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股沟嵌顿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患者感染的防护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医院接诊的600例腹股沟疝嵌顿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个月,伤口感染30例(5.00%),伤口血肿10例(1.66%),伤口积液14例(2.33%)。术后手术部位伤口感染发生与糖尿病(P=0.00)、嵌顿时间(P=0.00)、伤口积液(P=0.00)具有密切相关性,所有患者均无深部补片感染。结论腹股沟嵌顿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但患者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嵌顿时间及切口积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急性嵌顿绞窄性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24例腹股沟嵌顿绞窄腹股沟疝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2例出现阴囊积液,1例出现切口较度充血、水肿。全组无发生切口化脓性感染,补片排斥反应和缺血性睾丸炎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均未发现复发及明显异物感。结论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正确术中伤1:3处理,疝补片的妥善固定(包括使用单股缝线固定)以及预防使用抗生素是防止或减少急性嵌绞窄性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伤口感染和疝复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脱细胞组织基质生物补片在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病人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间共3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病人,使用脱细胞基质生物补片行腹股沟疝Lichtenstein平片无张力修补术,记录病人手术前后的临床参数,观察并分析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观察12~48个月,未出现生物材料过敏病例,出现伤口渗液2例,伤口感染1例,阴囊积液2例,无慢性疼痛和局部异物感,无复发病例。结论在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病人的治疗中应用脱细胞基质材料的生物补片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效果良好,不增加术后相关并发症,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腹股沟嵌顿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26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总结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对269例腹股沟嵌顿疝施行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手术,观察手术后的局部疼痛、局部积液、切口感染以及术后复发情况,并加以分析。结果269例术后患者经2年以上随访,阴囊积液2例(0.7%),短期复发2例(0.7%),慢性疼痛15例(5.5%),局部异物感53例(19.7%)。无手术死亡,无切口感染。结论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tar-WNTM星形非编织补片在老年腹股沟嵌顿疝急诊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应用Star-WNTM星形非编织补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嵌顿疝16例临床资料。对手术方法、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伤口疼痛、局部不适感、并发症等进行近期疗效观察。结果16例患者均急诊手术,手术时间45~135 min,术后患者能下床活动,伤口疼痛可耐受,无需止痛药物,疼痛持续时间约2~3 d,术后排尿困难4例,伤口异物不适感2例,术后并发阴囊积液2例,后自行吸收,无切口感染,1例发生肺部感染并发症。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应用Star-WNTM星形非编织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在无感染的老年腹股沟嵌顿疝急诊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急性腹股沟嵌顿疝中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2年11月210例急性腹股沟嵌顿疝行一期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包括网塞加补片修补法(Rutkow)42例、超普网塞修补法(UPP)138例、超普疝修补装置(UH3)39例,茅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墨腹股沟嵌顿性癌患者渗出液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嵌够时间超过12h的162例病例,渗出液绌菌培养阳性38例,阳性率23.5%;嵌顿时间小于12h的48例病例的细菌检出阳性2例,阳性率4.2%,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7,P〈0.05)。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2.9%(6/210,血肿3例、出血1例、感染2例,切口感染均为糖尿病患者,无深部补片感染,给予敞开切口引流换药后愈合),3种手术方式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8,P〉0.05)。210例嵌顿疝患者行一期修补术后1年内复发者1例,复发率为0.5%。结论选择合理手术方法、熟悉腹股沟区局部解剖、熟练掌握疝修补技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急性腹股沟嵌顿疝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腹股沟嵌顿疝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无张力疝修补术14例(包括Lichtenstein术3例和Rutkow术11例),传统疝修补术6例(Bassini术),高位结扎疝囊15例,观察手术后的局部疼痛、切口感染以及术后复发等情况。结果3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切口感染、手术死亡。