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利兵  王义梅 《华夏医学》2006,19(3):480-481
目的:观察盐酸多沙普仑用于小儿静脉全麻的催醒效果。方法:将90例小儿静脉全麻患者随机分为盐酸多沙普仑催醒组和自然苏醒组,每组45例。按用药种类不同,每组可分为单纯氯胺酮麻醉、氯胺酮 咪唑安定麻醉和氯胺酮 异丙酚麻醉。盐酸多沙普仑催醒组术毕给盐酸多沙普仑2m g/kg静脉注射,10m in不苏醒者再给盐酸多沙普仑1m g/kg静脉注射。自然苏醒组术毕待其自然苏醒。结果:盐酸多沙普仑对氯胺酮 异丙酚麻醉催醒效果良好,对单纯氯胺酮麻醉催醒效果也较好。氯胺酮 咪唑安定麻醉给予盐酸多沙普仑催醒后10m in内苏醒率为44.4%,但第2次给药后苏醒率可达83.3%,其催醒效果仍较满意。自然苏醒组苏醒时间则明显延长,最长苏醒时间可达120m in。两组苏醒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多沙普仑用于小儿静脉全麻催醒,可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其催醒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佳苏仑用于全麻术后病人催醒及拮抗呼吸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32例全麻病人,持术毕,佳苏仑1-2mg/kg用50%葡萄糖稀释成10毫升。缓慢静注,必要时10 ̄15分钟后追加半量或全量,观察用药前后病人苏醒情况及病人血压、心率、血氧饱合度。结果:静脉注射佳苏仑后2分钟、6分钟、10分钟分别有5例、18例、4例病人达到拔管指征。病人呼吸频率,血氧饱合度同用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氯胺酮+利多卡因复合异丙酚泵注麻醉对小儿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以及术后苏醒情况.方法选择60例1~7岁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Ⅰ组(n=20)单纯氯胺酮;Ⅱ组(n=20)氯胺酮+咪唑安定;Ⅲ组(n=20)氯胺酮+利多卡因+异丙酚.麻醉方法,入室前肌注氯胺酮5 mg/kg.麻醉维持Ⅰ组0.01%氯胺酮静滴,速度4~6 mg*kg-1*h-1;Ⅱ组咪唑安定(咪达唑仑)0.01 mg/kg静脉注射,0.01%氯胺酮静滴,速度4 mg*kg-1*h-1;Ⅲ组氯利合剂(氯胺酮100 mg+利多卡因100 mg)0.1 ml/kg静脉注射,每间隔15 min追加半量,同时微泵静注异丙酚4 mg*kg-1*h-1.观察术中MAP、HR、RR、SpO2的变化以及复苏期的清醒时间.结果Ⅲ组患儿复苏期清醒时间明显快于Ⅰ、Ⅱ两组患儿(P<0.01).结论氯利合剂复合异丙酚泵注全麻清醒时间快于单纯氯胺酮全麻和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全麻.  相似文献   

4.
不同剂量的佳苏仑在全麻后催醒时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的佳苏仑在逆转全麻后呼吸抑制时的心血管副作用、旨在找到逆转全麻后呼吸抑制时心血管副作用最小的合适剂量。方法 :80例ASAⅠ~Ⅱ全麻病人分成A ,B两组 ,A组将佳苏仑 10 0mg注入莫非氏管静脉输入 ,B组将佳苏仑释释至 10ml缓慢静脉推注 2ml,观察苏醒情况、如无苏醒 ,5min后再重复注射、每次 1ml至苏醒。监测用药前、后 1,3,5 ,7,9min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潮气量、分钟通气量的变化并观察神志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用佳苏伦逆转全麻后呼吸抑制效果显著 ,但A组用药量大 ,心血管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 :佳苏仑有良好的催醒和逆转全麻后呼吸抑制作用 ,但如用量过大会产生兴奋、谵妄、心率增快、血压增高、肺水肿及室颤的危险。B组采用小剂量分次给药 ,催醒和逆转全麻后呼吸抑制作用好且副作用少 ,较为可取。  相似文献   

5.
