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3%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降低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颅内高压的效果。方法将3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予以3%高渗盐水治疗,对照组15例予以20%甘露醇治疗;用药前至用药6h连续监测患者的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用药前至用药后3h测量患者血钠浓度及尿量。结果给药后观察组降颅压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灌注压(CPP)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给药后3h,观察组患者的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3%的高渗盐水可有效降低颅内压力,降颅压持续时间比20%甘露醇长,可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降颅压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对犬额叶脑内血肿颅内高压的影响.方法 18只犬随机分为正常颅压组(Ⅰ组,颅内压<18 mmHg)、颅压中度增高组(Ⅱ组,颅内压25~40 mmHg)和颅压高度增高组(Ⅲ组,颅内压>40 mmHg)3组(每组各6只),全麻,气管切开插管,应用肌松剂,机械通气,右额叶脑内注入自体血制成颅内高压模型,PEEP从0开始每次增加3 cmH2O,直到18 cmH2O,每个水平持续20 min,在对侧用光纤颅内压探头监测脑内颅内压(ICP)的变化,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并计算出脑灌注压(CPP).结果 随着PEEP的递增,Ⅰ组颅内压上升,脑灌注压下降;Ⅱ、Ⅲ组颅内压略有下降,但Ⅱ组MAP、CPP上升,而Ⅲ组MAP下降,CPP下降;3组CVP都随PEEP增加而升高,但Ⅲ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另两组(P<0.01).结论 应用PEEP通气时由于中心静脉压升高、脑静脉回流受阻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而影响ICP和CPP.在正常颅内压状态下,PEEP使颅内压上升,在已有颅内高压存在时,PEEP对颅内压影响不明显,但在重度高颅压情况下,PEEP使CPP明显下降,提示在重度颅内高压需要应用PEEP通气时必须维持MAP,以保证足够的CP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渗盐液(HTS)在急诊与院前急救对严重脑外伤颅内高压合并休克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期间随机抽取严重颅脑外伤颅内高压合并休克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早期使用7.5%HTS为患者液体降颅压复苏病例作为A组(n=32),对早期使用20%甘露醇为患者液体降颅压复苏病例作为B组(n=31)。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基本不变时,分别监测两组病例中的3h内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心率(HR)、尿量(UPD)的变化及患者的转归。结果在降ICP效果方面,两组病例都有明显降颅压效果,无显著差异,在维持降颅压时间上,A组维持的时间比B组长,有显著差异;维持MAP基本不变时,CPP、HR、UPD、转归上A组要优于B组(P〈0.05)。结论HTS适用于重度脑外伤颅内高压合并休克的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值得在急诊与院前急救的临床作为一线药物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颅压患者静脉麻醉诱导时静脉麻醉药和肌松药的合理配伍。方法:选择脑肿瘤择期手术患者,ASAⅠ~Ⅱ级45例,随机均分为阿曲库铵-丙泊酚组(A组,对照组)、维库溴铵-依托咪酯组(B组)、维库溴铵-丙泊酚组(C组,观察组)。对比观察各组诱导前、注药后1 min、3 min、置入喉镜、插管即刻及插管后3、5及10 min,各时点颅内压(ICP)和脑灌注压(CPP)的变化。 结果:注药后3 min、置入喉镜、插管即刻,A组CPP呈下降趋势,B和C组呈上升趋势,与诱导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三组比较,C组CPP升高值最高(P<0.05)。各组麻醉诱导和插管后ICP呈下降趋势,与诱导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组ICP下降值依次高于B组、A组(P<0.05)。 结论:维库溴铵-丙泊酚联合用药有降低ICP升高CPP作用。对高颅压患者手术静脉麻醉诱导插管时,建议首选维库溴铵-丙泊酚配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高渗盐水(HS)与20%甘露醇对颅脑损伤患者的颅高压治疗效果及其预后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选取2018年3月~2018年12月入住东莞市厚街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3%HS高渗盐组、10%HS高渗盐组和20%甘露醇组各20例。三组患者分别通过深静脉给予等渗透量的3%HS、10%HS和20%甘露醇,记录患者的颅内压(ICP)、视神经鞘直径(ONSD)、脑血管PI以分析颅内压变化,同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脑灌注压(CPP)、中心静脉压(CVP)、住院期间每日APECHE-Ⅱ评分、GCS评分、出入量、渗透压水平、ICU住院时间、7 d死亡率、28 d死亡率。结果:ICP对比方面:3%HS高渗盐组、10%HS高渗盐组治疗后30 min ICP较用药前开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 h时最为显著,并且持续3 h;20%甘露醇组变化也是如此,用药1 h后三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APECHE-II评分、GCS评分、出入量、ICU住院时间、7 d死亡率、28 d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HS高渗盐组、10%HS高渗盐和20%甘露醇组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ICP,降颅压效果相当。10%HS降颅压效果持续时间更长,起效时间、达到ICP最低值所需时间优于3%HS高渗盐组,降颅压的速度更快,可作为降低颅内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以自行设计的“多功能经颅骨颅内穿刺针(专利号:ZL 2008 2 0100454.6)”持续颅内压监测,指导颅脑创伤手术丙泊酚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筛选重庆市急救中心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68例颅脑创伤手术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龄(46.3±25.8)岁,体质量(63.7 ±5.6)k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n=34),根据动态监测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和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以调整丙泊酚使用.