所有患者术后门诊随访3~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杨照 《浙江创伤外科》2011,19(5):635-636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嵌顿疝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本院对腹股沟嵌顿疝进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123例患者临床及术后随访资料,并对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107例患者Ⅰ期愈合,其中9例术后切口下积液,经穿刺抽吸后痊愈;7例感染,经清创、换药及改用敏感抗生素后治愈。随访半年至两年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在治疗腹股沟嵌顿疝中有良好效果。即使切口积液或感染经积极处理,仍能获得痊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腹股沟嵌顿疝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苏北人民医院行腹股沟嵌顿疝手术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行腹腔镜探查术后,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例出现腹部切口感染,1例出现阴囊血清肿。随访6~30个月,1例腹股沟斜疝患者复发。结论腹腔镜探查能够明确嵌顿部位及范围,避免漏诊,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直接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45例体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45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包括平片式修补Lichtenstein术12例、疝环充填式Rutkow术31例及经腹股沟切口Kugel腹股沟疝修补术2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45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无切口感染和排异反应,无术后死亡。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获得门诊随访,未见复发。 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老年嵌顿性腹股沟斜疝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手术治疗的老年嵌顿性腹股沟斜疝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时间3个月~2年,本组无一例因手术死亡。出现伤口不适感5例,阴囊肿胀或硬结5例,无切口感染,行疝修补术者无疝复发。结论对于大多数患有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老年病人行疝修补术是可行的,全身情况差和局部感染严重者可行疝囊高位结扎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嵌顿疝的优势与不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儿童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32例(观察组),同期行传统开放手术的儿童嵌顿疝患儿32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比二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住院费用,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t=-5.948、-22.68,χ2=6.621,P=0.00、0.00、0.01),但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t=8.886,P=0.00).随访6个月至2年,二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65,P=0.151).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嵌顿疝具有微创、快捷、可发现并处理对侧隐匿疝、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势,但也存在费用高、技术及设备要求高等不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性腹股沟嵌顿性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外科2006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腹股沟嵌顿性疝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40-50min,切口无明显疼痛,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12h,1周恢复正常活动。并发症:伤口硬结3例,阴囊积液1例。随访1—5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性腹股沟嵌顿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为33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麻醉后自动复位,17例腹腔镜下复位,7例难复性嵌顿疝经腹股沟小切口打开疝囊颈束环后腹腔镜下复位,33例复位成功后均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14例同时行对侧隐匿疝治疗。7例打开疝囊颈束环者,丝线缝合修补并缩窄内环口,2例镜下同期切除阑尾。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9.8±9.9)min,平均住院(3.2±1.1)d。术后无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发生。随访3-12个月,无睾丸萎缩、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腹腔探查、嵌顿疝松解术及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安全、简便、暴露充分、微创、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术中可同时处理对侧隐匿性疝。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腹股沟嵌顿疝的急诊手术选择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北京朝阳医院急诊手术的87例老年腹股沟嵌顿疝病人资料,分为腹腔镜组(12例)和开放组(75例),分析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选择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腹腔镜组12例均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开放组75例病人中,71例行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4例行传统疝修补术。