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江苏地区1645例肾活检资料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6月经皮肾活检的1645例标本病理资料,并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1645例肾活检穿刺成功1597例,成功率为97.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78.56%,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18.7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IgA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比例较高,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性肾炎最多,其次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糖尿病肾病;苏南地区高血压性肾损伤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较苏北地区多见,而急性肾小管坏死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则低于苏北地区。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江苏地区最常见的肾小球病,其中以IgA肾病发病率最高;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性肾炎多见;某些肾脏疾病发病率存在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2.
许宁本 《医学信息》2018,(7):125-127
目的 分析北部湾沿海钦州地区肾脏疾病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2017年共402例肾活检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2例肾活检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N)297例,占73.88%;继发性肾小球疾病(SGN)88例,占21.89%。PGN病理分型中最常见为膜性肾病,其次为微小病变型肾病及IgA肾病,SGN中狼疮性肾炎居于首位,其次为乙肝相关性肾炎。结论 本地区肾活检患者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为主,PGN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膜性肾病,非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IgA肾病,本地区无症状尿检异常有肾活检指征患者检出率低。  相似文献   

3.
胡振伟  陶雅菲 《医学信息》2007,20(8):1461-1463
目的了解IgA肾病的病理特点。方法以皮肾穿刺活检获得IgA肾病的病理资料。将病理资料分为成人组和青少年组加以分析。结果IgA肾病可见于各种病理类型。其中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病理特点以轻度系膜增生为主,伴有慢性化的表现。成人IgA肾病以难治性的病理类型较青少年组多见,以慢性化的病理特点较青少年组多见。结论成年人的IgA肾病与青少年的IgA肾病的病理类型相比,病理类型较严重,病理特点表现为慢性化程度高,提示成年人IgA肾病应早期行肾活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IgA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32例肾活检冰冻切片组织HBsAg和HBcAg蛋白和42例HBsAg阳性的肾活检石蜡切片组织及其部分血清HBV-DNA的检测。结果HBsAg和HBcAg在IgA肾病肾活检组织的总阳性率为59.1%,在非IgA肾病中的总阳性率为63.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例肾活检组织中,仅发现有5例(11.9%)在肾活检组织中有HBV-DNA的存在。且5例均为大三阳患者,其病理诊断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轻微肾小球病变1例,基底膜病变1例,IgA肾病仅1例。血清HBsAg阳性的患者,同时进行了42例肾活检组织的血清HBV-DNA检测,其中大三阳患者为12例,其血清HBV-DNA均为阳性,而这12例血清阳性的肾活检组织中仅有5例HBV-DNA为阳性,其余30例血清及肾活检组织中HBV-DNA为阴性。结论HBsAg和HBcAg蛋白在IgA肾病肾活检组织和非IgA肾病肾活检组织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HBV感染与IgA肾病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
膜性肾病合并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膜性肾病合并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和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1998年1月—2006年4月问的肾活检病例9572例,对11例膜性肾病合并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免疫电镜标记方法,对其病理诊断及发病机制进行探讨。结果11例患者以中年为发病高峰,平均年龄39.9岁,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为1:2.9),临床表现为蛋白尿,其中7例(63.6%)出现肾病综合征水平的蛋白尿,7例(63.6%)合并镜下血尿,肾功能均正常,除外了肝炎病毒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继发性疾病。光镜下可见肾小球基底膜空泡变性和增厚,系膜细胞和基质轻度增生,2例可见少数肾小球伴有新月体形成。免疫荧光检查见IgG和c3颗粒样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IgA团块状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电镜检查可见肾小球上皮细胞下多数块状电子致密物沉积,系膜区可见团块状电子致密物沉积。免疫电镜标记结果显示,IgG定位于肾小球上皮细胞下的电子致密物,IgA定位于肾小球系膜区的电子致密物。结论膜性肾病合并IgA肾病兼具有膜性肾病和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其发生过程可能为各自独立发生的两种疾病的叠加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技术检测正常对照组及不同病变程度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内MIF和人巨噬细胞标记抗原CD68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对照组和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轻度组仅有少量MIF和CD68表达。