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调查碘缺乏病流行现状,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了解居民碘营养状况,掌握碘缺乏病病情消长趋势。方法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抽样,调查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尿碘、水碘、食用盐碘、五年级和家庭主妇健康教育现状、儿童智商等内容。结果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3.67%,儿童尿碘中位数198.7μg/L,尿碘值<100μg/L的占4.3%,无(50μg/L的样品;盐碘均值31.4mg/kg,碘盐覆盖率95.8%,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93.1%,非碘盐冲击现象各县区不同程度的存在。水碘均(10μg/L;五年级和家庭主妇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及格率分别为69.8%和71.7%;儿童智商均值110.26。结论东营市居民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全市县级水平达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非碘盐的打击力度,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碘缺乏病流行现状,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了解居民碘营养状况,掌握碘缺乏病病情消长趋势。方法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抽样,调查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尿碘、水碘、食用盐碘、五年级和家庭主妇健康教育现状、儿童智商等内容。结果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3.67%,儿童尿碘中位数198.7μg/L,尿碘值<100μg/L的占4.3%,无(50μg/L的样品;盐碘均值31.4mg/kg,碘盐覆盖率95.8%,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93.1%,非碘盐冲击现象各县区不同程度的存在。水碘均(10μg/L;五年级和家庭主妇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及格率分别为69.8%和71.7%;儿童智商均值110.26。结论东营市居民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全市县级水平达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非碘盐的打击力度,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和掌握大通县碘营养状况,发现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评估其是否已达到国家碘缺乏病(IDD)消除标准,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大通县良教乡和斜沟乡进行碘营养状况调查;尿碘测定采用尿碘快速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盐碘采用GB/T 13025.7-1999直接滴定法。结果:良教乡和斜沟乡(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为3.45%;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22.70μg/L、237.85μg/L;居民用户碘盐合格率分别为87.10%、88.71%。结论:大通县总体碘营养状况不断得到改善;(8~10)岁儿童尿碘水平及甲状腺肿大率均达到了国家IDD消除标准,碘盐合格率基本达到国家IDD消除标准;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有所改善,为达到国家IDD消除标准仍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和掌握碘缺乏病(IDD)在我县的防治状况,为进一步完善可持续性消除ID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和国家《实现消除IDD阶段目标评估方案》,对榆中县8~10岁儿童的甲状腺肿大率、尿碘值等进行监测。结果经实施以碘盐为主的干预措施,榆中县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2000年的8.50%下降到2005年的3.47%,尿碘中位数由175.70μg/L提高到212.46μg/L,尿碘含量小于20μg/L与50μg/L者分别占0.40%、1.41%,碘盐合格率达到96.0%以上。结论政策支持,政府协调,部门配合,加强碘盐监测,提高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是消除IDD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连云港市赣榆区碘缺乏病防治效果及碘营养状况,为进一步加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监测方案,每年随机抽取5个镇、每镇4个村、每村15户居民食盐,检测食盐碘含量;监测8~10岁组儿童尿碘水平和甲状腺肿大率;检测育龄妇女尿碘水平及其家中盐碘含量。结果 2011-2015年共计采样检测1 500份居民食盐,检出非碘盐14份,不合格碘盐26份,碘盐覆盖率99.07%。8~12岁组儿童尿碘416份,尿碘水平低于50μg/L的比例为1.68%。2013年和2015年共监测250名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甲状腺肿大率0.00%。共检测育龄妇女尿样314份,尿碘水平低于50μg/L的比例为1.59%。结论连云港市赣榆区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显著,应继续实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综合干预措施,提高目标人群和行为人的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6.
