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背景:磨损颗粒是导致假体周围骨质溶解的重要潜在性因素之一,但引起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原因及其发展过程尚未完全清楚。 目的:复习人工关节置换后翻修病例的病理切片,分析病理检查在人工关节置换后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2008 PubMed数据及万方数据库有关髋假体置入后假体周围松动以及假体松动周围骨质的病理学变化方面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人工假体与骨空隙的产生导致界膜充填,磨损微粒刺激界膜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导致骨溶解而出现假体松动,如果尽可能地减少活动中产生的磨损碎屑可减少炎性递质的释放;减少由充填性界膜向溶骨性界膜的转变,就可从生物学角度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假体松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背景:常规血清学、影像学和实验室诊断方法诊断假体周围感染难以达到理想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尤其对于假体置换后晚期假体低毒性感染性松动和无菌性松动之间的鉴别诊断还缺乏普遍接受的诊断标准。术前、术中和术后多种诊断方法的联合运用对于明确感染诊断和制定手术翻修策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初次髋关节置换后翻修术前和术中联合运用99Tcm三相同位素骨扫描和冰冻病理切片多形核白细胞计数方法诊断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并与常规诊断手段相比较。 方法:2008年4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44例髋关节置换后翻修病例,结合临床症状和血清学检查指标,18例患者血沉和C-反应蛋白增高诊断为临床怀疑感染病例组;26例血清学指标正常诊断为临床怀疑无菌性松动病例组。所有患者翻修前进行99Tcm三相同位素骨扫描检查,同时结合翻修手术过程中组织冰冻病理切片结果。如两项结果均为阴性,诊断为假体无菌性松动,行一期翻修手术;反之则诊断为假体周围感染,行二期手术翻修。通过术后临床随访血清学指标及手术疗效,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的统计学方法评估联合运用99Tcm三相同位素骨扫描和组织冰冻病理切片的诊断价值。 结果与结论:18例临床感染病例组中16例患者术前99Tcm三相同位素骨扫描结果和术中冰冻病理结果均为阳性,诊断为感染,二期翻修;2例结果均阴性,排除感染,一期翻修。26例松动病例组中,25例术前99Tcm三相同位素骨扫描结果和术中冰冻病理结果阴性,诊断为无菌性松动,一期翻修;1例患者术后病原菌微生物学培养送检3个标本中1个标本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诊断为假体周围感染,仍采取一期翻修。增加99Tcm三相同位素骨扫描和冰冻病理切片多形核白细胞计数的方法后,工作特征曲线面积由0.906上升至0.972,感染诊断灵敏度由89%上升至94%,特异度由92%上升至100%。但诊断方法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血清学和影像学检查等常规诊断基础上增加99Tcm三相同位素骨扫描和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技术能够鉴别感染性和无菌性髋关节假体松动。99Tcm三相同位素骨扫描阴性结果同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确诊有很高的相关性,具有很好的排除感染的诊断价值,结合术中冰冻病理切片多形核白细胞计数的方法对于翻修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3.
临床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若处理不当,有较高的感染和假体松动风险,两者特点不一,治疗方案也存有较大差异,鉴别诊断中,核医学影像作用明确,假体松动在18FDG-PET显像中以局部骨-假体界面对放射性摄取的增加为表现,表明反应性炎症可诱导炎性肉芽肿形成,引发假体、骨界面松动;感染以骨-假体放射性弥漫性聚集及对软组织产生侵犯影响。相较其它检查手段诊断,18FDG-PET显像正确率居更高水平,可有效的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背景:骨正确选择与宿主相容性良好的假体是保证全髋关节置换成功的重要因素,与置换后人工关节的生物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假体的研究进展,分析人工髋关节假体设计与界面力学对假体植入后生物相容的影响。 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中检索2000-01/2011-12有关髋关节假体材料及人工髋关节置换先关的研究,关键词为“髋关节、假体、置换、生物力学”。排除重复研究、普通综述或Meta分析类文章。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34篇文献进行评价。全髋关节置换后人工关节的生物力学性能与使用寿命有着密切的关系,假体受力可以分解为正应力和剪切应力两部分,正应力有益于假体的固定和力的传递,而剪切力会导致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质及骨量的变化,假体松动、脱位,假体周围骨折,材料磨损及假体周围感染是髋关节置换后影响中远期效果的常见并发症。目前还缺乏生物相容性好、生物力学相容性好的理想假体,人工髋关节设计、制造工艺、假体材料的耐磨性与界面应力等生物力学性能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而更好地适应宿主。  相似文献   

