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管在结直肠癌性梗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并分析比较使用该方法后的择期手术与急诊手术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0/2012-10我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梗阻病例54例,其中25例给予经肛型肠梗阻减压管治疗,治疗后20例实施手术切除并一期吻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使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管治疗后择期手术组(观察组)和急诊手术组(对照组)Ⅰ期手术率、围手术期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25例均一次性操作成功,经准备后,其中20例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并Ⅰ期吻合,Ⅰ期吻合率为80%,与对照组的37.9%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围手术期,两组住院天数和手术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296.00 mL±18.38mL,术后通气时间为67.60 h±3.72 h,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18 mL±22.01 mL和72.30 h±3.77 h,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观察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1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肛型肠梗阻减压管治疗结直肠癌梗阻,可以提高Ⅰ期吻合率,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指发生在腹部外科术后1~2 w内由于手术创伤及腹腔无菌性炎症等原因引起的粘连性肠梗阻[1],对此我们既往有较为成功的治疗经验[2].但如何对其实施营养支持及其肠外、肠内营养方式的转换时机把握等问题,目前具体文献报道不多,本文拟探讨EPISBO患者的营养支持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免疫型肠内营养联合硫普罗宁对放射性肠炎病人免疫功能指标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放射性肠炎病人42例,癌肿切除后均行放射治疗,放疗剂量:50~80(48±12)Gy。临床症状以轻度腹痛、恶心、伴有呕吐或轻度腹泻,伴少量黏血便为主,均无明显的腹膜刺激征。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及肠外营养组,两组各2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状况及营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行同热量、等氮营养治疗。分别给予肠外营养[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水乐维他)、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维他利匹特)、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安达美)各1支]及免疫型肠内营养: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粉剂)(能全素)温开水稀释后加入深海鱼油5 g,添加谷氨酰胺强化免疫,口服或鼻饲管滴入。同时早期两组均给予硫普罗宁0.2 g加入糖盐水静点,均给予生长抑素每小时25μg速度静脉均匀泵入,直至呕吐症状、腹泻症状消失。结果 两组病人营养治疗前及营养治疗后14 d血液CD3+、CD4+细胞阳性数及CD4+/CD8  相似文献   

4.
傅海燕  刘丽艳 《肝脏》2008,13(1):63-65
20世纪60年代后期,Douglas Wilmore和Stanley Dudrick在费城儿童医院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肠外营养(PN):一个小肠几乎完全闭锁的儿童通过PN存活下来,成长发育,并顺利转换为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应用在肠道恶性肿瘤老年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肠道恶性肿瘤老年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观察2组术后免疫功能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第7天CD4+(34.08±8.17)%、CD8+(25.98±7.21)%、CD4+/CD8+(1.49±0.41)回升较对照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06、2.2346、2.9389,均P〈0.05)。观察组术后IgA(3.61±0.97)IU/ml与对照组术后IgA(2.01±0.71)I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810,P〈0.05)。观察组肛门或造口排气时间(1.47±0.42)d,拆线时间(8.16±1.32)d、住院时间(18.64±2.88)d、发生感染3例,上述指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或χ2=7.9550、5.1669、8.9172、5.2523,均P〈0.05)。[结论]肠内营养应用在肠道恶性肿瘤老年患者中可以改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状态,缩短患者肛门或造口排气时间、拆线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王庆淮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9):1442-1443
目的总结早期肠内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术后呼吸功能影响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001年至2010年手术治疗的100例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的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100例食管癌病人按入院先后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A组食管癌术后应用双胃管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50例(B组食管癌术后应用肠外营养)。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其术后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是明显的,存在明显的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胃管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是必要的、可行的,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从而改善病人手术后的呼吸功能,减少呼吸功能不全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是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简单、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高龄重症心脏瓣膜病(HVD)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方法将90例高龄重症HV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A组(45例)接受常规肠内营养支持,B组(45例)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入住ICU病房当天以及营养支持7 d后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营养支持治疗7 d后,两组患者Hb、PA、ALB水平均高于入住ICU病房当天,且B组患者Hb、PA、ALB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治疗7 d后,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入住ICU病房当天,且B组患者IgA、IgG、IgM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1.42±1.63)d,B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16±1.55)d。