何金庆  周东旋  蒙铨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7):906-907,910
目的了解儿童尿碘水平、甲状腺肿大率,评价食盐加碘对高州市消除碘缺乏病的效果。方法 2010年在高州市按地理分布分层随机抽取居民食用盐进行含碘量测定,从5所小学中随机抽取8~10岁儿童100名、400名分别进行尿碘测定和甲状腺肿检查。食盐含碘量、尿碘和甲状腺肿的检查均按标准方法进行。结果抽取288份居民食用盐,属于加碘盐285份,碘盐覆盖率为98.96%,碘盐合格率为99.30%(283/285),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8.26%(283/288)。100名儿童尿碘大于100μg/L有91人,占91%,中位数为290μg/L;检查400名儿童的甲状腺,仅发现Ⅰ度肿大8人,甲状腺肿大率为2%。150名儿童对IDD知识问卷调查回答全部正确,知晓率达100%。结论高州市通过对居民食盐加碘,达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基本消除碘缺乏病评估结果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分析重庆市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巩固成果,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查阅历年碘盐监测、儿童甲状腺肿和尿碘资料,现场调查居民食用碘盐、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和尿碘,分析病情变化特征。结果2001-2007年,碘盐生产批质量合格率除2001年为92.86%外,其余各年均为100%;碘盐批发企业批质量合格率2001年为88.68%,其余年在92.57%~99.34%之间;居民碘盐食用率为94.2%~98.4%,合格碘盐食用率自2003年起,稳定在90%以上,2007年95%的区县在90%以上;儿童甲状腺肿大率2005年触诊法和B超法分别降至10.5%和9.9%,无20%以上的区县;尿碘中位数稳定在250μg/L左右,<50μg/L者占5%以下。市级评估38个区县,合格碘盐食用率均为90%以上,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在10.0%~17.3%之间,尿碘中位数均>100μg/L。国家评估碘盐食用率为99.07%,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为7.76%,B超法为7.27%,尿碘中位数为289.17μg/L。结论重庆市达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但仍存在非碘盐,儿童甲肿率下降缓慢等问题,与生活水平低和蛋白质营养不足有关。仍需加强碘盐监测,防止非碘盐,同时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加蛋白质营养,方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苏定志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1):1365-1366
目的了解东方市居民碘盐普及情况及碘缺乏病病情现况。方法在东方市3个碘盐覆盖率较低的乡镇开展8~10岁儿童碘缺乏病病情监测、育龄妇女尿碘监测,在全市开展居民碘盐食用情况监测。结果检测8~10岁儿童240人,触诊法检测甲状腺肿大率为3.75%,B超法检测甲状腺肿大率为0.00%;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34.4μg/L,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为157.8μg/,儿童智商分值96.6±14.5;碘盐覆盖率95.83%,较2007年提高了56.25个百分点,合格碘盐食用率95.14%,较2007年提高了58.33个百分点。结论东方市近几年来居民碘盐普及率的不断提高,儿童和育龄妇女碘营养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儿童甲状腺肿下降到正常范围,下一步应继续保持和巩固普及碘盐消除碘缺乏病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及时了解和掌握武威市碘缺乏病(IDD)病情和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评价武威市碘缺乏病防治效果,为完善可持续消除IDD工作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甘肃省碘缺乏病监测工作方案》进行人群甲状腺肿大率调查、盐碘浓度、尿碘水平测定和碘缺乏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全市甲状腺肿大率为11.12%(触诊法),学生自带食用盐调查合格碘盐食用率95.7%,非碘盐率2.2%,碘盐网络监测系统监测,合格碘盐食用率91.1%,非碘盐率6.6%,8~10岁学生家庭食用盐盐碘检测结果和碘盐网络监测系统盐碘检测结果的部分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P<0.01;χ2=29.76,P<0.01),尿碘中位数144.20μg/L,其中<50μg/L的比率为12.32%。家庭主妇组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86.6%,小学生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96.2%。结论各项评估指标均已接近或达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突出问题主要是有的县非碘盐检出率仍然较高,说明武威市整体上距201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地区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情况,为消除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调查分析居民食用盐监测指标(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和碘盐中位数);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8~10岁儿童尿碘指标。