随着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程度的加重,MIF、CD68的表达逐渐增强,重度病变时,MIF、CD68的表达最强,且MIF表达水平与CD68表达呈正相关(r=0.87,P〈0.01)。结论 肾组织内MIF表达上调所导致的巨噬细胞浸润增加可能是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进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表现为孤立性血尿的IgA肾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分析36例经肾活检确诊为孤立性血尿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病理特征及相关因素。结果孤立性血尿的IgA肾病患者以镜下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腰痛、咽干咽痛、疲劳者较多。病理特征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Lee病理分级分布以Ⅱ~Ⅲ级为主。结论孤立性血尿的IgA肾病患病率较高,全身症状较轻,易被忽视,容易造成漏诊,应引起临床诊治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用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法,对肾活检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选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脏病研究所肾活检标本35例,其中狼疮性肾炎(LN)10例,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5例,IgA肾病(IgAGN)10例,膜性肾病(MN)5例,肾小球轻微病变(G  相似文献   

9.
成人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振伟  陶雅非 《医学信息》2007,20(7):1236-1238
目的 回顾分析73例IgA肾病(IgAN)的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及其内在联系。方法 经常规肾穿刺活检获取年龄大于18岁的IgAN忠者的病理结果,并将临床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分类分型,同时获取IgAN的病理资料。结果 成人IgAN的临床表现以慢性肾炎为常见。占30例(41.1%).其次是无症状血尿/尿检异常及肾病综合症。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常见,占39例(53.4%)。其次为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常见的病理类型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其次为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和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无症状血尿/尿检异常及肾病综合症常见症理类为系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其次为局灶节段硬化型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综合症以局灶节段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急进性肾炎主要表现为新月体肾炎.肾病综合征表现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IgAN的病理特点以轻系膜增生为主,伴有部分及全球的硬化及间质的慢性化表现。结论 成人IgAN的临床表现以慢性肾炎最常见,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常见.慢性肾炎除局灶节段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外,其余各种病理类型均可以见到。急进性肾炎仅见于无症状性血尿/尿检异常,除新月体肾炎外。各种病理类型均可见到。IgAN的病理特点以轻系膜增生为主,同时中度及重度系膜增生占一定比例,并伴有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提示预后差,建议早期肾活检。积极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0.
IgA肾病患者肾间质肥大细胞浸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肥大细胞(MC)在IgA肾病患者肾间质中的分布及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苯蓝特殊染色法及MC特异酶(即类酶蛋白酶,tryptase)免疫组化染色法,对12例IgA肾病患者肾活检标本中的MC进行了观察。结果 (1)肾脏皮、髓质均可见到MC,多见于纤维化区域、血管周围、萎缩或扩张小管周围及肾小球周围。(2)系膜细胞的增殖程度与MC数无关,而随着IgA肾病患者MC的数增加,间质纤维化加重,差异显著(P<0.05)。结论 IgA肾病患者的肾间质中存在MC,并与肾间质的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IgA沉积物形态学参数与组织病理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IgA沉积物在IgA肾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IgA肾病肾穿组织标本80例,经肾穿标本常规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应用Motic Med 6.0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沉积物面密度、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等相关形态学参数进行分析.根据肾小球硬化比将病例分为数组.统计分析IgA沉积物各形态学参数与IgA肾病组织病理学分级间的相关性.结果 沉积物面密度、积分光密度在不同肾小球硬化组比较有差异,随着组织病理学改变程度的加重数值增大;而平均光密度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gA肾病系膜区IgA沉积物面积有可能成为肾穿组织标本中辅助预后判断的较为简单有用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2.