随访时间11(10~14)个月。79例(90.8%)病人完成随访,1例病人死亡。开放组出现肠瘘1例,两组病人均未出现复发、慢性疼痛等并发症。腹腔镜组和开放组的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和5.3%(P=0.000),血肿发生率分别为0和14.7%(P=0.000),术后1个月血清肿发生率分别为33.3%(4/12) 和40.3%(27/67)(P=0.012)、术后 3个月血清肿发生率分别为16.7%(2/12)和 31.3%(21/67)(P=0.024),住院时间分别为5(4~6)d和7(6~10)d(P=0.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腹股沟嵌顿疝病人诊断明确后均应行急诊手术,手术策略与手术方式的选择应遵循个体化治疗的理念,尽管腹腔镜手术具有探查腹腔的优势,但应综合评估后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婴幼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2月-2014年2月采用腹腔镜急诊手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嵌顿疝62例,气管插管全麻后腹腔镜辅助手法复位,复位失败于腹股沟外环体表投影1.5 cm小切口,松解嵌顿,均行腹腔镜下内环口高位结扎。结果62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辅助复位49例,手术时间(32.4±11.9)min,住院时间(4.3±1.1)d;腹腔镜嵌顿松解13例,手术时间(52.1±15.4)min,住院时间(5.1±1.7)d。无输精管、精索血管损伤,无阴囊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62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无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切口疝等并发症,术后复发1例,复发率1.6%(1/62)。结论腹腔镜下可同时发现和处理对侧隐性内环口未闭,腹腔镜手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安全可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腹股沟嵌顿疝复位及修补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期间利用腹腔镜治疗11例急性腹股沟嵌顿疝患者(腹股沟直疝3例,腹股沟斜疝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在全身麻醉后嵌顿疝自动复位,4例在腹腔镜下行松解、复位;11例患者在腹腔镜下观察或采取促进嵌顿肠管血液循环恢复的措施后,均行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APP)。术后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平均随访6.6个月(2~12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腹股沟嵌顿疝复位及修补是一种安全并具有一定优势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脱细胞基质生物补片与聚丙烯补片在腹股沟嵌顿疝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60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采用脱细胞基质生物补片修补,对照组采用聚丙烯补片修补。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2组患者的复发率、手术切口感染、慢性疼痛、异物感等发生率情况。 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年,2组患者复发率、切口感染率、慢性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异物感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对照组的血清肿发生率低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脱细胞基质生物补片治疗腹股沟嵌顿疝可降低术后异物感发生率,但不会增加复发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对18例腹股沟嵌顿疝行腹腔镜下腹股沟嵌顿疝松解术及疝内环关闭术。建立CO2气腹后置入10 mm trocar,置入30°腹腔镜,腹腔内探查,寻找嵌顿的疝内容物,置入电凝钩或超声刀切开内环口狭窄环,回纳嵌顿肠管。6例嵌顿小肠已坏死,在相应部位腹壁做小切口(约4 cm),拖出相应小肠行坏死小肠切除,端端吻合术。疝内环结扎术可采用2种方法:6例于疝内环腹壁投影处做0.3 cm切口,穿刺导线针行疝内环结扎术;12例镜下腹腔内置入针线行疝内环缝合打结。结果麻醉后2例嵌顿疝自动复位。嵌顿肠管无坏死;16例在腹腔镜下松解、复位。嵌顿内容物:小肠16例,大网膜2例;10例嵌顿肠管和2例嵌顿大网膜无坏死,6例嵌顿肠管坏死,拖出相应小肠行坏死小肠切除,端端吻合术。2例发现无症状的隐匿疝,给予疝内环结扎。2例术后出现皮下气肿,均于1 d自行吸收;4例出现腹股沟区原疝囊部位积液、水肿,即血清肿,经局部穿刺(1~4次,平均1.8次)痊愈;术后均无出血、感染。术后住院4~7 d,平均5 d。术后7~30 d(平均15.2 d)行二期无张力疝修补术,二次手术期间无疝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腹腔探查、嵌顿疝松解术及疝囊高位结扎术更适合急诊腹股沟嵌顿疝的治疗,具有术式安全、暴露充分、操作简便、易掌握等优点,可同时发现及处理对侧隐匿性疝,符合微创治疗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开放手术联合腹腔镜技术(杂交手术)修补嵌顿性或绞窄性切口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疝与腹壁外科采用杂交手术治疗的11例嵌顿性或绞窄性切口疝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对病人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见肠管损伤、心肺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80~244(151.9±65.2)min,疝环缺损最大径为3~8(4.5±1.2)cm。10例病人为小肠嵌顿伴肠梗阻,1例病人为肠系膜嵌顿;4例病人术中证实为绞窄性切口疝,术中探查为小肠缺血坏死,体外行坏死小肠切除吻合;术中4例病人发现有隐匿性缺损存在。病人术后排便时间为3~9(4.1±2.2)d,4例病人术后早期出现明显腹胀症状,对症处理2~7 d后缓解。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为7~18(11.7±3.6)d。术后随访12~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均未出现肠梗阻、迟发性补片感染、补片膨出及疝复发等并发症。结论 杂交手术修补嵌顿性或绞窄性切口疝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