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Binswanger病(Binswanger disease,BD)即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SAE)、进行性白质脑病、动脉硬化性皮层下脑病和Binswanger脑病等。其病理特点表现为皮质下明显的小动脉硬化和脑白质脱髓鞘。其临床特点为进行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演变为小血管性  相似文献   

2.
Binswanger 病(BD) 又称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1894 年首先由Binswanger报道,1898 年Alzheimer 命名其为BD.BD为血管性痴呆的一种主要类型,它是一组以慢性高血压动脉硬化、痴呆、脑室周围白质低密度区为特征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又称白质疏忪症,是老年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类型,1894年由Binswanger最初描述,按照该病的临床及病理诊断标准,此病并不罕见,60岁以上尸体解剖中约有4%患有此病。  相似文献   

4.
Binswanger病(BD)或称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SAE)。其特征是半球白质的脑血管病变。自1894年Binswanger报告该病后,至今文献中有病理证实的BD仅47例。而CT和MRI已有数百例报告。在高血压病发病率上升,CT和MRI广泛应用的情况下,BD的发现率必随之大增,并有可能得到早期诊断。本文报告3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30例临床及头部CT诊断为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患者。结果  (1 )均有 5~ 4 4年不等的高血压病史 ,部分伴有多年吸烟史或伴Ⅱ型糖尿病史者病情较重 ;(2 )脑CT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白质疏松 (LA)及深部白质软化灶、侧脑室扩大。结论 Binswanger(BD)病的直接病因即是高血压。对有长期高血压和进展性痴呆 ,伴有多发性腔隙卒中者 ,结合脑CT改变可考虑本病诊断 ,应强调智能障碍 ,而不应过分强调痴呆。及时给予治疗 ,可延缓病程  相似文献   

6.
<正> 随着CT及MRI的临床应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脑病)的诊断并不困难。我们对临床及CT确诊为Binswanger脑病的22例病人进行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Binswanger病又称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b-cortical arterioscencephalpathy简称SAE)属皮层下缺  相似文献   

8.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SAE)或称Binswanger病(BD),是一种进行性皮质下血管性脑病,为老年人常见病.本病是在老年人深部小动脉硬化的基础上,由大脑半球脑白质弥漫性脱髓鞘而引起.  相似文献   

9.
葛仪龙 《中外医疗》2008,27(14):110-110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又称Binswanger's病,是一种发生于脑动脉硬化基础上的老年性脑血管丧病,主要病因为高血压.临床上以脑深部小动脉硬化,皮质下白质变性,进行性痴呆为特征.1894年Binswanger首先报道该病例,过去的诊断均依赖于病理学检查,故认为是一种少见病.随着CI、MRI的广泛应用,临床对此病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目前认为该病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本文就46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及CT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屠永华  王玉锦 《医学综述》1997,3(10):484-485
<正>Binswanger氏病(Binswanger disease,BD)又称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或称慢性皮质下脑病及Binswanger脑病。随着CT与MRI影像技术的发展,BD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BD是主要累及脑白质,临床上以高血压、卒中、慢性进行性痴呆为三大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我院自1986~1996年共收治60例,本文结合60例CT、MRI图像上BD典型形态学改变的病例资料,进行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Binswanger氏病(Binswanger Disease.BD)又称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或称Binswager脑病。1987年以前诊断主要依靠尸检病理所见。由Caplan氏等研究了5例经病理证实的患者,强调痴呆、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在临床诊断上的重要性。随着CT和MRI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BD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BD病变部位主要累及大脑白质,CT表现为两侧脑室周围白质与半卵圆中心性低密度。临床上以高血压动脉硬化、卒中、慢性进行性痴呆为主要临床特征。我院神经科自1986~1995年12月收治5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潘延斌 《柳州医学》2004,17(1):26-26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是由德国学者Binswanger于1894年最先报道8例慢性进行性痴呆病人尸检的脑部病理改变,故也称BD。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大脑半球白质弥漫性脱髓鞘造成白质病变,呈皱摺状,颗粒状,斑片样影像,多合并腔隙性脑梗塞和脑萎缩。SAE主要累及白质,以高血压.卒中和慢性进行性痴呆三大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38例SAE的CT及临床表现,探讨CT扫描对SAE早期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SAE或Binswanger’s Disease)。是一种罕见的老年性动脉硬化性疾病。本病首先是由Binswanger(1894)描述了8例慢性进行性痴呆,在皮层下白质有动脉硬化改变的病人。后来Olszewski(1962)回顾性的研究了41例SAE病人,其病理特点为皮层下灰质和白质中的深穿枝血管硬化,导致小的梗塞和白质弥漫性髓鞘脱失。而皮层下弓状纤维相对保留。本病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故在临床上不易得出诊断,往往需要病理证实。自CT问世之后,对本病  相似文献   

