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LDL)对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RPE)细胞的炎症诱导及其与Toll样受体4( TLR4)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消化法进行野生型及TLR4基因敲除( TLR4-/-)的C57小鼠RPE细胞的体外原代培养,通过免疫化学染色对培养的RPE细胞进行鉴定。分别给予小鼠RPE细胞10-100 mg/ml 原生低密度脂蛋白(n-LDL)或OX-LDL刺激24 h。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 IL-1β)的含量,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LR4的蛋白质及mRNA含量。结果50、100 mg/ml OX-LDL组野生型小鼠RPE细胞IL-6、IL-1β表达增高,伴随TLR4蛋白质及mRNA表达升高,其差异与对照组及n-LDL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N-LDL与OX-LDL组TLR4-/-小鼠RPE细胞未见IL-6、IL-1β表达明显升高。结论OX-LDL可诱导小鼠RPE细胞产生炎症反应,其效应机制与TLR4激活相关。  相似文献   

2.
炎症免疫相关信号通路在干眼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丽萍  张宏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6):1084-1088
干眼是泪液和眼表的一种多因素疾病,其中炎症是干眼发病机制中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干眼的炎症机制及抗炎治疗已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但关于干眼患者眼表所发生的信号传导通路改变目前知之甚少,尤其是炎症因子在干眼中激活相关信号传导通路以及受后者所调控的研究还比较少也比较新。本文主要针对炎症因子在干眼中激活相关信号通路及受相关通路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动态观察大鼠角膜碱烧伤后Toll样受体-2(Toll like-receptor 2,TLR-2)、Toll样受体-4(Toll like-receptor4,TLR-4)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情况及变化规律,分析Toll样受体家族(Toll like-receptor familys,TLRs)与炎性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方法 选用健康SPF级SD大鼠40只,右眼为烧伤实验眼,左眼为正常对照眼,用浓度为1 mol·L-1 NaOH建立Ⅲ级角膜碱烧伤模型(模型建立时及模型建立后出现大鼠角膜烧伤程度不是Ⅲ级、大鼠角膜穿孔或前房积血等情况,均予以剔除,最后随机选取32只符合条件的大鼠进行后续实验),随机分为碱烧伤后3d组、7d组、14 d组、21 d组,每组8眼.分别在模型制作后观察大鼠眼前节,评估其角膜炎症指数,然后摘取大鼠眼球,行HE染色,计算炎症细胞数,同时用Western blot蛋白检测法检测大鼠角膜中TLR-2、TLR-4、IL-1β、TNF-α表达情况,分析各组差异,评估TLRs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在正常大鼠角膜中可检测到TLR-2、TLR-4、IL-1β、TNF-α蛋白少量表达,碱烧伤后其表达量增加,并于碱烧伤后7d达到峰值,以后逐渐递减,各组间(3d组、7d组、14 d组、21 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相关性分析:TLR-2与IL-lβ(r=0.986,P<0.05)、TNF-α(r=0.986,P<0.05)的表达量呈正相关,TLR-4与IL-1β(r =0.975,P<0.05)、TNF-α(r =0.990,P<0.05)的表达量亦呈正相关.结论 TLRs参与并可能启动角膜碱烧伤的免疫炎症反应,介导炎性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导致失明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tors,TLRs)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感知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入侵的重要分子,在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众多的研究提示糖尿病发病与免疫系统的激活密切相关,TLRs的激活在DR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作一综述,为DR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木犀草素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大鼠Toll样受体4(TLR4)/脾脏酪氨酸激酶(Syk)/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及视网膜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木犀草素低剂量组(5 mg·kg-1)、木犀草素高剂量组(10 mg·kg-1),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  相似文献   

