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实验性肺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研究小鼠肺纤维化组织和正常肺组织基因的差异表达,寻找与纤维化相关的基因。方法:以包含4 096个cDNA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不同时间肺纤维化的基因表达谱。结果: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271条,包括高表达的炎性基因43条和与细胞外基质代谢有关的基因46条,112条基因表达下降。结论:基于cDNA微矩阵技术的肺纤维化基因表达谱能够高通量筛选与肺纤维化发生密切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研究显示骨桥蛋白与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变密切相关,但骨桥蛋白与骨性关节炎滑膜病变是否相关,仍少见报道。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在原发性骨性关节炎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膜标本与下肢外伤患者作对照,根据综合评分法进行分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关节滑膜中骨桥蛋白水平,比较不同程度骨性关节炎组膝关节滑膜中骨桥蛋白的差异,同时比较标本滑膜衬里层和衬里下层骨桥蛋白的水平。 结果与结论:骨性关节炎组织中骨桥蛋白阳性呈黄色、棕黄色、棕褐色表达,病变程度越重,颜色表达越深。骨性关节炎组滑膜中骨桥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且随着骨性关节炎病情加重,骨桥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多,呈正相关(ρ=0.663,P < 0.01)。但滑膜衬里层和衬里下层骨桥蛋白的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骨桥蛋白可能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李锡  李苗  白希壮 《解剖科学进展》2013,19(1):20-22,26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1,MEKK7)基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组织的表达与活性变化,探讨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系。方法本实验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别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骨性关节炎(OA)及非关节炎病人膝关节滑膜中TAK1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并利用磷酸化抗体比较其活性差异,以验证TAK1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TAK1 mRNA和蛋白在RA病人膝关节滑膜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OA和行膝关节镜探查术未见异常的病人,其TAK1酶活性亦高于OA和行膝关节镜探查术未见异常的病人。结论 TAK1基因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滑膜基因表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NA微阵列(又称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基因表达水平检测的高通量技术,根据遗传学中心法则,利用基因互补配对原理,在同一载体上同时进行多基因检测,能同时准确而且快速地获得成千上万个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信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极高.滑膜类肿瘤样病变、软骨基质损害是其病理特点,认为是一种多因素参与,多基因改变协同作用的结果.为了获取更多基因表达信息,本研究采用含588个cDNA克隆的大鼠基因表达谱微阵列检测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滑膜基因谱表达,并与正常大鼠进行比较.获取差异表达基因,为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病理机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Graves病 (GD)和正常成人甲状腺组织免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方法 :分别用Cy5和Cy3两种不同的荧光染料通过逆转录反应将GD组和对照组甲状腺组织的mRNA分别标记成探针 ,并与载有一组靶基因的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通过扫描荧光强度 ,计算机软件分析 ,寻找两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GD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共筛选出80条差异表达基因 ,其中表达增加的基因有 31条 (2 0倍以上 ) ,表达降低的基因有 4 9条 (0 5倍以下 )。结论 :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GD与正常成人甲状腺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具有样品用量少、高速度、…  相似文献   

6.