B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切口感染、腹泻、呕吐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EN治疗高龄重症HVD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其免疫功能,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及肠外营养组(PN组)。两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营养支持。EEN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PN组采用肠外营养方式。营养支持共7 d。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 d及术后第14天检测两组患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较术前均有所下降,术后第14天EEN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水平均明显高于PN组(P<0.01),而EEN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PN组(P<0.01)。结论 EEN可改善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  相似文献   

9.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道肿瘤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比一般肿瘤病人更早且多见,近80%的胃肠道肿瘤病人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发生营养不良[1],病人的肿瘤综合治疗受营养状况的影响也更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合乳酸菌对早期肠内营养(EEN)和肠外营养(PN)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38 g/L牛磺胆酸钠制作SAP模型,9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Sham-EEN)、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EEN)、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复合乳酸菌治疗组(EEN Lac);假手术肠外营养治疗组(Sham-PN)、肠外营养治疗组(PN)、肠外营养联合复合乳酸菌组(PN Lac),每组16只,分别于第4和7天随机取8只大鼠,预处理后取材,检测肝和肠系膜淋巴结(MLN)肠道菌群易位(BT)、血浆内毒素(ET)、肠转运指数,TUNEL法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BCA法测定小肠黏膜蛋白含量、ELISA法测定小肠黏液SIgA含量.结果:PN组大鼠的BT率高于EEN组和PN Lac组(14/16 vs 9/16,10/16,均P<0.05);4 d EEN组高于EEN Lac组(12/16 vs 9/16,P=0.026).PN组血浆ET高于EEN组(276.83±30.81 EU/Lvs 138.52±22.56 EU/L,P<0.05);不加用Lac组高于加用Lac组(均P<0.05).PN Lac组肠转运系数高于PN组(0.70±0.08 vs 0.59±0.05,P<0.01).PN组小肠上皮细胞AI高于EEN组和PN Lac组(22.67%±4.97% vs 15.31%±4.18%,18.40%±2.01%,P<0.01).加用Lac组空肠黏膜蛋白含量高于不加用Lac组(均P<0.05);EEN Lac组高于PN Lac组(56.91±3.73 mg/gvs 44.69±2.99 mg/g,P<0.01).EEN Lac组小肠黏液SIgA含量高于EEN组和PN Lac组(82.17±6.02 μg/g vs 69.26±5.66 μg/g,59.87±5.54μg/g,P<0.05及P<0.01).结论:加用复合乳酸菌可改善EEN和PN治疗的SAP大鼠肠屏障功能,其中EEN Lac的作用最为显著,EEN在维护SAP大鼠肠屏障方面的作用优于PN.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病人选择不同的营养支持模式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57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肠外营养(PN)组,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EN+PN)组。三组均在入住ICU 24~48 h内给予营养支持,持续时间均>7 d。观察并记录三组病例入住ICU时间、营养状况(均为营养支持第7天时)、撤离呼吸机时间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EN组较PN组腹胀、应激性溃疡、高血糖、肝功损害、呼吸机相关肺炎、心衰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但营养状况差,撤离呼吸机时间及ICU入住时间略长(均P<0.05)。而EN+PN组较EN组、PN组并发症少,营养状态好,撤离呼吸机及ICU入住时间均减少,且原发病的好转率明显高于单纯EN组和PN组(P<0.05)。结论老年危重病人早期(<48 h)给予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更符合生理状态,有更好的代谢效应,可以显著改善老年患者的营养状态及预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联合聚乙二醇(PEG)对结直肠癌伴不全肠梗阻患者围术期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伴不全肠梗阻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77例,观察组给予能全素联合PEG进行围术期肠道准备,对照组给予传统流质饮食和番泻叶。采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进行术前营养评分,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检测两组术前1 d和术后7 d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免疫球蛋白(IgG、IgM)水平。结果两组术前营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耐受固体食物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1 d两组免疫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7 d CD3~+、CD4~+、CD8~+、CD4~+/CD8~+、IgG和IgM水平均较术前1 d降低,且各免疫指标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用肠内营养联合PEG对结直肠癌伴不全肠梗阻患者进行围术期管理,能够保证患者术中肠道清洁度,改善患者术后营养和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抑素对老年急性胰腺炎免疫反应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2例: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抑素;对照组21例:生长抑素。结果治疗后7 d及10 d观察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5、7、10天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5、7、10天观察组白介素-1(IL-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0 d:观察组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CRP)水平(t=2.659,P=0.011)、D-乳酸水平(t=4.044,P<0.001)、血二胺氧化酶(DAO)水平(t=4.627,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救治中,在常规生长抑素治疗基础上添加肠内营养可显著降低患者全身性炎症反应水平及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梗阻性黄疸(OJ)幼鼠肠屏障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Wistar幼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OJ组和OJ+能全素组。OJ+能全素组给予肠内营养10d,总热量为610kJ/(kg.d),氮量1.0g/(kg.d)。实验结束时检测其血清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取腹腔液做细菌培养。