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烧伤多因热毒之气炽盛,腐烂皮肉,甚至火毒内攻可现不同脏腑兼证。病位在肌肤,可深达脏腑。中医学在治疗烧伤方面历史悠久,早在晋代《肘后方》中就有“烫火烧伤用年久石灰敷之,或加油调和猪脂煎柳白皮成膏”外敷的记载。  相似文献   

2.
活血化瘀法是祖国医学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它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它产生于“血瘀”学说始于《内径》云 :“血凝于腹者为痹 ,凝于脉者为氵啬 ,凝于足者为厥”。“血实者宜决之” ,疏其气血 ,令其调达 ,以致和平。它能恢复由于瘀血造成的生理障碍和病理改变 ,有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瘀阻 ,通畅经络 ,消除瘀肿的作用 ,从而改善循环 ,解决疾病。现就活血化瘀法方药临床应用的肤浅认识分述如下。1 活血化瘀法所用方药包括活血行血 ,活血化瘀祛瘀 ,破瘀攻坚三类1 1 活血行血类具有疏通血脉、推动血行以及活血行的作用 ,适用于瘀血轻症。药如当归…  相似文献   

3.
“火毒”是黑膏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致敏性物质,去“火毒”则是黑膏药生产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对黑膏药的传统及现代去“火毒”工艺及各工艺的优劣对比,查阅相关文献后对概况进行综述,探讨黑膏药去“火毒”工艺研究进展,以期为黑膏药制备工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烧伤是因热力 (火焰、灼热的气体 ,液体或固体 )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一种损伤性疾患。由于强热作用人体 ,轻者使皮肉损伤 ,重者不仅皮肉损伤 ,且火毒炽盛伤及体内阴液 ,或热毒内攻脏腑 ,以致脏腑不和 ,阴阳平衡失调而危及生命。我院自 1997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 ,共收治烧伤病人 17例 ,在治疗过程中 ,我们采用中医的辨证施护 ,收到较好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7例 ,其中男 10例 ,女 7例 ;年龄 4~ 5 2岁 ,平均20 2岁。烧伤面积 10 %~ 6 3% ,平均为 31 2 5 %。其中硝火烧伤 5例 ,开水烫伤 8例 ,蒸汽烫伤 3例 ,酒精烧伤 1例…  相似文献   

5.
徐文华 《安徽医药》2024,28(2):403-406
《温病条辨》“复脉法”源于《伤寒论》“复脉汤”,有滋阴助阳,益气养血之功效,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中医临床治疗。与《伤寒论》“复脉汤”不同在于,“复脉法”立足于阴阳、脏腑,提出以血脉理论为基础的复脉脏腑法和复脉阴阳法,其中复脉阴阳法可养气助阳、滋阴补血,复脉脏腑法可温补心阳、滋补肝肾。该文主要探析《温病条辨》“复脉法”起源及其方药的应用情况,为《温病条辨》临证应用“复脉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清代著名医学家王清任,是一位运用活血化瘀法的集大成者。其最可贵之处在于敢于疑古、勇于创新、重视实践。他上溯经典,旁参诸家,在中医整体证论治的指导下,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大胆创新创立了温阳及活血化瘀配伍治则。  相似文献   

7.
李东垣运用活血化瘀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李杲 ,字明三 ,号东垣老人 ,著《脾胃论》、《兰室秘藏》、《内外辨惑论》、《医学发明》,其不仅以擅长“补土”而名之于世 ,对于血瘀理论及活血化瘀治法亦不凿执古法 ,而独具匠心 ,理法方药自成体系。东垣在其诸多著作中载自创方共 30 0余首 ,其中以活血化瘀为主或兼有活血化瘀功效者 80余方 ,约占总数的 1 / 4 ,共使用活血化瘀药 35味 ,足见其对活血化瘀法颇具心得。东垣运用活血化瘀法甚为广泛 ,大体可归纳为 1 2法。1 养血活血法用于血虚血瘀之“血枯经绝”、“妇人血积”等 ,常以四物汤加三棱、莪术、干漆 ,攻补兼施 ,养血而不留…  相似文献   

8.
中风中脏腑病起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常危及生命。笔者总结中风中脏腑急救六法:清心醒脑开窍法、温阳化痰开窍法、镇肝降逆开窍法、通腑降浊开窍法、活血化瘀通窍法、益气固脱回神法。六法可单独应用,多采用二法或三法合用,显示出中医药在重症中风(中脏腑)独特疗效和优势。  相似文献   