结果:经食盐加碘干预,近几年居民食用盐碘含量中位数在20~40 mg/kg之间,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在97%以上;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在5.0%以下;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在200~300μg/L之间,尿碘含量低于50μg/L,所占比例小于10%。结论:防治碘缺乏病效果显著,近几年监测指标稳定,达到"国家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山西省2014年省、市、县三级碘缺乏病实验室尿碘、盐碘、水碘检测能力,以促进检测水平不断提高,为碘缺乏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和防治决策提供可靠的实验室质量保障。方法尿碘检测结果采用Z 比评分法、盐碘和水碘检测结果采用标准参考值±不确定度进行统计学评价,所有考核结果评价均来自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的年度考核结果通报。结果省级和11个市级实验室均参加尿碘、盐碘、水碘考核,结果反馈率为100%,考核合格率为100%;全省119个县级实验室全部参加盐碘考核,反馈率和合格率均为100%。结论山西省各级碘缺乏病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均通过了外质控考核,全部合格,应继续保持,并深入持久地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易县不同地貌饮用水中碘含量及8~10岁儿童碘营养水平,探讨不同地貌区域碘盐干预后的碘营养状况,为制定碘缺乏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全县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抽样片区,按5个方位各抽取1个乡镇,在西部及北部山地各抽取1个乡镇,在南部及中部丘陵各抽取1个乡镇,在东部平原抽取1个乡镇。对山地、丘陵、平原3个地貌类型的饮用水碘含量、盐碘含量、8~10岁儿童尿碘水平及甲状腺肿大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易县山地、丘陵、平原饮用水碘含量均较低,盐碘含量均稍高于现行食用盐标准的盐碘含量,儿童尿碘水平均处在较适宜状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均在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要求的范围内。不同地貌饮用水碘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80.37,P〈O.01);盐碘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0.24,P〉O.05);儿童尿碘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1.54,P〉O.05);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P〉O.05)。结论通过补碘干预,目前易县儿童碘营养处在适宜水平。由于易县不同地貌饮用水碘含量均很低,所以为保障居民碘营养供应,今后应继续采取补碘干预为主的多种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海南省儿童与孕妇的碘营养状况,为消除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17年海南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监测海南省儿童与孕妇的碘营养状况,将调查地区分为沿海和中部两个区域,对不同地区重点人群盐碘和碘营养状况进行比较,并采用SPSS 17.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年海南省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54%。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23.40 μg/L,其中有34.37%的孕妇尿碘中位数低于100 μg/L,中部和沿海地区孕妇尿碘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70.20 μg/L,中部地区儿童尿碘水平(190.30 μg/L)高于沿海地区(164.70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2 216名儿童完成甲状腺容积检测,发现5名儿童甲状腺肿大,甲肿率为0.23%。在完成甲状腺容积检测的2 216名儿童中,男童和女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78.10 μg/L和171.80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孕妇食用盐碘含量分别为(25.25±3.21) mg/kg和(23.99±7.76) 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7年海南省人群碘营养水平总体保持适宜状态,但中部地区碘营养水平高于沿海地区,应加强沿海区域碘营养补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山西省高碘水源的分布,掌握高碘甲状腺肿病情和人群碘营养状况,为制定和落实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水碘抽样调查,在水碘〉150μg/L的乡开展儿童甲肿率和尿碘抽样调查。结果 10个县29个乡镇水碘中位数〉150μL,11个乡〉300μg/L;26个乡镇8-10岁儿童甲肿率〉5%;27个乡儿童尿碘中位数〉400μg/L,9个乡〉800μg/L。结论 3个乡可判定为高碘地区,26个乡镇为高碘病区。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维酮碘中的总碘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维酮碘中总碘含量的方法。方法以Partisil SAX-10(4.6 mm×250 mm)柱为固定相;流动相为0.09 mol/L磷酸二氢钾-甲醇(体积比9∶1),用磷酸调pH3.3;流速:1.0 mL/m in;检测波长:223 nm。