14.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 disease,BD)是一种以皮层下动脉硬化为病理特征的血管性痴呆类型,约占脑血管病的4.5%~7.9%,其主要病变在大脑白质,特别是脑室周围的深部白质、业已证明原发性高血压是最重要危险因子,我们观察该病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P300的潜伏期及波幅情况,并与初发脑梗死患者及正常人进行对照比较旨在了解Binswanger病的P300情况。  相似文献   

15.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是以渐进性痴呆和伴随动脉硬化的皮质下弥漫性缺血性改变为特征的血管源性脱髓鞘疾病.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又称Binswanger病。本文搜集了50例SAE的临床及CT资料,探讨其CT表现并与临床资料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6.
自CT应用以来,动脉硬化性皮层下白质脑病(Binswanger)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22例的临床及CT表现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对病因、发病机理、诊断进行讨论,以期加深临床上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李杰  何冬若  金宏伟 《河北医学》2001,7(4):351-352
Binswanger s综合征 ( BD)又称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该病主要损害部位在脑白质 ,其临床症状主要由于高血压病造成脑白质小动脉硬化 ,皮质下白质多发性软化灶所致。本组总结了 36例 BD病人的脑地形图。分析结果显示脑地形图异常率 97.2 %。且脑地形图提示的异常状况与白质细胞损害程度及部位相符。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2 7例 ,女 9例 ,其中 30例有高血压病史 ,18例脑梗塞病史 ,6例曾有多发性腔梗。病史 2~ 7年不等 ,表现为记忆力减退 ,情绪不稳 ,视力模糊 ,头痛头晕 ,严重者表现痴呆 ,运动障碍 ,尿失禁等。1.2 脑地形图及脑…  相似文献   

18.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头部CT变化。方法:对30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头部CT进行分析。结果: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大多有高血压病史。其头部CT特征主要是脑室周围白质的低密度灶,按其低密度灶分布部位将其分为前角型(40%),后角型(33.3%),前后角型(16.7%),周围型(10%),结论: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均有脑动脉硬化病史,有一定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及其典型CT改变。  相似文献   

19.
Binswanger病(Binswanger’s disease,BD)又称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SAE),属于脑血管性痴呆的范畴,是一种以大脑白质广泛受损为特征的白质脑病,临床较为罕见。但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于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Binswanger病的临床诊断率也明显提高,但目前有关Binswanger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标准尚无统一定论,成为目前该疾病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则主要是对当前学界有关Binswanger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学变化以及诊断标准等内容进行综述,以进一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并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MRI表现以及病理基础和诊断分析。方法搜集具有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病例76例,分析其B超、CT及MRI表现并作出对比分析。结果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在CT上表现为侧脑室周围白质呈不规则片状、低密度影,边界模糊。MRI上表现为侧脑室旁、两侧半卵圆中心、深部脑白质之对称或不对称的长T1长信号效应,部分患者脑萎缩。结论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MRI表现更优于CT表现,其能显示较小、较早期的病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