祁荣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4):114-115
目的:比较小儿烧伤术前口服复方氯胺酮混合液与常规肌注安定阿托品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烧伤手术的小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KMA组)术前30分钟口服混合液0.25ml/kg(氯胺酮5mg/kg、咪达唑仑0.5mg/kg、阿托品0.03mg/kg);11组:安定0.2mg/kg+阿托品0.015mg/kg术前30分钟肌注。观察指标包括对术前用药的接受程度、给药后的血氧饱和度、镇静状态评分、与父母分离的程度、静脉穿刺时的反应和苏醒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肌肉注射给药85%小儿不能接受、哭闹、给药30分钟后难与父母分离、静脉穿刺及麻醉诱导不平稳。口服组用药30分钟后小儿安静合作、能与父母分离、静脉穿刺及麻醉诱导平稳,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小儿术前口服氯胺酮混合液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肌注安定阿托品,是理想麻醉前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小儿术前口服咪硅安定氯胺酮阿托品混合液与常规方法肌注安定阿托品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小儿泌尿外科手术的男性小儿4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指标:对术前药的接受程度、给药后的血氧饱和度、镇静状态评分、与父母分离程度和静脉穿刺时的反应、对面罩的接受程度、苏醒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疙。结果:肌肉注射给药65%小儿不能接受、哭闹,给药30min后,与父母难分离,静脉穿刺及麻醉诱导不平稳。口服组用药30min后,小儿安静、合作,易与父母分离,静脉穿刺及麻醉诱导无抵抗,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小儿术前口服咪硅安定氯胺酮阿托品混合液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传统方法肌注安定阿托品,是较为理想的麻醉前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静脉持续微泵静注用于小儿复合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将其分为异丙酚-氯胺酮组(P—K组)和咪唑安定-氯胺酮组(M—K组)。麻醉过程中观察MAP、HR、ECG、SpO2、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及麻醉苏醒过程的情况,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二组病人麻醉过程中,SpO2、MAP和HR变化不显著(P〉0.05);P—K组起效时间快、苏醒快且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微泵持续静注异丙酚、氯胺酮在小儿复合全麻中安全可行、并发症少、全麻后苏醒快、可控性强等优点,是小儿静脉复合全麻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氯胺酮伍用小剂量依托咪酯乳剂在100例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谢红春  徐华伟  刘宿 《重庆医学》2004,33(4):604-605
目的比较氯胺酮伍用安定与伍用小剂量依托咪酯乳剂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静脉注射氯胺酮1~2mg/kg 安定0.2mg/kg;B组(观察组)静脉注射氯胺酮1~2mg/kg 依托咪酯乳剂0.1~0.2mg/kg,每组50例.观察麻醉效果、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及氯胺酮不良反应.结果麻醉效果及苏醒时间、离院时间、氯胺酮不良反应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胺酮伍用小剂量依托咪酯乳剂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好,而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6岁,体重18kg,ASAⅠ级,因左手掌被石头砸伤拟在氯胺酮麻醉下行清创缝合术。术前用药:阿托品0.2mg肌注。术前给予氯胺酮100mg肌肉注射,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常规监测BP、SPO2、ECG。手术开始给予氯胺酮20mg,咪达唑仑2mg静脉注射,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手术历时20min。术毕,观察10min后无异常,将患者送回监护病房。患儿麻醉苏醒后大声哭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比较安定和咪唑安定对儿童氯胺酮麻醉中的不同影响 ,寻求氯胺酮与苯二氮 艹卓 类药物的理想配伍。方法 :儿童静脉全麻 6 0例 ,ASA为Ⅰ~Ⅱ级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2 0例。分别静脉注射氯胺酮 2mg kg(Ⅰ组 )、安定5mg kg(Ⅱ组 )、咪唑安定 0 .2mg kg(Ⅲ组 )为诱导 ,以氯胺酮 2 0~ 5 0 μg kg·min泵注维持。记录各不同时段的SPO2 、HR、MAP及术后苏醒时间 ,精神症状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①Ⅲ组的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性较Ⅰ组、Ⅱ组都强。Ⅱ组Ⅲ组无明显的呼吸抑制。②Ⅲ组苏醒时间较Ⅰ组、Ⅱ组明显缩短 ,精神症状及恶心、呕吐发生率较Ⅰ组、Ⅱ组也低。结论 :咪唑安定与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儿童在保持心血管系统稳定 ,缩短苏醒时间及降低并发症等方面 ,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陈红侠  凌美霞 《重庆医学》2004,33(2):272-273
目的研究复合麻醉与单纯静脉全麻用于学龄前儿童的差异. 方法 40例患儿分为两组,A组为复合麻醉组,B组单纯静脉全麻组.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差异及术中SpO2、RR、BR、HR的变化.结果 A组氯胺酮及咪唑安定用量均少于B组(P<0.05).术后10minB组SpO2下降有显著意义(P<0.01).MAP、HR变化A组较B组低且平稳(P<0.01).术毕B组苏醒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复合麻醉用于学龄前儿童优于单纯静脉全麻.  相似文献   

12.