术前利用多功能经颅骨颅内穿刺针行快速颅内压监测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诱导后(T1)、手术1h(T2)、手术2 h(T3)、手术结束前10 min (T4)患者SBP、DBP、MAP、ICP、CPP的变化.结果 在麻醉诱导前两组SBP、DBP、MAP、ICP、CPP指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T2和T3,常规组SBP、DBP、MAP、ICP、CPP下降的程度相对于试验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 多功能经颅骨颅内穿刺针在颅脑创伤手术中可有效地监测ICP、CPP改变并能指导丙泊酚的使用,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经颅多普勒频谱参数对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军  邱越 《右江医学》2007,35(4):379-381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TCD)频谱参数在初期颅高压患者不同颅内压水平的相关变化,进而预测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方法对200例颅脑病变患者所行的393次腰椎穿刺测压前均行TCD检查并记录血压,并与3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随着ICP升高,TCD表现出高阻力血流频谱,收缩期血流(Vs)无明显变化,舒张期血流(Vd)减慢,血管搏动指数(PI)升高。依TCD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平均动脉压(MAP)所得预测颅内压(ICPe)及脑灌注压(CPPe)的回归方程分别为:ICPe=-1.4 9 6+2.807×PI+0.088×MAP;CPPe=1.496-2.807×PI+0.912×MAP。预测和实测的ICP、CPP显著正相关(r=0.757、0.961,均P<0.01),预测差值在0.667 kPa(5 mmHg)内阳性预测率均为78.63%。结论根据特征性TCD频谱和参数改变可较准确预测ICP、CPP,在颅高压初期对2者的预测准确性完全一致,且不受动脉血压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渗盐复合液对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犬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H)对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犬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20条犬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7.5%氯化钠组(HS组)、林格氏液组(RL组)、羟乙基淀粉组(HES组)和HSH组,每组5只.采用硬膜外球囊注水和动脉放血的方法复制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模型,各组分别在休克1 h后按上述分组顺序输入6ml/kgHS、3倍失血量RL、1倍失血量HES、8ml/kgHSH,观测复苏后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脑灌注压(CPP)的变化,并检测实验前和休克后,复苏后30min、1 h、4h的血钠(Na )和血浆渗透压(OSM)水平.结果 (1)复苏前各组MAP、CPP、ICP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与复苏前相比,复苏后各组均能显著提高MAP(P<0.01),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HSH组反应速度最快,除HS组2 h后显著下降外(P<0.01),其余各组均能维持4 h.(3)与复苏前相比,复苏后各组均能显著提高CPP(P<0.01),2 h后HS组CPP显著下降(P<0.01),4 h后HSH组仍能维持较高CPP.(4)与复苏前相比,复苏后RL组与HES组的ICP显著上升(P<0.01),分别在1 h和3 h达到高峰,HS组和HSH组ICP显著降低(P<0.01),均在1 h内下降至最低值,两组降低ICP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能维持4h.(5)复苏后HS组、HSH组血Na 浓度和血浆OSM较复苏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 对于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的犬模型,HSH能有效纠正休克和降低颅内压.且维持时间较HS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20例,24h内给予甘露醇常规剂量250mL静脉点滴治疗,1次/(8-12)h;B组21例,患者24h内给予甘露醇半量125mL静脉点滴治疗,1次/(8-12)h;C组23例,发病后24h内未接受甘露醇治疗;三组其他治疗无差别。观察三组患者降颅压效果,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及血肌酐、血尿素氮变化。结果:A、B组患者降颅压疗效显著优于C组(P<0.01),B、C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A组(P<0.05),B、C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7d后A、B两组BUN、Cr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BUN、Cr值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患者BUN、Cr值低于A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颅内高压,半量甘露醇治疗可以减轻神经功能损害,对肾功能损伤较轻,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伴利尿剂抵抗患者短期应用呋塞米、托拉塞米对利尿剂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老年CHF伴利尿剂抵抗患者分为呋塞米泵入组(A组)32例和托拉塞米组(B组)32例,治疗5d,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BNP、血电解质变化,尿量、肾功能变化。结果:B组改善心力衰竭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BNP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钾治疗前后出现降低(P<0.05);B组血钾改变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钠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每日尿量明显增多(P<0.01),B组尿量较A组尿量增加明显(P<0.01)。