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萍  李会强  陈寅  李韶深 《天津医药》2011,39(7):580-582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过敏患者血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sIgG)的表达情况,探讨食物不耐受与过敏性皮肤病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834例疑似食物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的sIgG抗体进行检测,分析食物过敏原种类特点。结果:834例患者中有638例有1~11种不等的食物过敏原sIgG升高,总阳性率为76.5%,其中存在1~2种食物不耐受的比例最高(58.1%)。在14种食物中,食物过敏原sIgG升高以鸡蛋(51.9%)最多见,其次分别是蟹(21.6%)、虾(19.3%)、牛奶(16.5%),猪肉sIgG阳性率(0.5%)最低。另外,≤14岁患者与>14岁患者对鸡蛋、牛奶、蟹、虾、小麦、西红柿过敏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41例皮肤病患者中有171例食物过敏原检测结果呈阳性,阳性反应率为71.0%。结论:鸡蛋、甲壳类(蟹、虾)、牛奶是食物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食物过敏或食物不耐受的症状与皮肤过敏性疾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慢性3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32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及对照组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及检测不同分组的IgG抗体阳性率。结果 320例患者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72.8%高于对照组。特异性IgG阳性率较高(20%以上)的主要致敏食物有2种,分别为蛋黄/蛋清和牛奶。过敏性紫癜组患者敏感食物蛋黄/蛋清类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荨麻疹及湿疹组。儿童组食物不耐受明显高于其他组。过敏性紫癜食物不耐受多见于儿童组。不同性别间食物不耐受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与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有明显相关性,儿童变态反应性皮肤病食物不耐受发生率较高,食物不耐受与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过敏性鼻炎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了解患者食物过敏的情况.方法:对7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血清14种食物变应原IgG含量检测.结果:57例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阳性,阳性率达77.03%.其中1种食物特异性IgG升高者24例(42.11%),2种食物特异性IgG升高者16例(28.07%),3种食物特异性IgG升高者12例(21.05%),4种及以上食物特异性IgG升高者5例(8.77%).食物特异性IgG升高以鸡蛋最高,其后依次为牛奶、大豆、西红柿、小麦、鳕鱼、虾、蟹、牛肉、玉米、大米.结论:食物不耐受检测可作为过敏性鼻炎患者寻找食物过敏原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并可以此指导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饮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与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的关系,指导其临床防治。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再发性腹痛患儿,经消化道钡餐、胃镜、腹部B超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的患儿100例,随机分成腹痛1组和腹痛2组,分别60例和40例;同时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水平。结果腹痛1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54例,占90%,其中蛋清/蛋黄49例、牛奶41例;腹痛2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35例,占87.5%,其中蛋清/蛋黄30例、牛奶29例;对照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17例,其中蛋清/蛋黄15例,牛奶14例。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1组根据检验结果,对相关食物进行回避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35例,症状有改善9例,症状无改善或加重16例,总有效率73.33%;腹痛2组总有效率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物不耐受可能是再发性腹痛的原因之一,再发性腹痛患儿有必要进行血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并进行食物回避治疗。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以检测鸡蛋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sIgG)为例,探讨新型食物不耐受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选择行食物过敏原sIgG检测的患者173例,另择健康体检者78例为阴性对照。制备生物素化牛血清白蛋白-链酶亲和素酶标反应板,同时加入生物素化鸡蛋抗原和待检血清,洗涤后再加入酶标记抗人IgG,建立一种抗原间接包被-液相反应模式的酶联免疫方法;优化生物素化过敏原和酶标记抗体的浓度,确定反应条件。应用此方法检测血清标本中的sIgG。结果选用生物素化蛋清作为抗原,其最适稀释比例是1∶2000,酶标抗体的最适稀释比例是1∶12000。此方法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83%~8.55%,4.88%~7.93%;与蟹、牛奶、羊奶等的交叉反应率均<10%;与临床现用食物不耐受sIgG检测法有较好的相关性(=0.977X+8.45,r=0.961, P<0.05)。结论本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鸡蛋不耐受患者血清sIgG,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重复性好,并显示较好灵活性潜能,为今后研制“个性化”随机组合食物品种的检测试剂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食物不耐受检测在变态反应性紫癜诊治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利  赖蓉  尹洁 《现代临床医学》2009,35(4):274-275
