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MRI探讨中枢性性早熟(CPP)女童的垂体腺大小、形态和信号强度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40例临床诊断为CPP并有完整MRI资料3~10岁年龄段的女童40例,观察测量矢状面T1加权图像上垂体腺大小、形态及信号特征.结果 3~<5岁组腺垂体高度为6.1±0.2 mm,5~<10岁组腺垂体高度为6.4±0.4 mm;3~<10岁组垂体上缘隆凸型占85.0%(34/40);垂体柄宽径为1.93±0.50 mm;垂体后叶均为高信号(100%).结论 CPP女童垂体大小形态变化大,垂体腺明显大于同龄正常儿童,垂体腺明显增生肥大,垂体上缘上凸比率也明显高于同龄正常儿童,垂体腺在MRI上的这种改变反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有过早活动,这种改变对临床诊断CPP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常认为,女孩在8岁、男孩在9岁前出现性发育征象,临床可诊断为性早熟。但最近Lawson Wilkins儿科内分泌协会提出最新观点:女孩7岁、男孩8岁前出现性发育征象,临床可判断为性早熟,但对非洲裔美国女孩年龄应下降到6岁,在此年龄前出现性发育征象,才认为是性早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儿童颅内占位伴中枢性性早熟(CPP)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颅内占位伴CPP患儿,包括下丘脑错构瘤(HH)4例、鞍上蛛网膜囊肿 2例、松果体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及鞍上颅咽管瘤各1例;观察其平扫、增强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动脉自旋标记(ASL)及MR波谱(MRS)表现。结果 4例HH表现为下丘脑区结节或肿块,其中3例呈T1WI、T2WI等信号,增强后均未见强化;1例较大病灶偏左侧呈不规则T1WI低信号及T2WI高信号,增强后为无强化低信号区;4例DWI均呈等信号;3例接受ASL检查,均表现为等或低灌注;2例接受MRS检查,均见N-乙酰天门冬氨酸峰降低。2例鞍上蛛网膜囊肿表现为鞍上池区囊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伴幕上脑积水。1例松果体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表现为松果体区混杂信号肿块伴脑积水,增强后不均匀强化,DWI呈等或高信号,ASL呈等或高灌注。1例鞍上颅咽管瘤表现为鞍上肿块T1WI及T2WI呈稍高信号,囊壁见等信号结节,增强后囊壁及结节均明显强化;DWI呈低信号、ASL呈低灌注。结论 儿童颅内占位伴CPP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垂体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学异常结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期间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3例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53例正常发育女童作为正常组,两组均进行垂体MRI检查、性激素检查,比较脑垂体高度、脑垂体形态分级、性激素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分析研究组脑垂体高度与基本指标的相关性,并评估垂体高度对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身高、体重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MRI检查结果中,研究组脑垂体高度大于正常组,垂体形态分级高于正常组(P<0.05);性激素水平比较,研究组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组脑垂体高度与身高、体重、脑垂体形态分级、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均呈正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垂体高度对中枢性性早熟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P<0.05)。结论:与正常发育女童相比,中枢性性早熟女童MRI影像结果显示脑垂体高度更高,脑垂体形态分级主要集中于Ⅳ~Ⅴ级,且脑垂体高度与身高、体重、脑... 相似文献
6.
李帆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23):179-180
目的:探究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不同年龄段垂体MRI影像学异常比例.方法:选取479例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作为研究对象,据相关调查分析来看,组内479例女童均符合中枢性性早熟诊断标准.同时,将479例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将其分配为两组,分别为>6岁组和≤6岁组,前者471例,后者8例,均对其脑垂体实施MRI影像学检查,对比两组不同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儿童中枢性尿崩症(CDI)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8例临床确诊为儿童CDI患者的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CDI患儿垂体后叶T1WI高信号均消失。其中颅咽管瘤7例,生殖细胞瘤2例,下丘脑-垂体区占位性病变3例,3例垂体柄和,或下丘脑漏斗部局限性梭形或球形增粗,单纯垂体后叶T1WI高信号消失者3例。结论:基于儿童CDI自身的特点,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诊断儿童CDI及寻找其病因具有重要价值。垂体后叶T1WI高信号消失是儿童CDI的非特异性MRI指标。 相似文献
8.
