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种HIV抗体诊断试剂盒检测早期感染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HIV抗体诊断试剂盒检测HIV早期感染的性能。方法采用两种试剂盒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并对其中5份HIV抗体阳性血浆样品进行稀释,然后用ELISA检测。对检测结果呈阳性反应的稀释样品分别用两种HIV抗体确证试剂盒进行检测以测试其灵敏度,比较两种试剂盒检测结果及灵敏度。结果两种方法共检出91份阳性,确证68份阳性标本,其余23份确证为阴性。北京万泰试剂盒和英科新创试剂盒检测假阳性率分别为13.92%和15.00%,两种试剂盒假阳性率相似(P〉0.05);2份质控品英科新创试剂出现漏检;其中有2套系列稀释样品英科新创已显示为阴性,北京万泰仍能检出阳性,且稀释8倍时北京万泰试剂仍检出阳性。结论北京万泰诊断试剂盒与英科新创诊断试剂盒相比,可以更灵敏地检测出HIV抗体。  相似文献   

2.
胶体金免疫试纸条复查ELISA法检测HBsAg弱阳性标本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胶体金免疫试纸条对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sAg弱阳性标本的效果。方法对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诊断试剂盒初次检测HBsAg为弱阳性的标本,采用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胶体金免疫试纸条检测,同时使用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及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两种ELISA试剂进行双孔复查。结果76例初次检出为弱阳性的标本,胶体金法复查结果49例为阳性,ELISA双孔复查结果为58例阳性,18例为阴性。结论胶体金免疫试纸条复查ELISA法检测HBsAg弱阳性标本特异性较好,如复查结果为阳性,报告可发出;如复查结果为阴性,须以ELISA双孔复查法进一步检测才能发出最终报告。  相似文献   

3.
ELISA法检测乙肝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LISA法检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HBsAg的临床效果。方法用三个不同公司生产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试剂盒,通过ELISA法检测220例健康体检患者血清中HBsAg水平,检测出的阳性标本再用免疫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比较三个不同公司生产试剂盒检测阳性率及与金标试纸条法检测的一致性。结果江莱、万泰、新创三家厂家生产的试剂盒检测HBsAg阳性率分别为12.3%(27/220)、9.5%(21/220)、13.6%(30/220)。新创阳性率最高。阳性血清经金标试纸条检测阳性结果分别为24、18、27例。新创试剂盒ELISA法检测抗原包被浓度为1.25 IU/L时,仍可检出阳性标本。其他两个试剂盒最低检出浓度为2.5 I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P〉0.05)。结论不同厂家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存在差异,临床检测时需综合几个试剂盒结果及其他试验进行印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胶体金法(GIA)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联合用于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血清标本12576份,均行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胶体金法检测HBsAg阳性率为2.03%(255/12576),ELISA法检测HBsAg阳性率为2.09%(263/12576)。2例血标本胶体金法检测为阳性,ELISA法检测为阴性;10例血标本胶体金法检测为阴性,ELISA检测为阳性。12例标本中11例经中和确认或HBV-DNA检测后确定为阳性。结论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HBsAg均有较高的特异性,二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马丽国  徐兴伟 《黑龙江医学》2007,31(12):930-931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法(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β-HCG的结果。方法 在相同条件下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胶体金试纸法,分别对180份待测血清标本进行β-HCG检测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结果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出β-HCG阳性70份,阴性110份;ELISA法检测出p—HCG阳性78份,阴性102份。有8份阳性标本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没有检出。两法结果总符合率为95.6%。若以ELISA法结果作为真值,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敏感为89.7%,特异性为100%,准确率为95.6%。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β-HCG,具有简便、快速,但准确率和敏感度低于ELISA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有效检验方法。方法:选取80例行丙型肝炎检验患者的常规静脉血,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显示6例患者为阳性,阳性率为7.50%,有74例患者为阴性,阴性率为92.50%;应用胶体金法检测显示5例患者为阳性,阳性率为6.25%,有75例患者为阴性,阴性率为93.75%。两种检验结果在阳性率和阴性率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均为临床检验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海军 《河北医学》2013,(6):958-960
目的:研究分析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假阳性情况。方法:对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结果为阳性的1500例血清标本用金标法验证,并用化学发光仪微粒子捕捉免疫发光法(MEIA)定量检测HBsAg的含量,以确认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的假阳性。结果:1500例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阳性的血清标本,其中1479例为真阳性,真阳性率为98.6%(1479/1500);2l例为假阳性,假阳性率为1.4%(21/1500)。结论: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有一定的假阳性,临床检测时应高度注意,避免错报误诊。  相似文献   

8.
严莉  乔翠玲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6):111-111,114
目的通过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检测β-HCG,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方法在相同条件下使用上述两种方法对本院80例门诊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出阳性53例,阴性27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检测出阳性49例,阴性31例,其中有6份阳性标本没有检测出来。与ELISA法对比,GICA的敏感度为92.5%,特异性为100%。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各有优点,临床中应根据实验室情况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时间分辨荧光(TRFIA)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及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等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标本结果的差异。方法用TRFIA法检测HBsAg为弱阳性的血清标本100份和阴性血清标本101份,分别用ELISA及GICA方法检测HBsAg含量,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RFIA法HBsAg弱阳性标本100份中,ELISA法检测阳性97例,符合率97.0%,特异性96.0%;GICA法检测阳性83例,阳性符合率83.0%,特异性95.0%OELISA法与TRFIA法检测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ICA检测阳性率分别低于ELISA法及TRFIA法(P〈0.05)。结论ELISA法检测低浓度HBsAg标本灵敏度与TRFIA法相似,但GICA法灵敏度低于TRFIA法及ELISA法,GICA法检测存在一定的漏捡率。  相似文献   