以基因表达谱芯片对Ty2 1a免疫前后小鼠肠细胞 (包括肠粘膜上皮细胞和肠上皮间淋巴细胞 )基因表达的差异性进行研究比较。将 490条经抑制消减杂交法筛选出的与小鼠Ty2 1a免疫相关的cDNA制备成表达谱芯片 ;利用免疫前后小鼠肠细胞的mRNA通过逆转录方法 ,将Cy3和Cy5两种荧光分别标记到两种组织的cDNA上 ,制备成cDNA探针 ,并与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及扫描 ,单点重复 2次实验 ,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判定基因是否在上述两种细胞群中有表达差异。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共 98条 ,其中 92条为表达上调基因 ,6条为表达降低基因。提示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是高通量进行基因表达模式研究的方法 ,可同时定量研究大量的基因表达水平 ,从而鉴定可能参与免疫的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筛选哮喘患儿与对照组儿童外周血的基因表达谱差异,寻找与哮喘防治相关的靶基因。方法:从5名哮喘患儿和5名对照组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总RNA,利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进行检测,选取经非配对t检验计算所得P≤0.05、同时基因表达变化≥2倍的差异表达基因,以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芯片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初步筛选的差异基因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和Gene Ontology (GO)功能分类分析。结果:从45 033条表达基因谱中筛选出哮喘患儿与对照组儿童差异表达2 倍以上且P≤0.05的已命名基因758个(含上调基因345个,下调基因413个),其GO生物学过程功能分类主要涉及免疫反应、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信号转导及分子功能的负性调节、细胞死亡、凋亡及其调节等。其中有29个基因与哮喘、气道炎症或气道重构有关,且变化趋势与文献报道一致(含上调基因14个,下调基因15个),并可被层次聚类分析划分为9类。q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可以筛选出哮喘患儿与对照组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基因, 进一步的数据挖掘很可能寻找到与哮喘防治相关的靶基因或靶通路。  相似文献   

8.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Graves病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晔  刘志民  陈向芳 《现代免疫学》2004,24(4):321-324,327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Graves病 (GD )和正常成人甲状腺组织免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别用Cy5和Cy3两种不同的荧光染料通过逆转录反应将GD组和对照组甲状腺组织的mRNA分别标记成探针 ,并与载有一组靶基因的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通过扫描荧光强度 ,计算机软件分析 ,寻找两组差异表达基因。GD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共筛选出 80条差异表达基因 ,其中表达增加的基因有 31条 (2 0倍以上 ) ,表达降低的基因有 4 9条 (0 5倍以下 )。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GD与正常成人甲状腺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具有样品用量少、高速度、高敏感、高通量等特性。通过筛选所得差异基因提示GD的发病涉及细胞因子、受体信号转导等多个方面 ,为进一步阐明GD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Bardet-Biedl综合征(Bardet-Biedl syndrome,BB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差异基因表达谱.方法 抽取3例BBS先证者及4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Trizol一步法提取总RNA并进行扩增和标记,然后与Affymetrix U133 Plus 2.0芯片进行杂交,扫描芯片并将图像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GCOS1.4软件读取、处理数据.将患者与正常对照基因表达谱进行比较,最后以表达差异≥2倍(P<0.05)为标准来确定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BBS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有30个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包括15个上调基因及15个下调基因.通过GO分析,有12个基因与信号传导及细胞周期有关.结论 筛选到的差异基因与纤毛的功能或结构相关性及在BBS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基因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软骨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取患者软骨组织设为OA组和7例膝关节正常软骨组织设为对照组。分别提取两组软骨组织RNA和总蛋白,通过RT-PCR检测各组COX-2mRNA转录水平以及COX-2基因表达蛋白Westernblot分析。结果 RT-PCR结果显示OA组出现大小约700bp条带,对照组扩增条带不明显;Western blot分析结果OA组COX-2基因表达蛋白明显,两组间灰度比有显著差异(〈0.05)。结论 COX-2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组织损害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在骨关节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Fas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成员,是细胞凋亡通路中的重要蛋白。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可溶性Fas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及玻璃酸钠治疗对血清及关节液中可溶性Fas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和48名正常对照者,膝骨关节炎患者再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玻璃酸钠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玻璃酸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 mL,1次/周,连续5周。检测正常组及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及关节液中可溶性Fas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可溶性Fas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升高的血清可溶性Fas蛋白水平是膝骨关节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治疗5周后,玻璃酸钠组的血清及关节液中的可溶性Fas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常规治疗组的血清及关节液中的可溶性Fas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提示玻璃酸钠具有降低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可溶性Fas蛋白水平的作用。关键词:玻璃酸钠;膝骨关节炎;可溶性Fas蛋白;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回归分析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3.041  相似文献   

12.