9.
汤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20):56-57
目的:研究儿童中枢性性早熟(CPP)诊断中盆腔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476例性早熟儿童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0名健康体检女童为对照组,入组者均行盆腔超声检查,对比两组子宫、卵巢测量值.结果:观察组宫体长、宽、厚度及容积、子宫动脉舒张末期流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垂体相关临床及MRI影像组学特征联合列线图鉴别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与单纯乳房早发育(PT)的价值。方法 纳入67例ICPP及51例PT共118例患儿,按照7 ∶ 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83)和验证集(n=35),记录其垂体相关临床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并建立临床模型。采集垂体MRI,基于矢状位T1WI提取垂体影像组学特征,以最大相关最小冗余、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最佳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联合应用临床、MRI及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鉴别诊断效能;以决策曲线分析(DCA)观察临床获益度。结果 训练集ICPP与PT患儿年龄、骨龄、体质量、黄体生成素(LH)基础值、卵泡刺激素基础值及垂体高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骨龄及LH基础值是鉴别ICPP与PT的独立因素(OR=1.807、1.422,P均<0.05),以之建立的临床模型鉴别训练集、验证集ICPP与P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和0.812。共提取垂体1 781个影像组学特征,于其中筛选出1个形态特征、1个一阶特征及1个灰度区域大小矩阵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其鉴别训练集和验证集ICPP与PT的AUC分别为0.956和0.947。基于最终得出的2个临床及3个垂体MRI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鉴别训练集、验证集ICPP与PT的AUC分别为0.981、0.977,均优于临床模型(P均<0.05),而与影像组学模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一定危险阈值范围内,列线图模型净收益最大。结论 基于垂体相关临床及MRI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联合列线图模型用于鉴别ICPP与PT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儿童和青少年各种垂体病变的临床和MRI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临床、MRI及病理证实的31例患者的各类垂体病变共49个,其中21例有局限性垂体病变,10例有多处垂体病变共28个.结果垂体性侏儒症(n=13)主要病因有垂体矮小(n=8)和大腺瘤(n=5).4例垂体矮小合并垂体柄纤细和异位后叶.原发性中枢性尿崩症(n=13)均有垂体后叶异常,8例有垂体柄的异常(2例纤细,6例增粗).Langhan's细胞增多症(LCH)与转移瘤各3例,它们均有垂体柄增粗和后叶短T1信号消失,但LCH有扁骨的破坏,而转移瘤均见垂体柄外的颅内转移灶.本组垂体瘤影像学及手术均未见侵袭性生长.5例微腺瘤均为催乳素瘤.3例垂体大腺瘤(3/7)有卒中.无卒中的大腺瘤与垂体增生在MRI表现相似,但临床表现不同.结论 MRI能准确显示儿童和青少年各类垂体病变, 临床与影像特点相结合能正确诊断该类病变. 相似文献
12.
原发垂体性生长激素缺乏儿童垂体形态学的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垂体性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儿童垂体形态学特点。【方法】选择196例2~15岁原发垂体性GHD儿童(研究组)的垂体MRI资料,于SE序列T1WI头颅正中矢状及冠状面上观察垂体大小、形态及信号特征,并与180例同龄同性别健康儿童(对照组)匹配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垂体上缘形态及信号特点差异有显著性,垂体高度和垂体柄宽度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原发垂体性生长激素缺乏垂体MRI主要表现为垂体发育差,垂体缩小和垂体柄异常改变。【结论】在观察GHD形态学改变时除重点注意垂体高度时还要综合垂体上缘形态、信号特点及垂体柄宽度几个方面,诊断时需紧密结合临床与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3.