5.
背景:许多学者均认为骨水泥型全髋置换适合应用于年老且合并较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生物型全髋置换适用于较为年轻的患者。 目的:对比中年患者生物型全髋置换和骨水泥型全髋置换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比分析58例骨水泥型全髋置换者与70例生物型全髋置换者置换后6个月、2年及5年的肢体功能恢复与影像学评估结果以及Harris评分,均为40~60岁中年患者。 结果与结论:生物型假体置换后6个月、2年、5年的Harris评分明显优于骨水泥型假体(P < 0.05),5年生存率也高于骨水泥型假体(P < 0.05)。骨水泥型假体置换后6个月,3例发生自发溶骨性疾病,3例2年后发生假体松动,3例5年后发生线性渗透溶;生物型假体置换2年后2例发生自发溶骨性疾病,置换后5年1例发生假体松动。说明生物型假体较骨水泥型假体更能促进中年患者置换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少在5年的随访过程中获得了更令人满意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关键词:生物型假体;骨水泥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Harris评分;人工假体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7.008  相似文献   

6.
背景: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是影响关节假体寿命最主要的因素。 目的:旨在探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早期诊断方法,以利于开展积极的早期治疗。 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 1997-05/2010-10相关文献。在标题、摘要、关键词中以“aseptic loosening,artificial joint,prosthesis,osteolysis,early diagnosis”或“无菌性松动,人工关节,假体,骨溶解,早期诊断”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假体无菌性松动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82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关于假体无菌性松动分析及处理的39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假体无菌性松动和骨溶解与骨代谢异常和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密切,所以骨代谢相关指标和磨损颗粒诱导炎症反应的相关细胞因子都可用于早期诊断;核素示踪剂不仅能显示组织器官形态,而且通过显示器官或组织的生理与生化过程来反映组织器官的功能,可早于影像学数周甚至数月发现病变。  相似文献   

7.
背景:随着全髋关节置换及翻修患者的不断增加,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及复杂性随之增加。目的:回顾有关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研究文献,探讨其危险因素、预防措施、Vancouver分型和治疗方案。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CNKI 数据库、FMJS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1994年9月至2012年6月收录的有关全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检索词为“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和“total hip arthroplasty,periprosthetic femoral fractures”,排除报道时间较早的研究或重复研究。结果与结论:随着全髋关节置换人数的增加,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正在增加。目前公认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创伤、固定方式、假体松动、翻修、骨溶解、置换前疾病、骨质疏松、假体类型和置换技术等。熟悉及理解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对其预防及治疗至关重要。Vancouver分型涉及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位置及稳定性、假体松动情况、股骨近端骨量等,是临床上常用的分型方法。临床治疗应根据骨折类型、是否有假体松及骨缺损等采用不同的方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鼻咽癌(NPC)骨转移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诊断为NPC679例进行了全身骨显像检查。其中82例同时行X线和CT检查。结果:经骨显像检查发现骨有转移者295例,骨显像阳性率43.4%。骨显像发现转移病灶189个,而同时X线检查仅为56个。结论:全身骨显像在诊断NPC骨转移灵敏度高于X线检查;骨显像阳性病例中骨痛有无各占半数,骨显像阴性病例中有16%伴有明显骨痛,NPC患者有无骨痛症状均应常规骨显像检查。  相似文献   

