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被发现时多为晚期,且治疗效果较差,寻找新的、有效杀灭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肿瘤坏死因子(TNF)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是导致细胞凋亡的重要的细胞因子,TRAIL能选择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组织和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本研究建立了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的裸鼠腹腔移植瘤模型,探讨TRAIL蛋白与顺铂(DDP)联合应用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DDP对TRAIL受体的影响,为TRAIL应用于卵巢癌的生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与新生血管的形成密切相关。在原发性恶性肿瘤细胞中.有多种促进和抑制血管形成的因子存在.诱导并调节毛细血管新生、肿瘤微血管网的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具有增加微静脉、小静脉通透性.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殖,起到使细胞质钙聚集以及诱导血管生成等作用。内皮抑素是一种特异性血管内皮生长抑  相似文献   

3.
构建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的动物模型方法包括: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腹腔移植瘤模型,裸鼠网膜移植瘤模型,原位移植-转移瘤模型等。原位移植因为可以提供给被移植物类似于人体的微环境所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的原位移植技术主要是用细胞株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作为供瘤体,切成小块后在解剖显微镜下打开卵巢的包膜,将组织块植入卵巢实质。该技术只能间接反应卵巢癌细胞株的特点;此外难度高,需要解剖显微镜等特殊仪器。本研究在实验过程中巧妙地使用了一种新方法,将细胞悬液直接注射到小鼠的卵巢实质内,成功地建立了糖尿病合并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卵巢癌模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交界性和恶性卵巢上皮肿瘤微血管生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交界性和恶性卵巢上皮肿瘤微血管生成状态及肿瘤微血管生成与卵巢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10例交界性卵巢上皮肿瘤和45例上皮性卵巢癌石蜡组织切片采用F Ⅷ相关抗原,应用SABC法,检测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①45例上皮性卵巢癌中MVD均值为31.7±11.2(400倍镜下),高于同时检测的交界性卵巢上皮肿瘤(P<0.05).MVD在不同的卵巢癌临床分期中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并且临床Ⅲ~Ⅳ期肿瘤MVD高于临床Ⅰ~Ⅱ期(P<0.05).②不同组织分级中MVD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肿瘤血管生成是卵巢肿瘤发生、发展的早期事件,临床Ⅲ~Ⅳ期的MVD比Ⅰ~Ⅱ期高.MVD与组织分级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微血管密度(MVD)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2000年7月至2003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3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VEGF和MVD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及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60例卵巢上皮性肿瘤中,VEGF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0.00%,MVD为26.43±10.40,显著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率(36.67%)及MVD值4.11±2.31.VEGF表达阳性的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的MVD值显著高于VEGF表达阴性者(P<0.05);VEGF阳性表达与MVD值呈正相关.有淋巴结转移的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与MVD值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而与手术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 VEGF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有关,并可能成为卵巢癌临床生物学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肿瘤血管生成受许多复杂因素调控,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lial growth factor,VEGF)被认为是促血管生成最主要的生长因子之一。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ER、PR与VEGF的表  相似文献   

7.
Mao YY  Chen HZ  Xie X  Ye DF  Lü WG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10):693-697,i001
目的研究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IDC)的状态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和Picture二步法,检测57例卵巢上皮性癌(恶性组)、3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性组)及16例正常卵巢(正常组)组织中S-100蛋白、CD83标记的TIDC状态及其VEGF的表达。结果(1)恶性组TIDC光镜下形态基本可分成两种,其分布有异质性。恶性组S-100^ TIDC中位数为4.3个/400高倍视野(HPF),分别与良性组(中位数为1.8个/HPF)和正常组(中位数为2.0个/HP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0和0.015)。恶性组中,早期(Ⅰ~Ⅱ期)肿瘤组织中S-100^ TIDC数量明显多于晚期(Ⅲ~Ⅳ期,中位数分别为6.0个和3.8个/HPF,P=0.026)。恶性组中,CD83^ TIDC浸润肿瘤间质者极少,中位数为0个/HPF。(2)恶性组细胞中VEGF高表达(5.0分),分别与良性组(3.8分)和正常组(2,4分)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00)。(3)恶性组中,S-100^ TIDC数量与VEGF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01)。结论(1)卵巢上皮性癌细胞可刺激TIDC的募集,但同时受VEGF的抑制。(2)卵巢上皮性癌中TIDC成熟严重受抑。  相似文献   