结果碘离子在3.505~17.52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3%,RSD=1.4%。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聚维酮碘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三亚市育才生态区居民饮用水水碘含量及分布情况,为推进科学补碘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9月按照《全国外环境水碘分布调查方案》在全区以行政村为单位开展居民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采用分散供水采样方法,将每个行政村分成东、西、南、北、中5部分,每部分随机抽取2口井。水碘检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结果 全区共调查10个行政村,其中饮用浅井水的行政村6个,饮用泉水的行政村4个。共采集水样100份,其中浅井水60份、泉水40份。全区水碘在1.8 ~191.4 μg/L之间,水碘中位数为5.9 μg/L,全区10个行政村只有2个行政村水碘中位数在10.0~100.0 μg/L,其余行政村水碘中位数均小于10.0 μg/L。100份水样中水碘在10.0 μg/L以下的比例为62.00%,10.0~100.0 μg/L比例为36.00%,高于100.0 μg/L水碘比例为2.00%。浅井水碘中位数高于泉水水碘中位数(P<0.05)。浅井井深和水碘含量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育才生态区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无高碘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碘缺乏地区,需继续实施食盐加碘的综合防治措施。相关部门应积极做好科学补碘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科学补碘意识,做好人群碘营养水平及水碘动态监测工作,推动科学补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尿碘和发碘的中位值范围。方法通过对2445例检测样品的检测值的统计分析,来探讨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中位值。结果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尿碘中位值不同,而发碘的中位值比较接近。结论我们根据发碘的测定值可以探讨本地区的发碘正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碘和发碘测定值的稳定性。方法对几例有碘缺乏病症状人员在补碘和未补碘状态下一天中和间隔不同时间后同时采取尿碘和发碘样品检测含碘水平。结果在补碘和未补碘状态下,尿碘值变化大而发碘值稳定,在补碘后两个星期略有上升。结论发碘的测定值较稳定,也能反映人体的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碘代谢检测指标在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患者碘营养状况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1名健康志愿者和30例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血清、晨尿和24 h尿标本,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样本中的碘浓度,比较健康者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碘、晨尿碘、晨尿碘/晨尿肌酐、24 h尿碘和24 h尿碘排泄量的差异,并分析健康者碘代谢检测指标的测定值对世界卫生组织、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和奎斯特诊断公司提供的参考范围的验证率。结果甲状腺疾病术前组的晨尿碘/晨尿肌酐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血清碘、晨尿碘和24 h尿碘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5);健康对照组各项碘代谢指标的中位数均在3个实验室提供的参考范围内,但仅有血清碘、晨尿碘及41~70岁人群的晨尿碘/晨尿肌酐比值与美国梅奥医学中心提供的参考范围的验证率大于90%;晨尿碘/晨尿肌酐比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37。结论晨尿碘/晨尿肌酐比值可能用于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患者碘营养状况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天津市改水后高水碘地区部分学龄前儿童的碘营养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静海县高水碘改水后的西翟庄乡两所幼儿园的107名3~6岁的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学龄前儿童身高、体质量,采集学龄前儿童随机尿样本、家庭食用盐、饮用水样本及幼儿园食盐、饮用水样本。根据学龄前儿童身高和体质量进行Z评分评估,测量尿碘、盐碘及水碘浓度。结果:根据Z评分结果,107名学龄前儿童中有101名调查对象生长发育正常,有3名学龄前儿童可判定为消瘦,3名学龄前儿童判定为肥胖。当地水碘浓度范围为51.2~72.4 μg/L,家庭食用盐碘含量范围为20.3~39.9 mg/kg。107名学龄前儿童中有28户食用非加碘食盐,碘盐覆盖率为73.8%。调查的学龄前儿童总体尿碘中位数为192 μg/L,其中UIC<100 μg/L的学龄前儿童占调查人数的17.8%,UIC>300 μg/L的学龄前儿童占调查人数的16.8%。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盐碘浓度与学龄前儿童的尿碘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r =0.714,P<0.05)。结论:改水后的高水碘地区学龄前儿童总体碘营养水平适宜,应该对改水后的高水碘地区继续加强健康宣教,指导科学补碘,以保障学龄前儿童适宜的碘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