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A)的影像学表现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内海绵状血管瘤21例,21例均行CT检查,16例行MRI检查。结果 CT发现22个病灶,MRI发现23个病灶,多发者5例,病灶位于皮层及皮层下区共18个。16个病灶具有典型脑内型CA的MRI表现,即由低信号环围绕的混杂信号团块。结论 MRI是脑内型CA最佳检查方法,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脑内和脑外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脑内和脑外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4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其中37例经病理证实.全部病例中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39例,脑外型6例.结果脑内和脑外海绵状血管瘤在发生部位,大小及形态,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外科处理特点上有很多不同之处.结论认识脑内和脑外海绵状血管瘤在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上的这些不同,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弥散成像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海绵状血管瘤为脑部血管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的非增生性血管畸形,其发生率仅次于脑动静脉畸形(AVM),而较脑静脉畸形和脑毛细血管畸形多见,由于MR检查的增多,脑海绵状血管瘤在临床中越来越多地被发现和诊断。本文通过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的MR弥散成像(DWI)和常规MR影像表现的分析,初步探讨MR弥散成像对该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伯生 《华西医学》2004,19(4):644-645
肝海绵状血管瘤为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率为7.3%。大多数没有症状,多为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主要应与恶性肿瘤鉴别。本文通过对收集的3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评价其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5例MRI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整理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资料,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5例均为单发,3例位于颅中窝,2例位于鞍旁。MRI平扫表现为类圆形或哑铃状肿块,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为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后病灶明显强化。结论: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有一定特点,结合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可提高诊断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道一例鞍内海绵状血管瘤病例,结合既往国内外报道,帮助神经外科医师术前对该病做出更准确的诊断。方法总结本病例及国内外文献中报道过的鞍内海绵状血管瘤,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包括不同入路和术后辅助伽马刀等放射治疗的结果。结果 CT显示鞍区偏左侧可见葫芦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界较清,内部密度欠均匀,边缘弧形钙化。垂体MRI显示鞍内及鞍旁可见团块状等T1、长T2信号,病变向左包绕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蝶鞍骨质破坏,累及左侧颞叶,向上压迫视交叉,大小为55.8 mm×40.5 mm×37.6 mm;增强扫描:病变明显均匀强化。术中切除组织免疫组化:F8(+),CD34(+),CD31(+),诊断为鞍内海绵状血管瘤。术后患者头痛、头晕较术前明显好转,随访6年,复查头MRI、CT无复发,无新增症状,左眼上眼睑下垂症状明显好转。结论对于海绵状血管瘤,术前应该尽量做到准确诊断,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一般手术很难将其大部分切除,治疗可采用不同术式,术后辅以伽玛刀治疗,可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微小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脑微小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颅脑CT/MR结果.[结果]3例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偏瘫、智能障碍、头痛、头晕.病变多发,数个至数十个,大小约2~4 mm,分布于丘脑、基底节、脑干、小脑和皮层下.颅脑CT上可见部分钙化灶.MRI检查SE序列T1呈低、等信号,T2呈低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周围环绕低信号,部分病灶轻度强化.梯度回波序列(GRE)呈明显低信号,部分为中央高信号周围环绕低信号.GRE能发现SE序列不能发现的微小血管瘤.MRA未见异常.[结论]脑微小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GRE是识别脑微小海绵状血管瘤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3例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征及显微治疗方法。结果全切除19例(82%),大部分切除2例(9%),部分切除1例(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病,术前常误诊。本文报告24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分析了其血管造影、CT及MRI表现和误诊原因,认为血管造影、CT及MRI的联合应用是提高术前确诊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年4月至2005年3月诊治的14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诊治过程。【结果】14倒病例中,10倒经手术切除病变并经病理学证实,效果良好。2例行γ-刀治疗,病灶不缩小,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2例病人拒绝手术及γ-刀治疗,随访期间未见新的症状及病灶扩大。【结论】手术切除颞叶、额叶、顶叶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较安全,既可切除痛灶,还可根据情况切除致痈灶,使难治性癫痫获得缓解或消除癫痫发作,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对放射治疗不敏感,对无症状或轻微症状者临床上可以不作处理。  相似文献   

11.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20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和典型的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进行影像学分析,所有病例均行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肿瘤位于幕上14例,幕下2例,脑外4例;直径〈2.0cm16例,〉5.0cm4例。脑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肿块无包膜,大多数形态呈类圆形,CT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或明显强化。结论熟悉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形态、大小及强化特点,对于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脑室内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章超  廖平 《华西医学》1996,11(1):69-70
脑室内海绵状血管瘤易章超,廖平,游潮,杨开勇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神经外科脑室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angioma简称CA)属于血管畸形的一种,由扩张的血窦构成。[1,2]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任何部位,但脑室内实属少见,本院共收治4例,且均经...  相似文献   

13.
病历摘要:患者女,45岁.因左额部包块5年,间歇性头痛2个月来诊.查体:神清,语明,神经系统查体阴性.左额部见3.0 cm×2.5cm圆形包块,边界清楚,质硬,无活动,局部头皮无红肿,轻度压痛.头颅CT见左额骨限局性向外突出稍低密度影,骨窗扫描见病灶呈类圆形混合密度,内板完整,外板扩张有破坏,病灶有完整边界,其内有斑点状高密度影(图1,2).临床诊断:左额骨海绵状血管瘤.在全身麻醉下行左额瓣开颅颅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一期钛网修补术.术中见左额骨暗红色肿物直径约2.5 cm,  相似文献   