血肌酐两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短期呋塞米泵入和托拉塞米注射法均可以改善老年CHF伴利尿剂抵抗,能够增加尿量,改善心功能,托拉塞米改善心力衰竭总有效率高于呋塞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甘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呋塞米降低颅内压的效果.方法:对42例颅内压增高患者使用甘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呋塞米注射液降低颅内压(观察组),并与40例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患者作对照分析(对照组).结果:两组起效时间、总有效率、作用高峰时间及降颅压幅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观察组作用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01).结论:甘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呋塞米注射液降低颅内压效果与单独使用甘露醇疗效相仿,但前者不易出现肾功能损害,无反跳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呋塞米对老年高血压病的影响。方法:高血压病10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服用缬沙坦80mg,1~2次/日和呋塞米10mg,1~2次/日;对照组服用卡托普利25mg,2~3次/日和氢氯噻嗪12.5mg,1~2次/日。分别观察两组用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及血糖、肾功能、尿酸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用药2个月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尿微量白蛋白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2)观察组用药前后血糖、血肌酐、尿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糖、血肌酐、尿酸升高(P<0.05)。(3)两组血钾、血钠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呋塞米不仅是有效的降压治疗方式,而且对血糖、肾功能、尿酸无明显影响,具有器官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提高颅内肿瘤手术麻醉的安全。方法 :随机选择颅内肿瘤择期手术病人 16 0例。全部病人均采用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于围麻醉期采用了降低颅内压 (ICP)、改善脑灌注压 (CPP)、减少有害的应激反应等措施 ,并对比观察了麻醉期间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及 ICP、CPP的变化。结果 :麻醉平稳、术终病人苏醒迅速 ,不同麻醉期间 MAP、HR与麻醉前比无明显差异 P>0 .0 5。 ICP与麻醉前比明显降低 ,P<0 .0 1;CPP比麻醉前水平明显升高且差异显著 ,P<0 .0 1。结论 :颅内肿瘤手术麻醉处理的关键是降低 ICP,维持正常的 CPP(9.3~ 10 .2 7k Pa,70~ 77mm Hg) ,保持恒定的脑血流  相似文献   

14.
张婷 《求医问药》2014,(17):275-276
目的 :探究用托拉塞米与呋塞米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尿量及电解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49例急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托拉塞米组、呋塞米组、托拉塞米+螺内酯组及呋塞米+螺内酯组,分别为其应用托拉塞米、呋塞米、托拉塞米+螺内酯、呋塞米+螺内酯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4组患者在用药前后血钠、血钾及尿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其他各组患者相比,托拉塞米+螺内酯组患者在用药前后血钠浓度的变化幅度较大,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与其他各组患者相比,呋塞米组患者血钾浓度变化的幅度最大,托拉塞米+螺内酯组患者血钾浓度变化的幅度最小,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4组患者在进行用药治疗前后的排尿量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 :托拉塞米的排钠、利尿作用与呋塞米近似,呋塞米的排钾能力明显强于托拉塞米,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时交替使用这两种药物可取得更优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王建  付研  曹秋梅 《中国医药导刊》2013,(7):1200-1201,1203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及呋塞米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0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利尿剂选择分为A组(托拉塞米组,55例)及B组(呋塞米组,51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50ml/min,<50ml/min),A组分为A1、A2组,B组分为B1、B2组,各组治疗过程中监测血压、24h尿量、电解质、肌酐、B型尿钠肽(BNP)及心功能变化。结果:A组与B组两组间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3.0±0.75)d、(3.75±0.5)d;平均用药剂量为(40±10.5)mg/d、(90±15.0)mg/d。A1、B1组患者中,有效率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尿量A组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B2组患者中,有效率A组大于B组(P<0.05);24h尿量A组增加显著高于B组(P<0.05)。△BNP变化A组均大于B组(P<0.05)。A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血清钠、血清钾均轻度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血清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钠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较B改善症状更快,利尿作用更强,尤其对于GFR明显降低患者;低血压及低血钾副作用较小,△BNP可作为短期判断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顽固性心衰联用硝普钠、多巴胺及呋塞米的疗效。方法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案对纳入研究中的88例顽固性心衰病例进行分组,A组44例采用硝普钠、多巴胺及呋塞米联合疗法,B组44例实行常规治疗,待连续用药3d后,评估并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治疗后的B型钠尿肽水平为(721.52±80.64)pg/mL,比B组的(997.71±96.38)pg/mL低,P 0.05。