9.
丹参酮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中医理论认为“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结为症瘕(肿瘤)”,根据这个理论,有人主张应用活血化瘀药可能有助于“瘀症”的消除。丹参是临床最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其功效在古代即有认识,《神农本草经》曾记载它能“破症除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丹参的主要抗肿瘤活性成分是丹参酮(tans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通法”思想出发,认为浆细胞乳腺炎病机以脏腑功能失常,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最终使痰瘀毒阻滞乳络为主,而“五脏通”是人体健康,维持常态的前提条件,“通法”以通调脏腑,疏通经络,祛除人体痰邪瘀毒,从而使人体恢复正常阴阳平衡,以期为中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1.
活血化瘀又称"活血散瘀"、"活血祛瘀"、"化瘀行血",用具有消散作用的、或能攻逐体内淤血的药物治疗淤血病证的方法。有通畅血脉、消散淤滞、调经止痛的作用。临床治疗淤血病证,根据不同病因和证型,适当配合理气、散寒、清热、凉血、泻火、益气、滋阴、温阳等法。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有桃仁、红花、丹参、川芎等。1温病活血化瘀法的历史渊源活血化瘀法历史悠久,"淤血"二字,始见于《金匮  相似文献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不外饮食不节、损伤中州;或外邪内侵、累及脾胃;或忧思郁怨、肝失疏泄、横逆犯胃;以及禀赋不足、脾胃虚弱等。其病在“胃”,但与“脾”、“肝”、“肾”关系密切。病机特点是虚中夹实。笔者根据临床治疗萎缩性胃炎的实践经验,针对该病虚中夹实的病机特点。在辨证处方用药中,多施以活血化瘀法配伍补益药、养阴药、清热药、行气药、祛痰药等,疗效较好。诚如《医学心语》谓:“盖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现就临床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液粘度与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并观察活血化瘀法配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40例鼻咽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放疗,患者在放疗同时口服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的中药汤剂.放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血液粘度,并观察近期疗效.结果 痰浊结聚型鼻咽癌的低切血液粘度、中切血液粘度分别为(18.47±1.76)、(9.64±1.1)mPa·s,高于气血凝结型、火毒困结型.治疗后所有鼻咽癌患者的血液粘度显著下降.结论 鼻咽癌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粘度有一定的相关性,活血化瘀法干预能降低鼻咽癌患者的血液粘度.  相似文献   

14.
王如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332-3332
选用补气活血化淤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其代表方是“补阳还五汤”,由黄芪、当归、川芎、赤芍、地龙、桃仁、红花组成,具有补气,活血化淤通络之功效。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补气活血化瘀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以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的影响及临床评价。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加活血化瘀汤100 m L,tid,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2周为1个疗程。观察对比总有效率;t-PA以及PAI活性的变化及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6.67%,两组有着显著差异(P<0.01);两组t-PA及PAI检测指标都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活血化瘀汤组PAI水平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SS、NIH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CS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以"祛风活血法"组方的中药复方制剂活血化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升高血浆t-PA、降低PAI水平,调节血浆纤溶系统功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且疗效优于单独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对血瘀症的认识,是在人们长期同疾病作斗争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份宝贵遗产。早在《五十二病方》这部古老的医学书中的第四十九病方,就有运用“化瘀”方法所治之病症——“盅”的记载。此外,在《阴阳十一脉灸经》一书中“所产病”记载有“胸痛、脘痛、心痛、四末痛……”等病。这些资料说明活血化瘀法早在《黄帝内经》成书时期之前就已有应用。活血化瘀法是中医学独具的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和进展。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对“瘀血症”的实质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秘传古方“五虎活血化瘀散”联用“烈马追风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首先于患处局部单指点穴、拔火罐,然后外贴“烈马追风膏”,同时内服“五虎活血化瘀散”。结果本组患者600例,治疗痊愈480例,占79.96%,治疗一个疗程痊愈者372例,二个疗程痊愈者108例,好转94例,占5.7%,总有效治愈率为95.66%。结论采用五虎活血化瘀散联用烈马追风膏治疗腰椎同盘突出症有见效快、疗程短、不手术、无创伤、治愈好转率高、复发率低、方法简便、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8.
“AB液法”粪便隐血在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血试验(occultbloodtest,OB)是临床上诊断消化道出血的一项重要指标,其试验方法主要分为化学方法和免疫方法两大类。临床隐血试验一直以联苯胺、邻甲苯胺、还原酚酞等色原性物质为主体做化学检测犤1犦。利用乙肝五项ELISA试剂盒中的底物A液、B液来检测粪便隐血,简称“AB液法”。该法具有经济、快速、实用、简便、灵敏、精确的特点。我们采用AB液法和联苯胺法检测了41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粪便隐血,连续检测3次,进行对比分析,用单克隆抗体法(简称单抗法)做AB液法的灵敏度试验。探讨用AB液法来检测大面积烧伤早期并发…  相似文献   

19.
韩旭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4):455-456
活血化瘀疗法在临床上已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关于"瘀血"的记载虽然起于<内经>如:<灵枢·邪客篇>、<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恶血"的最早记载,然而确切的"瘀血"概念始见于<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治第十六>.仲景不仅对瘀血产生的病因、病机以及证状作了系统的描述,而且创造了一系列活血化瘀的方剂,后代许多的活血化瘀方多系以<金匮>中沿袭而来.  相似文献   

20.
范微  喻建平 《北方药学》2014,(12):90-9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常见的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以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多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全身大小关节对称性疼痛伴晨僵,呈进行性损害。它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我国发病率为0.32%~0.36%[1]。该病属于中医学“痹病”范畴,中医学认为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脉痹阻,引起相关系统疾病[2]。笔者根据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点,充分运用中医辨证的理论,治疗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为法,取健脾活血汤为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