目的:通过对变态反应性紫癜患者血中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了解患者食物变态反应的状况.方法:选取我院变态反应疾病科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门诊变态反应性紫癜患者100例.抽取患者静脉血1 mL,分离血清,采用美国(BIOMERICA公司)生产的食物不耐受检测试剂盒,进行14种食物变态反应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100例变态反应性紫癜患者检查出特异性IgG抗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牛奶、蛋清/蛋黄、虾、大豆等最为明显.根据检测结果指导患者对饮食进行调整,病人的症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食物不耐受检测可作为变态反应性紫癜患者寻找变态反应原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临床诊断治疗变态反应性紫癜和预防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上饶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分析,筛选本地区常见过敏原种类。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1437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总IgE水平和各种过敏原。结果 1437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总IgE阳性率为69.9%。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户尘螨/粉尘螨组合16.21%、霉菌组合(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10.16%、树花粉:组合(柏/榆/梧桐/柳/三角叶杨)5.21%、蟑螂5.01%、矮豚草/蒿组合4.94%、葎草3.76%、动物毛皮屑组合(猫/狗毛皮屑)2.01%;食入性过敏原从高到低依次为牛奶4.73%、鱼/虾/蟹组合3.34%、小麦2.61%、腰果/花生/黄豆组合2.57%、牛肉/羊肉组合2.15%、芒果2.08%鸡蛋白/蛋黄组合2.01%。结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总IgE明显升高,本地区吸入性过敏原以户螨类、霉菌组合类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以牛奶、鱼/虾/蟹组合类为主。且大多数患者对1或2种过敏原过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消化疾病患者对食物过敏原的变态反应状况,为临床提供诊治相关疾病的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91例消化疾病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IgG浓度,按疾病分组观察过敏程度,并比较血清检测结果.结果:191例消化疾病患者血清食物过敏原IgG检测结果阳性率依次为:蟹55.5%,虾47.1%,大豆46.6%,小麦46.1%,牛奶35.1%,鸡蛋20.9%,大米17.8%,鳕鱼15.2%,牛肉14.7%,番茄10.5%,玉米9.4%,鸡肉8.9%,猪肉8.4%,蘑菇1.0%.检测结果显示,这些病例中,以蟹、虾、大豆和小麦的致敏性最高(阳性率与阴性率比较均无差别(P>0.05);牛奶的致敏性次之(阳性率与阴性率比较差别显著P<0.01);鸡蛋、大米、鳕鱼、牛肉、番茄、玉米、鸡肉、猪肉、蘑菇的致敏性较低(阳性率与阴性率比较差别非常显著P<0.001).结论:血清食物过敏原IgG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消化疾病患者对哪些食物过敏,并尽早将这些食物从患者食谱中排除,此为降低消化疾病患者食物过敏患病率和减轻相关症状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消化疾病患者血清食物过敏原IgG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消化疾病患者对食物过敏原的变态反应状况,为临床提供诊治相关疾病的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91例消化疾病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IgG浓度,按疾病分组观察过敏程度,并比较血清检测结果.结果:191例消化疾病患者血清食物过敏原IgG检测结果阳性率依次为:蟹55.5%,虾47.1%,大豆46.6%,小麦46.1%,牛奶35.1%,鸡蛋20.9%,大米17.8%,鳕鱼15.2%,牛肉14.7%,番茄10.5%,玉米9.4%,鸡肉8.9%,猪肉8.4%,蘑菇1.0%.检测结果显示,这些病例中,以蟹、虾、大豆和小麦的致敏性最高(阳性率与阴性率比较均无差别(P>0.05);牛奶的致敏性次之(阳性率与阴性率比较差别显著P<0.01);鸡蛋、大米、鳕鱼、牛肉、番茄、玉米、鸡肉、猪肉、蘑菇的致敏性较低(阳性率与阴性率比较差别非常显著P<0.001).结论:血清食物过敏原IgG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消化疾病患者对哪些食物过敏,并尽早将这些食物从患者食谱中排除,此为降低消化疾病患者食物过敏患病率和减轻相关症状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不同过敏原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9年收治且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及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 IgE)检测的304例过敏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过敏性皮肤病过敏原的种类及分布。结果血清sIgE和SPT均检出过敏原阳性203例(66.78%);SPT检测,食入性过敏原中检出率最高的为蟹,其次分别为虾、蚌类、牛奶、蛋清;吸入性过敏原中检出率较高的为粉尘螨和户尘螨。血清sIgE检测,吸入性过敏原中以室内尘螨组合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蟑螂和艾蒿;食入过敏原中以蟹检出最多,其次为虾、海洋鱼类组合、牛奶和蛋清;两种方法检出吸入性过敏原阳性例数均明显多于食入性过敏原(P <0.05),但各类过敏原(食入性、吸入性)及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方法均检出粉尘螨、户尘螨、蟑螂、蟹、虾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主要致敏原,且2种检测方法简单快捷,结果互补,可结合用于过敏性皮肤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江苏医药》2009,35(12)
目的 通过对南京地区6个月~2岁有轻微湿疹的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分析婴幼儿的常见食物过敏原.方法 对134例轻微湿疹儿童按月龄分为三组(6~9个月龄、~12个月龄、~24个月龄),分别进行牛奶、鸡蛋、鱼、虾、小麦5种常见食物SPT.结果 轻度湿疹患儿食物皮肤点刺阳性率50.75%,过敏群体中66.18%对多种食物过敏,不同年龄组儿童单种或多种食物点刺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食物过敏原阳性率在不同月龄组均表现为鸡蛋>虾>鱼>牛奶>小麦.结论 湿疹患儿食物过敏阳性率高,早期避免接触食物过敏原有助于减少食物过敏发生.  相似文献   

12.
