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递送基因纳米粒表面修饰对体外基因转染的影响.方法:利用末端活化的聚乙二醇(PEG)制备PEG化基因壳聚糖纳米粒;通过两端活化的PEG将糖蛋白配基连接到纳米粒表面,完成肝靶向纳米粒的制备;用透射电镜观察表面修饰对纳米粒粒径大小、粒子形态的影响;使用蛋白质测定试剂盒测算纳米粒表面蛋白连接量;利用体外转染实验考察表面修饰对纳米粒转染活性的影响;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结果.结果:纳米粒PEG化使转染效率大幅度升高,半乳糖基牛血清白蛋白(Galn-BSA)使体系的转染效率比PEG化纳米粒略有下降,但比不经修饰的纳米粒转染活性高.壳聚糖纳米粒的表面PEG化能提高纳米粒的体外稳定性,从而提高体外转染效率,并适合于进行冷冻干燥.结论:长循环壳聚糖基因递送纳米粒在基因治疗研究中可能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纳米医药包括单分子水平上的医学诊断、监测或治疗。这个新的领域非常有潜力,所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已经开始建立一个纳米医药发展中心,希望将这种技术用于治疗癌症、修复受损的细胞器、精确给药等。波士顿西北大学的Amiji等已经成功研究了一种以聚合物为载体的纳米粒,这种纳米粒约150纳米,可以包封疏水性药物,能够将癌症治疗药物靶向裸鼠背部生长的人肿瘤细胞上。他们还成功地开发了一种以明胶为材料的纳米粒,用于安全递送DNA的载体。  相似文献   

3.
基因壳聚糖纳米粒表面修饰和转染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递送基因纳米粒表面修饰对体外基因转染的影响。方法:利用末端活化的聚乙二醇(PEG)制备PEG化基因壳聚糖纳米粒;通过两端活化的PEG将糖蛋白配基连接到纳米粒表面,完成肝靶向纳米粒的制备;用透射电镜观察表面修饰对纳米粒粒径大小、粒子形态的影响;使用蛋白质测定试剂盒测算纳米粒表面蛋白连接量;利用体外转染实验考察表面修饰对纳米粒转染活性的影响;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结果。结果:纳米粒PEG化使转染效率大幅度升高,半乳糖基牛血清白蛋白(Galn—BSA)使体系的转染效率比PEG化纳米粒略有下降,但比不经修饰的纳米粒转染活性高。壳聚糖纳米粒的表面PEG化能提高纳米粒的体外稳定性,从而提高体外转染效率,并适合于进行冷冻干燥。结论:长循环壳聚糖基因递送纳米粒在基因治疗研究中可能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的最佳转染制备区域。方法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载质粒基因的壳聚糖纳米粒,选择壳聚糖浓度和质粒基因浓度作为实验考察因素,应用两因素五水平中心组合设计优化最佳转染制备区域,优化指标选择平均粒径和基因转染率。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通过动态光散射和电泳光散射技术分别测量纳米粒的粒径和Zeta电位;通过凝胶电泳分析考察质粒在纳米粒制备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质粒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纳米粒的转染效率。结果成功优化了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的最佳转染制备区域。优选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粒大多呈球形,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17.6 nm,粒径多分散系数为0.241,表明粒径分布较窄。纳米粒zeta电位为+22.4 mV,表明纳米粒表面带有正电荷,可以增加纳米粒混悬液的稳定性。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质粒基因在纳米粒制备过程中没有遭到破坏。纳米粒的细胞转染效率比较高,能够高效地将绿色荧光蛋白质粒基因递送到细胞内,并且基因表达产生绿色荧光蛋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在优化的制备区域内制备的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的转染性能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5.
超顺磁性纳米粒以生物相容性的材料作为耦合剂,以药物、蛋白、质粒等功能基团进行链接或载带,超顺磁性纳米粒在临床治疗领域应用广泛,如疾病诊断、药物靶向治疗、基因转染、医学成像、热疗和放疗等领域。此外,超顺磁性纳米粒也用于细胞分离和分类及蛋白质分离纯化和核酸的提取等领域。超顺磁性纳米粒是一种堪称理想的靶向药物纳米载体,通过靶向部位药物浓度的增高,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开辟了高选择性的治疗癌症的方法,是一种高效、经济、安全的纳米载体,将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脂质纳米粒DLin-LNP,以EGFP-mRNA为模型药,考察DLin-LNP对于mRNA的体外递送能力。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DLin-LNP, 并进一步制备 DLin@mRNA,对纳米粒进行表征,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脂质纳米粒胞内的分布情况,以RM-1细胞为模型考察胞内转染情况。结果 成功制备了脂质纳米粒DLin-LNP,其粒径为(151.1±2.1) nm,空载电位为(23.7±0.5) mV。DLin-LNP在RM-1细胞中转染mRNA效率较高,其毒性远低于市售脂质体Lipo8000,且 DLin-LNP脂质纳米粒稳定性好。结论 DLin-LNP具有高转染效率和安全性,且稳定性好,可作为mRNA递送载体,为后续脂质纳米粒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Huang W  Lü M  Gao ZG  Jin MJ  Yang CQ 《药学学报》2011,46(3):344-349
本文旨在合成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递送载体聚合物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乙烯亚胺(mPEG-PCL-g-PEI),并探讨其体外siRNA递送性能。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制备二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己内酯(mPEG-PCL-OH),将mPEG-PCL-OH的羟基末端依次化学转化为羧基(-COOH)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生成mPEG-PCL-NHS,再将mPEG-PCL-NHS同枝化聚乙烯亚胺(PEI)反应生成三元共聚物mPEG-PCL-g-PEI。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物mPEG-PCL-g-PEI进行结构表征;通过复凝聚法制备mPEG-PCL-g-PEI/siRNA纳米粒,并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通过体外细胞MTT测试,比较mPEG-PCL-g-PEI/siRNA纳米粒和PEI/siRNA纳米粒的细胞毒性;通过体外细胞转染实验,考察不同N/P比的mPEG-PCL-g-PEI/siRNA纳米粒对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表达的抑制效率。结果表明,合成的三元聚合物(mPEG5k-PCL1.2k)1.4-g-PEI10k能压缩siRNA形成粒径为50...  相似文献   

