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可靠的医学检验结果依赖于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是整个质量控制中一个非常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检验人员应高度重视分析前阶段的工作,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标本、高质量的检验,为临床提供真实有效的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加强临床实验室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确保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方法:建立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注重检验医学与临床的沟通,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分析检验项目的选择、申请单的填写、患者的准备、采样时间的选择、标本采集时的注意点、标本的运送等几个环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检验标本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而病区检验标本收集与送检存在的问题尤为严重。结论: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要做好这一点,需要在临床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的共同参与下,才能共同把好分析前的检验质量关。  相似文献   

3.
郝莉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4,(20):2672-2673
检验医学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过程。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样本采集、标本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部的传递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终止;分析中质量控制,指接受标本开始至检测结果出来;分析后质量控制,是试验结果的再分析、再确认,保证合格报告发出,与临床医生合理的分析、解释。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临床实验室质量的前提,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资料报道,在实验误差中分析前的误差占总误差的70%左右[1],患者标本不合格,那么检验科是做不出反映患者真实病情的检验结果。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提高检验质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临床免疫检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临床免疫检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是免疫检验质量控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实际工作中容易被忽视而常常出现偏差的环节。本文从临床标本的采集和保存、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标本因素、测定前试剂的准备三个方面介绍了临床免疫检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所涉及到的主要环节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临床实验室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确保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方法:建立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注重检验医学与临床的沟通,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分析检验项目的选择、申请单的填写、患者的准备、采样时间的选择、标本采集时的注意点、标本的运送等几个环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检验标本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而病区检验标本收集与送检存在的问题尤为严重。结论:要确保分析前检验标本的质量,需要在临床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的共同参与下,才能共同把好分析前的检验质量关。  相似文献   

6.
高伟  潘红  李敏智 《大家健康》2013,(13):181-182
目的通过总结导致检验标本分析前被影响的各类因素,提出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有效措施。方法以"临床医生开出检验申请-病患准备工作-原始标本采集工作-标本保存运送到实验室-检验人员查对验收-分析检验程序启动"这一具体分析前流程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流程中每一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结果病患自身原因、标本采集原因、标本送检原因是分析前标本质量的最大影响因素,医护人员严格依据检验步骤规范各项工作。结论分析前的质量是确保检验结果真实有效的基础保障,需要病患、医护人员、检验人员共同沟通配合排除干扰因素,实现零失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目的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目。本文通过研究儿科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工作,从留取标本前、留取标本中、留取标本后的质控工作三个部分来说,希望可以有效作用于儿科临床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8.
朱丽林  王慧珍  杨锐 《吉林医学》2011,32(12):417-418
目的:为了加强检验科质量管理,保证检验标本质量,必需完善分析前质量控制。方法:建立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合作,共同制定医生申请、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送等操作规程,以级各种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影响因素和对策。提高合格标本的送检率。结果:通过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的建立和持续改进,不合格标本数量持续下降,有效地提高检验质量。结论:检验人员有必要和临床医护人员学习、了解分析前质量控制内容,将临床科室与实验室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质量控制,共同制定、编写适合于本医院的标本采集手册,提高检验标本质量完善分析前质量控制,为临床提供准确、最佳的结果,保证医疗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9.
检验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手段,但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在实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占70%。而有文献提到,检验分析前误差中有65%出自临床护理工作。因此,护理人员能否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好待检标本,是能否做好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护理人员在血标本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检验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展开讨论,包括标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采集的正确性以及标本的运送、核对与储存质控,以期为建立和健全检验前的质量保证体系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实验室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由于涉及范围广、参与人员多,从医生开具检验项目、提出检验申请,到病人检验前准备、护士采集与运送标本,其中任何环节出现差错,均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不利影响。笔者拟对实验室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展开分析,以期为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已经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检验分析前标本质量的因素,提高标本送检质量。方法:通过对影响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因素分析,找出问题。结果:在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中,护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会使检验结果出现偏差。结论:作为护理工作者应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协调好整个标本分析前各环节因素,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临床标本采集与检验质量控制的依存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临床工作中实验室标本检测结果的正确与否受到诸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检验标本的误差因素控制尤其重要.临床医务工作者既要掌握和了解患者所要检测项目的相关要求和指标 ,又要严格掌握各类检测标本质量[1].标本采集是分析前检验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笔者总结多年来标本采集与检验质量控制的相互关系的临床体会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对检验结果的质量,临床上往往只注重检验人员在分析时的质量控制,而忽视了对标本质量的严格要求。分析时的质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的,但分析前的标本质量也是不容忽视的。标本的质量,不仅关系到检验人员,也涉及到医护人员的参与和病人的配合。为进一步引起临床对标本质量的重视,现将有关标本采取及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检验结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观察。现在多数实验室已经开展了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都注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问题,而对分析前质量控制不够重视,致使检验结果与患者临床症状不符,临床医生总是抱怨检验人员。其实,在标本的检验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不在检验人员的控制之中,比如:标本的采集、药物、饮  相似文献   

15.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可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部分,分析前质量控制常被忽视.为了保证结果准确,应严格管理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前质量控制主要包括病人的准备、标本的采集、标本转运处理等部分.现就分析前检验的质量控制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检验分析前质量的控制,保证检验质量.方法:分析检验前标本采集、运送及病人生理性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临床医护人员对影响检验质量的分析因素应有系统、全面的认识,这对积极消除影响因素及正确评价检验结果至关重要.结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不容忽视的重点工作,应建立和健全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出相应的对策。方法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未实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择取600份检验结果错误的微生物检验标本(参照组);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实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择取600份检验结果错误的微生物检验标本(实验组),观察与统计微生物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率情况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出相应的对策。结果组间对比微生物检验质量、检验结果准确率情况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质量控制实施前,操作流程不标准、送检标本质量差等均是导致标本结果不准确的原因。结论在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实施质量控制之后,能够有效提升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为下一步治疗提供较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以为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准确性,使临床医学检验为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患者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的100份血液标本,对血液标本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临床医学质量控制管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诸多因素对血液标本质量造成影响,100份血液标本中发生结果误差的共28份,所占比例为28.0%。检验前、中、后均有对血液标本检验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如血液标本采集时未做到一针见血,血液标本的采集血管和输血血管未分开,血液标本采集前患者未空腹或者服用过禁忌药物,血液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或未合理规范留置,血液标本检验时和检验后质量控制不过关等。结论要进一步强化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力度,保证检验质量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以保证临床医学检验为临床提供可靠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微生物检验前标本的质量控制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东港市中医院检验科所接收的11500例微生物检验标本,其中不合格标本共计350例,对不合格标本的类型分布以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以痰液标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动态监测,探讨该方法对于提升微生物检验标本合格率的作用。结果与呼吸科沟通前痰液标本不合格率为5.6%,而沟通后的不合格率降至了3.2%,将与呼吸科沟通前后的痰液标本不合格率进行比较,P0.05,沟通后的不合格率显著降低,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标本质量控制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需要不断提升临床检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与临床部门加强联系沟通,共同做好微生物检验前标本的质量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在临床检验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针对常规检查项目血标本抽取,送检过程中溶血、抗凝血、标本成分改变、血标本稀释,采血时间的选择及护理人员对检验结果和临床意义缺乏认识等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3月后评价临床检验结果。结果:护理质量控制后,血标本检验结果正确率显著高于质量控制前(P〈0.05)。结论:护理质量对提高血标本临床检验结果正确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