哮喘儿童皮肤点刺试验过敏原检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燕华  王红 《云南医药》1999,20(2):89-90
目的 了解昆明市儿童哮喘的过敏原,为预防和治疗哮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方法的皮肤点刺试验,对175例哮喘儿童及100例健康儿童作13种过敏测定,并设阳性(组胺)及阴性(生理盐水)对照;以阳性为对照判断标准,结果 哮喘儿童尘螨阳性率为82.9%,蚕丝37.1%,鸡蛋清33.1%,樟榔32.6%,棉尘31.4%,玉米22.0%,香烟21.7%,牛奶19.4%,带鱼18.7%,橡胶4.3%,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变应性鼻炎(AR)主要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分布和年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未成年组(≤18岁)和成年组(〉18岁)AR患者常见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阳性率及其分布差异.结果 吸入性变应原特异性IgE阳性的AR患者638例,其中合并食入性变应原特异性IgE阳性的患者有18.18%(116/638).吸入性变应原依次为:屋尘螨84.64%、蟑螂18.81%、柏树14.89%、动物毛皮屑组合13.01%、树木花粉组合7.05%、矮豚草5.02%、葎草1.88%、蒿草1.72%、霉菌组合1.41%.未成年组中屋尘螨特异性IgE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成年组 (P〈0.05).116例食入性变应原特异性IgE阳性的患者中未成年组占85.34%(99/116),成年组占14.66%(17/116),其中未成年组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成年组(P〈0.05).食入性变应原依次为:牛奶57.76%、鸡蛋41.38%、牛肉39.66%、羊肉32.76%、虾蟹12.93%、腰果12.07%、小麦11.21%、鱼1.72%、花生黄豆组合1.72%.结论 广州地区AR患者最主要的吸入性变应原依次是屋尘螨、蟑螂、柏树;食入性变应原主要是牛奶、鸡蛋、牛肉;未成年人对食物和螨虫过敏的概率明显高于成年人.  相似文献   

14.
姜君 《中国医药》2013,(11):1554-1555
目的探讨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检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的128例患儿进行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总点数为1792点,选取的过敏原为粉尘螨、户尘螨等14种常见的过敏原,给予患儿皮肤过敏原点刺,对吸人性过敏原(粉尘螨、户尘螨、蓰草花粉、狗毛、梧桐等)及食物性过敏原(鸡蛋清、牛奶、海蟹、扇贝等)相关情况进行观察和过敏原阳性率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28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过敏原点刺检测结果为阳性占85.0%(1523/1792),其中在吸人性过敏原中点刺检测结果阳性占74.1%(1328/1792),而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为10.8%(1951/1792)。结论过敏原点刺试验能够快速方便地找出患儿的过敏原,并且能够有效地提示患者喘息性支气管炎病情的严重程度,能尽早进行干预及预防,过敏原点刺试验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秀娟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410-1411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的变化及与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00例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结果100例患儿中血清总IgE水平〉50ku/L者81例,阳性率81%,其中52例(52%)对两种以上过敏原呈阳性反应,29例(29%)对一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常见吸人性过敏原为霉菌(19/100)、尘螨(12/100)和蒿类花粉(9/100)。常见的食人性过敏原为海鱼类(28/100)、虾蟹(22/100)、牛奶(18/100)、蛋白蛋黄类(11/100)。结论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的发生与吸人性和食人性过敏原都有一定的相关性,特异性IgE检测可帮助筛选过敏原,对疾病的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重庆地区221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检测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通过对重庆地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及分析,筛查本地区常见性过敏原。方法:采用皮肤点刺法对重庆地区221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进行检测。结果:2210例患者中过敏原阳性1589例(71.9%),其中吸入组阳性患者中阳性率较高的为家蝇、粉尘螨、淡色库蚊、户尘螨、酪螨、艾蒿花粉、律草花粉,食物组阳性率较高的为海蟹、海虾。结论:不同地区过敏原种类有所不同,有必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寻找适合本地区的过敏原筛查范围,做好与过敏密切相关的皮肤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