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笔者采用《温病条辨》中青蒿鳖甲汤加味治疗外感误汗所致盗汗24例,获得满意效果。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4~54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24天。 相似文献
6.
7.
9.
姚××,男,68岁,退休干部.因头晕半年、汗出色绿一天,于1991年7月30日来诊.患者自1991年元月起,动则头晕,甚则晕晕欲仆,以下午为重,静则如常人,伴神疲乏力,纳差,便溏,尿频.病后曾作脑血流图示:“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然而经数家医院采用中西药治疗,未愈.1991年6月3日以“眩晕病”收入我院治疗,经用补中益气汤、杞菊地黄汤、归脾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等加减治疗一月余,便溏止,神疲乏力、纳差均好转,而头晕不减,复增口苦,心烦易怒.7月30日,突现全身微汗出而色绿,尤以颈项为显,其白色衬衣染如青草之色,双手背虎口附近皮下亦呈绿色,左手约4×2cm~2大小,右手约5×3cm~2大小,擦之不去,局部无疼痛、无寒热,查血象均无异常,脉细弦,舌质紫暗.观其脉证;拟按气虚血瘀论治,取以益气活血、疏肝补肾之法.药用:生黄芪50g,丹参30g,茯苓25g,勾藤、熟地、淮山各20g,西党参、香附、川芎各15g,当归12g柴胡、枣皮各10g.水煎3次分服,每日服2次.服上方第一剂后,绿汗减少,手背皮下绿色范围缩小,且色转淡.继服上方四剂,绿汗消失,手背皮下绿色消退,头晕亦明显好转.继守上方加减治疗一月余,头晕亦愈.随访一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16.
朴某,12岁,1997—4—1日初诊。主诉:3—5日感冒发热、咽痛、时恶寒、鼻塞、鼻干、口干不欲饮,每天上午6时~8时发热38℃左右,发热时头痛、鼻血、血量不甚多、鼻血后热即退,去其他医院查治,除抗溶血性链球茵素“0”1250单位外,无其它异常,用青霉素、先锋霉素、氧氟沙星等抗菌素药物均无效。检查所见血常规WBC1.2×109/L、HB118g/L、S72%、L35%BBC3.5×10 12/L、咽 相似文献
17.
18.
19.
手汗 ,是指手心局部汗出 ,而其他部位无汗或汗出不明显。近年来 ,笔者偶遇二例手汗患者求治 ,经细心揣摩 ,辨证施治 ,皆获痊愈 ,现介绍如下。 病例 1 ,潘某某 ,女 ,46岁 ,干部。自述三四年来常手心汗出 ,近两年来 ,症状加重 ,严重时可见手心部汗出如渗水 ,须臾时分 ,手心部可见汗水一汪 ,故常以手绢握于手中。初时患者不以为意 ,后求治于西医 ,医不以为病 ,故延至今。余详细问之 ,患者除手汗之外 ,常伴有胃中糟杂 ,口渴欲饮 ,口苦 ,大便干燥 ,小便发黄 ,心烦失眠 ,痔疮便血等症状。查其舌脉 ,舌红少津、苔微黄 ,脉滑而微数。 阳加于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