A组的总有效率为97.73%,比B组的77.27%高,P 0.05。结论通过对硝普钠、呋塞米及多巴胺进行合理联用,可显著提升顽固性心衰的整体疗效,降低B型钠尿肽水平,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周冬青  周期  陈立  王丽云  谢海 《海南医学》2012,23(11):12-14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鼻内镜手术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鼻内镜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A组)术毕前15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曲马多组(B组)术毕前15min静注曲马多40mg和生理盐水组(C组)术毕前15分钟静注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各30例。监测血流动力学,比较术毕即刻(T0)、拔管前5min(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min(T3)血压、心率、SpO2变化。比较术后2h、4h、8h、12h和24hVAS和BC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T1、T3各时点SP、DP、MAP、HR低于B组(P<0.05),T1、T3各时点SP、DP、MAP、HRC组均高于A组和B组(P<0.05),与T0时点比较,B组和C组T1、T2、T3时点SP、DP、MAP、HR明显升高(P<0.05)。T3时点SpO2C组均低于A、B两组,P<0.05,但其值均在97%以上,无临床意义。VAS评分术后2h、4h、8h、12h各时点A组低于B组(P<0.05),B组低于C组P<0.05);BCS评分:术后2h、4h、8h各时点A组高于B组(P<0.05),B组高于C组(P<0.05);不良反应比较:B组恶心、呕吐率高于A、C两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用于鼻内镜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简称高渗盐复合液,HSH)对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犬的治疗作用机制 。 方法 20条犬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林格氏液组(RL)和 HSH4 ,8 ,12 ml/kg 3个剂量组,每组5只,采用硬膜外球囊注水和动脉放血的方法复制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模型,各组分别按上述分组顺序在休克1h后输入3倍失血量RL、4 ml/kg HSH(HSH4)、8 ml/kg HSH(HSH8)、12 ml/kg HSH(HSH12),观测复苏后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脑灌注压(CPP)的变化,并检测实验前,休克后,复苏后30 min、1 h、4 h的血钠(Na+)和血浆渗透压(OSM)水平. 结果 复苏前各组MAP,CPP,ICP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与复苏前相比,复苏后各组均能显著提高MAP(P<0.01),且均能维持4 h;与复苏前相比,复苏后各组均能显著提高CPP(P<0.01), 4 h后RL组CPP明显低于HSH12组(P<0.05);与复苏前相比,复苏后RL组ICP显著上升(P<0.01), HSH3个剂量组显著降低ICP(P<0.01),2 h后HSH4组回升至复苏前水平,其它两组在4 h后仍接近最低值水平。 复苏后HSH3个剂量组血Na+浓度和血浆OSM比复苏前明显升高(P<0.05),升高幅度为HSH12>HSH8>HSH4,4 h后有所恢复。 结论 对于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的犬模型,HSH能有效纠正休克和降低颅内压,且以4~8 ml/kg较合适。  相似文献   

19.
杨志刚  巩勇  周满红 《现代医学》2011,39(2):149-152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HSH40)注射液治疗创伤性脑损伤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分别予HSH40和20%甘露醇治疗。检测两组颅内压(ICP)、血浆渗透压、平均动脉压(MAP)、脑灌注压(CPP)、血清Na+浓度、肾功能等指标。结果:与给药前相比较,两组给药后ICP均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总的下降水平低于试验组,回升速度也大于试验组,于60 m in时对照组ICP即明显高于试验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试验组各时间点CPP均高于给药前,并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而对照组与给药前相比无显著性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试验组各时间点血清Na+浓度均高于给药前,并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而对照组较给药前无显著性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血浆渗透压均明显升高,高于给药前(P<0.05)。结论:HSH40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脑水肿效果确切且较为安全,降低ICP效果优于20%甘露醇,能较长时间维持ICP于较低水平,并可同时提高CPP,且肾功能损害等毒副作用轻。  相似文献   

20.
尹保强 《中国医药导刊》2012,(10):1695-1696,1698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室铸型出血、脑灌注压,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8例老年高血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监测组)在保证脑灌注压(CPP)9.31~12kPa条件下持续颅内压(ICP)及平均动脉压(MAP)监测,并在保持ICP 0.8~2kPa情况下,对双侧脑室铸型出血行双侧脑室置管外引流并持续冲洗加术后腰穿脑脊液置换术。对98例老年高血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对照组)持续血压监测,控制血压于发病前水平或低于入院水平20%,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评价保证脑灌注压条件下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救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监测组死亡率5.1%(6/118)低于对照组死亡率18.3%(18/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治疗有效率83.9%(99/118)高于对照组有效率52%(51/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证脑灌注压条件下颅内压监测下血压控制可改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