牛宪英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148-149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寻找一种适合于3岁以下小儿腹部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60例患儿择期接受手术,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静脉复合麻醉组(BA),患儿入室后肌注氯胺酮4mg/kg,入睡后开放外周静脉通路,分别给予咪唑安定、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骶管阻滞麻醉组(cB)在肌注氯胺酮入睡开放外周静脉通路后,再行骶管阻滞穿刺术,术中根据患儿反应配合静脉用药。通过患儿术中的肢动及血液动力学变化对麻醉效果进行评价,记录操作方法、用药种类及剂量、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BA组操作简单,呼吸道管理方便,不增加有创操作,并发症明显减少,家长易于接受,苏醒期躁动不适明显少于CB组。结论BA组用于3岁以下小儿腹部手术,尤其是下腹部手术麻醉效果稳定,用药合理、麻醉时间可控性好,术毕苏醒迅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异丙酚不同配伍在门诊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异丙酚配伍小剂量咪唑安定或小剂量氯胺酮在门诊胃镜检查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为单纯异丙酚组(对照组),静脉注射异丙酚1.5~3mg/kg;B组为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组,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4mg/kg,接着静脉注射异丙酚1.5~3mg/kg;C组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先静脉注射氯胺酮0.4mg/kg,接着静脉注射异丙酚1.5~3mg/kg,所有患者在入睡后开始接受检查。监测3组患者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的入睡时间、胃镜检查时间、术毕苏醒时间、异丙酚的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麻醉后血压下降、心率减慢、SpO2下降、与B组及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A组异丙酚的用量明显大于B组和C组(P<0.01),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P>0.05)。在患者入睡及术毕苏醒时间方面,B组比A组明显延长(P<0.05),C组与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异丙酚配伍小剂量咪唑安定或小剂量氯胺酮能安全有效地用于门诊胃镜检查,异丙酚配伍氯胺酮更适合门诊胃镜检查短小手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氟吗西尼对咪唑安定的特异性拮抗在全麻术后催醒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氟吗西尼对BZ类受体激动药咪唑安定的拮抗作用在全麻术后催醒的应用.方法:60例全麻病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手术时间150±24.5min,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0.1~0.2mg/kg,芬太尼2~4μg/kg,异丙酚1~2mg/kg,维库溴铵0.1mg/kg,术中采取静脉复合麻醉常规用药.结果:60例病人,使用氟吗西尼组与未使用组相比,清醒质量明显增高.30例病人使用氟吗西尼,在用氟吗西尼后5 min内,95%的患者可迅速彻底苏醒,而对照组仅为15%.苏醒时间使用组仅须120±20s 即可逆转,并且质量较高,对照组达到同样效果需要1300±150s.两组恢复时间,恢复效果,恢复指数均有统计学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氯胺酮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要行疝气手术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n=30)。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七氟醚配合咪达唑仑麻醉方案(静脉注射方式,0.02 mg/kg剂量咪达唑仑,配合浓度为7.0%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维持期间3.5~4.5 min内七氟醚浓度下降至2.0%~3.0%),干预组患儿接受七氟醚配合氯胺酮麻醉方案(肌肉注射方式,4.0 mg/kg剂量氯胺酮,配合浓度为7.0%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2.0 L/min氧泵入回路,持续时间为3.0~4.0 min)。对2组患儿麻醉效果行综合对比,观察2组患儿在手术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麻醉起效时间为(2.6±0.5)min,苏醒时间为(10.1±2.3)min,离开手术室时间为(16.9±2.5)min,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疝气手术中应用氯胺酮进行麻醉效果确切,麻醉起效时间快,苏醒以及离开手术室时间短,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中气管插管与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20例ASA Ⅰ~Ⅱ级先心病患儿行介入治疗,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非气管插管全麻,B组为气管插管全麻,每组60例.