6.
郭建忠  陈胜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8):1424-1426

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DM可引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角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及干眼等一系列眼部并发症,严重地影响视力甚至失明。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提高,以眼睛干涩为主诉至眼科门诊就诊的DM患者逐渐增多,这引起了眼科医生的注意。这主要与DM条件下泪液的质与量异常、泪膜稳定性差、泪液渗透压升高、炎症反应、角膜神经退行性改变、细胞凋亡、性激素相关性睑板功能损害等异常因素有关。在DM患者中有超过90%的患者属于2型糖尿病(T2DM),现将T2DM相关干眼的发病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对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的影响。方法 取16周龄的健康雄性TLR4基因缺陷小鼠C3H/HeJ(mutation,Mut)及相应野生型小鼠C3H/HeN(wildtype,WT)各12只,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另取4只未处理小鼠做对照,分为Mut组、WT组与对照组。于模型建成后1个月、2个月、4个月分别取材,每个时间点模型组分别取材4只,对照组分别取16周龄的两种小鼠各2只眼球。通过电镜观察小鼠视网膜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并应用RT-qPCR检测视网膜TLR4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acrophageinflammatoryprotein-2,MIP-2)的mRNA表达。结果 糖尿病模型造模后1个月的超微电镜显示,小鼠视网膜组织即有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纤维水肿,核周间隙增宽,核固缩,胞浆颜色变淡;模型造模后2个月时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浆线粒体水肿,嵴变短,周细胞水肿;模型造模后4个月时基底膜节段性增厚,微绒毛突起,管腔狭窄,各时间点的病变WT组均重于Mut组。视网膜组织RT-qPCR结果显示,WT组和Mut组TLR4及MIP-2的mRNA的表达在糖尿病模型造模后1个月、2个月、4个月时依次上调(均为P<0.001),各时间点TLR4及MIP-2的mRNA的表达以WT组强于Mut组(均为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中,随病程发展出现视网膜病变并不断恶化,此过程中视网膜中TLR4与MIP-2的mRNA表达呈显著性上调趋势;TLR4基因突变小鼠的视网膜TLR4及MIP-2的表达比野生型小鼠减弱,同时视网膜病变减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凋亡和炎症状态及其与2型糖尿病患者易患干眼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2型DM患者35例(35只眼)为实验组、正常人25名(25只眼)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荧光染色(FL)检查,采用印迹细胞法获得结膜上皮细胞,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技术(FCM)定量检测细胞凋亡;并用免疫印迹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结膜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 2型DM组BUT、SIt值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2型DM组FL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2型DM组结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TGF-β1和NF-κB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2型DM组结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TGF-β1和NF-κB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2型DM组BUT、SIt值与结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及TGF-β1和NF-κB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2型DM组FL与结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及TGF-β1和NF-κB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 结论2型DM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凋亡和炎症明显增强,这可能是2型DM患者易患干眼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的凋亡与炎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是否存在凋亡与炎症状态,进一步理解干眼的发病机制.方法印迹细胞法获得干眼6例22眼和正常人7例10眼的结膜上皮细胞.Annexin V-FrTC./PI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ic,FCM)定量检测凋亡;免疫印迹细胞化学染色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的凋亡指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NF-κB和TGF-β1的表达较正常增强.凋亡指数与NF-κB和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干眼患者结膜上皮存在细胞凋亡及炎症,眼表上皮细胞的炎症可能是引起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抑制炎症是干眼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杨玲  沈玺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4):744-74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干眼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5-08/2017-02于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干眼患者资料,其中2型糖尿病无DR患者50例100眼,合并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者(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50例100眼、合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者(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50例100眼,非糖尿病的干眼患者50眼作为对照组。分别行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问卷、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Ⅰ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和角膜荧光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检查。比较三组糖尿病患者干眼的患病率及各组干眼程度的差异性。

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无DR眼、合并NPDR眼、合并PDR眼的干眼患病率分别为:44%、51%、59%。无DR干眼患者与对照组干眼程度、OSDI、SⅠt、BUT、F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PDR干眼患者较无DR干眼患者干眼程度更严重,OSDI、SⅠt、BUT、F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DR干眼患者较NPDR干眼患者干眼程度更严重,SⅠt、BUT、F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OSDI评分低,与无DR干眼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DR的发生与进展,干眼的患病率增加,干眼的严重程度也增加,但严重DR患者眼表不适症状可能减轻。  相似文献   