9.
背景:人工关节置换后无菌性松动一直是困扰外科医生的难题。 目的:探讨人工假体置换后发生松动的机制,影响因素及假体松动的防治措施。 方法:以“假体松动;发生机制;影响因素;治疗”为中文关键词,以:“Prosthetic loosening,Mechanism,Factors,Treatment” 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1993-01/2010-11)相关文章。纳入与假体松动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和防治研究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 结果与结论:共入选21篇文章进入结果分析。人工关节置换后,在假体-骨界面处的磨损碎屑颗粒以及周围的骨组织细胞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物学反应是引起无菌性松动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假体设计和材料的改进,提高置换技巧及合理的防治,可以改善关节置换后假体的松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应用非骨水泥型股骨柄进行人工关节置换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39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采用非骨水泥型股骨柄进行髋关节置换治疗的资料。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临床效果;通过X线影像观察股骨侧假体的稳定性,并记录并发症。结果本组39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6~36个月,平均(25.3±9.1)个月。所有股骨侧假体末次随访时固定良好,未见假体周围骨折、感染、假体松动及骨溶解,末次随访时无大腿疼痛,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的(46.2±11.3)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96.5±6.9)分(0.05)。结论对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颈骨折进行初次人工关节置换,股骨侧应用非骨水泥型假体柄可取的良好的短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背景:人工关节置换作为一种成熟的治疗方法现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关节假体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感染后将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目前,对假体感染的诊断还没有一项临床或实验室检查在灵敏度、特异度和精确度上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目的:讨论并总结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感染的相关血液炎性标志物诊断方法。 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2至2012年)和PubMed(2002至2012年)数据库,检索词分别为“关节置换、假体感染、诊断、实验室检查”和“joint replacement prosthesis infection, diagnosis, laboratory tests”。从寻找关节置换后假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诊断方法上进行相关介绍及总结。共检索到153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30篇文章。 结果与结论:白细胞介素6血清水平对于诊断关节假体感染准确性最高,之后依次是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然而,常规检查白细胞介素6条件还是有限,进一步评估白细胞介素6和其他细胞因子在不同的患者身上诊断关节假体感染的准确性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关节强直畸形髋关节晚期病变的最佳方案,但置换假体松动一直是置换后棘手的问题,主要与假体的界面应力和假体界面结合强度两方面有关。 目的:总结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畸形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方法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的机制。 方法:电子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和PubMed,Springer Link等英文数据库1980/2011-12收录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强直畸形的临床病例研究和相关综述,关键词设定为:髋关节、强直畸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假体松动、并发症等,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强直畸形的研究进展及髋关节植入后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结果与结论:根据患者自身状况进行置换前后评估,选择合适型号、准备不同规格的假体对髋关节强直畸形疗效有促进作用。强直性脊柱炎晚期髋关节骨性强直年轻患者骨增生活跃,新骨可较多地长入假体表面微孔中,因此非骨水泥型假体显示了独特的优势。随着生物型假体设计的进步,尤其具有各种涂层和金属微孔表面人工全髋关节具有多部位负重和紧密匹配的特点,也使其初期的固定较以往的假体更加可靠。近年来该方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置换后假体的松动以及假体周围关节感染仍困扰着骨科医生和患者。  相似文献   

13.
背景: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指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置换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关节或关节平面,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假体、改善关节的活动功能。 目的:对人工髋关节假体分类及设计研究文献的发展趋势进行多层次探讨分析。 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2002-01/2011-12收录有关人工髋关节假体分类及设计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为“髋关节置换;人工假体;假体设计;假体类型”,运用数据库的分析功能和Excel软件图表的功能分析数据特征。 结果与结论: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2002/2011收录人工髋关节假体分类及设计研究的文献135篇,从文献数量上看处于上升趋势。以外科学分类的文献为主。《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因设有医学植入物栏目,在人工髋关节假体分类及设计研究中发表文献数量最多为33篇。上海交通大学是人工髋关节假体分类及设计研究的重点单位,王成焘教授是从事此研究的重要核心作者。文献关键词显示人工髋关节假体设计和类型主要考虑髋关节、股骨的生物力学方面问题,以及人工髋关节假体有限元分析、翻修、假体无菌性松动等。  相似文献   

14.
王京  田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48):9064-9068
背景: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是影响关节假体寿命最主要的因素。他汀类药物被发现具有稳定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新作用。 目的:从药理机制、临床实验、不良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3方面进行综述,为药物预防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提供参考。 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7至2011年相关文献。在标题摘要关键词中以“statins,artificial joint,aseptic loosening,prosthesis,osteolysis”或“他汀类药物;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假体;骨溶解”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他汀类药物预防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67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筛选出33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他汀类具有促进假体周围新骨形成、增强的三点弯曲力量进而稳定人工关节周围骨结构的新作用,同时也有实验表明高剂量的辛伐他汀可能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害、在一定浓度可能引起炎症反应等。作为预防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新药物,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最佳的治疗阈值、给药方式和对人类骨再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 is an important operation to treat end-stage joint diseases. However, aseptic loosening after 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 is the main cause of joint renovation.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etiological factors of aseptic loosening after 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 and analyze the pathogenesis of this process. Four factors of aseptic loosening are included: prosthesis material and installation, mechanical factor, wear particle and inflammation, and other possible factors. These etiological factors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