两组患儿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后抱入室.A组麻醉诱导氯胺酮1 mg/kg静脉注射,以丙泊酚50 μg/(kg·min)、氯胺酮50 μg/(kg·min)持续泵注维持麻醉,保留自主呼吸.B组麻醉诱导依托咪酯0.2 mg/kg、芬太尼3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静脉注射,气管插管成功后接呼吸机控制呼吸.以瑞芬太尼0.05~0.1 μg/(kg·min)、顺阿曲库铵0.05~0.1 μg/(kg·min)、依托咪酯8~10μg/(kg·min)持续泵注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患儿基础麻醉后、诱导后、置入导管、心内操作、手术结束时、苏醒时各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麻醉相关的并发症.结果:A、B两组血流动力学和SpO2均较平稳,心内操作时两组患儿HR、MAP均增加(P<0.05).A组呼吸抑制、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 <0.05).B组苏醒时间明显快于A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用于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控制呼吸安全性高,可有效避免术中呼吸抑制、呕吐等并发症,术后苏醒迅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全麻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80例ASAⅠ-Ⅱ级患儿,分为氯胺酮组(k组),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pk组)各40例,手术开始前k组静脉注射氯胺酮2-3mg/kg,pk组静脉注射氯胺酮1-2.5mg/kg,异丙酚1-2.5mg/kg,术中维持:k组氯胺酮6-8mg/kg,pk组氯胺酮3-5mg/kg,异丙酚6-10mg/kg持续微泵静注至手术结束前5min停药,观察相关指标。结果k组术中BPHR明显增高(P〈0.05),清醒时间k组(24.52±4.98)min,pk组(16.38±5.24)min,不良反应pk组明显少于k组(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全麻时,麻醉效果确切,手术过程平稳,苏醒快而且质量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抑制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90例择期在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F组:气管插管后切皮前1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 术毕前20 min静脉追加氟比洛芬酯50 mg;T组:术毕前10 min静脉注射曲马多100 mg;C组:气管插管后切皮前1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 术毕前10 min静脉注射曲马多100 mg并于术毕前20 min追加氟比洛芬酯50 mg。观察苏醒期燥动、寒战、疼痛和恶心呕吐的出现及程度;观察患者术毕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呼之睁眼的时间。结果 C组燥动、寒战和疼痛出现明显减少且程度较轻。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可较好抑制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骶麻复合静脉全麻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10日至2019年4月10日到我院进行下腹部手术的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进行骶麻复合静脉全麻的麻醉方式,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的静脉全麻的麻醉方式。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时心率、血氧饱和度、麻醉清醒时间、以及氯胺酮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氯胺酮用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后10 min及20 min的时候,心率相对于对照组比较慢,而血氧浓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进行小儿下腹部手术时,采取骶麻复合静脉全麻的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采取单纯静脉全麻的对照组患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术毕前静脉注射舒芬太尼预防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150例ASA1~2级需要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3组均以咪唑安定、阿曲库铵、芬太尼诱导,丙泊酚 瑞芬太尼,必要时给予司可林维持麻醉.A组术毕前停药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6ml,B组于术毕前停麻醉时静脉注射芬太尼0.8μg/kg,C组于术毕前停麻醉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8μg/kg.分别纪录麻醉前患者的呼吸次数,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镇静.躁动(RASS)评分及拔管5min后的呼吸次数.结果 3组患者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A组苏醒更平稳,且C组比B组对患者呼吸的影响更小.结论 丙泊酚 瑞芬太尼静脉维持麻醉苏醒前给予小剂量舒芬太尼可以使麻醉苏醒更平稳,可有效预防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且比给予小剂量芬太尼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