7±6.8/20.8±5.7,t=-2.01~-2.65,均P<0.05),强迫症患者的GO/NOGO-P3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症患者颅脑电位分布范围小于正常对照,其中以NOGO任务额区脑电活动减弱为明显.结论:强迫症患者GO/NOGO任务所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表现异常.NOGO-P3可能是反应额叶反应抑制过程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12.
急性应激时大鼠脑内环核苷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急性应激状态下脑内的环核苷酸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游泳应激后1、3小时的大鼠额叶、海马、中脑和下丘脑内环磷腺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结果:应激结束后1小时,海马和下丘脑内cGMP水平均显著性增高。(t分别为2.33、2.48,P均<0.05)。应激结束后3小时,额叶、海马、中脑和下丘脑内cAMP均显著性增高(t分别为2.49、3.03、2.75、3.34,P均<0.05),cGMP水平均显著性增高(t分别为3.34、3.67、P均<0.01)。结论:急性应激状态下,脑内的环核苷酸被激活,cGMP可能首先被激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听觉选择性注意的老化是否出现在中年期。方法:参考Go/NoGo实验范式,采用E-prime2.0编制听觉选择性注意任务(选择和抑制条件),对20名中年和21名配对青年两组人群进行测试,同时用ERP记录脑电数据,最后用MATLAB(R2013b)和SPSS 16.0软件分析任务效应和年龄效应。结果:第一,任务效应显著,即在额区(Fz电极点)选择条件诱发的N1波幅比抑制条件更负更大(F_((2,78))=10.89,η_p~2=0.22,P0.01);抑制条件诱发的P2波幅比选择条件更正更大(F_((1,39))=52.13,η_p~2=0.57,P0.001);第二,年龄效应显著:(1)中年组的N1波幅比青年组更负更大(F_((1,39))=10.91,η_p~2=0.22,P0.01);(2)中年组N1和P2的潜伏期都显著长于青年组(F_((1,39))=8.05,η_p~2=0.17,P0.01;F_((1,39))=79.02,η_p~2=0.67,P0.001);(3)选择和抑制条件上,N1波幅和N1与P2的潜伏期均体现了注意老化,但在抑制上比选择上体现得更多。结论:中年人出现了听觉选择性注意的老化,且主要体现在抑制活动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情绪效价对自我姓名加工的影响。方法:采用block设计,使用情绪图片分别诱发正、负性情绪,被试完成被动Oddball范式,对小圆进行按键反应,而对大圆及自我、明星、陌生人姓名不反应,分析三类姓名的脑电差异。结果:负性情绪下的自我姓名比正性诱发了更大的N2,相比于朋友与陌生人,自我姓名在正、负性情绪下诱发了更大的P300,但仅在负性条件下诱发了更大N2。结论:情绪效价作用在自我姓名加工的中晚期时间段内产生影响,特别是在N2时间段内,负性刺激引起情绪负性偏向,而个体同时为了维护自我正面偏见,产生了正、负性情绪效价的冲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不同情绪状态大学生自发自传体记忆是否存在情绪一致性现象。方法:通过校园招募平台选取情绪状态正常的在校大学生60名,用情绪图片和音乐诱发出不同的情绪状态(积极、消极和中性),被试记录在警戒任务过程中产生的自发自传体记忆,评估记忆的主观愉悦性评价,计算不同效价记忆比例。请2名未参加实验的评定者协商后将记录到的自发自传体记忆的客观效价分为积极、消极和中性3种类型,评估不同客观效价自发自传体记忆的回忆量。实验结束后被试评定当前情绪状态。结果:不同情绪状态下被试对自发自传体记忆的主观愉悦性评价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状态与自发自传体记忆的客观效价之间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发现,积极状态下积极记忆的回忆量高于中性状态下积极记忆的回忆量[(6.3±5.5)vs.(2.8±2.2),P0.01];在消极记忆和中性记忆的回忆中,不同情绪状态下记忆的回忆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被试评定的积极和消极记忆比例与实验结束后的情绪状态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r=0.29、-0.13,均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不同情绪状态大学生自发自传体记忆不存在情绪一致性现象,即使处于消极情绪状态,其自发自传体记忆也会表现出一种"乐观倾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大学生对动态与静态面部表情图片限时加工的特点.方法:以18名大学生为被试,记录被试在动态或静态面部表情图片呈现的600 ms做出表情判断(生气、中性、高兴)的反应时和正确率,采用EGI-128导联脑电仪收集脑电数据,分析NI70、P200和晚正成分(LPC)3个脑电成分特点.结果:与动态呈现相比,被试对静态呈现的面部表情图片的反应时较短[(474.1±5.1) ms vs.(486.2±5.4) ms,P<0.001],正确率较高[(0.83±0.02) vs.(0.79±0.02),P<0.01].静态呈现时,N170成分表现出中性表情诱发的波幅小于生气表情和高兴表情[(-2.7±0.6)μv vS.(-3.3±0.7)μv,(-3.2±0.7)μv;P<0.05],而高兴表情与生气表情诱发的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态呈现时,P200成分表现出中性表情诱发的波幅小于生气表情和高兴表情[(3.3±0.5) μvvs.(4.0±0.6)μv,(3.8±0.6)μv;P<0.05],高兴表情与生气表情诱发的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C的波幅与潜伏期的表情主效应显著(P<0.05),生气表情诱发的波幅大于中性表情[(7.2±0.7) μv vs.(6.6±0.6)μv,P<0.05];中性表情的潜伏期长于生气表情和高兴表情[(534.4±9.7)ms vs.