IgA肾病和紫癜性肾炎在免疫荧光下均表现为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的广泛沉积,近年来对这两种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许多研究已证明异常糖基化的IgA1易于在系膜区沉积,并通过免疫应答反应对系膜细胞和足细胞造成损伤.对异常糖基化IgA1的深入研究将进一步揭示儿童IgA肾病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T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在原发性肾小球病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肾小球病患者的外周血中CD3、CD4和CD8三种T细胞亚群 ,及Th1和Th2所分泌的代表性细胞因子IL 4、IL 10和TNF α的变化 ,从而分别取原发性肾小球病患者的全血和血清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T细胞亚群 ,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IL 4、IL 10和TNF α。结果是原发性肾小球病组中CD3+ 、CD8+ 细胞比例增高 ,而不同类型的肾炎 ,T细胞亚群的变化不尽相同。微小病变型、系膜增生型和膜性肾病患者表现为IL 4增高 ,而IgA肾病患者则降低 ;四种不同的病理类型病人的IL 10均降低 ,尤以IgA肾病最明显。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型、系膜增生型肾炎患者Th2细胞功能增强 ;IgA肾病患者有Th1优势应答的可能 ;IL 10的水平明显降低可能是原发性肾小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肾活检组织内乙肝病毒标志物在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中的表达意义及HBV-GN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在石腊切片和冰冻切片中检测肾活检组织内HBV标志物.结果 2001年1月至2012年10月肾活检确诊为HBV-GN的144例患者,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证实HBV标志物阳性率在病例中以膜性肾病最高(117例,占81.2%),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次之(21例,占4.5%),阳性物质沉积于毛细血管袢或系膜区.结论 鉴于我国是HBV的高感染地区,在肾活检组织中常规检测HBV标志物,对HBV-GN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IgA肾病肾组织纤连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组织纤连蛋白的表达在IgA肾病(IgAN)进展中的病理学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S-P法对60例IgAN的肾活检标本进行纤连蛋白(F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免疫组化染色,并与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相对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肾小球系膜区FN与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球损伤程度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均呈正相关。基膜FN的出现与基膜内皮下沉着物、肾小球损伤程度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均密切相关。结论:肾小球系膜区FN可作为肾活检组织病理中肾小球系膜的标志,尤其是基膜FN的聚集增多,是判断IgAN进展和预后不良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6.
杨磊  朱铁锤 《医学信息》2009,22(3):218-219
目的观察疑诊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无自觉症状,蛋白尿和/或血尿,24 h尿蛋白定量〈1.0 g)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类型,以便对病理类型较重者临床给予积极的干预治疗,以延缓肾脏病的进展。方法选择疑诊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73例,发现尿异常至肾活检时间最短者6个月,最长5年零4个月,平均时间为3.0±2.3年,其中男39例,女34例,年龄14~62岁,平均年龄(36.0±12.3)岁。IgA肾病病理分级参考Hass分级1997,临床上进行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免疫学和B超的测定。结果表现为单纯血尿最多见32例,占44%;蛋白尿合并血尿28例,占38%;单纯蛋白尿13例,占18%。其中12例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80 m l/m in,其中4例血肌酐升高并双肾萎缩。肾脏病理:73例中68例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28例;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2例;膜性肾病3例;轻微病变肾病4例;局灶增生性肾炎3例;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6例;薄基膜肾病2例。继发性肾炎5例,其中狼疮性肾炎3例,紫癜性肾炎2例。结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往往无任何症状,常常在体检中发现,一般预后良好,但部分病例预后不良,特别是病理类型较重者。因其特点隐匿,故不易引起注意,容易延误治疗,持续反复尿异常半年以上除外非肾小球因素引起的血尿,都应及早进行肾活检,对病理类型较重者应及早进行药物干预,延缓肾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7.