性激素测定在性早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早熟患者在国外发病率为0.6%,国内这方面报道较少[1]。近年来国内儿童过早地出现第二性征的现象增多。区分真性性早熟与假性性早熟,有助于判断预后。本文报道对过早出现第二性征儿童测定的二项促性腺激素及四项性激素结果进行分析。资料和方法一、病例 确诊为性早熟表现的儿童71例,女53,男18例,1~7岁。对照组为健康体检儿童30名,女17,男13名,2~7岁。二、仪器和试剂 德国宝灵曼公司生产的ES-300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项目为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es)及孕酮(Prog)。所… 相似文献
14.
中枢性性早熟(CPP)是由于儿童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提前启动,造成血清中促性腺激素和类固醇性激素浓度的提前升高达到青春期水平。随着近年来患病率明显增加,性早熟已成为儿童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性早熟问题也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 评价MRI动态增强扫描探查垂体微腺瘤的效果。方法 研究38例垂体微腺瘤的平扫、Gd-DTPA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的常规增强扫描的效果。结果 动态和常规增强扫描比较,有9例显示相同;23例动态比常规增强效果好;6例常规比动态增强效果好。11例只有动态增强能显著;2例只有常规增强显示。结论 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提高垂体腺瘤的检出率,和常规增强扫描结合可以提高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磁共振动态增强与三维成像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及三维成像在诊断垂体微腺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一组58例垂体微腺瘤MRI图像资料。结果:磁共振平扫发现9例(16%),动态增强扫描发现41例(70%),三维快速梯度回波成像(3D-FFE)发现53例(91%),平扫微腺瘤呈边缘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结节,TI WI呈低信号,T2 W1呈高信号,鞍隔向上膨隆或垂体柄移位为间接征象。增强动态扫描显示病变增强信号强度低于正常垂体,延迟扫描后变成等信号或稍高信号。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与3D-FFE明显提高了垂体微腺瘤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垂体大腺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垂体大腺瘤的MRI表现及其生长特点。材料与方法:搜集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垂体大腺瘤,使用GE Vectra 0.5T MR扫描机,行SE序列常规矢状位T1WI、冠状位T1WI、T2WI及质子加权成像,必要时再作轴位扫描。42例作了增强扫描。结果:实质性肿瘤T1WI为中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质子加权像为稍高或高信号。囊变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出血为T1WI、T2WI均高信号。增强后有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其生长特点多向鞍外发展:鞍隔突破,视交叉、三脑室受压;鞍底受侵下陷,部分肿瘤突入蝶窦;颈内动脉包绕、海棉窦受累等。结论:MRI具有对不同组织有较好的分辨率和三维成像的特点,可以反映肿瘤向各个方向的生长情况,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I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其术前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MR诊断并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垂体腺瘤。结果MRI诊断52例侵袭性垂体腺瘤,表现为突破鞍隔向鞍上生长;侵入蝶窦;累及海绵窦、包绕颈内动脉。术中发现65例为侵袭性生长,MRI阳性预测值为86.5%。侵袭性垂体腺瘤以多功能腺瘤和泌乳素腺瘤多见,分别占33.8%、24.6%。结论MR诊断侵袭性垂体腺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阳性率,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垂体微腺瘤MRI诊断报告较多,但对无垂体柄移位的垂体微腺瘤的研究、报告较少,易与青春期正常垂体混淆,容易漏诊或过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为临床怀疑微腺瘤患者提供准确可靠的影像学依据,现将我们发现的1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RI在儿童脱髓鞘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 应用MRI对有脱髓鞘病变的患儿进行颅脑扫描,共41例。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根据脱髓鞘病 MRI表现程度,将其分为三种:(1)轻度:13例,表现为侧脑室前后角或三角区小片状散在分布长T2信号,境界较清;(2)中度;23例,表现为脑室周围对称分布片状长T1长T2信号,境界不清,可伴有钙化,胼胝体受累及脑室扩张;(3)重度;5例,表现为脑白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