14.
病历摘要:患者女,45岁.因左额部包块5年,间歇性头痛2个月来诊.查体:神清,语明,神经系统查体阴性.左额部见3.0 cm×2.5cm圆形包块,边界清楚,质硬,无活动,局部头皮无红肿,轻度压痛.头颅CT见左额骨限局性向外突出稍低密度影,骨窗扫描见病灶呈类圆形混合密度,内板完整,外板扩张有破坏,病灶有完整边界,其内有斑点状高密度影(图1,2).临床诊断:左额骨海绵状血管瘤.在全身麻醉下行左额瓣开颅颅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一期钛网修补术.术中见左额骨暗红色肿物直径约2.5 cm,凸出颅骨表面约0.5 cm,边界清楚,血供丰富.围绕病灶周边1.0 cm完整切除肿物.术中见肿物未侵袭颅骨内板,未见肉芽肿样组织.  相似文献   

15.
病历摘要:患者女,45岁.因左额部包块5年,间歇性头痛2个月来诊.查体:神清,语明,神经系统查体阴性.左额部见3.0 cm×2.5cm圆形包块,边界清楚,质硬,无活动,局部头皮无红肿,轻度压痛.头颅CT见左额骨限局性向外突出稍低密度影,骨窗扫描见病灶呈类圆形混合密度,内板完整,外板扩张有破坏,病灶有完整边界,其内有斑点状高密度影(图1,2).临床诊断:左额骨海绵状血管瘤.在全身麻醉下行左额瓣开颅颅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一期钛网修补术.术中见左额骨暗红色肿物直径约2.5 cm,凸出颅骨表面约0.5 cm,边界清楚,血供丰富.围绕病灶周边1.0 cm完整切除肿物.术中见肿物未侵袭颅骨内板,未见肉芽肿样组织.  相似文献   

16.
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及MR诊断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50 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脑海绵状血管瘤病例,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以求更好地指导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方法 搜集1995 ~1998 年三年间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后病例,男性28 例,女性22 例,全部病例均行MR 和/ 或CT 扫描,部分病例于平扫后增强扫描,所有影像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表现如下:①可发生于任何部位;②多发病灶病例占24% ,单发病例76 % ;③CT平扫为稍高密度影,部分病例可见钙化灶,注药后大都无强化;④MR 主要表现为混杂信号,周围可见短T2 低信号;⑤经手术后追踪发现,被手术病灶大都明显变小,部分病灶见软化灶,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 ①MR 对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检出率优于CT 检查,且可明确诊断;②病灶大而部位浅且出现明显相关临床症状可考虑手术治疗,病灶小而深在,临床症状隐匿者,及伴有癫痫发作者可在抗癫痫治疗的同时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7.
脑海绵状血管瘤32例影像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CT影像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2例均行MRI常规扫描,8例增强扫描,31例共有39个结节状或圆形病灶,分别呈T1加权像(WI)、T2WI高或低混合信号,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T1WI、T2WI均高信号,T1WI、T2WI均低信号;1例7个痛灶呈散在分布圆点形,T1WI、T2WI均低信号.16例行CT检查,显示20个病灶,均为较高密度病灶或不均匀稍高密度.结论: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显示信号具有特征性,多数脑海绵状血管瘤结合MRI及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癫痫中心就诊的37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继发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磁共振常规T1WI、T2WI和SWI序列对所有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均进行颅脑扫描,分析T1WI、T2WI和SWI序列对海绵状血管瘤病灶显示能力和影像特征。结果:单发性海绵状血管瘤26例中,T1WI序列发现病灶10个,T2WI序列发现病灶21个,SWI显示病灶26个,病灶位于枕叶9例、额叶7例、颞叶5例、顶叶4例及小脑半球1例。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11例中,T1WI序列发现病灶11个,T2WI序列发现病灶22个,SWI显示病灶72个,血管瘤最大主病灶位于颞叶6例、额叶2例、枕、顶叶及小脑半球各1例。SWI扫描显示的最大病灶直径为24.80mm。T1和T2显示典型病灶呈桑葚样混杂信号,SWI为铁环样信号。SWI序列检出率与常规T1WI、T2WI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性海绵状血管瘤内急性或亚急性出血2例,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伴有毛细血管扩张症或发育性静脉畸形3例。结论:SWI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19.
1病例资料女,29岁。因眩晕伴恶心、呕吐1月余,加重7天入院。患者1个月前出现发热、咽痛、流涕,3天后出现眩晕、恶心、呕吐,无其他伴随症状,到当地医院就诊,查体阳性体征仅有双眼向左侧凝视及水平眼震,头颅CT未见异常,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正常,诊断为前庭神经元炎、上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颅内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21 例,位于中颅窝鞍旁的18 例,中颅窝外病灶3 例。20 例行MRI检查,9 例行CT 扫描,13 例行DSA 检查。结果 根据解剖部位、影像表现等特点将颅内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分为中颅窝组和中颅窝外组。中颅窝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类哑铃形较均匀的稍长T1 信号,在T2 WI和质子密度像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多见明显均匀强化。DSA多表现为毛细血管期至窦期的淡染色影。右顶镰旁及左额凸面病灶注射造影剂后明显强化。右CPA(桥小脑角)病灶CT 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团块,DSA 见致密染色影。结论 中颅窝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和DSA 表现比较有特异性,颅内中颅窝外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