(515.2±10.4) ms,(502.8±12.1)ms; 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在限时条件下,早期阶段,静态呈现的表情加工比动态呈现的表情加工具有优势;到后期阶段,动态呈现的表情加工才能达到静态呈现的加工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行为学角度检验估算任务诱发心理应激反应的有效性。方法:选取14名大学生完成估算任务。共5个阶段:基线水平1(注视随机呈现的数字)、对照条件(无社会评价性威胁情境下完成简单算术作业)、应激条件(社会评价性威胁情境下完成困难算术作业)、基线水平2(注视随机呈现的数字)和休息阶段(无任务),各10 min。记录应激条件与对照条件下被试完成算术作业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用主观应激报告(5点量表)测查应激水平,用主观焦虑报告(7点量表)测查焦虑水平,从而反映主观应激;测查唾液皮质醇水平作为客观应激指标。结果:与应激条件相比,对照条件下的反应时较短[(938.7±156.7)ms vs.(1916.5±166.5)ms,P<0.001],正确率较高[(0.98±0.02)vs.(0.56±0.05),P<0.001]。应激条件结束后(第30分钟)的主观应激报告得分高于基线水平1开始前(第0分钟)、基线水平1结束后(第10分钟)、对照条件结束后(第20分钟)、基线水平2结束后(第40分钟)及休息阶段结束后(第50分钟)[(3.3±0.8)vs.(2.6±0.8),(2.4±0.6),(2.6±0.9),(2.5±0.8),(1.4 0.5),均P<0.01]。应激条件结束后(第30分钟)的主观焦虑报告得分高于基线水平1结束后(第10分钟)、对照条件结束后(第20分钟)、基线水平2结束后(第40分钟)和休息条件结束后(第50分钟)[(3.8±1.5)vs.(2.9±1.2),(2.9±1.4),(2.9±1.2),(1.4±0.5),均P<0.05]。基线水平1开始前(第0分钟)的唾液皮质醇水平低于休息条件结束后(第50分钟)[(24.6±11.5)vs.(40.3±28.7),P<0.05],应激条件结束后(第30分钟)唾液皮质醇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唾液皮质醇的变化与应激条件下的反应时、正确率、应激条件结束后(第30分钟)的主观应激、主观焦虑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r=-0.43~0.36,均P>0.05)。结论:估算任务成功地诱发了被试的躯体及心理应激反应,可作为心理应激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大学生在多种情绪图片与表情图片刺激下是否存在不同程度的注意偏向,以及考察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通过网上招募广州某大学本科生42例(男女各21例;年龄21~25岁),选用3种效价情绪图片和5种面部表情图片作为刺激材料,采用情绪Stroop任务,比较被试在情绪性刺激与中性刺激下的的反应时和错误率。结果:积极、消极和中性图片诱导的错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极图片诱导的反应时长于中性图片[(654±92)ms vs.(636±77)ms,P0.05],而积极图片与中性图片诱导的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7±81)ms vs.(636±77)ms,P0.05];厌恶表情诱导的错误率高于中性表情[11.3%vs.3.4%,P0.001],开心(2.6%)、伤心(4.2%),生气(3.2%)与中性表情诱导的错误率均无统计学差异;5种表情诱导的反应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伤心(638±92)ms,开心(633±83)ms,厌恶(650±98)ms,生气(645±96)ms,中性(645±90)ms,Ps0.05];且反应时和错误率均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P0.05)。结论:情绪stroop任务中,消极图片和厌恶表情刺激可诱导出大学生的情绪注意偏向,分别表现为反应时延长和错误率增高;情绪注意偏向的行为学表现性别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考察任务切换和冲突控制的交互作用,探索执行功能相关领域通用性脑区的动态变化。方法:25例健康大学生(男12例,女13例)完成轮替切换的字母和颜色Flanker任务,两种任务均包含协调和矛盾两个水平。轮替切换为任务切换范式,存在重复和切换试次;Flanker任务存在协调、矛盾试次。分别记录和分析不同试次条件下的反应时、正确率和19通道事件相关电位。结果:反应时的切换与冲突因素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24)=11.98,P0.05)]。事件相关电位分析显示切换和冲突条件均增强前额区P2(200~260 ms)并削弱额顶中央区P3b(380~440 ms),且后者尚增强额中央区N2(260~320 ms);ERP时空模式结果提示交互效应涉及左顶区(320~400 ms)和右额区(420~460ms)。结论:大学生在执行任务转换和冲突控制时会动态竞争执行功能可能相关领域通用性脑区,在N2阶段共享左顶区刺激-反应映射存储系统,而在P3b阶段共享右额抑制系统。  相似文献   

20.
急、慢性束缚应激对小鼠情绪和学习记忆能力的不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束缚应激和慢性束缚应激对小鼠情绪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小鼠按体重和自发活动随机分成三组,即空白对照组,急性应激组和慢性应激组。采用束缚躯体的方法建立急慢性应激模型,并用自发活动实验检测小鼠的情绪状态,避暗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自发活动实验中急性束缚应激组小鼠平均速度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增加(P<0.01),中央区活动时间和中央区活动路程百分比则显著增加(P<0.05),慢性应激组平均速度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减小(P<0.01),中央区活动时间和中央区活动路程百分比显著减小(P<0.05);避暗测试中急性应激组避暗潜伏期和错误次数没有改变,而慢性应激组潜伏期显著减小(P<0.05)、错误次数急显著增加(P<0.01)。结论:急性束缚应激会使小鼠产生烦躁情绪、但不会改变其学习记忆能力;慢性束缚应激会使小鼠产生抑郁样情绪,会损害其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