8.
Xu FL  Feng Y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9):620-623,i003
目的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观察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前期细胞(即CD34^ 单核细胞)及由其参与的卵巢癌肿瘤血管生成过程,寻找参与肿瘤血管生成的方式及细胞来源。方法利用磁株分离卵巢癌患者末梢血CD34^ 单核细胞,在体外进行诱导、扩增,并通过双重免疫荧光标记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激活细胞分类术、RT-PCR技术等方法鉴定CD34^ 单核细胞的内皮细胞性质;用荧光素(DiI)标记后,上述细胞经裸鼠尾静脉注入到已接受卵巢癌细胞系SKOV3皮下移植瘤手术的免疫缺陷裸鼠体内,4-6周后取出肿瘤组织进行双重免疫荧光标记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血管生成方式。结果CD34^ 单核细胞在体外可被诱导、扩增成为内皮细胞;在体内CD34^ 单核细胞参与卵巢癌肿瘤血管生成过程,4-6周时形成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结论CD34^ 单核细胞参与卵巢癌肿瘤血管的生成过程,肿瘤血管生成的方式包括由原存血管来源的血管新生和由CD34^ 单核细胞来源的血管形成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VEGF、P53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旨在了解卵巢上皮性肿瘤血管生成活性及其调节机制,为卵巢癌的治疗提出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分析74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P53蛋白的表达状况及三者间的关系.结果MVD在腺瘤、交界瘤、卵巢癌中的数值依次升高,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P<0.05);MVD在卵巢癌中粘液性明显高于浆液性和子宫内膜样(P<0.05,P<0.05);VEGF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腺瘤及交界瘤(P<0.05).P53蛋白仅出现于卵巢癌组织,表达率50%,卵巢癌P53蛋白阳性组MVD高于P53阴性组(P<0.05);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卵巢上皮性肿瘤VEGF的表达强度与MVD呈正相关(r=0.762,P<0.001);P53、VEGF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ra=0.762,P<0.01).结论血管生成活性的不同,有助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VEGF是卵巢上皮性肿瘤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且可能与卵巢癌腹水形成有关;P53突变可促进卵巢上皮性癌的血管生成,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上调VEGF表达.  相似文献   

10.
缺氧诱导卵巢上皮性癌细胞形成拟态血管的前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缺氧在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系SKOV3和ES2细胞拟态血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西罗莫司对其的抑制效应。方法建立人工基底膜基质凝胶Matrigel三维培养系统,分别在常氧(常氧组)、缺氧(缺氧组)、缺氧时加入西罗莫司(缺氧+西罗莫司组)等条件下诱导,观察SKOV3和ES2细胞形成拟态血管的能力;应用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拟态血管的形态及其立体结构的特点;用RT-PCR技术检测不同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HIF)1α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培养7d后,缺氧组SKOV3和ES2细胞出现变形、伸展,形成腔样、管状、分支和网络状等管道结构;而常氧组及缺氧+西罗莫司组,部分细胞出现伸展但不形成管道结构。缺氧组SKOV3和ES2细胞的HIF-1αmRNA表达量分别为0·801±0·034和0·736±0·059,显著高于缺氧+西罗莫司组(分别为0·025±0·007和0·231±0·035;P<0·01,P<0·05)和常氧组(分别为0·010±0·004和0·011±0·002;P均<0·01)。结论缺氧是卵巢上皮性癌细胞形成拟态血管的重要诱导因素,西罗莫司通过抑制HIF-1αmRNA的表达阻断拟态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是目前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的标准化疗方案,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是决定化疗疗效的关键。多烯类抗生素——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AmB)能提高细胞内顺铂的药物浓度,这在体内外实验中均已获证实。本研究旨在探讨肾毒性较小的脂质体两性霉素B(1iposomal amphotericin B,lipoAmB)在顺铂化疗中的增敏作用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12.
卵巢上皮性癌细胞转移相关蛋白的比较蛋白组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Su D  Xu SH  Gu LH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9):619-622
目的筛选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转移相关蛋白,进一步探讨卵巢癌的转移机制。方法以卵巢癌细胞系HO-8910和高转移卯巢癌细胞系HO-8910PM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蛋白组学的研究技术(双向电泳、质谱分析),筛选两个细胞系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高转移细胞系HO-8910PM与卵巢癌细胞系HO-8910比较,共出现了21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其中16个蛋白质点表达上调,5个蛋白质点表达下调。21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有17个被鉴定,并分为7大类,即锌指蛋白、钙结合蛋白、DNA修复及合成蛋白、细胞调节蛋白、细胞代谢相关蛋白、细胞信号和传导蛋白及细胞表面抗原。结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和高转移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的蛋白质表达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上皮性卵巢癌起病隐匿,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70%以上的患者初诊时已为晚期,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和以钮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众所周知,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等各种病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抗血管生成药物及其类似物的研发应用,为上皮性卵巢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将对抗血管生成类药物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妇产科47例卵巢上皮癌(卵巢癌),22例卵巢交界性肿瘤,27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VEGF及PCNA的表达.结果 VEGF、PCN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9.36%、78.72%,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及交界性肿瘤(P<0.01).在卵巢癌中,VEGF、PCNA的阳性表达在Ⅲ~Ⅳ期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且两者表达随着卵巢癌分化程度的下降,表达逐渐升高.VEGF、PCNA的表达与卵巢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均无关(P>0.05).相关分析显示,VEGF表达与PCNA表达密切相关.结论 VEGF的表达与卵巢癌细胞增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CNA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VEGF可能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刺激两种途径影响卵巢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