8.
仿生型药物系统通过模仿生物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效降低了传统纳米粒的免疫原性,并使其具备良好的靶向性、安全性。因此,仿生型药物系统成为理想的候选药物递送系统,并作为新型的药物递送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今国内外仿生型递送系统的研究已涉及药物制剂的不同种类,包括纳米粒、脂质体、微囊、聚合物胶束等。本文综述了仿生型纳米粒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具有肝靶向递送潜力的载10-羟基喜树碱(HCPT)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并采用Hep G2/HCPT细胞检测其体外细胞毒性。结果显示该SLN具有靶向于Hep G2/HCPT细胞的能力,并能蓄积在细胞内提高细胞中的药物浓度。该结  相似文献   

10.
核-壳结构的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CSLPHNs)是以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聚合物纳米粒为核,外层包覆单层或多层具有生物膜仿生性的脂质壳而形成,结合了纳米粒和脂质体的双重优点,具有粒径小、载药量高、生物相容性好及缓控释给药等优势,在药物递送系统中应用甚广。笔者在查阅近年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CSLPHNs的基本特性、制备方法及在眼部给药、肿瘤治疗及临床诊断成像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综述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20年国内外有关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文献,对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应用现状进行总结。结果:核壳结构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兼具脂质体与聚合物纳米粒2种载体的优势,可一定程度改善脂质体和纳米粒存在的稳定性差、药物渗漏等不足。结论: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是一种性能优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给药系统,但目前尚需对稳定性、在体药效及安全性等问题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构建了能够靶向肿瘤的新型纳米粒(脂质体-鱼精蛋白-硫酸软骨素纳米粒,LPC-NP)。该纳米粒粒径约90 nm,zata电位约+35 mV。采用后插法对LPC纳米粒进行DSPE-PEG_(2000)或DSPE-PEG_(2000)-T7修饰。T7是与转铁蛋白功能类似的七肽,能够靶向转铁蛋白受体过度表达的乳腺癌细胞MCF-7。PEG修饰可显著降低血清对LPC纳米粒的聚集作用,T7修饰的纳米粒显著提高siRNA的细胞摄取和基因沉默效率。体外细胞毒实验表明抗EGFR siRNA显著抑制MCF-7细胞生长。实验结果表明经T7肽修饰的LPC纳米粒有望成为RNA干扰肿瘤治疗的递送载体。  相似文献   