11.
于洋  刘学政 《眼科新进展》2021,(10):905-909
目的 探讨GPR120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按55 mg·kg-1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诱导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成三组:糖尿病组、鱼油预处理组(鱼油1 g·kg-1每天1次灌胃;鱼油的主要成分为omega-3,omega-3为GPR120通路激活剂)、安慰剂组(玉米油1 g·kg-1每天1次灌胃),每组15只,另取15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大鼠每天1次灌胃等剂量PBS缓冲液)。12周后,气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HE染色检测RGC密度,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视网膜GPR120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GPR120、核因子-κB(NF-κB)、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DHA、EPA含量均明显减少(均为P<0.01);与糖尿病组相比,鱼油预处理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DHA、EPA含量均明显增加(均为P<0.01)。GPR120主要分布于RGC层。对照组大鼠RGC密度为(437.06±4.72) 个·mm-2,GPR120、NF-κB、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5.65±0.89)%、(12.42±0.58)%、(13.76±0.08)%;糖尿病组大鼠RGC密度为 (329.75±3.51) 个·mm-2,GPR120、NF-κB、Caspase-3 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4.14±0.46)%、(38.94±0.45)%、(25.14±0.45)%;鱼油预处理组大鼠RGC密度为(412.44±3.62) 个·mm-2,GPR120、NF-κB、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1.59±0.77)%、(18.11±0.58)%、(20.14±0.61)%。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NF-κB、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加,RGC密度、GPR120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与糖尿病组相比,鱼油预处理组大鼠视网膜NF-κB、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RGC密度、GPR120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加(均为P<0.01)。糖尿病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GPR120激活对糖尿病大鼠RGC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1(Nod-1)在人泪液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干眼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受试者50名(右眼),其中干眼患者27眼(干眼组),健康人23眼(对照组)。通过分析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实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以及泪液中Nod-1受体蛋白、核因子kappa B p65(NF-κB p65)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水平,确定Nod-1受体蛋白和眼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干眼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OSDI评分、BUT、SⅠT、F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干眼组患者的Nod-1受体蛋白、NF-κB p65蛋白、IL-1β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干眼组患者中,Nod-1受体蛋白、NF-κB p65蛋白、IL-1β的表达水平与OSDI评分、FL评分均呈正相关性(均为P<0.05),与SⅠT均呈负相关性(均为P<0.05),与BUT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究miR-3197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机制。方法 选取衡水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47例DR患者为DR组,并收集同期及同年龄段47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收集其性别、年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miR-3197数据进行比较。分析DR患者miR-3197与实验室数据的相关性,并绘制miR-3197对DR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体外培养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分别采用5.5 mmol·L-1与30.0 mmol·L-1葡萄糖处理细胞,将其记为低糖(NG)组与高糖(HG)组;将anti-miR-NC与anti-miR-3197转染细胞后,加30.0 mmol·L-1葡萄糖处理,记为HG+anti-miR-NC组与HG+anti-miR-3197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3197相对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hRMEC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  相似文献   

14.
王婧  胡小凤  赵丽  许卓再  陈巍  李上  许颖知  卢弘 《眼科》2011,20(4):262-266
目的观察野生型C3H/HeN小鼠和Toll样受体4(TLR4)基因缺陷型C3H/HeJ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脂多糖(LPS)刺激下激活状态的差异,从体外途径探讨TLR4传导信号在前葡萄膜炎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健康成年C3H/HeN和C3H/HeJ小鼠。方法常规提取两种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培养,按处理因素不同随机分六组:C3H/HeN小鼠LPS组、正常对照组、抗TLR4单克隆抗体加LPS组、抗TLR4单克隆抗体组;C3H/HeJ小鼠LPS组、正常对照组。各组在不同处理后1h、3h、6h、12h、24h五个时间点通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观察。主要指标TLR4传导途径中关键分子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免疫荧光强度及表达位置差异。结果所有组TLR4均表达于细胞膜,MyD88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核。C3H/HeN小鼠LPS组和C3H/HeJ小鼠LPS组TLR4荧光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各组TLR4荧光强度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3H/HeN小鼠腹腔巨噬细胞LPS组随LPS刺激时间的延长,各观察时间点MyD88荧光强度逐渐减弱,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各组各时间点MyD88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C3H/HeN小鼠正常对照组、抗TLR4单克隆抗体组,C3H/HeJ小鼠正常对照组腹腔巨噬细胞各时间点NF-κB均表达于胞质,C3H/HeN小鼠腹腔巨噬细胞LPS刺激1h后NF-κB表达于胞核,3h依旧表达于胞核,此后无法检测到NF-κB的表达。C3H/HeN小鼠抗TLR4单克隆抗体加LPS组、C3H/HeJ小鼠LPS组巨噬细胞经LPS刺激1h后NF-κB转移至胞膜,直至24h一直表达于胞膜。结论腹腔巨噬细胞TLR4传导途径中核因子的转位可能与前葡萄膜炎的发病有关,特异性阻断该途径或许为前葡萄膜炎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脂源性炎症因子在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源性炎症因子TNF-α,IL-6及IL-18在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变化.972方法:采用模拟人类膳食结构的长期高脂肪饮食24wk加小剂量STZ注射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8只,并以正常饮食组健康大鼠8只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TNF-α,IL-6及IL-18蛋白及mRNA在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变化,并应用病理图像系统对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TNF-α,IL-6及IL-18蛋白和mRNA在2型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中均呈阳性表达;与正常组大鼠相比,其平均灰度、平均吸光度以及积分吸光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NF-α,IL-6及IL-18在2型DM大鼠视网膜的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16.
闫秀丽  王钦  陆相庆 《国际眼科杂志》2023,23(10):1709-1713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21-01/2022-01本院收治的183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54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68例)和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61例)。同期按照年龄、性别分层随机选择70例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出院后随访1a,根据DR患者是否发生视力残疾,分为预后不良组(40例)与预后良好组(8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TLR4、VEGFA水平;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DR发生的影响因素; 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TLR4、VEGFA水平诊断DR及预测预后的临床价值。