10.
探讨231例早产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丽  刘毅青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461-2462
目的:探讨胶体金标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作为金标准方法,检测患者血清388份,其中检测出阴性262份,阳性126份,同时再用胶体金标法检测。结果:胶体金标法检测HBsAg的灵敏度为73.8%、特异性为96.6%,阳性预期值0.912,阴性预期值0.885,假阴性率26.2%,假阳性率3.44%。结论:胶体金标法检测HBsAg灵敏度低于ELISA,存在一定的漏检率,与ELISA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深入分析胶体金法检测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6年6月本科室检测的500例病患血清参与本次试验,入选对象均行胶体金法检测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率。结果:酶联免疫的艾滋病体的检测率13.6%,而胶体金法检测的艾滋病检测率达到13.4%;两种检测结果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艾滋病抗体进行胶体金法检测及酶联免疫法检测,能检测个体 HIV 病毒感染,可对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数据,两种检测方法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准确度。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体检的202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试验中,取这202例体检者的血清标本并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这些血液样本的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出来后,比较这两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① ELISA法检测的阳性率虽高于GICA法,但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ELISA法检测的灵敏度高于GICA法,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均能够有效检测乙肝表面抗原,但由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灵敏度略低,因此在临床上如果对血源的要求较高,则应在进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筛选的基础上再进行酶联免疫法检测,以提高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探讨检测结果有无差异.方法:对就诊患者的1936份血清标本,使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结果:酶联免疫与胶体金两种不同方法检测HIV抗体初筛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IV抗体初筛可选用酶联免疫或胶体金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玉亮 《求医问药》2014,(16):45-46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胶体金法(colloidal gold)与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1年11月间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集的社区居民健康体检标本15190份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对这些标本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及两种检测方法的特点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胶体金法检测,在这15190份血样标本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标本有1384份,阳性率为9.11%。经酶联免疫法检测,在这15190份血样标本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标本有1440份,阳性率为9.48%。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及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同时为阳性的标本有1380份;胶体金法检测结果为阳性,而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标本有2份;胶体金法检测结果为阴性,而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标本有60份;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及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同时为阴性的标本有13748份。经统计学分析,应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应用胶体金法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的敏感性,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胶体金检测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缺点是检测的灵敏度较低,酶联免疫检测法的优点是检测的灵敏度较高,缺点是步骤繁琐、费时。临床上可应用胶体金检测法对患者进行快速筛查,以缩短初筛的时间,提高检查的效率,适用于大规模的乙肝病毒携带筛检,而酶联免疫检测法则可用于对少数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进行二次筛检,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不同检验方法在丙型肝炎检验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80例肝炎患者,分别给予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检出阳性率。结果:酶联免疫检验法的阳性结果 3例,阳性率为3.75%,胶体金检验法的阳性结果 5例,阳性率为6.25%,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7,P0.05)。结论: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均可用于临床检查丙型肝炎,但相比下胶体金法更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直观的优点,可作为首选方法应用于丙型肝炎检验中。  相似文献   

16.
陈华钦  段永强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2):499-499,502
目的:为了比较液体培养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支原体快速分离鉴别液体培养法检测咽拭MP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MP—IgM。结果:在350例肺炎患儿中分别检出MP阳性65例和62例,阳性率分别为18.57%和17.1%,两法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x^2=0.422,P〉0.05)。两法男女之间阳性率无显著差异(x^2=1.503,P〉0.05;x^2=0.235,P〉0.05)。〈5岁和≥5岁之间无显著差异(x^2=0.287,P〉0.05)。两法检测MP均阳性者60例,一致率为92.31%,占小儿肺炎总数的17.14%。结论:两法均可用于MP的常规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7.
韩晓敏 《当代医学》2016,(28):72-73
目的:观察不同检验方法应用于丙型肝炎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进行丙型肝炎检查患者250例,采集250例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胶体金法检测为实验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为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并分析两种检验方法应用于丙型肝炎检验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对照组检出6例患者呈阳性,阳性率2.40%,实验组检出7例患者呈阳性,阳性率2.80%,实验组和对照组检出结果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都是临床常用于检测丙型肝炎的方法,且均有较高的准确率,两种检验方法相比,胶体金法操作简单,快速,费用低,能将检测结果直观的呈现出来,临床推荐胶体金法用于检验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4):117-119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7月我院健康体检人员血液标本780份,所有标本均采用真空管采集。运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所有血液标本,统计分析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阳性情况,并对比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阳性率9.23%(72/780)、8.72%(68/780)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将常规法设定为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敏感度为72.22%(52/72),特异度为97.74%(692/708),准确度为95.38%(744/780),阳性预测值为76.47%(52/68),阴性预测值为97.19%(692/712)。结论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相当,临床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为实验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站10493份血清标本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48%、0.40%,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6987,P0.05);两种方法检测标本符合率为99.81%,胶体金试纸法的灵敏度为72.00%,特异度为99.94%。结论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均为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的可靠方法,但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灵敏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贺敏 《大家健康》2016,(10):55-55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用于受血者HIV抗体检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住院患者25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对其进行HIV抗体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准确性。结果:酶联免疫法的初筛检测有10例呈阳性,复查有6例呈阳性,筛选阳性率与假阳性率分别为0.125%、0.036%;而金标法检测出15例呈阳性,复查有12例呈阳性,通过疾控中心确诊有6例,筛选阳性率与假阳性率分别为0.186%、0.086%;通过两种检测方法的筛选阳性率与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HIV抗体检测的时候,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在临床检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法,必要时还可以进行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