背景:研究表明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内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水平可能与关节炎病变的严重程度存在负相关,但在中国报道较少。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内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水平与其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方法:共纳入46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及14名健康对照者,纳入的骨关节炎患者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骨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标准。采用Kellgren-Lawrence的标准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病变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使用人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在酶标仪下检测测关节滑液的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水平。 结果与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 < 0.01),且与膝关节骨关节炎病变严重程度呈显著独立负相关(r =-0.587,P < 0.01)。结果表明关节滑液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水平可能与膝关节骨关节炎病变的严重性和进展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背景:膝骨关节炎的主要改变是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病变和继发性的骨质增生,病变的机制还不明确,但现已有实验证实膝骨关节炎的发病与炎症相关物质有密切的关系。 目的:分析炎症相关物质在膝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按美国风湿病学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选择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来自因外伤截肢或半月板损伤性手术治疗的患者(排除膝关节内损伤)6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患者膝关节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桥蛋白水平,采用一氧化氮检测试剂盒检测一氧化氮水平,按TBA荧光法测定过氧化脂质浓度。 结果与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表达高水平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桥蛋白、一氧化氮和过氧化脂质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些细胞因子及一氧化氮、过氧化脂质与膝骨关节炎的病变呈正相关。结果提示这些炎症相关物质确实参与了人膝骨关节炎的发病进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cDNA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探讨其在狼疮肾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提取活动性的狼疮肾炎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mRNA,分别用标有荧光素的dCTP反转录制备cDNA探针,将探针与含有8000点cDNA的CSC-GE-80芯片杂交后扫描荧光强度,上述方法在3组患者中重复3次,从而筛选出恒定的差异性表达的基因。结果:发现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有75个基因表达异常,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有42个,下调的基因有33个。结论:多个基因的变化与活动性狼疮的发病相关,其中defensinα1、S100A8、S100A9基因的上调可能参与了狼疮肾炎的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15.
16.
基因芯片检测人肺鳞癌和肺腺癌基因表达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肺鳞癌和肺腺癌基因表达的异同。方法提取人肺鳞癌和肺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的RNA,分别用Cy5-dCTP或Cy3-dCTP标记,再与4096点基因芯片杂交,检测肺鳞癌和肺腺癌组织基因表达的异同。结果肺鳞癌和肺腺癌表达共同上调的基因17条,共同下调的基因19条;肺鳞癌表达显著高于肺腺癌的基因20条,显著低于肺腺癌的基因14条。结论多基因参与肺癌发病,基因芯片技术是肺癌基因表达检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C4A and C4B are closely related homologous complement proteins encoded in the class III region of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The regulation of their expression is under genetic and hormonal control.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synovial fluid plasma ratio of C4A and C4B of rheumatoid (RA) and osteoarthritis (OA) patients, and a predominance of the C4B gene expression by the synovial macrophages of RA patients was demonstrated. To clarify the tissue specificity of the expression of C4A and C4B genes, human monocytoid cell line U937 and hepatoma-derived HepG2 cells were studied. The gene expression of C4A and C4B were markedly different in these cells since a relative predominance of C4B mRNA in U937 cells and excess of that of C4A in HepG2 cells were detected. Recombinant interferon-gamma (IFN-gamma)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C4A gene in both cells, but had apparently no effect on the C4B gene.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dissimilar expression patterns for the two human C4 genes, suggesting different tissue specific regulation of human C4A and C4B.  相似文献   

18.
背景: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中枢和外周镇痛作用。研究显示转化生长因子β在膝骨关节炎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目的:从转化生长因子β调控角度,认识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健康3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通过结扎大鼠股静脉并强迫运动的方法,建立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造模1个月后,电针组刺激内膝眼(EX-LE4)和犊鼻(ST 35)穴位,深0.1寸,脉冲2 Hz刺激20 min,1次/d,药物组为关节腔内注射药物透明质酸钠,0.1 mL/次,1次/周。治疗2周后,采集各组动物膝关节滑膜组织,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Ⅰ、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动物膝关节滑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增加(P < 0.05),经电针或透明质酸钠治疗后,膝关节滑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降低(P < 0.05),且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Ⅰ,Ⅱ含量出现显著降低(P < 0.05)。提示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是通过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含量来改善骨关节炎症状的,受体含量的减少有助于膝骨关节炎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