结果:对照组、NDR组、PDR组和NPDR组间TLR4、VEGFA水平比较均具有差异(F=935.753、516.936,均P<0.05),各组两两比较均具有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中TLR4、VEGFA表达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LR4、VEGFA、病程、HbA1c均是DR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 ROC结果显示,血清TLR4、VEGFA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DR的AUC分别为0.869、0.862、0.931,血清TLR4、VEGFA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DR患者视力残疾的AUC分别为0.864、0.863、0.938。

结论:DR患者血清中TLR4、VEGFA表达均上调,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估DR发生及预后不良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1( high lobility group box 1, HMGB1)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采用STZ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组大鼠腹腔注射STZ 60lg/kg,对照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1、2和4lo时处死大鼠,摘取视网膜,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结构变化,荧光血管造影观察视网膜血管变化, TUNEL染色观察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 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中HMGB1和NF-κB的表达。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密度减低,可见微血管病变,以及内、外核层变薄和神经节细胞的凋亡;荧光血管造影见周边毛细血管迂曲,可见血管闭塞及无灌注区;Western Blot 检测HMGB1和NF-κB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高,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P<0.05)。
  结论:HMGB1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表达增加, HMGB1可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孙婷  李毅斌  郝琳娜  肖媛媛  李辽青 《眼科》2012,21(2):107-110
目的探讨国人2型糖尿病患者TLR2及TLR4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联性。设计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连续收集病程≥5年的中国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205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117例,平均年龄(59.39±9.17)岁。方法根据患者眼底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合并视网膜病变(DR)组(155例)及无视网膜病变(DNR)组(50例)。对所有患者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对TLR2和TLR4基因的1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基因型进行检测,比较两组间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及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主要指标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基因型分布频率及优势比(OR值)。结果 TLR2基因的5个SNP、TLR4基因的5个SNP可检出多态性变化。其中,TLR4rs11536889的GG基因型分布频率在DR组(60.64%)显著高于DNR组(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OR=1.927,95%CI=1.057~3.516)。结论国人2型糖尿病患者TLR4基因rs11536889的GG基因型与DR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Toll受体4(TLR4)、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以及视网膜中白细胞聚集与视网膜通透性改变。方法 Brown Norway大鼠120只,剔除自然死亡1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3只大鼠。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建模后4周行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观察大鼠视网膜中TLR4的基因及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大鼠视网膜匀浆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炎性细胞水平;吖啶橙眼底血管造影观察视网膜中白细胞密度;伊凡思蓝(EB)检测视网膜通透性。结果 对照组、实验组大鼠视网膜TLR4 mRNA、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06、0.789,P<0.05);视网膜匀浆上清液中MCP-1、IL-1β、TNF-α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622、5.758、4.829,P<0.05)。实验组、对照组大鼠视网膜中白细胞密度分别为(6.2±0.5)×10-5、(2.2 ±0.3)×10-5个细胞 /像素2,实验组大鼠视网膜中白细胞密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25,P<0.05)。实验组、对照组大鼠视网膜EB渗漏量分别为(23.41±4.47)、(13.22±3.59) ng/mg,实验组大鼠视网膜EB渗漏量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8,P<0.05)。结论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TLR4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均显著提高;视网膜中白细胞密度和视网膜渗漏量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大鼠视网膜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表达的影响,进而从分子学水平上阐明PPAR-γ激动剂对DR的保护作用,为预防及早期治疗DR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选择9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80~200g)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DR+罗格列酮组和DR组,每组大鼠各30只。进一步将每组大鼠分为给药后4周、8周和12周3个时间点进行观察,每个时间点各10只大鼠。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50mg·kg-1STZ的方法建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模型。自DM模型成模后第3天起,DR+罗格列酮组大鼠每天给予罗格列酮3mg·kg-1灌胃,C组和DR组每天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于给药后4周、8周和12周处死各组大鼠,处死前测各组大鼠的血糖和体质量,然后摘除眼球,剔除角膜和晶状体制成眼杯,制作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视网膜上NF-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 DR组和DR+罗格列酮组大鼠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均为P<0.01);DR组和DR+罗格列酮组大鼠的体质量均较C组降低(P<0.01或P<0.05)。C组大鼠视网膜上NF-κBp65无表达或弱表达;DR组大鼠视网膜上NF-κBp65表达的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值分别是35.62±2.99、67.59±2.23和85.62±3.55,明显高于C组(均为P<0.01);DR+罗格列酮组大鼠视网膜上NF-κBp65表达的IOD值分别是33.94±2.40、59.58±1.06和73·74±2·32,亦明显高于C组(均为P<0.01);在给药后8周和12周时,DR+罗格列酮组大鼠视网膜上NF-κBp65的表达均较DR组明显降低(均为P<0.01)。结论外源性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能够降低视网膜上NF-κB的表达从而延缓DR的发生发展,对早期DR大鼠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因此有望成为DR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