结果OJ组血清LPS、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LPS、TNF-α水平显著高于OJ+能全素组,OJ+能全素组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1例(1/12)、假手术组2例(2/10)、OJ组7例(7/8)、OJ+能全素组4例(4/8),OJ组与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肠内营养有助于减轻OJ幼鼠肠屏障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肠梗阻减压导管对结直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的治疗作用。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对6例肠梗阻患者应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结果经2~5d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6例急性肠梗阻症状均缓解,均可限期行腹腔镜或开腹一期切除和吻合,术后随访1~6个月,中位数2个月,未见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结论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用于治疗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安全有效,同时可减少肠造瘘口和二期手术的痛苦和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中医中药加针刺治疗配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颅脑损伤后肠功能障碍的干预治疗,探讨其对颅脑损伤后肠功能障碍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将脑病科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给予相同的一般治疗(脱水、降颅压、脑保护对症等),均胃肠置管-液囊空肠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同时行胃肠减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入院或术后48 h采用鼻胃管鼻饲以肠内营养泵20 h内匀速持续滴注肠内营养混悬剂(能全力).实验组在肠内营养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及针刺治疗.用注射器将中药汤剂100 mL约15 min缓慢注入胃内,早晚各1次.针刺留针30 min,每日1次.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3、7、14天测空腹血糖(FBG)、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第14天综合评估胃肠道功能(腹胀、便秘、腹泻、消化道出血、呕吐及反流);评价患者医院感染率、ICU入住时间比率、住院药物费用比率、出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结果 治疗14 d后,实验组营养指标空腹血糖(FBG)、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均高于对照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出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率、ICU入住时间比率、住院药物费用比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中药加针刺治疗配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改善颅脑损伤后肠功能障碍、减少并发症、减轻经济负担、减低医院感染率、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肝肾功能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鼻肠管-鼻胃管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肠外营养,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3和第7天观察两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γ-谷氨酞基转移酶(GGT)、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指标,并评价胃肠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天ALT、AST、GGT、ALB、BUN、Scr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3天和第7天两组患者的ALT、AST、GGT、ALB、BUN、Scr均下降,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采用鼻肠管-鼻胃管肠内营养方式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在腹部手术患者中对肝脏功能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2组肝功能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0.93±10.73)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4.46±11.54) U/L,总胆红素(36.85±17.03)μmol/L;对照组干预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1.61±11.65) 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4.78±11.94) U/L,总胆红素(36.98±17.21)上mol/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80、0.1293、0.0360;P>0.05).观察组干预后内毒素(0.22±0.05) EU/ml,D-乳酸(8.23±2.01)mg/L,尿L/M比值(0.06±0.01);对照组干预后内毒素(0.35±0.14) EU/ml,D-乳酸(12.31±3.14)mg/L,尿L/M比值(0.13±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662、7.3411、9.2091;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20.38±4.15)h,住院时间(13.26±1.89)d,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29.67±6.92)h,住院时间(19.75±2.86)d,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或x2=7.7233、12.6999、4.0500;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可以防止患者肠通透性降低,保护患者肠黏膜,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肿瘤医院15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治疗60例(实验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90例(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l d、4 d、7 d静脉血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水平。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两组患者术后CRP较术前均有升高,且对照组较实验组升高程度更大(P<0.01);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水平术后1 d均较术前下降,对照组下降程度高于实验组(P<0.01),且对照组在术后4 d、7 d仍处于较低状态。 结论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小,患者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后遗症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本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 ,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 2 0 0 0年— 2 0 0 2年住院的 64例急性脑卒中 (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 )病人 ,所有病例均符合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MRI检查证实。GCS >8分。MMSE评分 :文盲≥ 17分 ,小学≥ 2 0分 ,中学以上≥ 2 4分。将 64例病人分为两组 ,早期康复组 3 2例 ,男 2 1例 ,女 11例 ,年龄 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