13.
肝靶向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东锋  易以木 《医药导报》2003,22(2):113-114
纳米粒具有靶向性,能直接向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靶结构输送药物,同时具有缓释、保护药物、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等优点.肝靶向纳米粒可用于肝肿瘤的化疗、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细胞内感染的治疗、抗肝部寄生虫及基因治疗.随着纳米粒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肝肿瘤及非肿瘤领域,纳米粒都将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纳米粒用作基因递送载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黄伟  崔光华  贺俊峰  周旭  张强 《药学学报》2002,37(12):981-985
目的初步研究基因壳聚糖纳米粒的性质和转染活性。方法用复凝聚法制备纳米粒;用透射电镜观察形态;用纳米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径、多分散度和zeta电位;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基因包封率;用凝胶阻滞分析和荧光扫描测定基因在纳米粒中的位置;用体外基因转染实验定性评价纳米粒的转染活性。结果纳米粒形态多呈球形,平均粒径为218.9 nm,多分散度为0.276,zeta电位为+21.2 mV;基因包封率为99.6%;凝胶阻滞分析和荧光扫描表明基因几乎全部被包裹在纳米粒内部,表面吸附很少;体外基因转染实验表明基因壳聚糖纳米粒能够转染人胚胎肾细胞(HEK293)和肝癌细胞(HepG2),基因能够在这两种细胞中表达。结论壳聚糖纳米粒能将基因递送到细胞内并且基因能够表达,因此可以用作基因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壳聚糖载bFGF基因纳米粒,并对其体外性质及转染成纤维细胞效率进行考察。方法:以复凝集法制备载绿色荧光蛋白(EGFP)与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融合蛋白EGFP-bFGF质粒(pEGFP/bFGF)的壳聚糖纳米粒CS-pEGFP/bFGF,透射电镜、纳米粒度电位仪测定纳米粒形态、粒径和表面电位,凝胶阻滞实验分析质粒与壳聚糖结合情况,细胞增殖实验考察载bFGF质粒转染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荧光分光光度计及荧光显微镜观测纳米粒转染成纤维细胞后细胞对EGFP的表达情况。结果:壳聚糖纳米粒可将质粒pEGFP/bFGF成功转入成纤维细胞中并能有效降低转染产生的细胞毒性,细胞自分泌的bFGF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结论:载bFGF纳米粒具有提高转染效率、降低毒性及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一种由聚己内酯(PCL)和普朗尼克F68(PF68)形成核壳结构的纳米粒,用于包载曲安奈德(TA),评价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模型中的有效性。方法用纳米沉淀法制备空白PCL-PF68纳米粒(NPBs)和TA装载的PCL-PF68纳米粒(NPDs),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表面形貌进行表征,使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确定NPBs和NPDs的大小;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药物装载效率,MTT测定角膜上皮细胞系(SIRC)的活性;以滴眼液的给药方式进行分组治疗,并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与单用药物或纳米粒安慰剂治疗的DR对照组相比,药物装载的纳米粒显著改善了视网膜的结构(视网膜厚度和血管健康)和功能。结论 TA负载的PCL-PF68核-壳纳米粒在作为滴眼剂施用时将TA递送至视网膜,不仅能减少炎症,而且能改善DR大鼠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活性,安全性好,基于聚合物纳米粒的滴眼剂有可能被开发为用于治疗视网膜疾病的平台技术。  相似文献   

17.
刘敏  许玉杰 《药学进展》2007,31(3):97-103
综述肿瘤靶向给药的基础和抗肿瘤药物靶向载体系统的发展。分类介绍普通被动靶向载药系统(如微乳、传统脂质体、聚合物纳米粒、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脂质载体、药-脂结合物纳米粒等)、表面修饰的被动靶向载药系统及主动靶向载药系统(如免疫脂质体、免疫聚合物纳米粒及受体-配体介导靶向纳米载体)的研究与开发。在传统药物制剂的基础上,发展抗肿瘤药物的新型靶向载体系统,改善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特性,增加药物定向富集到肿瘤部位甚至肿瘤细胞内,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促进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作为蛋白、多肽类药物投递载体的应用。方法:综述近几年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参数,并概述其纳米粒的表面修饰手段。结果: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乳化-溶剂挥发法、相转变法、乳化-扩散法、沉淀法、盐析法以及高压乳匀法。制备纳米粒的一个关键性参数是表面活性剂/稳定剂。纳米粒表面修饰最常用聚乙二醇。结论: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系统富有前景,可广泛应用于亲水性和疏水性药物,尤其是蛋白、疫苗、生物大分子的给药。  相似文献   

19.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存的恶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利用纳米技术将药物靶向递送到肿瘤部位,可以增加疗效并降低毒性,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希望。壳聚糖是自然界唯一存在的碱性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此外,其反应位点多,可制成不同性质的衍生物,广泛用于药物递送系统和组织工程支架,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综述对近年来壳聚糖纳米粒在抗癌药物递送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重点介绍了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被动靶向、主动靶向和刺激-响应药物递送系统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紫杉醇PLA-PEG嵌段共聚物纳米粒腹腔注射的组织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以嵌段(聚乳酸-聚乙二醇)和非嵌段(聚乳酸)共聚物作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液中干燥法制备包载紫杉醇的纳米粒。再以市售注射剂为对照,考察大鼠单剂量腹腔注射7.5mg/kg后,心、肝、脾、肺、肾、髂淋巴结等组织的药物分布情况。以相对摄取率Re、峰浓度比ce和靶向效率Te为指标评价制品的淋巴靶向性。结果表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纳米粒可明显增强药物淋巴靶向性,并显著减少肝、脾等组织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