IgA肾病(IgAN)是亚太地区最常见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理改变以IgA在系膜区沉积为特点。其病因不清楚。晚期研究结果证实IgA肾病的病理改变基础是由于系统膜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肾脏风湿科肾脏疾病的病理学类型及临床特点,并对肾活检指征进行反思。方法回顾性分析1979至2009年肾活检病理学分型和临床资料,并以10年为一个间期分3个阶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1年中肾活检1 633例,其中1 419例满足入选条件进入分析。①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肾脏疾病分别占63.9%(907例)、23.2%(329例)和12.1%(172例)。②原发性肾脏疾病中,IgA肾病(26.6%,241/907例)、微小病变病(23.0%,209/907例)和轻微病变(18.1%,164/907例)所占比例较高,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仅占3.0%(27/907例);继发性和遗传性肾脏疾病分别以紫癜性肾炎(47.1%,155/329例)和薄基膜肾病(80.8%,139/172例)所占比例最高。③31年间肾活检病理学类型构成比的变化趋势为IgA肾病、轻微病变和紫癜性肾炎在各阶段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及HBV相关性肾炎所占比例逐渐减少。④肾活检临床表现以血尿(38.8%,551/1 419例)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9%,439/1 419例)多见。血尿中单纯性镜下血尿占14.5%(206/1 419例),其病理类型主要为薄基膜肾病(52.9%,109/206例)和轻微病变(23.3%,48/20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初发为单纯性肾病的患儿中激素依赖及频复发占11.1%(157例),其病理学类型主要为微小病变(61.8%,97例)和轻微病变(17.2%,27例)。结论肾活检病理学的构成比中仍以原发性肾脏疾病多见,主要为IgA肾病和微小病变,临床表现以血尿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为主。肾活检对于单纯性镜下血尿患儿意义相对有限,临床上可密切随访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如有异常再考虑行肾活检。而对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依赖及频复发,特别是初发表现为单纯性肾病的患儿,临床上应关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加用免疫抑制剂特别是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前应考虑行肾活检。  相似文献   

19.
略谈肾病研究中的基因转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91年Koseki等首先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体外转染报告基因-β半乳糖苷酶基因(1ac Z基因)的胚肾种植于新生小鼠的肾包膜下,观察其在肾小球和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成功表达以来,国内外已有许多作者采取不同的转基因方法和载体注入途径观察了一些报告基因对肾损伤或肾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从而为实施对肾损伤的保护或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国内王慧君等也首先报道了经脂质体介导,将饰胶蛋白聚糖(decorin)基因转染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并以此为细胞载体,经一侧肾动脉将其输入抗胸腺细胞血清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肾内,实验结果表明被输入的肾小球系膜细胞,不仅可在宿主的肾小球内存活,还能通过分泌其转基因产物——饰胶蛋白聚糖,对模型大鼠病变肾小球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和细胞外基质重要组分,如Ⅳ型胶原和纤连蛋白的沉积起抑制作用,从而达到减轻肾小球硬化进展的预期目标。这些研究结果提示,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其在防治肾脏疾病中的应用将会变得越来越广泛,必将为攻克人类难治性疾病之一——慢性肾功能衰竭探索一条新途径。现就近10年来已被广泛用于肾病研究领域的转基因技术,从其在防治肾脏疾病中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合并肾小球肾炎的甲状腺自身抗体表达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自1998年~2007年行肾活检的肾小球肾炎合并AITD患者20例,分析其甲状腺自身抗体表达及临床与病理特点。结果:AITD 20例(男6,女14),平均年龄(35.7±9.4)岁,Graves’病9例,桥本氏甲状腺炎5例,甲减6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三种自身抗体中,TPO-Ab阳性率较高。肾损害表现为隐匿性肾炎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8例,肾病综合征6例,急进性肾炎3例。病理提示膜性肾病9例,4例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例为坏死性肾小球肾炎,2例为局灶节段硬化,2例为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结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合并肾小球肾炎肾损害主要表现为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肾脏病理类型多为膜性肾病,TPO-Ab阳性率较高。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